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
背景技術:
乙型肝炎是有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的臨床表現呈多樣性,有的有癥狀, 而無黃疸;有些有癥狀無黃疸;有的既有黃疸又有癥狀。肝炎的癥狀有輕度短暫的,也可以 是重度遷延的,如治療不及時,易發(fā)展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治療此病的治療,一般采用西 藥保肝藥物和抗病毒藥拉米呋啶治療,療效不理想,還易復發(f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療效顯著,且無毒副作用, 費用低、治愈率高,且無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療乙肝的中藥。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物 配比組成柴胡6-18g,茵陳10-30g,炙甘草6-12g,黃芪15_30g,五味子3_9g,半夏6_12g, 陳皮 6-18g,沙仁 6-12g,白芍 15-18g,香附 9-15g,當歸 9_18g,茯苓 9_30g,白術 9_18g。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優(yōu)選重量配比為柴胡10g、茵陳15g、炙甘草 6g、黃芪15g、五味子6g、半夏9g、陳皮9g、沙仁6g、白芍15g、香附15g、當歸15g、茯苓15g、 白術15g。本發(fā)明中的柴胡性味苦,微寒,歸肝經、膽經。功能疏散退熱,升陽舒肝。促進 免疫功能,有效成分柴胡多糖。作用吞噬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功能增強,提高病毒 特異性抗體滴度,提高淋巴細胞轉核率,提高皮膚遲發(fā)性過敏反應。茵陳化學成分含6, 7-二甲基七葉樹內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揮發(fā)油,油中主要為a_菔烯、茵陳二炔 酮(capillin)茵陳烯塊(capillene)、茵陳醇(capillanol )、茵陳色原酮(capillarisin)、 氯原酸等。性味性微寒,味辛、苦歸脾、胃、肝、膽經;功能主治清濕熱,退黃疸。用于黃疸 尿少、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肝炎,茵陳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乙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 顯著的療效,有利膽,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臟冠 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并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驅除蛔蟲及抑制 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的作用。炙甘草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功能主治補脾 和胃,益氣復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黃芪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氣 薄而味濃,無毒。專補氣。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有增強機體 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五味子溫;酸、甘;歸肺、 心、腎;五味子可以保護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五味子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類 黃酮、植物固醇及有強效復原作用的木酚素(例如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或五味子脂素), 它也是兼具精、氣、神三大補益的少數藥材之一,能益氣強肝、增進細胞排除廢物的效率、供 應更多氧氣、營造和運用能量、提高記憶力及性持久力。五味子能促進肝臟的解毒過程、保 護肝臟免受毒害,并能再生因濫用酒精、藥物或肝炎而受損的肝臟組織。五味子亦能有效地降低不斷升高的轉胺酶_丙胺酸轉胺酶(SGPT/ALT-20天內降低75%)和甲型胎兒球蛋白 (AFP-最廣泛用于生化血液檢驗以檢測肝癌)水平,比起廣為人知的水飛薊素(取自奶薊), 其效用更安全。半夏辛,溫,治胃寒嘔吐。陳皮性味溫;辛、苦;歸脾、肺經。具理氣降逆、調 中開胃、燥濕化痰之功。砂仁性味味辛,性溫。歸脾經、胃經、腎經。功能化濕開胃,溫脾 止瀉,理氣安胎。砂仁能明顯抑制血小板聚集。白芍性味苦酸,涼。歸肝、脾經。功用主治 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香附性味辛微苦甘,平。歸肝、三焦經。功能主治理氣解郁,調經 止痛。當歸性味性溫,昧甘、辛。歸肝、心、脾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 便。