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下肢靜脈曲張的腔內(nèi)激光治療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下肢靜脈曲張的腔內(nèi)激光治療系統(tǒng),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方法有多種,包括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硬化劑注射加壓迫治療、血管內(nèi)射頻消融、內(nèi)鏡下的穿通靜脈切除術、激光靜脈閉合手術等。而激光靜脈閉合手術是1997年首次應用于臨床,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我國自2003年以來,已有二百多家醫(yī)院先后開展了這項新技術。與傳統(tǒng)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手術相比,因為無需剝脫大隱靜脈主干,也無需做小切口剝脫小腿處曲張的靜脈及交通靜脈,真正具有創(chuàng)傷小,小腿無切口的優(yōu)點。激光靜脈閉合術與硬化劑注射和壓迫治療相比,后者硬化劑有直接 注入深靜脈引起肺栓塞的可能性,造成致命性的后果,硬化劑更容易形成組織壞死、潰瘍等并發(fā)癥。硬化劑治療具有更大的手術風險。內(nèi)鏡下的穿通靜脈切除手術與激光靜脈閉合手術相比,內(nèi)鏡需要潛行分離皮膚、形成腔鏡通道,表面具有微創(chuàng)的特點,實際上具有一定的組織分離、損傷程度,更需要成套的內(nèi)鏡系統(tǒng)和術中離斷血管的超聲刀,這些設備不僅需要醫(yī)生具備內(nèi)鏡下的操作基本功,而且極大的提高了手術費用,不利在廣大基層醫(yī)院的全面推廣。與激光靜脈閉合手術相比,血管內(nèi)射頻消融手術需要專門的消融導管,導管接通后產(chǎn)生熱量,但因血管內(nèi)高溫破壞血管內(nèi)膜,較激光靜脈閉合手術更大地增加了下肢皮膚燙傷的風險,且血紅蛋白對射頻能量的吸收不具有特異性,降低了射頻能量的利用效率。另外因消融導管有進入深靜脈的危險,術中同樣需要B超監(jiān)測。這也增加了手術的復雜性。腔內(nèi)激光治療靜脈曲張的原理是激光發(fā)出能量,被血紅蛋白和周圍組織吸收,組織在高溫下汽化,使內(nèi)皮細胞和內(nèi)膜廣泛受熱損傷,誘導靜脈全程血栓形成,靜脈血栓機化、纖維化,靜脈壁永久閉塞。該手術較其它手術有許多優(yōu)點,只需局部穿刺,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術后基本無疤痕,手術容易操作,現(xiàn)在越來越受到廣大患者及醫(yī)生的歡迎。但該項技術目前沒有專門的手術器械,在手術中不能觀察導管和導絲頭端在靜脈中的位置,存在將導管和光纖誤導入下肢深靜脈系統(tǒng)的危險。誤入深靜脈系統(tǒng)的光纖即使不發(fā)射激光能量,也可以損傷深靜脈內(nèi)膜,形成深靜脈血栓,威脅患者生命。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下肢靜脈曲張的腔內(nèi)激光治療系統(tǒng),其能夠避免將光纖誤導入下肢深靜脈的危險,進而避免形成深靜脈血栓。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下肢靜脈曲張的腔內(nèi)激光治療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導入裝置和輸送裝置,所述的輸送裝置包括雙腔輸送導管、引入導絲和激光纖維,引入導絲和激光纖維分別設于雙腔輸送導管的兩個腔內(nèi)。優(yōu)選地,所述的導入裝置包括留置針管,留置針管內(nèi)設有穿刺針,留置針管和穿刺針分別連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0007]更優(yōu)選地,所述的留置針管包括使用時位于皮下的部分以及使用時位于皮外的部分,使用時位于皮下的部分的前端的外壁為圓錐形,使用時位于皮外的部分的前端的內(nèi)壁為圓錐形,使用時位于皮下的部分的長度L為40 60mm。優(yōu)選地,所述的雙腔輸送導管的尾端為橢圓錐形。優(yōu)選地,所述的雙腔輸送導管的外側設有鎖緊扣。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I)、雙腔輸送導管為透明導管,一腔含有激光光纖,另一腔含有引入導絲。接通電源的激光光纖頭端會發(fā)出紅光,導管進入大隱靜脈后,激光光纖頭端發(fā)出的紅光可以在患者皮膚上清晰顯現(xiàn),使操作者憑肉眼就能觀察雙腔輸送導管在大隱靜脈內(nèi),若紅光變暗或消失,提示雙腔輸送導管進入了交通支靜脈,需要立刻退出引入導絲,使引入導絲重新進入 大隱靜脈,紅光在患者皮膚上顯現(xiàn)。這種方法避免了雙腔輸送導管誤入深靜脈,避免損傷深靜脈。(2)、雙腔輸送導管為透明導管,使引入導絲和激光光纖同時進入大隱靜脈,改變了目前手術中導絲和激光光纖反復交換進入,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也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3)留置針管位于皮外的一部分的內(nèi)壁為圓錐形,使透明雙腔導管能順利進入留置針管內(nèi);位于皮下的一端的外壁為圓錐形,并緊貼穿刺針頭部,使留置針管易于在穿刺針的引導下進入血管內(nèi)。(4)雙腔輸送導管的尾端為橢圓錐形,方便引入導絲和激光光纖穿入到雙腔輸送導管內(nèi)。
