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市政工程、電力電纜預埋敷設技術領域,具體的屬于井蓋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防盜、防水、防塵、防噪音井蓋。
背景技術:
隨著市政工程日益增多,現代化城市步伐的加快,各種地下管網的設施也隨之增加,不可缺少的管網通道井蓋需求量越來越大,如污水管道、自來水管道、天然氣管道、電纜管道、通訊電纜管道等等,由于井蓋下有電纜或設備,會被不法人員或者素質較低人員等盜走,給國家造成經濟損失,因此井蓋需防盜。傳統的井蓋存在如下缺陷,1、現有技術,井蓋大多防盜,但是防盜井蓋大多結構復雜,因此要求生產高精度產品,所以生產設備要求較高,生產成本高;2)由于需開啟井蓋對井蓋下設備或電纜等維修等操作,井蓋表面通常會有孔,若不采取一定措施,會使雨水或者風沙進入井內,對井內設備電纜等造成損毀,不僅防雨防塵粗措施復雜,還會增加了維修工作,運維成本較高;3)由于井蓋都設在路面,經常有車輛通過,井蓋發(fā)生振動,從而導致井蓋的使用壽命較短,井體每年的維護費用居高不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有效的防止井蓋被盜,防止灰塵或者雨水進入到井內,對井內的設備造成損毀,同時能夠起到緩沖作用防止噪音的防盜、防水、防塵、防噪音井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防盜、防水、防塵、防噪音井蓋,包括底座和上井蓋;上井蓋鑲嵌在底座上,且上井蓋的上表面與底座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底座與上井蓋之間設有與上井蓋同心的彈性鋼圈和密封圈,彈性鋼圈固定設在底座上,密封圈固定連接在彈性鋼圈上,底座與上井蓋底部接觸的面上鑲嵌有一圈與上井蓋通信的V型密封圈,上井蓋上還設有一將上井蓋與底座鎖緊的鎖緊機構。
上井蓋的中部設有一通孔,上井蓋的側邊上設有一與通孔貫通的空腔,底座上設有一與該空腔對應的凹槽;
鎖緊機構包括固定座、拉桿、套筒、鎖頭、拉繩,拉環(huán);套筒固定在空腔中,拉桿的一端與鎖頭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拉繩固定連接,拉桿穿過套筒,且固定連接鎖頭的端部延伸到空腔外,并使鎖頭插入到凹槽中,位于套筒內的拉桿上套設有一圓形擋臺,該圓形擋臺與套筒內的端面之間設有一壓縮彈簧,且該壓縮彈簧套設在拉桿上;
固定座通過鎖箍固定到通孔中,拉環(huán)設在固定座的上方,拉繩繞過設在通孔中滑輪,并穿過固定座與拉環(huán)固定連接。
鎖箍為一鋼筒狀,且橫穿在通孔中,并與通孔的內壁固定接觸。
通孔的頂部設有一密封蓋。
鋼筒狀的鎖箍的頂部設有一密封蓋。
上井蓋上還套設有一圈鋼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在底座與上井蓋之間設有的彈性鋼圈和密封圈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或者灰塵進入到境內,具體的是當上井蓋沒有放到底座上時,密封圈的內徑小于上井蓋的外徑,保證在將井蓋放入到底座上時,在彈簧鋼圈和密封圈的作用下,上井蓋與密封圈能夠密封基礎,密封性良好,能夠對井內的設備進行保護,同時設有的鎖緊機構可以將底座和上井蓋牢牢的鎖住,有效的防止了井蓋被盜的風險;設有的V型密封圈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確保車在經過井蓋時井蓋與底座之間發(fā)生緩沖,較低了噪音,同時延長了井蓋的使用壽命,減少了井蓋的維護費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中井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C部結構示意放大圖;
圖4是圖1中B-B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上井蓋;3.鎖箍;4.鎖緊機構;5.V型密封圈;6.密封蓋;7.彈性鋼圈;8.密封圈;9.鋼圈;10.凹槽;11.空腔;12.通孔;401.拉桿;402.套筒;403.鎖頭;404.拉繩;405.滑輪;406.壓縮彈簧;407.圓形擋臺;408.固定座;409.拉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2、3所示,一種防盜、防水、防塵、防噪音井蓋,包括底座1和上井蓋2;上井蓋2鑲嵌在底座1上,且上井蓋2的上表面與底座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底座1與上井蓋2之間設有與上井蓋2同心的彈性鋼圈7和密封圈8,彈性鋼圈7固定設在底座1上,密封圈8固定連接在彈性鋼圈7上,底座1與上井蓋2底部接觸的面上鑲嵌有一圈與上井蓋2通信的V型密封圈5,上井蓋2上還設有一將上井蓋2與底座1鎖緊的鎖緊機構4。
