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的折入方法以及折入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折入一次性尿布的方法以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已知有具有穿著時從前腹部經由襠部而延伸至后背部的主體部和通過將對折的主體部的前部和后部連接而覆蓋穿著者的腰部側面的一對側部的一次性尿布。
[0003]在該一次性尿布中,在各側部從主體部向兩側突出的狀態(tài)下,一次性尿布在其寬度方向上變大。對此,進行將各側部分別折入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之間來使出廠時的形狀小型化的工序(例如專利文獻I)。
[0004]專利文獻I記載的折疊裝置具備:以從表背兩側夾住一次性尿布的狀態(tài)搬送該一次性尿布的兩個搬送帶;以及用于將各側部折入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之間的折入裝置。
[0005]各搬送帶被配置成朝向各一次性尿布的搬送方向的下游側而互相分開,并且,在使一次性尿布的腰部開口朝向搬送方向的下游側的狀態(tài)下搬送該一次性尿布。此外,其中之一搬送帶在主體部的前部被粘貼的狀態(tài)下搬送一次性尿布。另一搬送帶在主體部的后部被粘貼的狀態(tài)下搬送一次性尿布。
[0006]因此,根據一次性尿布通過各搬送帶被搬送,主體部的前部以及后部以使腰部開口擴開的方式互相分離。在該狀態(tài)下,折入裝置接觸于一次性尿布的各側部且根據一次性尿布的搬送而各側部與折入裝置相對移位,從而各側部被折入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之間。
[0007]然而,專利文獻I記載的折疊裝置在使腰部開口朝向搬送方向的下游側的狀態(tài)下搬送一次性尿布。因此,在包裝被折疊的一次性尿布(例如,將一次性尿布插入于包裝袋中)時,如果以折疊裝置的搬送方向插入,則腰部開口的緣部會卡在包裝袋的開口部,不能高效率地進行包裝。
[0008]現有技術文獻
[0009]專利文獻
[0010]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平9-131364號
【發(fā)明內容】
[0011]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以容易進行包裝的朝向搬送一次性尿布,并能夠將各側部折入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之間的一次性尿布的折入方法以及折入裝置。
[0012]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發(fā)明人采用了在使主體部的折線朝向下游側的狀態(tài)下搬送一次性尿布,并將各側部折入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之間的折入方法。但是,在使主體部的折線朝向下游側的情況下,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被前端側的折線互相被約束,因此,如果僅將主體部的前部的整體以及后部的整體保持于兩個搬送帶上并使這些搬送帶互相分離,則不能使前部與后部分離。對此,本申請發(fā)明人想到了如下的通過調整相對于主體部的前部及/或后部的各搬送帶的吸附位置,以使主體部的折線朝向下游側的狀態(tài)使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分尚的發(fā)明。
[0013]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一次性尿布的折入方法,其中,所述一次性尿布具有:穿著時從穿著者的前腹部經由襠部延伸至后背部的主體部;以及連接以折線為基準而對折的所述主體部的前部和后部的一對側部,所述折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分離工序,在使所述主體部的前部吸附于第一帶和第二帶的其中之一帶且使所述主體部的后部吸附于第一帶和第二帶中的另一帶的狀態(tài)下,通過使所述第一帶以及所述第二帶移動,將所述一次性尿布沿搬送路徑搬送,并使所述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互相分離,其中,所述第一帶以及所述第二帶被配置成隔著預先設定的所述一次性尿布的所述搬送路徑互相相向,且隨著朝向所述搬送路徑的下游側而互相分離;以及折入工序,將所述一對側部分別折入互相分離的所述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之間,其中,在所述分離工序,在使所述主體部的從所述折線至長度方向的規(guī)定位置為止的非吸附范圍以外的范圍吸附于所述第一帶和所述第二帶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帶的狀態(tài)下,以使所述折線朝向下游側的方式沿所述搬送路徑搬送所述一次性尿布,從而一邊使所述非吸附范圍離開所述至少其中之一帶一邊使所述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相互分離。