圖I為導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輸送裝置的剖面圖;圖4為圖3中A-A截面圖;圖5為鎖緊扣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種用于下肢靜脈曲張的腔內(nèi)激光治療系統(tǒng),由導入裝置和輸送裝置組成。如圖I所示,為導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的導入裝置包括留置針管2,留置針管2內(nèi)設有穿刺針I(yè),留置針管2和穿刺針I(yè)分別連接第一手柄3和第二手柄4。所述的留置針管2包括使用時位于皮下的部分以及使用時位于皮外的部分,使用時位于皮下的部分的前端的外壁為圓錐形,使用時位于皮外的部分的前端的內(nèi)壁為圓錐形,使用時位于皮下的部分的長度L為50mm。使用時,激光纖維導入裝置通過穿刺針I(yè)進入皮下血管內(nèi),然后去除穿刺針1,將留置針管2留在血管內(nèi),然后將輸送裝置插入留置針管2內(nèi)。如圖2所示,為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的輸送裝置包括雙腔輸送導管5、引入導絲6和激光纖維7,所述的雙腔輸送導管5的尾端為橢圓錐形。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的雙腔輸送導管5為透明導管,引入導絲6和激光纖維7分別設于雙腔輸送導管5的兩個腔內(nèi)。引入導絲6伸出雙腔輸送導管5進入端約50mm,在它的引導下,雙腔輸送導管5能在大隱靜脈中前行;激光光纖7的頭部和雙腔輸送導管5進入端對齊,在大隱靜脈中,激光光纖7的紅光顯示著雙腔輸送導管5進入端的位置,使操作者避免將雙腔輸送導管5誤入深靜脈。所述的雙腔輸送導管5的外側設有鎖緊扣9。如圖5所示,為鎖緊扣的結構示意圖,當引入導絲6伸出雙腔輸送導管5進入端約50mm,激光光纖7的頭部和雙腔輸送導管5進入端對齊時,卡緊鎖緊扣9,使激光光纖7不能在雙腔輸送導管5內(nèi)移動。一旦雙腔輸送導管5進入端到達大隱靜脈的指定位置,松開鎖緊扣9,可沿大隱靜脈退出雙腔輸送導管5 和引入導絲6,只留下激光光纖7 ;激光光纖7接通激光源,沿大隱靜脈慢慢退出,所發(fā)出的能量誘導靜脈全程血栓形成,使靜脈纖維化、靜脈壁永久閉塞。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下肢靜脈曲張的腔內(nèi)激光治療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導入裝置和輸送裝置,所述的輸送裝置包括雙腔輸送導管(5)、引入導絲(6)和激光纖維(7),引入導絲(6)和激光纖維(7)分別設于雙腔輸送導管(5)的兩個腔內(nèi)。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下肢靜脈曲張的腔內(nèi)激光治療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入裝置包括留置針管(2),留置針管(2)內(nèi)設有穿刺針(1),留置針管(2)和穿刺針(I)分別連接第一手柄(3 )和第二手柄(4 )。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下肢靜脈曲張的腔內(nèi)激光治療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留置針管(2)包括使用時位于皮下的部分以及使用時位于皮外的部分,使用時位于皮下的部分的前端的外壁為圓錐形,使用時位于皮外的部分的前端的內(nèi)壁為圓錐形,使用時位于皮下的部分的長度L為40 60mm。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下肢靜脈曲張的腔內(nèi)激光治療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腔輸送導管(5)的尾端為橢圓錐形。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下肢靜脈曲張的腔內(nèi)激光治療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腔輸送導管(5)的外側設有鎖緊扣(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下肢靜脈曲張的腔內(nèi)激光治療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導入裝置和輸送裝置,所述的輸送裝置包括雙腔輸送導管、引入導絲和激光纖維,引入導絲和激光纖維分別設于雙腔輸送導管的兩個腔內(nèi)。本實用新型能夠避免將光纖誤導入下肢深靜脈的危險,進而避免形成深靜脈血栓。
文檔編號A61B18/24GK202426652SQ20122002117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fā)明者劉堅軍, 徐德春, 李旭, 范隆華 申請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