如圖3所示的密封圈8與上井蓋2的周邊緊密接觸,實現上井蓋2與底座1的密封連接避免雨水或者灰塵進入到井內,對井內的設備造成損壞,具體的是,彈性鋼圈7與底座1的內圈(即放置上井蓋的空間)固定連接,具有一定的彈性,密封圈8固定在彈性鋼圈7上,在沒有安裝上井蓋之前,密封圈7的內徑小于上井蓋2的內徑,當放置上井蓋2時,上井蓋2的壓縮彈性鋼圈7使其壓縮,然后將上井蓋2壓到底座1上,彈性鋼圈7具有一定的張力,將密封圈8向外推,形成密封圈8與上井蓋2的四周緊密接觸,實現密封,有效的避免了雨水或者灰塵通過上井蓋2與底座之間的空隙落入到井內,為了使上井蓋2更好的與底座密封基礎,保證不留任何空隙,在上井蓋2上還套設有一圈鋼圈9,該鋼圈9能夠與密封圈緊密接觸的同時還可以保留不留有任何的空隙,設有的V型密封圈5能夠進一步的對上井蓋2與底座的密封,同時起到上井蓋2與底座1之間具有緩沖作用,車在經過的井蓋時,避免井蓋之間與底座接觸發(fā)生碰撞,縮短井蓋的壽命,同時發(fā)生巨大的噪音,有效的延長了井蓋的使用壽命,起到了防噪音的效果,設有的鎖緊機構4可以將上井蓋2與底座1有效的鎖起來,避免了井蓋的丟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或者造成人員落入到井內,造成人員受傷的情況發(fā)生。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上井蓋2的中部設有一通孔12,上井蓋2的側邊上設有一與通孔12貫通的空腔11,底座1上設有一與該空腔11對應的凹槽10;
鎖緊機構4包括固定座408、拉桿401、套筒402、鎖頭403、拉繩404,拉環(huán)409;套筒402固定在空腔11中,拉桿401的一端與鎖頭40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拉繩404固定連接,拉桿401穿過套筒402,且固定連接鎖頭403的端部延伸到空腔11外,并使鎖頭403插入到凹槽10中,位于套筒402內的拉桿401上套設有一圓形擋臺407,該圓形擋臺407與套筒402內的端面之間設有一壓縮彈簧406,且該壓縮彈簧406套設在拉桿401上;
固定座408通過鎖箍3固定到通孔12中,拉環(huán)409設在固定座408的上方,拉繩404繞過設在通孔12中滑輪405,并穿過固定座408與拉環(huán)409固定連接。
如圖4所示的鎖頭403插入到凹槽10中,可以放置上井蓋2能夠從底座1上搬下,實現了將底座1與井蓋2鎖上的目的,拉桿401連接鎖頭403,可以控制鎖頭403插入凹槽10或者從凹槽10中拔出,套筒402內設有的壓縮彈簧406在不使用外力的作用下,壓縮彈簧406的自身延伸性能夠推動拉桿401保證鎖頭403插入到凹槽10中,設有的拉繩404用于拉動拉桿401左右運動,滑輪405用于改變拉繩404的運動方向,同時不會很大程度的增加其摩擦力,拉環(huán)409用于拉動拉繩404。如圖4所示設有的圓形擋臺407位于壓縮彈簧406的左側,可以保證在將鎖頭403從凹槽10中拔出時,壓縮彈簧406處于壓縮狀態(tài),當放開時,壓縮彈簧406能夠將鎖頭403頂入到凹槽10中,實現鎖緊;為了方便上井蓋2與底座1之間的安裝與鎖緊,凹槽10繞底座的內側面環(huán)繞一圈。
具體的是,在將上井蓋2放入到底座1之前,將空腔11與凹槽10對應起來,然后用手拉住拉環(huán)409,在拉繩404將拉桿401向右拉動,鎖頭403進入到空腔11中,同時拉桿401上的圓形擋臺407將壓縮彈簧406壓縮,然后待上井蓋2完全放入到底座1上,并且底座1與上井蓋2密封接觸,然后松開拉環(huán)409,壓縮彈簧406需要復原,推動拉桿401向左運動,將鎖頭403插入到凹槽10中,實現了對上井蓋2與底座1之間的鎖定,避免了將上井蓋2直接搬走,有效的防止了井蓋被輕易盜走的風險,同時避免了井蓋丟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的同時,在井蓋丟失的情況下,容易造成人員落井的風險,給行走的人帶來了不安全的因素。
實施例3
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如圖2所示通孔11的頂部設有一密封蓋6;或
鋼筒狀的鎖箍3的頂部設有一密封蓋6,該密封蓋6主要對拉環(huán)409進行保護,保證其不會被發(fā)現,同時保證雨水或者灰塵不會從通孔12中落入到井內,造成井內設備發(fā)生損壞的現象。
以上內容僅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發(fā)明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