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亞磷酸二氫鉀在制備殺菌葉面肥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亞磷酸二氫鉀的用途。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的葉面肥僅具有肥料作用,不具有殺菌作用,亞磷酸二氫鉀不用于葉面肥。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亞磷酸二氫鉀在制備殺菌葉面肥中的應用。
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解決方案是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
亞磷酸鉀鹽是亞磷酸二氫鉀或亞磷酸氫二鉀,所述菌為灰葡萄孢。
所述菌為尖鐮孢菌黃瓜專化型。
所述菌為尖鐮孢菌西瓜?;?。
所述菌為玉蜀黍赤霉。
所述菌為瓜果腐霉。所述菌為禾谷絲核菌。
所述菌為核盤菌。
所述菌為大麗輪枝菌。
亞磷酸二氫鉀在葉面肥中的用量為10~20%重量份。
本發(fā)明提供了亞磷酸鉀鹽的新用途,亞磷酸鉀鹽具有明顯的殺菌效果,特別是殺滅灰葡萄孢、尖鐮孢菌黃瓜?;汀⒓忡犳呔鞴蠈;?、玉蜀黍赤霉、瓜果腐霉、禾谷絲核菌、核盤菌及大麗輪枝菌效果顯著。
實驗證據(jù)
1材料與方法1.1實驗材料1.1.1亞磷酸二氫鉀亞磷酸二氫鉀,由南通振豐合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分子式為KH2PO3,分子量為120.07776。該產(chǎn)品采用三氯化磷水解法制得的亞磷酸和取代氫氧化鉀的碳酸鉀為原料,加入特制的穩(wěn)定劑經(jīng)中和反應制得。成品為白色晶體,易溶解,易溶于水,其質(zhì)量指標如下表1亞磷酸二氫鉀的質(zhì)量指標Tab.1 Quality Index of KH2PO3
1.1.2索益爾中科葉面肥由南京土壤研究所跨克公司生產(chǎn),其營養(yǎng)配比為N∶P∶K=29∶10∶11,磷源為KH2PO41.1.3新型葉面肥由南京土壤研究所跨克有限公司研制,其營養(yǎng)配比為N∶P∶K=29∶10∶11,與索益爾中科葉面肥相比,唯一不同之處在于用KH2PO3代替KH2PO4作為磷源。
1.2供試植物病原真菌菌株本實驗所用植物病原菌菌株由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植物微生物實驗室提供。這六種菌分別是B.cinerea TM-1、F.o.f.sp.cucumericum FW、F.o.f.sp.niveum FW-1,G.zeae WH,Pyricularia grisea RB,V.dohliae VW。在PDA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
表2檢測實驗的供試病原真菌Tab2.Pathogenic Fungi for Test Experiment
1.3培養(yǎng)基配方本實驗種所用所有培養(yǎng)基均為PDA培養(yǎng)基參照文獻,培養(yǎng)基配方如下馬鈴薯 200g葡萄糖 20g瓊脂15~20g水 1000mlpH 自然馬鈴薯去皮,切成塊煮沸騰30min,然后用紗布過濾,再加糖及瓊脂,溶化后補足水至1000ml。121℃滅菌30min。
1.4實驗步驟1.4.1各種溶液的配制配制4ml、5ml、9ml無菌水若干。
分別稱取亞磷酸二氫鉀、索益爾中科葉面肥、新型葉面肥各1g,用無菌水分別梯度稀釋成101、102、103、104、105、106倍6個不同濃度梯度(系列1)和10倍、50倍、100倍、200倍4個不同濃度梯度(系列2)。
1.4.2接種實驗方法供試的6種病原菌分別接種于PDA培養(yǎng)基上,28℃恒溫培養(yǎng)一周,供抑菌實驗用。
1.4.3抑菌實驗方法1.4.3.1紙碟法利用5mm打孔器在PDA培養(yǎng)基上菌落邊緣處取瓊脂塊,把取得的瓊脂塊接于PDA平板中央位置。28℃恒溫培養(yǎng)1-2天,觀察瓊脂塊生長情況。
把平皿平分成6個區(qū)域,用無菌的鑷子取滅菌的5mm濾紙片蘸有系列1各種濃度的溶液(取出時保證濾紙片所含的溶液量基本一致,并在試管內(nèi)壁瀝去多余溶液),將濾紙片貼于平板分劃好的相應區(qū)域,使瓊脂塊和濾紙片距離基本一致。
