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菌棒成型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香菇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香菇菌棒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技術中在進行香菇菌棒加工的時候,一般需要先向菌棒袋內(nèi)填裝菌棒原料,使菌棒個體成型,然后在利用灌裝裝置向成型的菌棒內(nèi)注射菌種。這種方法使用的機械較多,且操作繁瑣,工作任務大,菌種在菌棒內(nèi)分布不均勻,因此影響了香菇的后期生長。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菌棒生產(chǎn)省力且同時能夠?qū)崿F(xiàn)菌種混合的香菇菌棒成型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香菇菌棒成型裝置,包括用于盛裝菌棒原料的儲料罐,所述儲料罐的底部設有罐架,所述儲料罐上端設有進料口,所述儲料罐的頂部安裝有延伸至所述儲料罐內(nèi)的原料攪拌裝置,所述儲料罐下端連通有漏斗狀的出料嘴,所述儲料罐內(nèi)位于所述出料嘴的上端口處安裝有卸料電磁閥,所述出料嘴的外壁上安裝有延伸至所述出料嘴內(nèi)的出料攪拌裝置,所述出料嘴的下端口處安裝有菌棒袋夾裝裝置,位于所述菌棒袋夾裝裝置的下方設有菌棒袋保護裝置,所述儲料罐的一側(cè)設有儲菌罐,所述儲菌罐通過菌種輸送裝置連通至所述儲料罐的罐腔,所述罐架上安裝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原料攪拌裝置、所述卸料電磁閥、所述出料攪拌裝置、所述菌棒袋夾裝裝置、所述菌棒袋保護裝置和所述菌種輸送裝置連接。
[0005]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原料攪拌裝置設置為兩個,且對稱安裝。
[0006]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原料攪拌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儲料罐頂部的驅(qū)動電機,所述驅(qū)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接有延伸至所述儲料罐內(nèi)的立式攪龍。
[0007]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出料攪拌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出料嘴側(cè)壁上的出料電機,所述出料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接有延伸至所述出料嘴內(nèi)的臥式攪龍。
[0008]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菌棒袋夾裝裝置包括所述出料嘴的下端口兩側(cè)相對轉(zhuǎn)動安裝的菌棒袋夾框,所述菌棒袋夾框之間相對設有兩個夾框開合控制氣缸。
[0009]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菌棒袋保護裝置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立桿,兩所述立桿頂部滑動配合有滑板,兩所述滑板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半桶狀的護罩,各所述護罩與靠近的所述罐架之間連接有驅(qū)動氣缸。
[0010]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菌種輸送裝置包括與所述菌種罐連通的菌種管,所述菌種管上安裝有壓力栗,所述儲料罐內(nèi)設有出菌環(huán)管,所述出菌環(huán)管與所述菌種管連通。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香菇菌棒成型裝置,包括用于盛裝菌棒原料的儲料罐,所述儲料罐的底部設有罐架,所述儲料罐上端設有進料口,所述儲料罐的頂部安裝有延伸至所述儲料罐內(nèi)的原料攪拌裝置,所述儲料罐下端連通有漏斗狀的出料嘴,所述儲料罐內(nèi)位于所述出料嘴的上端口處安裝有卸料電磁閥,所述出料嘴的外壁上安裝有延伸至所述出料嘴內(nèi)的出料攪拌裝置,所述出料嘴的下端口處安裝有菌棒袋夾裝裝置,位于所述菌棒袋夾裝裝置的下方設有菌棒袋保護裝置,所述儲料罐的一側(cè)設有儲菌罐,所述儲菌罐通過菌種輸送裝置連通至所述儲料罐的罐腔,所述罐架上安裝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