本發(fā)明涉及衛(wèi)生設施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無異味廁所。
背景技術:
入廁難,是全國各地普遍存在的一個難題!人們都希望就近入側(cè),方便如廁。但是在中國很多年代公廁留給人們的臟、臭、很多蚊蠅,到處飛、細菌到處傳播、“唯廁是臭”,這一印象已經(jīng)根深蒂固,人們都不愿意在自家門前構(gòu)建公共廁所。然而構(gòu)建公廁歷來是各地政府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的一項市政項目,由于上述原因,導致中國各地政府在構(gòu)建公廁時征地難,立建難、管理運行難上加難。另外現(xiàn)代公共建筑是城市對外交流的窗口,特別是公廁通常決定了人們對一個城市印象的好壞,是體現(xiàn)城市文明和居民素質(zhì)的重要標志之一。
廁所空間相對封閉,目前解決廁所異味的方法通常是在廁所頂部設置排風扇,或則是坐便器自身帶除臭功能,排風扇將廁所內(nèi)部的空氣排到室外,這種通風系統(tǒng)排除廁所濕氣的效果尚可,但是人們?nèi)鐜鷷r產(chǎn)生的臭氣一般在廁所下部,待排風扇發(fā)生作用時,臭氣已經(jīng)擴散到整個廁所,給人們造成了很多不便。坐便器自身的除臭功能只能解決局部的臭氣,達不到解決整個公廁空間的異味。
因此,提供一種無異味的廁所是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上述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新的無異味的廁所。該廁所綜合考慮了多個臭味源,通過合理設計負壓收集裝置,實現(xiàn)了如廁不臭的技術效果。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廁所,其包括負壓收集裝置,其中所述負壓收集裝置包括
吸風口,所述吸風口安裝在所述廁所的臭源點;
負壓收集管道,所述負壓收集管道的一端與所述吸風口連通;
除臭裝置,所述負壓收集管道的另一端連通所述除臭裝置,所述除臭裝置包括風機和除臭單元;以及
排放管道,所述排放管道與所述除臭裝置連通。
其中,所述臭源點包括廁所便器和/或男士小便池;所述吸風口包括用于收集所述廁所便器異味的便器吸風口和/或用于收集所述男士小便池異味的小便池吸風口;
其中所述便器吸風口包括與沖水口重合的第一吸風口;所述小便池吸風口包括與小便池沖水口重合的第三吸風口。
其中,所述便器吸風口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廁所便器的內(nèi)壁的上部的第二吸風口,所述第二吸風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吸風口;所述小便池吸風口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男士小便池的內(nèi)壁的上方的第四吸風口,所述第四吸風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三吸風口的位置。
其中,在所述廁所便器或所述男士小便池的沖水管道上設置有三通閥,所述三通閥的第一上端口連通進水管道,所述三通閥的第二上端口連通所述負壓收集管道,所述三通閥的下端口連通所述廁所便器或所述男士小便池的沖水口。
其中,所述臭源點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廁所的地板上的地溝,所述地溝包括設置在所述男士小便池前方的第一收集槽和/或環(huán)繞所述地板的周側(cè)設置的第二收集槽,在所述地溝中設置有多個第五吸風口,在所述地溝中也設置有沖水口。
其中,在所述廁所的墻面上設置有多個第六吸風口,所述第六吸風口距離所述廁所的地板的距離不大于40cm。
其中,所述廁所還包括紅外感應器和控制器,所述紅外感應器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或通訊連接,所述控制器與所述負壓收集裝置連接;如廁時所述負壓收集裝置開啟,便后沖水時所述負壓收集裝置關閉,沖水完畢后所述負壓收集裝置開啟預設時間后自動關閉。
其中,所述廁所還包括正壓送風裝置,所述正壓送風裝置包括送風口、送風管道和進風口,所述送風口位于所述廁所內(nèi)部,所述送風管道連通所述送風口和所述進風口。
其中,所述廁所還包括一鍵沖洗裝置,所述一鍵沖洗裝置包括相互連接腳踏件、沖洗管道和噴水件,所述噴水件設置在所述廁所的地板上,所述沖洗管道設置在所述地板的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噴水件包括噴水盤和噴水主體,所述噴水主體與所述沖洗管道連通,在所述噴水主體內(nèi)部設置有玻璃體,所述玻璃體通過臂座固定在所述噴水主體的內(nèi)部,且所述噴水盤通過螺釘安裝在所述噴水主體上。
