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黃瓜有機種植的施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黃瓜有機種植的施肥方法,屬于農(nóng)業(yè)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黃瓜是喜大肥大水的蔬菜,種植過程中的施肥量直接影響著黃瓜的產(chǎn)量,為了獲 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農(nóng)民一般大量施入化肥,此方法促進了黃瓜的快速生長,但口感卻變 差。另外大量施用化肥還容易造成土壤中養(yǎng)分失衡,土壤板結,而同時由于養(yǎng)分的拮抗作 用,一種營養(yǎng)元素抑制另外一種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導致施入了大量的化肥,卻無法被黃瓜植 株高效地吸收,長此以往,施入的化肥越來越多,產(chǎn)量非但沒有提高,反而造成黃瓜抗病能 力下降,影響了黃瓜的產(chǎn)量和口感。
[0003] 隨著人們對于健康生活的日漸關注,有機種植的模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 認可。有機種植模式即在蔬菜的種植過程中不施用農(nóng)藥化肥,大量施用生物有機肥來滿足 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分,病蟲害則采用動植物來源的生物制劑進行防治,因此采用有機種 植方式種出的蔬菜口感好,對人體健康無害,受到大眾的青睞。
[0004] 但是有機種植過程也伴隨著諸多問題,其中的問題之一為產(chǎn)量較低,如采用有機 種植方法的黃瓜產(chǎn)量約為普通種植模式下的一半左右,也導致有機種植模式產(chǎn)出的蔬菜價 格遠高于市場價格。由于有機肥中氮磷鉀含量無法進行精準定量,有機種植模式也尚未摸 索到一套適用于不同蔬菜的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既能滿足蔬菜整個生長季的需肥量,又 不造成肥料的浪費和生產(chǎn)成本的增加。
[0005] 本發(fā)明經(jīng)過數(shù)個生長季的摸索,提出一種科學合理的黃瓜有機種植施肥方法,既 提高了黃瓜有機種植的產(chǎn)量,還保持了黃瓜的良好口感和質量,在保持種植成本不增加的 前提下,提高了種植者的收入。
【發(fā)明內容】
[0006]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黃瓜栽培過程中的施肥方法,解決長期種植過程中大量 施用化肥帶來的土壤結構破壞,養(yǎng)分不均衡,黃瓜產(chǎn)量和質量下降等問題。
[0007]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 一種黃瓜有機種植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黃瓜定植時施固體有機肥 500-2000kg/畝,生石灰30-100kg/畝,草木灰50-200kg/畝作為底肥。黃瓜結果期開始追 施水溶性生物有機肥l〇-15kg/畝,其后每15-20天追施一次,黃瓜進入盛果期后開始追施 水溶性有機生物鉀肥5-10kg/畝,每10-15天追施一次。
[0009]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fā)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0] 進一步,所述的有機肥包括豆柏肥、菜籽肥、動物糞肥以及綠肥。增加了有機肥的 選擇余地,也可多種肥料混用。
[0011] 進一步,所述的水溶性生物有機肥的氮磷鉀總含量>5%,有機質含量>40%。
[0012] 進一步,所述的水溶性有機生物鉀肥的鉀含量>5%,有機質含量>40%。
[0013]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選用氮磷鉀及有機質有效含量較高的肥 料,降低生產(chǎn)成本。
[0014] 進一步,所述的盛果期為黃瓜第8-10節(jié)瓜采摘以后。黃瓜結果期需要大量鉀肥, 結果前期的鉀肥可由草木灰提供,盛果期后需要補充鉀肥。
[0015] 施肥用量還會根據(jù)施肥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其中穴施的有機肥用量最省,約 500kg/畝,草木灰約50kg/畝,生石灰30kg/畝,撒施的用量最大,分別為有機肥2000kg/ 畝,草木灰200kg/畝,生石灰100kg/畝。施肥時間根據(jù)黃瓜植株的生長速度和土壤不同會 有所差別。
[0016]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施用的全部為有機肥,并且根據(jù)黃瓜的需肥特性進行了恰 當?shù)呐浔?,較好的滿足了黃瓜各個生長期的需肥量,使黃瓜有機種植模式下的產(chǎn)量達到了 常規(guī)種植的水平,且口感香甜可口,優(yōu)于常規(guī)種植。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以下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用于限 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0018] 對比例
[0019] 1.定植時的底肥施用。定植時,每畝撒施入4000 - 6000公斤的腐熟雞糞或其它 廄肥作為基肥,另外每畝再施用20 - 30公斤的過磷酸鈣。
