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流行性腮腺炎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的新用途,具體地,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流行性腮腺炎藥物中的應用,屬中藥應用領域。
背景技術:
:流行性腮腺炎(印idemicparotitis,mumps,簡稱腮腺炎或流腮)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成人中也有發(fā)病。本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該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種腺組織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肝、腎、心臟、關節(jié)等幾乎所有的器官。因此除腮腺腫痛外??梢鹉X膜腦炎、睪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癥狀。腮腺炎病毒(paramyxovirusparotitis)與副流感、新城、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屬于副粘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病毒直徑約為85300nm,平均140nm。對物理化學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1%來蘇、乙醇、0.2%福馬林等可于25min內(nèi)將其滅活,暴露于紫外線下迅速死亡,在4°C時其活力可保持2個月,37°C時可保存24h,加熱至556(TC時經(jīng)1020分鐘即失去活力。_651:可存活數(shù)月至數(shù)年。該病毒只有人類中發(fā)現(xiàn),但可在猴、雞胚羊膜和各種人和猴的組織培養(yǎng)中增殖。猴對本病最易感。該病毒只有一種血清型。感染腮腺炎病毒后無論發(fā)病與否都能產(chǎn)生免疫反應,再次感染發(fā)病者很少見。于病程早期,可自唾液、血液、腦脊液、尿或甲狀腺等分離出腮腺炎病毒。本病毒很少變異,各毒株間的抗原性均甚接近。本病發(fā)病機理多認為該病毒首先侵入口腔粘膜和鼻粘膜,在上皮組織中大量增殖后進入血循環(huán)(第一次病毒血癥),經(jīng)血流累及腮腺及一些組織,并在其中增殖。再次進入血循環(huán)(第二次病毒血癥),并侵犯上次未受波及的一些臟器。各種腺組織如睪丸、卵巢、胰腺、腸漿液造酶腺、胸腺、甲狀腺等均有受侵的機會,腦、腦膜、肝及心肌也常被累及,因此流行性腮腺炎的臨床表現(xiàn)變化多端。腦膜腦炎是病毒直接侵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后果,自腦脊液中可能分離出病原體。腮腺的非化膿性炎癥為本病的主要病變,腺體呈腫脹發(fā)紅,有滲出物,出血性病灶和白細胞浸潤。腮腺導管有卡他性炎癥,導管周圍及腺體間質(zhì)中有漿液纖維蛋白性滲出及淋巴細胞浸潤,管內(nèi)充塞破碎細胞殘余及少量中性粒細胞。腺上皮水腫、壞死、腺泡間血管有充血現(xiàn)象。腮腺思周顯著水腫,附近淋巴結充血腫脹。唾液成分的改變不多,但分泌量則較正常減少。本病潛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較急,無前驅(qū)癥狀。有發(fā)熱、畏寒、頭痛、咽痛、食欲不佳、惡心、嘔吐、全身疼痛等,數(shù)小時腮腺腫痛,逐漸明顯,體溫可達39t: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較嚴重。腮腺腫脹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發(fā)展,狀如梨形,邊緣不清;局部皮膚緊張,發(fā)亮但不發(fā)紅,觸之堅韌有彈性,有輕觸痛;言語,咀嚼(尤其進酸性飲食)時剌激唾液分泌,導致疼痛加??;通常一側腮腺腫脹后14天累及對側,雙側腫脹者約占575%。頜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時被累及。重癥者腮腺周圍組織高度水腫,使容貌變形,并可出現(xiàn)吞咽困難。腮腺管開口處早期可有紅腫,擠壓腮腺始終無膿性分泌物自開口處溢出。腮腺腫脹大多于13天到達高峰,持續(xù)45天逐漸消退而回復正常。全程約1014天。頜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時受累,或單獨出現(xiàn)。頜下腺腫大,表現(xiàn)為頸前下頜腫脹并可觸及腫大的腺體。舌下腺腫大可見舌及口腔底腫脹,并出現(xiàn)吞咽困難。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一般采取隔離患者使之臥床休息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潔,飲食以流質(zhì)、軟食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證液體攝入量。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藥物對本病治療無效;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治療尚無肯定效果,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療流行性腮腺炎對止痛、消腫有一定的效果。因其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西藥治療往往會有各種不良反應,所以,采用有療效的中藥組合物進行治療是當務之急(實用內(nèi)科學.277頁.陳灝珠.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10版)。本發(fā)明是在第03143211.5號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發(fā)明,在此全文引用該專利文件記載的內(nèi)容。上述專利未公開該中藥組合物在治療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應用。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中藥組合物制備治療流行性腮腺炎藥物中的應用,該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連翹200-300金銀花200-300板藍根200-300大黃40-60廣藿香60-100綿馬貫眾200-300紅景天60-100薄荷腦5-9麻黃60-100苦杏仁60-100魚腥草200-300甘草60-100石膏200-300。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比優(yōu)選為連翹200金銀花300板藍根200大黃60廣藿香60綿馬貫眾300紅景天60薄荷腦9麻黃60苦杏仁100魚腥草200甘草100石膏200。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比還優(yōu)選為連翹300金銀花200板藍根300大黃60廣藿香100綿馬貫眾200紅景天60薄荷腦5麻黃100苦杏仁60魚腥草300甘草60石膏300。