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棋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棋盤,更為具體地涉及一種電子棋盤。
【背景技術】
[0002]棋類對弈作為一項高雅的智力運動,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的棋盤需要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在一起,卻無法對整個下棋過程進行實時自動記錄、自動統(tǒng)計、共享或分析研宄。
[0003]現(xiàn)有電子棋盤一般都是通過在每個棋位下放置壓力傳感器或光電傳感器,并將每個傳感器與控制器(如單片機)的一個I/o 口相連,當某個棋位放置了棋子時,就會被該棋位下的傳感器檢測到,進而將其信號變化傳遞到該傳感器對應的I/o 口。
[0004]以上檢測方法雖然能夠自動檢測到棋盤上棋子的擺放位置,但是需要在控制器上為每個傳感器單獨配置I/O 口。以圍棋為例,圍棋具有19 X 19共361個棋位。按照上達方式檢測棋盤上的棋子擺放位置時,共需要361個I/O 口,檢測成本高。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棋盤,以便降低現(xiàn)有電子棋盤的成本,實現(xiàn)智能化功能。該棋盤包括:棋盤面板,具有N個棋位;應變片式傳感器陣列,由分別放置在上述N個棋位的兩兩棋位之間的下面的M個應變片組成,從而組成M個傳感器,2<2M+l<No當棋子在所述的N個棋位上的不同位置時,則M個傳感器得到的應變A/D轉換碼值都是不同的。
[0006]進一步地,所述應變片式傳感器陣列中的應變片為箔式電阻應變片式傳感器。
[0007]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08]發(fā)明實施例適用于包括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圍棋、五子棋、跳棋等棋種在內的各種棋類游戲。
[0009]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子棋盤的示意性結構圖。包括:
棋盤面板1,具有N個棋位;
應變片式傳感器陣列2,由分別設置在上述N個棋位下的M個傳感器組成,且該M個傳感器A/D轉換碼值的變化共同檢測該N個棋位是否放置有棋子,2 < 2M < N
。一種電子棋盤,其特征在于棋盤面板(I)下面的應變片傳感器陣列,由分別設置在棋盤面板(I)的棋位(114)與棋位(124)之間的應變片傳感器(3),棋位(104)與棋位(103)之間的應變片傳感器(2)形成M個傳感器陣列,由通過檢測每個應變片傳感器的A/D轉換碼值變化來得到棋盤面板的N個棋位是否有棋子及其棋子分布,2 ( 2M+1 ( No
[0010]在檢測之前,先將所有棋子移出棋盤面板,此時棋盤面板上的所有應變片傳感器得到的A/D轉換碼值皆設置為零,即為初始狀態(tài);進一步地,將棋子放在棋盤面板后,如果應變片傳感器(2)檢測得到的A/D轉換碼值為100,則意味著棋位(104)和棋位(103)之中有一個棋位有棋子,若應變片傳感器(3)得到的A/D轉換值為100或者100以上,則可以準確判定為棋位(104)有棋子,若應變片傳感器(3)得到的A/D轉換值為0,則可判斷棋位(103)有棋子。以此類推可以根據(jù)M個應變片傳感器的A/D轉換碼值可以判斷棋盤面板(I)上所有的N個棋位的棋子分布情況。
[001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電子棋盤,其特征在于棋盤面板(I)下面的應變片傳感器陣列,由分別設置在棋盤面板⑴的棋位(114)與棋位(124)之間的應變片傳感器(3),棋位(104)與棋位(103)之間的應變片傳感器(2)形成M個傳感器陣列,由通過檢測每個應變片傳感器的A/D轉換碼值變化來得到棋盤面板的N個棋位是否有棋子及其棋子分布,2 ( 2M+1 ( No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棋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應變片傳感器陣列中的應變片為箔式電阻應變片。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棋盤,該電子棋盤包括:棋盤面板,具有N個棋位;應變片式傳感器陣列,由分別設置在該N個兩兩棋位之間的棋位的下面的M個應變片式傳感器組成,且該M個傳感器的A/D轉換碼值共同檢測該N個棋位是否放置有棋子及棋子的分布,2≤2M≤N。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應變片式傳感器數(shù)量M=0.5N當N為偶數(shù)時;M=0.5*(N+1),當N為奇數(shù)時;所以節(jié)省傳感器的數(shù)量,從而降低了檢測棋子位置的成本。
【IPC分類】A63F3/02
【公開號】CN104984541
【申請?zhí)枴緾N201510490466
【發(fā)明人】王震淵
【申請人】王震淵
【公開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