設對照一組,該組處理為純培養(yǎng),不加任何溶液,每種病原菌接種一個PDA平板作為對照。
1.4.3.2涂布法用已滅菌的1ml移液管倒好隔夜的PDA平板上分別滴加系列2的各種溶液0.3ml,用涂布棒涂勻。
利用5mm打孔器在PDA培養(yǎng)基上菌落邊緣處取瓊脂塊,把取得的瓊脂塊接于PDA平板中央位置。
設對照一組,該組處理為純培養(yǎng),不涂布任何溶液,每種病原菌接種一個PDA平板作為對照。
1.4.4培養(yǎng)與觀察完成上述步驟的,放置于28℃恒溫培養(yǎng)室培養(yǎng),6~7天。每天觀察一次。培養(yǎng)結(jié)束后測定部分平板上溶液的抑制效應并拍照。
以上實驗步驟在2005年3月7目-2005年4月14日間實施。重復4次。
2結(jié)果與分析2.1供試材料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I(紙碟法)索益爾中科葉面肥溶液在各種濃度條件下對供試病原真菌均無抑制作用,與對照處理相比較,索益爾中科葉面肥反而對病原菌的生長有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
亞磷酸二氫鉀溶液在各種濃度條件下除了對稻瘟病病原菌M.grisea RB沒有明顯的抑制效果之外,系列1溶液中,在10-1和10-6濃度上對于其中4種供試菌種B.cinerea TM-1、F.o.f.sp.cucumericum FW、F.o.f.sp.niveum FW-1、G.zeaeWH都有較大的抑制效應;系列2溶液中在10-1和2*10-2濃度上對于其中4種供試菌種都有較大的抑制效應。
以亞磷酸二氫鉀為磷源的新型葉面肥的實驗結(jié)果比較類似于亞磷酸二氫鉀溶液,除了對稻瘟病病原菌M.grisea RB沒有明顯得抑制效果之外,系列1溶液中,10-1和10-6濃度上對于其中4種供試菌種都有較大的抑制效應;系列2溶液中在10-1濃度上對于其中4種供試菌種都有較大的抑制效應。通過對培養(yǎng)基平板上抑制效果的測定,在同樣的溶液濃度下,新型葉面巴的抑制作用要略亞磷酸二氫鉀差。
2.2供試材料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II(涂布法)索益爾中科葉面肥溶液濃度越大,氣生菌絲生長越濃密,生長情況越好。
亞磷酸二氫鉀溶液隨稀釋濃度的增大,番茄枯萎病菌B.cinerea TM-1、棉花枯萎病菌F.o.f.sp.cucumericum FW、西瓜枯萎病菌F.o.f.sp.niveum FW-1、小麥赤霉病菌G.zeae WH這四種病原菌的菌落大小逐漸增大,基質(zhì)菌絲和氣生菌絲都逐漸濃密。
新型的葉面肥和索益爾中科葉面肥比較,索益爾中科葉面肥各種濃度的溶液氣生菌絲都比較濃密,而新型葉面肥一般只有基質(zhì)菌絲生長,氣生菌絲生長都很微弱。
亞磷酸二氫鉀具有抑菌作用,在培養(yǎng)基平板上出現(xiàn)抑菌圈是正常的現(xiàn)象。以亞磷酸二氫鉀為磷源的新型葉面肥由于含有亞磷酸二氫鉀的緣故,所以在營養(yǎng)元素促進因素和亞磷酸二氫鉀抑制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也在平板上呈現(xiàn)出較明顯的抑菌圈。在10-1和10-6濃度上對于其中4種供試菌株B.cinerea TM-1、F.o.f.sp.cucumericum FW、F.o.f.sp.niveum FW-1、G.zeae WH都有較大的抑制效應,我認為前者是由于溶液濃度比較高,所以抑制效果明顯;而后者是由于濃度很小,已經(jīng)達到了10-6g/ml,溶液的pH值呈中值,在該pH條件下,可能不太適合該種菌株的生長,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考證。
稻瘟病菌在PDA平板上瘋長,實驗所用各種濃度的溶液對其基本無抑制作用;棉花黃萎病菌在PDA平板上生長緩慢,而且孢子很多,經(jīng)常散落整個平板,無法參加結(jié)果統(tǒng)計與分析。
在實驗中,棉花黃萎病病菌(V.dohliae VW)在PDA平板上生長較為緩慢,孢子較多,菌落一般較小,對各種處理的響應不大,即使在CK處理中也生長緩慢,所以無法參加結(jié)果統(tǒng)計與分析。
