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歸芪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設及藥物制作工藝領域,具體是一種歸巧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貧血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病癥,其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體肢乏力、屯、季、眼花、耳鳴、乏 食、下肢輕度浮腫等。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多種如缺鐵、失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礙等。中醫(yī)學 認為貧血是氣血不足,是"食氣"、"外氣"綜合不足,造血功能差,胃、脾、腎氣不足而引起。 長期貧血易導致軟弱無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皮膚、粘膜蒼白,結膜W及皮膚 毛細血管的分布和舒縮狀態(tài)等因素的影響。嚴重貧血或原有冠屯、病,可引起屯、絞痛、屯、臟擴 大、屯、力衰竭;呼吸系統(tǒng),氣急或呼吸困難,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樞低氧或高碳酸血癥所致。由 于貧血的危害,治療貧血藥物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但是大多治療貧血的藥物配方復雜,審U 作工藝繁瑣。
【發(fā)明內容】
[0003]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歸巧顆粒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配方簡單, 制作工藝簡便。
[0004] 本發(fā)明采用W下技術方案:一種歸巧顆粒,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述重量配比 的原料組成:當歸1份,黃巧5份。 陽〇化]一種生產所述歸巧顆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藥材前處理:將當歸清除雜質后裝入清潔干燥的容器內,然后用洗藥機噴淋洗涂至 潔凈后切片; (2) 提取:按配方量稱取黃巧(制)和步驟(1)處理后的當歸,然后全量置于多功能提取 罐中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入9. 5倍量的水浸泡2小時后,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8倍量 的水,煎煮2小時,經濾器過濾累入罐,濾液靜置: (3) 初濃縮:將步驟(2)得到的上清液轉入單效真空濃縮罐中,控制溫度為55~60°C, 真空度為-0. 02~-0. 08Mpa,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0的初濃縮液; (4) 醇沉:將步驟(3)得到的初濃縮液進行醇沉,加95%乙醇使含醇量達50%,靜置24 小時,濾除固體,得到含醇溶液; (5) 濃縮收膏:將步驟(4)得到的含醇溶液回收乙醇后,濃縮液轉入球形真空濃縮罐 中,控制溫度為55~60°C,真空度為-0. 02~-0. 08Mpa,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的濕 浸膏; (6) 制備浸膏粉:將步驟(5)制好的濕浸膏加入糊精,混合均勻,均勻平鋪于烘盤中,放 入真空干燥烘箱干燥,控制干燥溫度為55-65°C,干燥時間為10~12小時,將得到的干浸 膏粉碎,過80目篩網,即得浸膏粉,待用,其中,濕浸膏與糊精的質量比是1:0. 5-1:2 ;,優(yōu)選 1:1. 5 (7) 原輔料粉碎:將糖粉和可利用料(每批制粒后的頭子)粉碎過80目篩,并稱量; (8) 混合:將浸膏粉與原輔料置于混合機中攬拌10分鐘,加入90%乙醇作為潤濕劑,攬 拌5分鐘得軟材,其中浸膏粉和糖粉的質量比為1 :0. 25-1 :1 ;,優(yōu)選1 :0. 75 ; (9) 制濕粒:將步驟(8)得到的軟材用搖擺式制粒機用14目的篩網制成濕顆粒; (10) 干燥:將步驟(9)得到的濕顆粒立即均勻鋪于不誘鋼烘盤中,推入真空干燥機干 燥,55-65°C下干燥6小時,控制顆粒含水量《4. 0% ;,干燥溫優(yōu)選60°C (11) 整粒:將步驟(10)得到的干燥的顆粒放入粉碎整粒機,過14目篩網整粒; (12) 總混:將步驟(11)整粒好的顆粒置于=維運動混合機中 混合10分鐘,將混合好的顆粒裝容器內; (13) 過篩:將總混后的干顆粒過10目和60目篩,篩除粗頭和細粉; (14) 顆粒包裝,入庫。
[0006]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本發(fā)明配方簡單合理,制備工藝簡單可行,質量穩(wěn)定可靠,成本 低廉,毒副作用小,符合中醫(yī)用藥特點;既適用于機械化大規(guī)模的生產,也適用于基層單位 的小作坊式生產。該藥補氣生血,可用于氣血兩虛,面色不華,婦女經期或產后失血過多引 起的失血性貧血的治療。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W下實施例是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 人員能夠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但并不對本發(fā)明作任何限制。
[0008]一種歸巧顆粒,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當歸1份,黃巧5份。
[0009]上述歸巧顆粒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藥材前處理:將當歸藥材用洗藥機噴淋洗涂至潔凈。潔凈檢查:取洗好的藥材適 量,在盛有飲用水約300毫升的500毫升燒杯中漂洗,檢查洗涂水,應無泥沙沉淀。將檢查 合格的當歸藥材送入切藥工序:將當歸切片(厚度為6- 15毫米,切藥過程開始、中間、結束 分別檢查一次厚度),切好的當歸藥材干燥。
[0010] (2)提取:按配方量稱取黃巧(制)和步驟(1)處理后的當歸,然后全量置于多功能 提取罐中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入9. 5倍量的水浸泡2小時后,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8 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經濾器過濾累入罐,濾液靜置。藥液檢查:在過濾器后的取樣口,用 250毫升錐形瓶取藥液約100毫升,肉眼觀察,應無沉淀。
[0011] (3)初濃縮:將步驟(2)得到的上清液轉入單效真空濃縮罐中,控制溫度為55~ 60°C,真空度為-0. 02~-0. 08Mpa,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0的初濃縮液。
[0012](4)醇沉:將步驟(3)得到的初濃縮液進行醇沉,加95%乙醇使含醇量達50%,靜置 24小時,濾過,得到含醇溶液。
[0013](5)濃縮收膏:將步驟(4)得到的含醇溶液回收乙醇后,濃縮液轉入球形真空濃縮 罐中,控制溫度為55~60°C,真空度為-0. 02~-0. 08Mpa,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的 濕浸膏。
[0014] (6)制備浸膏粉:將步驟(5)制好的濕浸膏加入1. 5倍量的糊精,混合均勻,均勻平 鋪于烘盤中,每盤浸膏厚度為2~3cm,烘盤由上而下放入真空干燥烘箱干燥,控制干燥溫 度為55-65°C,干燥時間為10~12小時,當溫度升到60°C時開始計時,將得到的干浸膏粉 碎,過80目篩網,即得浸膏粉,待用;因為糊精抗吸濕性較好,價格低廉,且制成顆粒后水溶 性好,因此選擇糊精為輔料。
[0015] (7)原輔料粉碎,稱量,配料:將糖粉和可利用料(每批制粒后的頭子)粉碎過80目 篩,并稱量;將稱好的物料分別放入內襯清潔干燥塑料袋的容器內,袋口向下扎緊,附內外 標簽。如有可利用料,加入量不得超過投料總量的10%,而且不得多于兩個批次。糖粉價格 便宜,水溶性好,選擇薦糖粉作為輔料,起矯味劑的作用。
[0016] (8)混合:將浸膏粉與原輔料置于混合機中攬拌10分鐘,加入90%乙醇為潤濕劑, 攬拌5分鐘得軟材。
[0017] (9)制濕粒:將步驟(8)得到的軟材用搖擺式制粒機用14目的篩網制成濕顆粒。
[0018] (10)干燥:將步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