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手足口病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手足口病的中藥制劑,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板藍(lán)根20-30克、連翹10-20克、大青葉10-20克、佩蘭10-20克、竹葉10-20克、薄荷10-20克、梔子10-20克、燈心草10-20克、陳皮8-12克、山楂8-15克、沙參8-12克、五味子8-12克、茵陳8-12克、大黃8-12克、蟬衣8-12克。諸藥配伍,共奏清熱解毒,清心瀉脾、祛風(fēng)解毒,涼血利濕之功效,用于治療手足口病具有患者易接受、藥物吸收全、療程短、顯效快等優(yōu)勢,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手足口病的中藥制劑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中藥領(lǐng)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可以治療手足口病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shù)】
[0002]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引起,一年 四季都可能發(fā)病,但以夏秋季節(jié)患病最多,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病 毒寄生在患兒的咽部、唾液、皰疹和糞便中,不僅可通過唾液、噴嚏、咳嗽,說話時的飛沫傳 染給別的孩子,還可通過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間接傳染。一旦流行,就會使很多孩子被傳 染,被傳染上的孩子會在手、足皮膚或口腔粘膜上出現(xiàn)類似水痘樣的小皰疹,因而被稱為手 口足病。
[0003] 大多數(shù)手足口病患者為普通病例,表現(xiàn)為:急性起病,發(fā)熱,口腔黏膜出現(xiàn)皰疹, 手、足和臀部出現(xiàn)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有紅暈,皰內(nèi)液體較少。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 等癥狀。部分病例僅表現(xiàn)為皮疹或皰疹性咽頰炎。病情一般1周左右,嚴(yán)重者可并發(fā)肺炎、 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肺水腫。
[0004] 由于手足口病患者多有口腔潰瘍,引起口痛、流涎、拒食、厭食等問題,又加之患兒 年齡小口服固體制劑困難,而且大多藥物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影響患兒正常的生長和 發(fā)育。故臨床亟需一種能夠有效切中病機(jī),加快患兒發(fā)熱、皮疹消退,促進(jìn)臨床恢復(fù),最大程 度減少患兒痛苦的中藥制劑。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 本發(fā)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療手足口病方面存在的技術(shù)不足,提供了一種服用方便、 療效確切、安全可靠、治愈率高的中藥制劑。
[0006]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治療手足口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07] 板藍(lán)根20-30克、連翹10-20克、大青葉10-20克、佩蘭10-20克、竹葉10-20克、 薄荷10-20克、桅子10-20克、燈心草10-20克、陳皮8-12克、山楂8-15克、沙參8-12克、 五味子8-12克、茵陳8-12克、大黃8-12克、蟬衣8-12克。
[0008] 作為這一種優(yōu)化方案:
[0009] 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0] 板藍(lán)根20克、連翹10克、大青葉10克、佩蘭10克、竹葉10克、薄荷10克、桅子10 克、燈心草10克、陳皮8克、山楂8克、沙參8克、五味子8克、茵陳8克、大黃8克、蟬衣8 克。
[0011] 作為這一種優(yōu)化方案:
[0012] 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3] 板藍(lán)根25克、連翹15克、大青葉15克、佩蘭15克、竹葉15克、薄荷15克、桅子15 克、燈心草15克、陳皮10克、山楂12克、沙參10克、五味子10克、茵陳10克、大黃10克、 蟬衣10克。
[0014] 作為這一種優(yōu)化方案:
[0015] 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6] 板藍(lán)根30克、連翹20克、大青葉20克、佩蘭20克、竹葉20克、薄荷20克、桅子20 克、燈心草20克、陳皮12克、山楂15克、沙參12克、五味子12克、茵陳12克、大黃12克、 蟬衣12克。
[0017] 上述中藥制劑的服用方法為:將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混合后,按照傳統(tǒng)煎制 中藥的方法取其藥汁,每日1劑,每日3-4次。用量為0-2歲,10ml/次;2-4歲,30ml/次; 4-8歲,50ml/次;8歲以上,80ml/次。隨癥加減藥物劑量。
[0018] 上述中藥制劑的原料中藥:
[0019] 板藍(lán)根,味苦,性寒;歸心、胃、肝、膽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之功效。
[0020] 連翹,味苦,性微寒;歸肺、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益氣固表之功效。
[0021] 大青葉,味苦,性寒;歸心、肺、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功效。
[0022] 佩蘭,味辛,性平;歸脾、胃、肺經(jīng)。具有芳香化濕,清暑解表之功效。
[0023] 竹葉,味甘,性寒;歸心、肺、膽、胃經(jīng)。具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之功效。
[0024] 薄荷,味辛,性涼;歸肺、肝經(jīng)。功具有疏散風(fēng)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之 功效。
[0025] 桅子,味苦,性寒;歸肺、腎、心、肝、三焦經(jīng)。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 腫止痛之功效。
[0026] 燈心草,味甘,性微寒;歸心、肺、小腸經(jīng)。具有利水通淋,清心除煩之功效。
[0027]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肺經(jīng)。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之功效。