原料攪拌裝置、所述卸料電磁閥、所述出料攪拌裝置、所述菌棒袋夾裝裝置、所述菌棒袋保護裝置和所述菌種輸送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菌棒原料裝于儲料罐內(nèi),同時向其內(nèi)部輸送菌種,利用原料攪拌裝置將菌種與原料混合均勻,使其進入出料嘴內(nèi)準備填裝形成菌棒,在向菌棒袋內(nèi)填裝原料和菌種時,通過菌棒袋保護裝置能夠時菌棒填裝外形一致,防止填裝過多而將菌棒袋撐破,上述各部分的工作都可以通過控制器完成自動控制,使生產(chǎn)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0012]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jié)構示意圖;
[0014]圖中:1-儲料觸;2_觸架;3_進料口 ;4_出料嘴;5_卸料電磁閥;6_儲菌觸;7-驅(qū)動電機;8_立式攪龍;9_出料電機;10_臥式攪龍;11_菌棒袋夾框;12_夾框開合控制氣缸;13_立桿;14_滑板;15_護罩;16_驅(qū)動氣缸;17_菌種管;18_壓力栗;19_出菌環(huán)管;20-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zhì)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0016]如圖1所示,香菇菌棒成型裝置,包括用于盛裝菌棒原料的儲料罐1,所述儲料罐1的底部設有罐架2,所述儲料罐1上端設有進料口 3,所述儲料罐1的頂部安裝有延伸至所述儲料罐1內(nèi)的原料攪拌裝置,所述儲料罐1下端連通有漏斗狀的出料嘴4,所述儲料罐1內(nèi)位于所述出料嘴4的上端口處安裝有卸料電磁閥5,所述出料嘴4的外壁上安裝有延伸至所述出料嘴4內(nèi)的出料攪拌裝置,所述出料嘴4的下端口處安裝有菌棒袋夾裝裝置,位于所述菌棒袋夾裝裝置的下方設有菌棒袋保護裝置,所述儲料罐1的一側(cè)設有儲菌罐6,所述儲菌罐6通過菌種輸送裝置連通至所述儲料罐1的罐腔,所述罐架2上安裝有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分別與所述原料攪拌裝置、所述卸料電磁閥5、所述出料攪拌裝置、所述菌棒袋夾裝裝置、所述菌棒袋保護裝置和所述菌種輸送裝置連接。
[0017]所述原料攪拌裝置設置為兩個,且對稱安裝。所述原料攪拌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儲料罐1頂部的驅(qū)動電機7,所述驅(qū)動電機7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接有延伸至所述儲料罐1內(nèi)的立式攪龍8,利用所述驅(qū)動電機7帶動所述立式攪龍8轉(zhuǎn)動,形成對菌棒原料進行攪拌。
[0018]所述出料攪拌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出料嘴4側(cè)壁上的出料電機9,所述出料電機9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接有延伸至所述出料嘴4內(nèi)的臥式攪龍10,可以使菌棒原料順利的排出。
[0019]所述菌棒袋夾裝裝置包括所述出料嘴4的下端口兩側(cè)相對轉(zhuǎn)動安裝的菌棒袋夾框11,所述菌棒袋夾框11之間相對設有兩個夾框開合控制氣缸12,用于填裝菌棒原料時固定菌棒袋。
[0020]所述菌棒袋保護裝置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立桿13,兩所述立桿13頂部滑動配合有滑板14,兩所述滑板14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半桶狀的護罩15,各所述護罩15與靠近的所述罐架2之間連接有驅(qū)動氣缸16,所述驅(qū)動氣缸16可以控制兩所述護罩15的開合,本部分可以對菌棒袋形成保護,防止填裝原料過多。
[0021]所述菌種輸送裝置包括與所述菌種罐連通的菌種管17,所述菌種管17上安裝有壓力栗18,所述儲料罐1內(nèi)設有出菌環(huán)管19,所述出菌環(huán)管19與所述菌種管17連通,在攪拌菌棒原料的同時,向所述儲料罐1內(nèi)輸送菌種,實現(xiàn)菌種與菌棒原料的充分混合。
[0022]本實用新型將菌棒原料裝于儲料罐1內(nèi),同時向其內(nèi)部輸送菌種,利用原料攪拌裝置將菌種與原料混合均勻,使其進入出料嘴4內(nèi)準備填裝形成菌棒,在向菌棒袋內(nèi)填裝原料和菌種時,通過菌棒袋保護裝置能夠時菌棒填裝外形一致,防止填裝過多而將菌棒袋撐破,上述各部分的工作都可以通過控制器20完成自動控制,使生產(chǎn)效率更高。