[0014]而且,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一次性尿布的折入裝置,其中,所述一次性尿布具有:穿著時從穿著者的前腹部經由襠部延伸至后背部的主體部;以及連接以折線為基準而對折的所述主體部的前部和后部的一對側部,所述折入裝置包括:第一搬送部,具有第一帶和第一移動機構,其中,所述第一移動機構能夠在使所述主體部的前部和后部的其中之一吸附于所述第一帶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第一帶移動;第二搬送部,具有第二帶和第二移動機構,其中,所述第二帶被配置成隔著預先設定的搬送路徑與所述第一帶相向并且隨著朝向所述搬送路徑的下游側離開所述第一帶,所述第二移動機構能夠在使所述主體部的前部和后部中的另一方吸附于所述第二帶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第二帶移動,從而與所述第一帶協作沿所述搬送路徑搬送所述一次性尿布并使所述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互相分離;以及折入部,將所述一對側部分別折入通過所述第一搬送部以及所述第二搬送部而互相分離的所述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之間,其中,所述第一帶和所述第二帶的至少其中之一帶具有用于吸附所述主體部中除從所述折線至長度方向的規(guī)定位置為止的非吸附范圍以外的范圍的多個限定吸附區(qū)域,所述第一搬送部以及所述第二搬送部在使所述主體部中除所述非吸附范圍以外的范圍吸附于所述限定吸附區(qū)域的狀態(tài)下,以使所述折線朝向下游側的方式沿所述搬送路徑搬送所述一次性尿布,從而一邊使所述非吸附范圍從所述至少其中之一帶離開一邊使所述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相互分離。
[0015]根據本發(fā)明,能夠以容易包裝的朝向搬送一次性尿布,并將各側部折入主體部的前部與后部之間。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尿布的正視圖。
[0017]圖2是展開表示圖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側密封部的俯視圖。
[0018]圖3是圖1的II1-1II線剖視圖。
[0019]圖4是表示將各側部折入到尿布主體的前部與后部之間的狀態(tài)的、相當于圖3的圖。
[0020]圖5是概略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入裝置的整體結構的側視圖。
[0021]圖6是表不圖5的第一搬送部的一部分的仰視圖。
[0022]圖7是圖6的VI1-VII線剖視圖。
[0023]圖8是放大表示圖5的第二搬送部的第二帶的一部分的俯視圖。
[0024]圖9是表示圖5的折入裝置的動作的俯視圖,表示葉輪的葉片追上一次性尿布的狀態(tài)。
[0025]圖10是表示圖5的折入裝置的動作的俯視圖,表示葉輪的葉片將要超過一次性尿布之前的狀態(tài)。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此外,以下的實施方式是將本發(fā)明具體化的例子,并不用來限定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
[0027]參照圖1及圖2,一次性尿布I是所謂的褲型尿布。具體而言,一次性尿布I具備穿著時經由穿著者的襠部而從前腹部延伸至后背部的尿布主體(主體部)2和從尿布主體2的長度方向(圖2的上下方向)的兩端分別向尿布主體2的寬度方向(圖2的左右方向)突出的四個側板片(側部片)3、4,在尿布主體2以折線(襠部)2A為基準被對折的狀態(tài)下,各側板片3在側密封部5互相被接合,并且,各側板片4在側密封部6互相被接合,從而形成為褲型。這樣,由各側板片3通過側密封部5互相接合的部分和各側板片4通過側密封部6互相接合的部分構成覆蓋穿著者的腰部側面的一對側部。
[0028]下面,參照圖1至圖3,說明一次性尿布I的具體的結構。
[0029]尿布主體2能夠吸收穿著者的排泄物(例如尿),且在適當部位具有伸縮性。具體而言,尿布主體2具備:能夠吸收穿著者的排泄物的吸收體7 ;設置在相當于穿著者的襠部的位置的腿用彈性部件8 ;設置在相當于穿著者的前腹部以及后背部的位置的一對腰用彈性部件9 ;夾住這些吸收體7、腿用彈性部件8以及各腰用彈性部件9的內側片體10以及外側片體11。
[0030]內側片體10是穿著時朝向穿著者的體表側并具有透液性的大致長方形的片體。內側片體10能夠由例如具有透液性的無紡布片體及/或網狀片體構成。
[0031]外側片體11是穿著時朝向穿著者的外側并具有非透液性的片體。外側片體11能夠使用聚乙烯膜或具有防水性及通氣性的無紡布形成。此外,外側片體11是具有與內側片體10同等的大小的大致長方形的片體。
[0032]吸收體7吸收透過內側片體10的液體。具體而言,吸收體7是將粉碎的紙漿或者在粉碎的紙漿中混合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材料層疊而成形。此外,吸收體7呈大致長方形或沙漏形狀,其具有短于各片體10、11的長度尺寸和窄于各片體10、11的寬度尺寸。該吸收體7以在各片體10、1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以及各片體10、11的寬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兩端部分別留有非設置部分的方式被配置在兩片體10、11之間。并且,如圖3所示,吸收體7以夾在內側片體10與外側片體11之間的狀態(tài)接合于該兩片體10、11。
[0033]各腿用彈性部件8在穿著時將尿布主體2提升到穿著者的襠部,使該尿布主體2緊貼于襠部,以抑制排泄物從尿布主體2與穿著者的體表之間的間隙泄漏。各腿用彈性部件8的至少一部分分別設置在吸收體7的寬度方向的兩外側的位置且各側板片3之間的位置以及各側板片4之間的位置。此外,各腿用彈性部件8以沿尿布主體2的長度方向伸長的狀態(tài)添設于尿布主體2。雖然省略圖示,各腿用彈性部件8以夾在內側片體10與外側片體11之間的狀態(tài)接合于兩片體10、11。各腿用彈性部件8能夠使用由聚氨酯、天然橡膠或熱塑性樹脂形成的片體或絲構成。
[0034]各腰用彈性部件9為了抑制一次性尿布I滑下來而在穿著時將尿布主體2束緊于穿著者的前腹部或后背部。各腰用彈性部件9以沿吸收體7的寬度方向伸長的狀態(tài)添設于尿布主體2。雖然省略圖示,各腰用彈性部件9以夾在內側片體10與外側片體11之間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