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比還優(yōu)選為連翹278金銀花294板藍根285大黃55廣藿香95綿馬貫眾290紅景天287薄荷腦8.5麻黃88苦杏仁80魚腥草284甘草95石膏277。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比還優(yōu)選為連翹255金銀花255板藍根255大黃51廣藿香85綿馬貫眾255紅景天85薄荷腦7.5麻黃85炒苦杏仁85魚腥草255甘草85石膏255。本發(fā)明應用所述中藥組合物主要由連翹、金銀花、板藍根、大黃、廣藿香、綿馬貫眾、紅景天等組成,發(fā)揮復方中藥的整體調(diào)節(jié)優(yōu)勢,祛除病邪、緩解癥狀、調(diào)節(jié)免疫的有機結6合,實現(xiàn)多靶治療,臨床實驗證實對流行性腮腺炎均有顯著療效。本發(fā)明應用所述中藥可以被有相同或相似功效果的中藥代替,并且這些藥材均可以按照《全國中藥炮制規(guī)范》或《中藥大辭典》炮制。本發(fā)明應用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步驟制成(1)按照原料藥重量比例稱取中藥材,凈選;(2)廣藿香碎斷,加5-8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小時,收集揮發(fā)油,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_3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7-11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濾液合并,濃縮成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調(diào)節(jié)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備用;(5)將步驟(4)所得清膏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至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備用;步驟(5)所得干膏粉、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與薄荷腦共同構成該中藥組合物的活性成分。本發(fā)明應用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劑劑型為膠囊劑、片劑、散劑、顆粒劑、口服液、軟膠囊、丸劑、酊劑、糖漿劑、栓劑、凝膠劑、噴霧劑或注射劑。為使上述劑型能夠?qū)崿F(xiàn),需在制備這些劑型時加入藥學可接受的輔料,例如填充劑、崩解劑、潤滑劑、助懸劑、粘合劑、甜味劑、矯味劑、防腐劑、基質(zhì)等。填充劑包括淀粉、預膠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殼素、微晶纖維素、蔗糖等;崩解劑包括淀粉、預膠化淀粉、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淀粉鈉、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羥丙纖維素、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等;潤滑劑包括硬脂酸鎂、十二烷基硫酸鈉、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懸劑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纖維素、蔗糖、瓊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粘合劑包括,淀粉漿、聚乙烯吡咯烷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甜味劑包括糖精鈉、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矯味劑包括甜味劑及各種香精;防腐劑包括尼泊金類、苯甲酸、苯甲酸鈉、山梨酸及其鹽類、苯扎溴銨、醋酸氯乙定、桉葉油等;基質(zhì)包括PEG6000,PEG4000,蟲蠟等。其中膠囊劑由如下步驟制成(1)按照原料藥重量比例稱取中藥材,凈選;(2)廣藿香碎斷,加5-8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小時,收集揮發(fā)油,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_3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7-11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濾液合并,濃縮成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調(diào)節(jié)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備用;(5)步驟(4)所得清膏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至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備用;(6)將步驟(5)所得干膏粉加入適當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粒;(7)將薄荷腦、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加入乙醇溶解,噴入步驟(6)所得顆粒,密閉,混勻,裝入膠囊,即得。其中顆粒劑的制備方法,是由以下步驟制成(1)按照原料藥重量比例稱取中藥材,凈選,酌情碎斷;(2)廣藿香碎斷,加5-8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小時,收集揮發(fā)油,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_3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7-11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濾液合并,濃縮成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清膏,加入乙醇,調(diào)解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備用;(5)將步驟(4)所得所得清膏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至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備用;(6)將步驟(5)所得干膏粉加入適當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粒;(7)將薄荷腦、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加入乙醇溶解,噴入步驟(6)所得顆粒,密閉,混勻,裝袋,即得。