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蠕動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變速箱控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蠕動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典型的濕式雙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裝置由兩個同軸嵌套或平行布置的離合器,同軸、內外嵌套布置的兩根輸入軸,兩根平行布置的輸出軸,布置在輸出軸上的多個同步器裝置、多個換擋撥叉以及I個差速器組成。變速器奇、偶數(shù)擋輸入齒輪分別布置在兩根輸入軸上,通過兩個離合器的切換以及不同同步器動作,經由不同輸出軸實現(xiàn)扭矩變換和輸出。
[0003]蠕動是指車輛駕駛員掛入D擋或者R擋,松掉制動踏板后,不踩油門,或者油門開度小于4% (具體數(shù)值可以根據主機廠的要求,而確定),變速箱會在I擋、2擋或者倒擋,達到最終穩(wěn)定車速行駛,即為蠕動。蠕動情況下,車輛能夠在發(fā)動機處于怠速運轉狀態(tài)下,緩慢前進或后退。kisspoint是指離合器在充油時達到的剛好能夠傳遞扭矩的壓力,也被稱為半聯(lián)動點。
[0004]通常的蠕動會根據整車制動單元發(fā)送制動壓力信號而判斷,當前制動壓力的大小,尤其是從車速為零,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需要有制動壓力去判斷駕駛員的意圖是否需要蠕動,或者是否可以進入到蠕動,因為制動力和發(fā)動機的牽引力決定了車輛是否可以按照駕駛員的意圖前進或者倒退。在進入蠕動后,首先對整車狀態(tài)進行識別,判斷是否車輛已經有車速,因為可以是車輛從較高的車速,然后慢慢降到蠕動的車速,比如當前車速是40km/h,駕駛員沒有踩油門,也沒有踩制動或者輕踩制動,即車輛會減速,當減速到一設定值后,即滿足了蠕動模塊,即進入到蠕動模塊,這樣就是有車速后的蠕動控制;而更多用到的,通常是車輛在靜止過程中,駕駛員掛到前進擋或者倒擋,車輛速度從零開始進入到蠕動的狀態(tài),車輛最終會以目標蠕動車速前進,這個車速是基于整車速比及怠速轉速等所能達到的穩(wěn)定車速。
[0005]通常,在有制動壓力信號的情況下,就可以監(jiān)控駕駛員對于制動踏板的期望,可以設定一個閥值后再進入蠕動模式,比如制動壓力小于60%,即整車在60%的制動壓力下,可以開始蠕動,這樣就更加精細化了蠕動的控制,所以通常的蠕動控制都會有制動壓力的控制參數(shù)作為蠕動的輸入,整車ESC(即,電子穩(wěn)定程序控制系統(tǒng))或者ABS(即,制動防抱死系統(tǒng))會將整車制動壓力信號發(fā)送到CAN總線上,以供TCU(S卩,變速箱控制單元)去判斷當前駕駛員期望的制動壓力,最終以制動壓力和期望車速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系,這樣以完成在不同制動踏板開度下的目標蠕動車速的達成。如果制動壓力丟失的話,則無法判斷駕駛員對制動踏板的意圖,而導致離合器脫開,報出故障,無法實現(xiàn)整車蠕動及后續(xù)駕駛功能。整車中沒有制動壓力信號,有兩種原因,一是整車中ABS中或者ESC中的制動壓力信號并沒有發(fā)送到CAN總線上,而本身制動踏板也沒有壓力或者位置傳感信號,二是整車有這個信號上到CAN總線,但是難免會有信號失效等情況,在信號失效后,就無法完成整車駕駛功能。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制動壓力丟失的情況下,仍能實現(xiàn)整車蠕動功能,為此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蠕動控制方法,在僅有制動踏板開關信號而無制動壓力信號的情況下,執(zhí)行如下控制步驟:檢測車速,當車速為O時,檢測換擋桿位置,如果換擋桿位置處于前進擋或者倒擋,則進行預掛擋,當前離合器充油至kisspoint。
[0008]作為優(yōu)選方案,在當前離合器充油至kisspoint后,如果制動踏板開關信號表明制動踏板已經松開至一定程度,則請求發(fā)動機扭矩至標定值。
