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九軸非圓錐齒輪行星輪系缽苗寬窄行移栽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yè)機械,尤其涉及適用于高速缽苗寬窄行移栽機的一種九軸非 圓錐齒輪行星輪系缽苗寬窄行移栽機構。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水稻插秧機品種多樣,但無論是寬窄行插秧還是等行距插秧,移栽機構所取 的秧苗都為毯狀苗,容易傷根。而缽苗寬窄行移栽機構所取的秧苗為缽苗,缽與缽之間的苗 不存在盤根現(xiàn)象,所以在取苗過程不存在傷根問題,相比毯狀苗插秧具有更加短的返青周 期,這對提高水稻產量具有重大意義。
[0003] 寬窄行種植是指水稻缽苗移栽機的行間距實行一寬一窄的種植方式,這種種植方 式利用作物邊際優(yōu)勢的增產原理,通過調整秧苗的行間距,改善植株間通風、透光度,減輕 病害(稻瘟病),從而達到優(yōu)質高產、節(jié)本增效的目的。
[0004] 水稻缽苗寬窄行移栽機構是在移栽機上實現(xiàn)了從塑盤穴位中取秧、植入田中、使 缽狀秧苗成寬窄行種植的部件。在此之前,已經實現(xiàn)了二級非圓錐齒輪傳動的水稻缽苗寬 窄行移栽機構,但在實際作業(yè)中,由于秧針在取秧一段側向偏移量過大,造成取苗位置不準 確,特別是實際作業(yè)中秧苗位置不規(guī)則,取苗率很低。
【發(fā)明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九軸非圓錐齒輪行星輪系缽 苗寬窄行移栽機構,通過調節(jié)各傳動軸間的軸交角和其它機構參數(shù),保證取苗過程取秧爪 為近似"直取苗"姿態(tài),提高取苗成功率;移栽臂的取秧爪在取苗時軌跡側向偏移,實現(xiàn)缽苗 寬窄行移栽。
[0006]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 本實用新型包括傳動箱、主動鏈輪、鏈條、中心鏈輪、中心軸、行星輪系、上栽植臂 和下栽植臂;所述的中心軸和主動鏈輪軸均通過軸承支承在傳動箱上,固定在主動鏈輪軸 上的主動鏈輪與固定在中心軸上的中心鏈輪通過鏈條連接;兩個行星輪系對稱設置在中心 軸兩端,中心軸伸出傳動箱外的兩端分別與一個行星輪系的齒輪箱固定。
[0008] 所述的行星輪系可采用第一種機構形式:
[0009] 所述的行星輪系包括齒輪箱、中心非圓錐齒輪、上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上第二中 間非圓錐齒輪、上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上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上第五中間非圓錐齒輪、 上第六中間非圓錐齒輪、上行星非圓錐齒輪、下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下第二中間非圓錐齒 輪、下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下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下第五中間非圓錐齒輪、下第六中間 非圓錐齒輪和下行星非圓錐齒輪,以及通過軸承支承在齒輪箱內的上第一中間軸、下第一 中間軸、上第二中間軸、下第二中間軸、上第三中間軸、下第三中間軸、上行星軸和下行星 軸;所述的中心非圓錐齒輪空套在中心軸上,并通過牙嵌式法蘭與傳動箱固定;所述的上 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上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均與上第一中間軸固定;下第二中間非圓錐 齒輪和下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均與下第一中間軸固定;所述中心非圓錐齒輪的兩側分別與 上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下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嚙合;上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上第三中 間非圓錐齒輪均與上第二中間軸固定;上第五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上第六中間非圓錐齒輪均 與上第三中間軸固定;上行星非圓錐齒輪與上行星軸固定;所述的上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 與上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嚙合,上第五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上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嚙合,上 行星非圓錐齒輪與上第六中間非圓錐齒輪嚙合;下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下第四中間非圓 錐齒輪均與下第二中間軸固定;下第五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下第六中間非圓錐齒輪均與下第 三中間軸固定;下行星非圓錐齒輪與下行星軸固定;所述的下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下第 二中間非圓錐齒輪嚙合,下第五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下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嚙合,下行星非 圓錐齒輪與下第六中間非圓錐齒輪嚙合。
[0010] 所述的行星輪系也可為采用第二種機構形式:
[0011] 所述的行星輪系包括齒輪箱、中心非圓錐齒輪、上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上第二中 間非圓錐齒輪、上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上行星非圓錐齒輪、下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下第 二中間非圓錐齒輪、下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下行星非圓錐齒輪,以及通過軸承支承在齒 輪箱內的上第一中間軸、下第一中間軸、上第二中間軸、下第二中間軸、上第三中間軸、下第 三中間軸、上行星軸和下行星軸;所述的中心非圓錐齒輪空套在中心軸上,并通過牙嵌式法 蘭與傳動箱固定;上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上第一中間軸固定,下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與 下第一中間軸固定;中心非圓錐齒輪的兩側分別與上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下第一中間非 圓錐齒輪嚙合;所述的上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上第二中間軸固定,并與上第一中間非圓 錐齒輪嚙合;上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上第三中間軸固定,上行星非圓錐齒輪與上行星軸 固定;所述的上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的兩側分別與上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上行星非圓錐 齒輪嚙合;下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下第二中間軸固定,并與下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嚙合; 下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下第三中間軸固定,下行星非圓錐齒輪與下行星軸固定;所述的 下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的兩側分別與下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下行星非圓錐齒輪嚙合。
[0012] 所述的上行星軸伸出齒輪箱外的一端與上栽植臂的栽植臂殼體固定,下行星軸伸 出齒輪箱外的一端與下栽植臂的栽植臂殼體固定;上栽植臂和下栽植臂的結構完全一致。
[0013] 所述的上第一中間軸和下第一中間軸對稱設置在中心軸兩側,且與中心軸的軸交 角均為6 ;上第二中間軸和下第二中間軸對稱設置在中心軸兩側,上第二中間軸與上第一 中間軸、下第二中間軸與下第一中間軸之間的軸交角均為η ;上第三中間軸和下第三中間 軸對稱設置在中心軸兩側,上第三中間軸與上第二中間軸、下第三中間軸與下第二中間軸 之間的軸交角均為ξ ;上行星軸和下行星軸對稱設置在中心軸兩側,上行星軸與上第二中 間軸、下行星軸與下第三中間軸之間的軸交角均為爐;5、η、ξ和史的取值根據(jù)寬窄行行 距農藝要求在2~45°范圍內變化。
[0014] 所述的上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下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的幾何參數(shù)完全相同;上 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下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的幾何參數(shù)完全相同;上第三中間非圓錐齒 輪與下第三中間非圓錐齒輪的幾何參數(shù)完全相同;上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下第四中間非 圓錐齒輪的幾何參數(shù)完全相同;上第五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下第五中間非圓錐齒輪的幾何參 數(shù)完全相同;上第六中間非圓錐齒輪與下第六中間非圓錐齒輪的幾何參數(shù)完全相同;上行 星非圓錐齒輪與下行星非圓錐齒輪的幾何參數(shù)完全相同。
[0015] 所述的中心非圓錐齒輪、上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上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上第三 中間非圓錐齒輪、上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上第五中間非圓錐齒輪、上第六中間非圓錐齒 輪、上行星非圓錐齒輪、下第一中間非圓錐齒輪、下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下第三中間非圓 錐齒輪、下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下第五中間非圓錐齒輪、下第六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下行星 非圓錐齒輪可同時為一階非圓錐齒輪、高階非圓錐齒輪、偏心非圓錐齒輪或變性非圓錐齒 輪中的一種。
[0016] 所述的中心非圓錐齒輪、上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上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上第 六中間非圓錐齒輪由齒輪箱內側向外側方向依次排布,中心圓柱斜齒輪、下第二中間非圓 錐齒輪、下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下第六中間非圓錐齒輪由齒輪箱內側向外側方向依次排 布。
[0017] 所述的中心圓柱斜齒輪、上第二中間非圓錐齒輪、上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上第 六中間非圓錐齒輪也可由齒輪箱外側向內側方向依次排布,中心圓柱斜齒輪、下第二中間 非圓錐齒輪、下第四中間非圓錐齒輪和下第六中間非圓錐齒輪也由齒輪箱外側向內側方向 依次排布。
[0018]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9] 1、本實用新型具有非圓齒輪的非勻速比傳動及錐齒輪的空間傳動特性,通過調節(jié) 各傳動軸間的軸交角,使得移栽臂取苗爪在取苗后,其推苗點相對于取苗點側向偏移,使得 所移栽缽苗的行距成寬、窄變化,實現(xiàn)寬窄行種植的農藝要求。
[0020] 2、本實用新型與二級非圓錐齒輪傳動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