進一步的,所述廁所的地板的高度從中間部位向所述地板的邊緣逐漸減小。
進一步的,在所述廁所的污水排水口上設置有自重堵水閥,所述自重堵水閥包括外圈、內(nèi)圈、密封圈、底部和彈簧;其中所述密封圈設置在所述外圈和所述內(nèi)圈的中間并與內(nèi)圈和外圈接觸,底部位于內(nèi)圈的端部,且所述底部為可開合式的;所述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內(nèi)圈上,所述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部上。
其中,所述廁所還具有高危報警裝置,所述高危報警裝置包括信號發(fā)射器和應急呼叫器,所述應急呼叫器與所述信號發(fā)射器電連接或通訊連接。
其中,所述廁所還包括智能安防系統(tǒng),所述智能安防系統(tǒng)包括智能攝像頭和/或安檢設備,智能攝像頭安放在廁所內(nèi)并朝向廁所外,所述安檢設備安裝在所述廁所的進門處。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的廁所采用了負壓收集裝置來收集如廁時的臭味,避免了如廁時產(chǎn)生的臭味擴散,從源頭上解決了公廁臭的問題;
(2)本發(fā)明的廁所考慮了廁所中的多個臭味源,根據(jù)臭味源合理設計吸風口,實現(xiàn)了徹底解決廁所臭味的問題;
(3)本發(fā)明的負壓收集裝置并不是直接向廁所外部排放臭氣,而是先經(jīng)過除臭單元處理后再排放至下水管道或其他位置,徹底解決了公廁異味對公廁居民的影響;
(4)本發(fā)明采用了負壓收集裝置和正壓送風裝置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解決廁所異味的問題,通過負壓收集臭味和正壓輸送清新空氣兩種手段協(xié)同作用來保證廁所無異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廁所的負壓收集裝置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負壓收集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負壓收集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廁所的地溝的整體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正壓送風的整體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一鍵沖洗裝置的整體示意圖;
圖7為圖6所示的一鍵沖洗裝置的腳踏件的整體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的自重堵水閥的整體示意圖;
圖9是圖8所示的自重堵水閥的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jié)合實施例和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本發(fā)明一種廁所,該廁所即具有廁所的普通功能,例如具有便器(蹲坑、座便器、男士小便池、兒童座便器等)和洗手池等基本設施,也可以包含特殊人群用廁的功能及設施,例如殘疾人用的座便器,以及母嬰喂養(yǎng)、服飾整理、梳妝打扮,休息、洽談、閱讀等現(xiàn)代化公廁所具備的設施。本發(fā)明在此不一一贅述。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廁所異味的問題。參見圖1,本發(fā)明的廁所包括負壓收集裝置,其中所述負壓收集裝置包括吸風口110、負壓收集管道120、除臭裝置130和排放管道140,其中排放管道140與市政排污口或其他適當收集口連通。也就是說,本實施例中的負壓收集裝置收集的臭氣經(jīng)過除臭裝置處理后也并不直接排入大氣而是排入排污口等集中收集處,從而避免了公廁異味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其中所述吸風口110安裝在所述廁所的臭源點;臭源點是廁所異味產(chǎn)生地方,包括但不限于便器、污水口以及清潔廁所的拖把沖洗池等位置;所述負壓收集管道120的一端與所述吸風口110連通;所述負壓收集管道120的另一端連通所述除臭裝置130,所述除臭裝置130包括風機和除臭單元;除臭裝置的另一端連通排放管道。由于負壓收集的空間體量很小,風機可以選用小型風機,其功率噪聲可以很小,并且可設計如廁自控開啟和關閉,因此耗電極微。除臭單元可以是常用的除臭液或者其他除臭微型設備。