優(yōu)選的顆粒劑的制備方法為(1)按照原料藥重量比例稱取中藥材,凈選,酌情碎斷;(2)廣藿香碎斷,加6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小時,收集揮發(fā)油,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8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9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水濾液合并,濃縮成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清膏,加95%乙醇,調(diào)節(jié)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濾液;(5)將步驟(4)所得清膏濾液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至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25-1.35的稠膏,備用;(6)將步驟(5)所得稠膏加入適當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粒;(7)將薄荷腦、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加入乙醇溶解,噴入步驟(6)所得顆粒,密閉,混勻,裝袋,即得。本發(fā)明應用所述中藥組合物其他劑型的制備方法為按比例稱取原料藥,采用常規(guī)的制備方法制備,例如,范碧亭《中藥藥劑學》(上海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記載的制備工藝,制成藥劑學可接受的常規(guī)劑型。本發(fā)明藥物組合物通過廣譜抗病毒、抗菌、消炎、有效的治療流行性腮腺炎。實驗例8為證實本發(fā)明藥物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的療效,用按實施例1制得的膠囊劑(以下稱本發(fā)明藥物),進行了以下試驗研究l資料與方法1.1—般資料全部病例均為河北以嶺醫(yī)院門診患者,共45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2-15歲,平均7.5歲;病程最短12h,最長3天,平均2.13天;腮部腫大輕度6例,中度16例,重度8例;伴頭痛14例,嘔吐6例,下頜淋巴結腫大7例。對照組15例,男8例,女7例;年齡2-15歲,平均6.8歲;病程最短10h,最長3天,平均2.01天;腮部腫大輕度4例,中度7例,重度4例;伴頭痛5例,嘔吐2例,下頜淋巴結腫大4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2病例選擇入選標準①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本病中、西醫(yī)診斷標準;②發(fā)病在3天以內(nèi)且未經(jīng)任何治療。排除標準①有腦膜腦炎、胰腺炎、睪丸炎等并發(fā)癥者;②合并心、腦、腎及造血系統(tǒng)損害者;③未按規(guī)定用藥、無法判定療效及資料不全者。1.3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三氮唑核苷注射液靜脈滴注,劑量按10-15mg/kg/日。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本發(fā)明藥物組和物,4粒/次,3次/日。兩組療程均為5天。1.4觀察指標主要臨床癥狀(包括發(fā)熱、腮腫和腮部壓痛)消退時間比較。1.5療效判定標準痊愈用藥5天后,體溫正常,腮腫完全消失,其它有關癥狀消失。顯效用藥5天后,體溫正常,腮腫明顯減輕(減輕70%以上),其它有關癥狀消失。有效用藥5天后,體溫下降,腮腫減輕(減輕30%-70%),其它有關癥狀減輕。無效用藥5天后,腮腫未見改善,其它有關癥狀未見減輕。1.6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7±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2結果2.1臨床療效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見表l。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組別例數(shù)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治療組3020(66.67)4(13.33)5(16.67)1(3.33)29(96.67)#對照組157(46.67)2(13.33)2(13.33)4(26.67)11(73.33)*注*與#比較P<0.05。2.2主要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發(fā)熱、腮腫和腮部壓痛消退時間均明顯減少(P<0.05)。結果見表2。表2兩組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天)9<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注*與#比較P<0.05。3結論本研究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入本發(fā)明藥物治療,在提高臨床療效、減少發(fā)熱、腮腫和腮部壓痛消退時間等方面均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治療,充分證實本發(fā)明藥物對流行性腮腺炎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具體實施例方式下述實施例用于舉例說明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但其不能對本發(fā)明的范圍構成任何限制。實施例1:原料藥配方為連翹255g金銀花255g板藍根255g大黃51g廣藿香85g綿馬貫眾255g紅景天85g薄荷腦7.5g蜜麻黃85g炒苦杏仁85g魚腥草255g甘草85g石膏255g制備方法為(1)按照上述處方稱取中藥材,凈選,酌情碎斷;(2)廣藿香碎斷,加6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小時,收集揮發(fā)油,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8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9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濾液合并,濃縮成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調(diào)節(jié)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24小時,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所得濾液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至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備用;(5)將步驟(4)所得干膏粉加入淀粉138克,用85%乙醇制粒;(6)將薄荷腦、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加入乙醇溶解,噴入步驟(5)所得顆粒,密閉,混勻,裝入iooo粒膠囊,即得。