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停車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機械停車設備的動圈式電磁防墜器。
背景技術:
機械式停車設備的大量使用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目前的停車設備大多采用了防墜掛鉤來減輕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和因此帶來的損失。但目前大多數(shù)廠家采用的電磁防墜器多為電磁鐵連桿滑動付驅動旋轉式掛鉤完成開合動作。例如,公開號為CN202299563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升降橫移式停車設備的安全鉤組,包括有轉動安裝于支架上的前、后掛鉤組件,前、后掛鉤組件之間鉸接有連桿,位于后掛鉤組件一側的支架上固定安裝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安裝有電磁鐵組件,固定座上設置有滑槽并通過滑動配合安裝有滑塊,滑塊與電磁鐵組件之間為磁性配合,滑塊與后掛鉤組件之間鉸接有推桿。該技術方案雖然能實現(xiàn)掛鉤組件鉤掛在停車臺板上,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停車臺板發(fā)生墜落。但是掛鉤完成開合動作是通過電磁鐵、滑塊及推桿進行驅動,即采用電磁鐵連桿滑動付驅動掛鉤完成開合動作,其傳動連接較為復雜,故障點多,可靠性較低,穩(wěn)定性差,且驅動力矩較小。因此現(xiàn)有的機械停車設備防墜鉤還不夠理想,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機械停車設備的動圈式電磁防墜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機械停車設備的動圈式電磁防墜器,包括底板、側板和掛鉤主體;所述側板為兩塊固定在底板上,掛鉤主體通過轉軸與側板鉸接,并且掛鉤主體的上部位于兩塊側板之間,所述掛鉤主體的尾部還套裝有電磁動圈。
所述側板的下方設置有限位柱。
所述掛鉤主體上與轉軸連接的部分設置成加寬段。
所述兩塊側板之間的距離大于電磁動圈的外部尺寸。
所述轉軸固定安裝在兩塊側板上。
所述掛鉤主體與轉軸之間為間隙配合。
所述加寬段下方設置有限位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旋轉式掛鉤上安裝電磁動圈,直接驅動掛鉤完成旋轉開合動作,掛鉤主體通過轉軸與兩塊側板鉸接,電磁動圈安裝在掛鉤主體的尾部,自然狀態(tài)下掛鉤主體尾部端面與底板面存在夾角,電磁動圈通電后產(chǎn)生電磁場與底板產(chǎn)生吸引力,帶動掛鉤主體以轉軸為圓心旋轉,最終使掛鉤尾部端面與底板底面平行,并在限位柱的作用下完成掛鉤的穩(wěn)定打開狀態(tài);本實用新型取消了電磁鐵連桿滑動付傳動,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穩(wěn)定性強,驅動力矩大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去掉一塊側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停車時載車板處于不上升狀態(tài)的掛鉤主體位置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停車時載車板上升到停止位置時的掛鉤主體位置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停車完畢后掛鉤主體位置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取車時的掛鉤主體位置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取車時載車板下降脫離掛鉤的位置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取車完畢后掛鉤主體位置示意圖。
圖中:1-底板,2-電磁動圈,3-側板,4-轉軸,5-限位柱,6-掛鉤主體,7-載車板掛板,61-加寬段,62-限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機械停車設備的動圈式電磁防墜器,包括底板1、側板3和掛鉤主體6;所述側板3為兩塊固定在底板1上,掛鉤主體6通過轉軸4與側板3鉸接,并且掛鉤主體6的上部位于兩塊側板3之間,所述掛鉤主體6的尾部還套裝有電磁動圈2。本技術方案通過采用電磁動圈2安裝在旋轉式掛鉤主體6上,直接驅動掛鉤主體6完成旋轉開合動作,完全取消了現(xiàn)有電磁鐵連桿滑動付傳動,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驅動力矩大的特點。在不工作時,自然狀態(tài)下掛鉤主體6尾部端面與底板1底面存在一定的夾角,電磁動圈2通電后產(chǎn)生電磁場與底板1產(chǎn)生吸引力,帶動掛鉤主體6以轉軸4為圓心旋轉,最終使掛鉤主體6的尾部端面與底板3底面平行,從而完成掛鉤主體6的打開狀態(tài)。
所述側板3的下方設置有限位柱5。這樣,在停車時,可在限位柱5的作用下完成掛鉤主體6的穩(wěn)定打開狀態(tài),提高可靠性。
所述掛鉤主體6上與轉軸4連接的部分設置成加寬段61。在制造掛鉤主體6時,通過將與轉軸4連接的部位加寬,即增加連接部位的強度,又能對電磁動圈2起限位固定作用,防止因電磁動圈2滑落而影響掛鉤轉動可靠性。
所述兩塊側板3之間的距離大于電磁動圈2的外部尺寸。這樣,在停車和取車時,電磁動圈2在通電和斷電運行過程中,保證電磁動圈2不與側板相碰撞,提高電磁動圈2運行可靠性。
所述轉軸4固定安裝在兩塊側板3上。這樣,在停車或取車時,轉軸4固定在側板3上不動,而掛鉤主體6圍繞轉軸4轉動,進而完成掛鉤主體6的穩(wěn)定開合。
所述掛鉤主體6與轉軸4之間為間隙配合。這樣,保證掛鉤主體6能繞轉軸4旋轉自如。
所述加寬段61下方設置有限位槽62。這樣,在掛鉤主體6旋轉時,限位槽62與限位柱5進行配合限位,從而保證掛鉤主體6穩(wěn)定打開。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取車和停車步驟如下:
(1)如圖2所示,當停車設備不上升時,掛鉤主體6處于自然懸掛狀態(tài),掛鉤主體6的尾部端面與底板1底面存在夾角;
(2)如圖3所示,電磁動圈2通電后產(chǎn)生電磁場與底板1產(chǎn)生吸引力,帶動掛鉤主體6以轉軸4為圓心旋轉,最終使掛鉤主體6的尾部端面與底板1底面平行,并在限位柱5的作用下完成掛鉤的穩(wěn)定打開狀態(tài),載車板掛板7上升到停止位置;
(3)如圖4所示,電磁動圈2斷電,掛鉤主體6在重力作用下恢復自然垂落狀態(tài),掛鉤的彎鉤部分剛好在載車板掛板7下方,若是停車設備鏈條斷裂,在載車板掛板7就會落在掛鉤上,停車設備就不會掉落;
(4)如圖5所示,在取車時,電磁動圈2通電后產(chǎn)生電磁場與底板產(chǎn)生吸引力,從而打開掛鉤主體6;
(5)如圖6所示,載車板掛板7下降脫離掛鉤主體6;
(6)如圖7所示,電磁動圈2斷電,掛鉤主體6恢復自然垂落狀態(tài),完成取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