本實施例中的負壓收集裝置收集廁所中的異味,然后經(jīng)過除臭裝置處理后排放至市政管道,從而解決了廁所異味外放的問題,解決了廁所異味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參見圖2和圖3,所述臭源點包括廁所便器和/或男士小便池;所述吸風口包括用于收集所述廁所便器異味的便器吸風口和/或用于收集所述男士小便池異味的小便池吸風口。
圖2為座便器的負壓收集裝置的示意圖。參見圖2,所述便器吸風口包括與沖水口重合的第一吸風口111;進一步的,便器吸風口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廁所便器的內(nèi)壁的上部的多個第二吸風口112,所述第二吸風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吸風口。蹲便器的吸風口的設置位置與座便器基本相同。
同樣的,小便池吸風口包括與小便池沖水口重合的第三吸風口和設置在所述男士小便池的內(nèi)壁的上方的第四吸風口,所述第四吸風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三吸風口的位置。
第一吸風口和第三吸風口與沖水口重合是為了制造方便,設置第二吸風口和第四吸風口的目的是考慮到如廁時產(chǎn)生的異味是上升的,在第一吸風口和第三吸風口的上方再設置吸風口能夠進一步收集異味,實現(xiàn)針對性的收集臭氣,增加收集臭氣的效果,從而避免異味擴散。
為了方便設計和改造,參見圖3,在所述廁所便器或所述男士小便池的沖水管道上設置有三通閥010,所述三通閥010的第一上端口連通進水管道001,所述三通閥010的第二上端口連通所述負壓收集管道120,所述三通閥010的下端口連通所述廁所便器或所述男士小便池的沖水口。進一步的,在進水管道001上設置有水閥002,在負壓收集管道120設置有風閥003,通過水閥和風閥來控制沖水和負壓收集。
較佳的,作為另一種可實施方式,參見圖4,所述臭源點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廁所的地板上的地溝020,所述地溝包括設置在所述男士小便池前方的第一收集槽和/或環(huán)繞所述地板的周側(cè)設置的第二收集槽,在所述地溝中設置有多個第五吸風口,在所述地溝中也設置有沖水口。男人滴落的小便、保潔員保潔的流水可以方便地流入地溝中,在男士小便池前方設置第一收集槽,有利于小便處異味的充分收集,擴大了異味負壓的收集面積,增強負壓收集效果。第二收集槽的設計有利于對整個廁所的臭氣收集處理,有效的控制了臭氣的外溢,加強除臭效果。
參見圖4,在所述廁所的墻面上設置有多個第六吸風口113,所述第六吸風口113距離所述廁所的地板的距離不大于40cm。設置第六吸風口有利于負壓收集廁所的地板因為清洗等產(chǎn)生的異味。
進一步的,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異味收集,避免發(fā)生沖水倒灌的現(xiàn)象,本實施例對負壓收集裝置和沖水進行了限定。具體的,參見圖4,所述廁所還包括紅外感應器004和控制器,所述紅外感應器004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或通訊連接,所述控制器與所述負壓收集裝置的風閥003連接,所述控制器還與所述水閥002連接;如廁時所述負壓收集裝置開啟,便后沖水時所述負壓收集裝置關閉,沖水完畢后所述負壓收集裝置開啟預設時間后自動關閉。如廁時負壓收集,便后先沖水,一定時間后控制停止沖水,開啟負壓收集裝置收集臭氣,大大減少臭氣的外溢,增大除臭效果;先沖后收集可減少負壓收集的時間,從而減少運行費用。
較佳的,作為另一種可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加強廁所除異味效果,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了正壓送風裝置來去除廁所異味。參見圖5,所述廁所還包括正壓送風裝置,所述正壓送風裝置包括送風口210、送風管道220和進風口,所述送風口210位于所述廁所內(nèi)部,所述送風管道連通所述送風口和所述進風口。送風口設置在屋頂,有利于增大霧化的面積,霧化效果好;正壓送風裝置能夠除去負壓收集不完全后殘留的臭氣,正壓送風裝置和負壓收集裝置共同作用能夠徹底解決廁所尤其是公共廁所的異味問題。
進一步的,所述正壓送風裝置還包括微型液氣轉(zhuǎn)換器230,所述微型液氣轉(zhuǎn)換器設置在所述送風口與所述進風口之間,外部氣體通過所述進風口進入所述微型液氣轉(zhuǎn)換器,之后再通過所述送風管口進入所述廁所內(nèi)部。微型液氣轉(zhuǎn)換器與植物液儲存罐連接能夠?qū)⒅参镆旱南銡馑腿胨惋L管道從而使廁所內(nèi)充滿植物香氣,改善廁所環(huán)境,提高人們對廁所環(huán)境的滿意度。