實施例2:原料藥配方為連翹300g金銀花200g板藍根300g大黃60g廣藿香100g綿馬貫眾200g紅景天60g薄荷腦5g麻黃100g苦杏仁60g魚腥草300g甘草60g石膏300g制備方法為10(1)按照上述處方稱取中藥材,凈選,酌情碎斷;(2)廣藿香碎斷,加5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小時,收集揮發(fā)油,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6倍量5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1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7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0.5小時,第二次2.5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濾液合并,濃縮成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調(diào)節(jié)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24小時,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所得濾液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至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備用;(5)將步驟(4)所得干膏粉加入淀粉134克,用85%乙醇制粒;(6)將薄荷腦、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加入乙醇溶解,噴入步驟(5)所得顆粒,按常規(guī)制劑方法制成片劑即得。實施例3:原料藥配方為連翹200g金銀花300g板藍根200g大黃60g廣藿香60g綿馬貫眾300g紅景天60g薄荷腦9g麻黃60g苦杏仁100g魚腥草200g甘草100g石膏200g。制備方法為(1)按照上述處方稱取中藥材,凈選,酌情碎斷;(2)廣藿香碎斷,加10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小時,收集揮發(fā)油,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10倍量9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1小時,第二次3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11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時,第二次0.5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濾液合并,濃縮成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調(diào)節(jié)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24小時,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所得濾液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至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備用;(5)將薄荷腦、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加入乙醇溶解,噴入步驟(4)所得干膏粉,按常規(guī)制劑方法制成丸劑即得。實施例4:原料藥配方為連翹170g金銀花170g麻黃(炙)57g苦杏仁(炒)57g石膏170g板藍根170g綿馬貫眾170g魚腥草170g廣藿香57g大黃34g紅景天57g薄荷腦5.Og甘草57g制備方法(—)提取工藝(1)按照上述處方量稱取中藥材,凈選,酌情碎斷;(2)廣藿香加6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h,收集揮發(fā)油,出油率為0.33±0.05%,提取液過濾后備用,殘渣棄去;(3)連翹、炙麻黃、魚腥草、大黃,用8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提取液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備用;(4)金銀花、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9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炒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提取液過濾,濾液合并同時加入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水溶液,濃縮成6(TC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清膏,加95%乙醇,邊加邊攪拌,至醇濃度70%,冷藏放置24小時,過濾,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與醇提液合并,濃縮至濃縮成6(TC測定相對密度為1.25-1.35稠膏,備用;(二)制劑工藝:(5)制劑配方為步驟(4)所得稠膏335.5g薄荷腦5g步驟(2)所得廣藿香油0.2ml糖粉342.5g糊精514.0g(6)制粒將糖粉和糊精混合均勻,用稠膏作粘合劑制軟材,14目篩網(wǎng)制粒,60-65。C烘干,10目篩網(wǎng)整粒;(7)分裝篩出細粉適量,將薄荷腦、廣藿香揮發(fā)油加入適量乙醇,溶解,噴入細粉中,混合均勻,并與顆?;旌暇鶆颍荛]半小時,裝袋,即得,以上處方可制成顆粒1000g,按照6g/袋分裝,即得。1權利要求一種中藥組合物的應用,該中藥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連翹200-300,金銀花200-300,板藍根200-300,大黃40-60,廣藿香60-100,綿馬貫眾200-300,紅景天60-100,薄荷腦5-9,麻黃60-100,苦杏仁60-100,魚腥草200-300,甘草60-100,石膏200-300,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流行性腮腺炎藥物中的應用。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成成連翹200金銀花300板藍根200大黃60廣藿香60綿馬貫眾300紅景天60薄荷腦9麻黃60苦杏仁IOO魚腥草200甘草100石膏200。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連翹300金銀花200板藍根300大黃60廣藿香100綿馬貫眾200紅景天60薄荷腦5麻黃IOO苦杏仁60魚腥草300甘草60石膏300。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j連翹278金銀花294板藍根285大黃55廣藿香95綿馬貫眾290紅景天287薄荷腦8.5麻黃88苦杏仁80魚腥草284甘草95石膏277。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份的原料藥制:份的原料藥制:份的原料藥制成連翹255金銀花255板藍根255大黃51廣藿香85綿馬貫眾255紅景天85薄荷腦7.5麻黃85苦杏仁85魚腿草255甘草85石膏255。