[0028]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具有消食化積,活血散瘀之功效。
[0029] 沙參,味甘,性微寒;歸脾、肺經(jīng)。具有清肺養(yǎng)陰,益胃生津之功效。
[0030] 五味子,味酸,性溫;歸肺、腎、心經(jīng)。具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之功效。
[0031] 茵陳,味苦,性微寒;歸脾、胃、肝、膽經(jīng)。具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之功效。
[0032] 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活血祛瘀之功效。
[0033] 蟬衣,味甘、咸,性涼;歸肺、肝經(jīng)。具有宣散風(fēng)熱,透疹利咽,退翳明目之功效。
[0034] 中醫(yī)認(rèn)為,手足口病多因感受疫毒時邪,濕熱蘊(yùn)毒,肺衛(wèi)先受,病位在肺、脾、心三 臟。由于兒童臟腑輕靈最易感邪受損,濕毒內(nèi)蘊(yùn)、火熱熾盛、內(nèi)外交爭,故治以清熱解毒,涼 血利濕,清心瀉脾,解毒透疹為法。本發(fā)明中藥制劑中,板藍(lán)根、連翹、大青葉可清熱解毒,益 氣固表,涼血利咽;佩蘭、陳皮、山楂可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竹葉、燈心草、茵陳 可清心除煩,生津利尿;薄荷、蟬衣可宣散風(fēng)熱,透疹利咽;桅子、大黃可清熱瀉火,涼血解 毒,消腫止痛;沙參、五味子可斂肺滋腎,益胃生津,扶正固本。諸藥配伍精良,可有效針對患 兒外感時邪疫毒,衛(wèi)表被遏,肺氣失宣的病機(jī),調(diào)整機(jī)體臟腑,達(dá)到標(biāo)本兼治。
[0035] 為進(jìn)一步考察本發(fā)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我們選擇了 146例手足口病患者 進(jìn)行試驗,男91例,女55。其中治療組76例,男48例,女28例;年齡1-13歲,平均年齡2. 5 歲,病程2-6天,平均3天。對照組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齡0. 5-8歲,平均年齡2歲; 病程1-5天,平均2天。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患病時間、發(fā)病癥狀等基線資料經(jīng)統(tǒng) 計學(xué)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 0. 05),具有可比性。
[0036] 臨床癥狀表現(xiàn):急性起病,發(fā)熱,體溫多在37. 5-39°C,多無惡寒、出汗等情況。口 腔粘膜出現(xiàn)散在皰疹,咽紅、流涎,神情怠倦,舌淡紅或紅或絳,舌苔膩,脈數(shù)或細(xì)數(shù),指紋紫 紅或暗紫。手、足和臀部出現(xiàn)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nèi)液體較少,類似于 白痞。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部分病例僅表現(xiàn)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 一周內(nèi)痊愈,預(yù)后良好。如無皮疫,臨床一般不宜診斷為手足口病。
[0037] 治療方法:
[0038] 治療組服用本發(fā)明中藥制劑,每日1劑,水煎。用量為0-2歲,10ml/次;2-4歲, 30ml/次;4-8歲,50ml/次;8歲以上,80ml/次。以上均每日服用3-4次,隨癥加減藥物劑 量。對照組服用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顆粒劑:小兒每日按體重l〇-15mg/kg,分3次口服, 連用7天)、維生素 B、維生素 C等口服。
[0039] 對癥治療:若患兒體溫超過39°C,持續(xù)2h以上者,可使用非留體類消炎退熱劑,高 溫持續(xù)時可靜脈補(bǔ)充液體。
[0040] 療效標(biāo)準(zhǔn):
[0041] 治愈:癥狀消失,體溫恢復(fù)正常,皰疹消退。
[0042] 好轉(zhuǎn):癥狀減輕,體溫恢復(fù)正常,皰疹基本消退。
[0043] 無效:癥狀無變化。
[0044] 療效結(jié)果:
[0045] 1.臨床療效比較:
[0046] 治療后,治療組治愈40例,好轉(zhuǎn)34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7. 4 %。對照組治愈 19例,好轉(zhuǎn)30例,無效21例,有效率為70. 0%。兩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的療效明 顯好于對照組(P < 〇. 05)。詳細(xì)結(jié)果見表1。
[0047] 表1 :兩組病例治療后的療效對照結(jié)果表
[0048]
[0049] 2.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治療手足口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 材料組成: 板藍(lán)根20-30克、連翹10-20克、大青葉10-20克、佩蘭10-20克、竹葉10-20克、薄荷 10-20克、桅子10-20克、燈心草10-20克、陳皮8-12克、山楂8-15克、沙參8-12克、五味子 8-12克、茵陳8-12克、大黃8-12克、蟬衣8-12克。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 原材料組成: 板藍(lán)根20克、連翹10克、大青葉10克、佩蘭10克、竹葉10克、薄荷10克、桅子10克、 燈心草10克、陳皮8克、山楂8克、沙參8克、五味子8克、茵陳8克、大黃8克、蟬衣8克。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 原材料組成: 板藍(lán)根25克、連翹15克、大青葉15克、佩蘭15克、竹葉15克、薄荷15克、桅子15克、 燈心草15克、陳皮10克、山楂12克、沙參10克、五味子10克、茵陳10克、大黃10克、蟬衣 10克。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 原材料組成: 板藍(lán)根30克、連翹20克、大青葉20克、佩蘭20克、竹葉20克、薄荷20克、桅子20克、 燈心草20克、陳皮12克、山楂15克、沙參12克、五味子12克、茵陳12克、大黃12克、蟬衣 12克。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4116960SQ201410391736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8月3日
【發(fā)明者】衣蘭凱 申請人:衣蘭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