[0020] 2.生長過程中的追肥施用。在結瓜初期進行第一次追肥,畝施純氮3 - 4公斤 (尿素7 - 9公斤或硫酸銨14 一 17公斤),氧化鉀4 一 6公斤(硫酸鉀8-12公斤),盛瓜 初期(2-3節(jié)瓜)進行第二次追肥,以后每月追施一次,第三次以前的追肥相同,以后各次減 半,最后一次可以不追鉀肥。在結瓜盛期用0. 5%的尿素和0. 3% - 0. 5%的磷酸二氫鉀水 溶液進行葉面噴施2 - 3次。
[0021] 實施例1
[0022] 1.定植時的底肥施用:定植時,撒施入豆柏有機肥(氮磷鉀含量>5%,有機質含量 >40% ) 2000kg/畝,生石灰100kg/畝,草木灰200kg/畝,撒施后,使用旋耕機將土地耕翻一 遍,使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采用的豆柏有機肥、草木灰、生石灰均為購自市場的常規(guī)肥料。
[0023] 2.生長過程中的追肥施用:黃瓜8片葉以下不留瓜,第9片葉上的瓜坐住以后為 第一節(jié)果,此時開始追施水溶性生物有機肥(氮磷鉀含量>5 %,有機質含量>50% ) 15kg/ 畝,其后每20天追施一次,黃瓜進入盛果期(8-10節(jié)瓜)后開始追施水溶性有機生物鉀肥 10kg/畝,每20天追施一次,生長末期酌情減少鉀肥的施用量。
[0024] 實施例2
[0025] 1.定植時的底肥施用:定植時,撒施入豆柏有機肥(氮磷鉀含量>5%,有機質含量 >40% ) 2000kg/畝,生石灰100kg/畝,草木灰200kg/畝,撒施后,使用旋耕機將土地耕翻一 遍,使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采用的豆柏有機肥、草木灰、生石灰均為購自市場的常規(guī)肥料。
[0026] 2.生長過程中的追肥施用:黃瓜8片葉以下不留瓜,第9片葉上的瓜坐住以后為 第一節(jié)果,此時開始追施水溶性生物有機肥(氮磷鉀含量>5 %,有機質含量>50% ) 10kg/ 畝,其后每15天追施一次,黃瓜進入盛果期(8-10節(jié)瓜)后開始追施水溶性有機生物鉀肥 5kg/畝,每15天追施一次,生長末期酌情減少鉀肥的施用量。
[0027] 實施例3
[0028] 1.定植時的底肥施用:定植時,將翻耕好的土地做好畦,定好種植間距,按照豆柏 有機肥(氮磷鉀含量>5 %,有機質含量>40 % ) 500kg/畝,生石灰30kg/畝,草木灰50kg/ 畝的施用量,采用穴施的方式施入。
[0029] 2.生長過程中的追肥施用:黃瓜8片葉以下不留瓜,第9片葉上的瓜坐住以后為 第一節(jié)果,此時開始追施水溶性生物有機肥(氮磷鉀含量>5 %,有機質含量>50% ) 15kg/ 畝,其后每20天追施一次,黃瓜進入盛果期(8-10節(jié)瓜)后開始追施水溶性有機生物鉀肥 10kg/畝,每20天追施一次,生長末期酌情減少鉀肥的施用量。
[0030] 實施例4
[0031] 經(jīng)過實際測產(chǎn),3種不同的施肥量及施肥時期產(chǎn)量如下:
[0032]
[0033] 有機種植模式下的產(chǎn)量有略微差別,與常規(guī)種植方法8215. 30kg/畝的產(chǎn)量相差 無幾。該產(chǎn)量受種植條件、季節(jié)、病蟲害流行、黃瓜采收茬數(shù)等情況影響有所波動。
[0034]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 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 一種黃瓜有機種植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黃瓜定植時施固體有機肥 500-2000kg/畝,生石灰30-100kg/畝,草木灰50-200kg/畝作為底肥,黃瓜結果期開始追施 水溶性生物有機肥l〇-15kg/畝,其后每15-20天追施一次,黃瓜進入盛果期后開始追施水 溶性有機生物鉀肥5-10kg/畝,每10-15天追施一次。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瓜有機種植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肥 包括豆柏肥、菜籽肥、動物糞肥以及綠肥。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瓜有機種植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 生物有機肥的氮磷鉀總含量>5 %,有機質含量MO%。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瓜有機種植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 有機生物鉀肥的鉀含量>5 %,有機質含量MO%。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瓜有機種植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果期 為黃瓜第8-10節(jié)瓜采摘以后。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黃瓜有機種植的施肥方法。黃瓜定植時施固體有機肥500-2000kg/畝,生石灰30-100kg/畝,草木灰50-200kg/畝作為底肥。黃瓜結果期開始追施水溶性生物有機肥,其后每15-20天追施一次,黃瓜進入盛果期后開始追施有機生物鉀肥,每10-15天追施一次,直至生長期結束。該方法不使用化肥,僅施用有機肥,不但提高了黃瓜的口感和品質,降低了病蟲害的發(fā)生,而且產(chǎn)量也可達到與普通種植方法相持平的水平。
【IPC分類】A01C21/00
【公開號】CN104904399
【申請?zhí)枴緾N201510367251
【發(fā)明人】張瑩, 王敏
【申請人】王敏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