6.根據(jù)權利要求l-5任一項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步驟制成(1)按照原料藥重量比例稱取中藥材,凈選;(2)廣藿香碎斷,加5-8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小時,收集揮發(fā)油,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3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7-ll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濾液合并,濃縮成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調(diào)節(jié)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備用;(5)將步驟(4)所得清膏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至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備用;步驟(5)所得干膏粉、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與薄荷腦共同構成該中藥組合物的活性成分。7.根據(jù)權利要求l-5任一項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劑劑型為膠囊劑、片劑、散劑、顆粒劑、口服液、軟膠囊、丸劑、酊劑、糖漿劑、栓劑、凝膠劑、噴霧劑或注射劑。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囊劑是由如下步驟制成(1)按照原料藥重量比例稱取中藥材,凈選;(2)廣藿香碎斷,加5-8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小時,收集揮發(fā)汕,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3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7-ll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濾液合并,濃縮成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調(diào)節(jié)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備用;(5)步驟(4)所得清膏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至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備用;(6)將步驟(5)所得干膏粉加入適當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粒;(7)將薄荷腦、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加入乙醇溶解,噴入步驟(6)所得顆粒,密閉,混勻,裝入膠囊,即得。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劑是由如下步驟制成(1)按照原料藥重量比例稱取中藥材,凈選,酌情碎斷;(2)廣藿香碎斷,加5-8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小時,收集揮發(fā)油,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3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7-11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濾液合并,濃縮成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清膏,加入乙醇,調(diào)解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備用;(5)將步驟(4)所得所得清膏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至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備用;(6)將步驟(5)所得干膏粉加入適當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粒;(7)將薄荷腦、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加入乙醇溶解,噴入步驟(6)所得顆粒,密閉,混勻,裝袋,即得。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劑是由以下步驟制成(1)按照原料藥重量比例稱取中藥材,凈選,酌情碎斷;(2)廣藿香碎斷,加6倍量水提取揮發(fā)油,提油時間4小時,收集揮發(fā)油,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8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9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水濾液合并,濃縮成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清膏,加95%乙醇,調(diào)節(jié)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濾液;(5)將步驟(4)所得清膏濾液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至在6(TC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25-1.35的稠膏,備用;(6)將步驟(5)所得稠膏加入適當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粒;(7)將薄荷腦、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加入乙醇溶解,噴入步驟(6)所得顆粒,密閉,混勻,裝袋,即得。全文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的藥物中的應用。該中藥組合物是由連翹、金銀花、麻黃、苦杏仁等藥味組成,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并且通過有效殺滅病毒、退熱、消炎,有效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文檔編號A61K33/06GK101732468SQ20081022599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0日優(yōu)先權日2008年11月10日發(fā)明者安軍永,李向軍,王超,鄭立發(fā)申請人:北京以嶺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