[0023]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nèi)。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香菇菌棒成型裝置,包括用于盛裝菌棒原料的儲料罐,所述儲料罐的底部設有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罐上端設有進料口,所述儲料罐的頂部安裝有延伸至所述儲料罐內(nèi)的原料攪拌裝置,所述儲料罐下端連通有漏斗狀的出料嘴,所述儲料罐內(nèi)位于所述出料嘴的上端口處安裝有卸料電磁閥,所述出料嘴的外壁上安裝有延伸至所述出料嘴內(nèi)的出料攪拌裝置,所述出料嘴的下端口處安裝有菌棒袋夾裝裝置,位于所述菌棒袋夾裝裝置的下方設有菌棒袋保護裝置,所述儲料罐的一側(cè)設有儲菌罐,所述儲菌罐通過菌種輸送裝置連通至所述儲料罐的罐腔,所述罐架上安裝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原料攪拌裝置、所述卸料電磁閥、所述出料攪拌裝置、所述菌棒袋夾裝裝置、所述菌棒袋保護裝置和所述菌種輸送裝置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菌棒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攪拌裝置設置為兩個,且對稱安裝。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香菇菌棒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攪拌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儲料罐頂部的驅(qū)動電機,所述驅(qū)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接有延伸至所述儲料罐內(nèi)的立式攪龍。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菌棒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攪拌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出料嘴側(cè)壁上的出料電機,所述出料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接有延伸至所述出料嘴內(nèi)的臥式攪龍。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菌棒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袋夾裝裝置包括所述出料嘴的下端口兩側(cè)相對轉(zhuǎn)動安裝的菌棒袋夾框,所述菌棒袋夾框之間相對設有兩個夾框開合控制氣缸。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菌棒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袋保護裝置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立桿,兩所述立桿頂部滑動配合有滑板,兩所述滑板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半桶狀的護罩,各所述護罩與靠近的所述罐架之間連接有驅(qū)動氣缸。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菌棒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種輸送裝置包括與所述菌種罐連通的菌種管,所述菌種管上安裝有壓力栗,所述儲料罐內(nèi)設有出菌環(huán)管,所述出菌環(huán)管與所述菌種管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香菇菌棒成型裝置,包括儲料罐和罐架,儲料罐上端設有進料口和原料攪拌裝置,儲料罐下端連通有出料嘴,儲料罐內(nèi)安裝有卸料電磁閥,出料嘴上安裝有出料攪拌裝置,出料嘴的下端口處安裝有菌棒袋夾裝裝置和菌棒袋保護裝置,儲料罐的一側(cè)設有儲菌罐,儲菌罐通過菌種輸送裝置連通至儲料罐,罐架上安裝有控制器;將菌棒原料裝于儲料罐內(nèi),同時向其內(nèi)部輸送菌種,利用原料攪拌裝置將菌種與原料混合均勻,使其進入出料嘴內(nèi)準備填裝形成菌棒,在向菌棒袋內(nèi)填裝原料和菌種時,通過菌棒袋保護裝置能夠時菌棒填裝外形一致,防止填裝過多而將菌棒袋撐破,使生產(chǎn)效率更高。
【IPC分類】A01G1/04
【公開號】CN205030203
【申請?zhí)枴緾N201520769704
【發(fā)明人】謝錦明, 劉大興
【申請人】楚雄市錦翔食用菌開發(f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