2.3實驗結(jié)果分析對真菌生長的影響表觀反映主要為菌落的大小和氣生菌絲的生長狀況。
由于索益爾中科葉面肥中含有N、P、K等營養(yǎng)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是有利于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長,所以與CK相比較,它的生長情況要好。
2.4結(jié)論亞磷酸二氫鉀溶液濃度在1/50以上和新型葉面肥溶液濃度在1/10以上時,對供試植物病原真菌菌株的抑制效果明顯,抑菌效果隨著濃度增大而加強。
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將亞磷酸二氫鉀10~20%重量份(例10%、15%、20%)與市售索益爾中科綠色高效葉面肥(登記證號農(nóng)肥2002臨693、標準號Q/3201KT01-2002)(南京中科院跨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80~90%重量份(例80%、85%、90%)混合,得產(chǎn)品。使用時根據(jù)索益爾中科綠色高效葉面肥得使用方法使用,每100克配水量為30~70公斤。
產(chǎn)品對殺滅灰葡萄孢、尖鐮孢菌黃瓜?;?、尖鐮孢菌西瓜?;?、玉蜀黍赤霉、瓜果腐霉、禾谷絲核菌、核盤菌及大麗輪枝菌等菌效果顯著。
權(quán)利要求
1.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其特征是亞磷酸鉀鹽是亞磷酸二氫鉀或亞磷酸氫二鉀,所述菌為灰葡萄孢。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其特征是亞磷酸鉀鹽是亞磷酸二氫鉀或亞磷酸氫二鉀,所述菌為尖鐮孢菌黃瓜?;?。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其特征是亞磷酸鉀鹽是亞磷酸二氫鉀或亞磷酸氫二鉀,所述菌為尖鐮孢菌西瓜?;?。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其特征是亞磷酸鉀鹽是亞磷酸二氫鉀或亞磷酸氫二鉀,所述菌為玉蜀黍赤霉。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其特征是亞磷酸鉀鹽是亞磷酸二氫鉀或亞磷酸氫二鉀,所述菌為瓜果腐霉。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其特征是亞磷酸鉀鹽是亞磷酸二氫鉀或亞磷酸氫二鉀,所述菌為禾谷絲核菌。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其特征是亞磷酸鉀鹽是亞磷酸二氫鉀或亞磷酸氫二鉀,所述菌為核盤菌。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其特征是亞磷酸鉀鹽是亞磷酸二氫鉀或亞磷酸氫二鉀,所述菌為大麗輪枝菌。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3、4、5、6、7、8、9所述的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其特征是亞磷酸二氫鉀與葉面肥混合復配,亞磷酸二氫鉀在葉面肥中的用量為10~20%重量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亞磷酸鉀鹽作為殺菌劑的應用。本發(fā)明提供了亞磷酸鉀鹽的新用途,亞磷酸鉀鹽具有明顯的殺菌效果,特別是殺滅灰葡萄孢、尖鐮孢菌黃瓜?;?、尖鐮孢菌西瓜?;?、玉蜀黍赤霉、瓜果腐霉、禾谷絲核菌、核盤菌及大麗輪枝菌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A01P3/00GK1826899SQ20061003859
公開日2006年9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2月28日
發(fā)明者趙金華, 林先貴, 段增強 申請人:趙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