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閘門水封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是一種閘門水封拐角處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閘門水封拐角處一般是模壓成型或粘接成型的,其中模壓成型需要制作模具,其生產(chǎn)效率低,生產(chǎn)成本較高;粘接成型由于粘合劑與橡膠的粘接強度低,時常發(fā)生粘接面開裂的質量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目前閘門水封拐角處結構成型時存在的生產(chǎn)效率低,成本高或者粘結強度低,容易開裂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提供一種閘門水封拐角處連接結構,其成型過程不依靠模具,所以生產(chǎn)效率高、成本低,而且粘結成型強度高,不易損壞漏水。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閘門水封拐角處的連接結構,包括水封本體、帆布層和聚氨酯層。在所述水封本體內(nèi)、外拐角間截面設有粘接面,在粘接面上分別粘接設置所述帆布層,所述聚氨酯層設置在帆布層之間。
優(yōu)選地,粘接面為所述水封本體的內(nèi)、外拐角線連接形成的對角斜面。
優(yōu)選地,閘門水封為P型閘門水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涉及之閘門水封的拐角處采用粘接成型的方式,相對模壓成型其不依賴磨具,從而使得生產(chǎn)成本降低,生產(chǎn)效率得到提高,相對于目前采取的粘結成型方式,其通過在拐角處設置帆布層,并在帆布層之間設置聚氨酯層,提高了粘接表面的粘接強度,解決了粘結處易發(fā)生開裂的質量問題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涉及技術手段應用在P型閘門水封拐角處時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封本體,2帆布層,3聚氨酯層
具體實施方式
說明書附圖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nèi)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diào)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chǎn)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所能涵蓋的范圍內(nèi)。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間”等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diào)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nèi)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1所示的P型閘門水封拐角處的連接結構,包括P型閘門水封的水封本體1、帆布層2和聚氨酯層3。對于擠出成型的P型閘門水封,按照設計角度以所述水封本體1的內(nèi)、外拐角為對角線裁出粘接面,在相對之粘接面上分別設置單面擦膠的帆布層2,使帆布層2擦膠的一面與粘接面貼合后進行硫化。經(jīng)過硫化后,在帆布層2上涂刷聚氨酯層3,接著將分體的P型閘門水封本體對接在一起,使涂刷在兩帆布層2上的聚氨酯層3融合固化,最終粘接制得P型閘門水封。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高了P型閘門水封拐角處粘接表面的粘接強度,解決了粘結處易發(fā)生開裂的質量問題,相對模壓成型其不依賴磨具,從而使得生產(chǎn)成本降低,生產(chǎn)效率得到提高,所以,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而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和使用意義。
上述實施方式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還有許多方面可以在不違背總體思想的前提下進行改進,對于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可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