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經、肺經、脾經、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 用?,F代醫(y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白 術性味苦、甘,溫。歸脾、胃經。功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本發(fā)明的原料成本低,無毒副作用,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升陽舒肝,養(yǎng)血柔肝, 緩中止痛。促進肝細胞修復之功,促進免疫功能。治療乙肝效果好,有效率85.8%。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物配比組成柴胡 6-18g,茵陳10-30g,炙甘草6-12g,黃芪15_30g,五味子3_9g,半夏6_12g,陳皮6_18g,沙仁 6-12g,白芍 15-18g,香附 9-15g,當歸 9_18g,茯苓 9_30g,白術 9_18g。實施例2 —種治療乙肝的中藥,其優(yōu)選重量配比為柴胡10g、茵陳15g、炙甘草 6g、黃芪15g、五味子6g、半夏9g、陳皮9g、沙仁6g、白芍15g、香附15g、當歸15g、茯苓15g、 白術15g。實施例3 —種治療乙肝的中藥,其配置的組成和含量是柴胡6g、茵陳30g、炙甘 草12g、黃芪25g、五味子9g、半夏12g、陳皮6g、沙仁10g、白芍15g、香附15g、當歸9g、茯苓 30g、白術 18g。實施例4: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其配置的組成和含量是柴胡18g、茵陳10g、炙甘 草10g、黃芪30g、五味子3g、半夏6g、陳皮18g、沙仁12g、白芍18g、香附9g、當歸18g、茯苓 9g、白術9g。按上述藥物比例放入容器內,加冷水浸泡藥物30分鐘后,再加水超過藥物3cm左 右進行煎煮,先用武火煎煮,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煮30-40分鐘,取藥汁150ml.;加冷水第二 次煎煮,水沸后15-20分鐘,兩次煎煮共取藥汁300ml.。服用方法早晚二次口服,每次服 用150ml,,30天為一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3天,連續(xù)服用六個療程。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臨床應用總結 一、病例選擇
臨床隨機選擇78例患者,年齡20-40歲,男55例,女23例,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10年。二、診斷標準
1、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葉維法主編《臨床肝膽病學》中的乙肝診斷標準。2、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分為氣 虛型17例,肝郁氣滯13型,肝膽濕熱型19例,腎陰不足型9例,陰虛陽亢型8例,痰淤交阻型12例。多數患者不同程度出現神疲乏力,脘腹痞滿,食欲不振,倦怠懶言,肝區(qū)不適,大便 溏薄,舌質暗苔厚膩。三、療效判斷
臨床治愈臨床癥狀消失,B超檢查肝膽形態(tài)結構正常,實驗室檢查肝功能及HBV-DNA
結果正常。顯效臨床癥狀消失,B超檢查肝膽形態(tài)結構基本恢復正常,實驗室檢查肝功能正 常、HBV-DNA數值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有效臨床癥狀減輕,B超、肝功能及HBV-DNA較治療前明顯改善。無效臨床癥狀、B超、肝功能及HBV-DNA無改變。治療效果使用本發(fā)明治療78例,六個療程,結果臨床治愈16例,占20. 5%,顯效 31例,占39. 7%,有效20例,占25. 6%,無效11例,占14. 2%,總有效率85. 8%。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物配比組成柴胡6 18g,茵陳10 30g,炙甘草6 12g,黃芪15 30g,五味子3 9g,半夏6 12g,陳皮6 18g,沙仁6 12g,白芍15 18g,香附9 15g,當歸9 18g,茯苓9 30g,白術9 18g 。
2.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優(yōu)選重量配比為柴胡10g、茵陳15g、炙甘草6g、 黃芪15g、五味子6g、半夏9g、陳皮9g、沙仁6g、白芍15g、香附15g、當歸15g、茯苓15g、白術 15g ο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物配比組成柴胡6-18g,茵陳10-30g,炙甘草6-12g,黃芪15-30g,五味子3-9g,半夏6-12g,陳皮6-18g,沙仁6-12g,白芍15-18g,香附9-15g,當歸9-18g,茯苓9-30g,白術9-18g。本發(fā)明的原料成本低,無毒副作用,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升陽舒肝,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促進肝細胞修復之功,促進免疫功能。治療乙肝效果好,有效率85.8%。
文檔編號A61P31/20GK101979070SQ20101052080
公開日2011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0月27日
發(fā)明者劉秀娥, 王海鵬, 蘇桂華 申請人:蘇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