較佳的,為了對廁所進行及時清潔,降低保潔員的工作強度,參見圖6,本實施例中的所述廁所還包括一鍵沖洗裝置,所述一鍵沖洗裝置包括依次連接腳踏件310、沖洗管道(圖未示出)和噴水件320,所述噴水件320設置在所述廁所的地板上,所述沖洗管道設置在所述地板的下方。腳踏件可以設計不同的踩踏量來控制不同的沖洗方式。輕踏時小水量沖洗溝槽、重踏時大水量沖洗整個溝槽和地面。
具體的,參見圖7,所述噴水件包括噴水盤321和噴水主體322,所述噴水主體通過臂座324與所述沖洗管道330連通,在所述噴水主體內(nèi)部設置有玻璃體323,所述玻璃體323通過玻璃體安裝座325固定在所述噴水主體322的內(nèi)部,且所述噴水盤321通過螺釘326安裝在所述噴水主體322上。進一步的,在噴水盤321的邊緣設置有齒楞3211,其中螺釘326與玻璃體323抵接。
進一步的,所述廁所的地板的高度從中間部位向所述地板的邊緣逐漸減小。為了方便沖洗,將這個廁所的地板設置呈中間高四周低的形式,一鍵沖洗后幾分鐘之內(nèi)就可以實現(xiàn)地面無水,從而清掃時不會影響使用。
更優(yōu)的,在所述廁所的污水排水口上設置有自重堵水閥。圖8是自重堵水閥的局部剖視圖。參見圖8,自重堵水閥400包括外圈410、內(nèi)圈420、密封圈430、底部440和彈簧450;其中所述密封圈430設置在所述外圈410和所述內(nèi)圈420的中間并與內(nèi)圈420和外圈410接觸;底部440位于內(nèi)圈420的端部,底部440的一部分與內(nèi)圈固定連接,底部440的另一部分與內(nèi)圈滑動連接,也就是說底部440能夠圍繞其與內(nèi)圈的固定部分轉(zhuǎn)動,最好在底部440與內(nèi)圈之間設置有密封墊;內(nèi)圈420的另一端部為開放端,污水通過該開放端進入內(nèi)圈,彈簧45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內(nèi)圈上,彈簧45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部440上。參見圖9,使用時,在彈簧的拉力作用下,底部440在初始狀態(tài)時與內(nèi)圈的筆相貼合,也就是說初始狀態(tài)時底部密封內(nèi)圈的端部;而當污水在內(nèi)圈存儲到一定量時,底部在污水重力的作用下傾斜,此時內(nèi)圈中污水即可排出,而底部在彈簧拉力的作用下回復初始狀態(tài)。如此反復排水。通向市政污水管網(wǎng)的排水管道設計有自重堵水閥,每當所排的廢水到達一定高度,就自動打開,溝槽積水自動排向市政污水管網(wǎng),少于某一高度就自動關閉,杜絕市政管網(wǎng)中的臭氣上返,以防市政污水管網(wǎng)中的惡臭氣體上返到公廁內(nèi)。一般的,自重堵水閥在內(nèi)圈中的存儲水量達到內(nèi)圈容積的50%~70%的范圍內(nèi)會開始排水,具體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設計。安裝時自重堵水閥直接安裝在法蘭上。進一步的,為了使用方便,該自重堵水閥還設置有提手460。
進一步的,考慮到高原缺氧的問題,本實施例中的所述廁所還具有高危報警裝置,所述高危報警裝置包括信號發(fā)射器和多個應急呼叫器,所述應急呼叫器與所述信號發(fā)射器電連接或通訊連接。應急呼叫器可以安裝在便器旁、盥洗室等多個地方,如廁者伸手可及;每當遇到突發(fā)事情只要按動應急呼叫器,信號發(fā)射器即可發(fā)出報警信號。應急呼叫器最多可輸入六個緊急呼救電話,可預錄10秒鐘的數(shù)字語音留言,用于向外發(fā)出語音求救信號。當人們需要幫助時,按下應急呼叫器,應急呼叫器產(chǎn)生信號發(fā)送到管理室,同時信號發(fā)射器通過sim卡攜帶地址傳輸?shù)街醒胩幚韱卧M行信號識別操作然后產(chǎn)生相應的報警
更優(yōu)的,本發(fā)明的廁所還包括智能安防系統(tǒng),所述智能安防系統(tǒng)包括智能攝像頭和/或安檢設備。智能攝像頭安放在公廁內(nèi)向門外,可以監(jiān)控入廁人數(shù)、相貌特征等情況;安檢設備安裝在公廁的進門處。設置智能安防系統(tǒng)有利于防恐。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gòu)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quán)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