[0009]作為優(yōu)選方案,發(fā)動機扭矩到達所述標定值后,再次檢測車速,如果車速仍為O,則將發(fā)動機扭矩保持在所述標定值同時提高所述當前離合器的充油壓力至一標定倍數(shù),如果車速大于0,則根據當前車速及期望車速計算所需離合器壓力和期望的發(fā)動機扭矩,從而控制當前離合器壓力直至達到期望車速。
[0010]作為優(yōu)選方案,如果提高所述當前離合器的充油壓力至一標定倍數(shù)后,如果車速仍等于0,則保持所述當前離合器的充油壓力等待制動踏板進一步松開。
[0011]作為優(yōu)選方案,當車速大于O同時小于限值時,以當前擋位行駛,根據當前車速及期望車速計算所需離合器壓力和期望的發(fā)動機扭矩,從而控制當前離合器壓力直至達到期望車速。
[0012]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能夠在沒有制動壓力信號而僅有制動踏板開關信號情況下,根據制動踏板開關信號,及換擋桿信號等輸入,控制離合器充油至kisspoint,從而實現(xiàn)車輛蠕動,避免整車功能的喪失。
[0013]進一步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充分考慮了車輛在靜止狀態(tài)下進入蠕動狀態(tài)、在有車速狀態(tài)下進入蠕動狀態(tài)兩種不同情況的控制策略,確保了不同行駛狀態(tài)下蠕動功能的實現(xiàn)。
[0014]進一步地,在靜止狀態(tài)下進入蠕動狀態(tài)的過程中,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充分考慮到了爬坡、過坑、過檻等復雜工況,在發(fā)動機扭矩達到標定值而仍無法蠕動的話,不會增加發(fā)動機扭矩而是增加作用在離合器上的壓力以增加傳遞到變速箱的扭矩,這有兩種用途,一是用于使整車盡可能的啟動起來,以避免由于外界因素而導致的無法進入蠕動,比如正在減速帶前,或者輪胎下面有阻擋物,二是給駕駛員一種整車“前進”的感覺,以提示駕駛員進一步松掉制動踏板。
[0015]進一步地,在車速沒有達到蠕動的期望車速時,則會繼續(xù)以期望車速為目標,提高離合器壓力以達到目標車速,控制對象為作用在離合器上的壓力,采用閉環(huán)控制,使得蠕動過程緊湊可靠,穩(wěn)定性高,以最終達到目標車速為評價指標,整車舒適性得到保障。
[0016]進一步地,在離合器壓力達到標定倍數(shù)后仍無車速,說明駕駛員踩制動踏板至一定值后,駕駛員意圖仍然是剎車,此時仍然判斷整車需要進入蠕動狀態(tài),保持當前離合器壓力以提供當前工況下的牽引力,在駕駛員踩下或者進一步松開制動踏板后,仍可快速實現(xiàn)停止或者前進的功能。
【附圖說明】
[0017]接下來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
[0018]圖1是一種典型的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采用的車輛控制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控制流程圖。
[0021 ]附圖標記說明:1、離合器轉速傳感器,2、輸出軸轉速傳感器,3、內輸入軸轉速傳感器,4、外輸入軸轉速傳感器,5、2/6擋撥叉位置傳感器,6、5/N擋撥叉位置傳感器,7、3/1擋撥叉位置傳感器,8、R/4擋撥叉位置傳感器,9、第一離合器壓力傳感器,1、第二離合器壓力傳感器,11、內輸入軸,12、外輸入軸,13、第一輸出軸,14、第二輸出軸,Cl、第一離合器,C2、第二離合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參考圖1,典型的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具有第一離合器Cl和第二離合器C2兩個離合器,內輸入軸11與外輸入軸12內外嵌套并分別與第一離合器Cl、第二離合器C2連接。各擋位主動齒輪布置在內輸入軸11和外輸入軸12上,各擋位從動齒輪布置在第一輸出軸13和第二輸出軸14上。油栗為離合器充油,使第一離合器Cl、第二離合器C2分別嚙合或者分離,從而使來自于發(fā)動機的扭矩傳遞給內輸入軸11或者外輸入軸12,并利用同步器等裝置選擇不同的齒輪組捏合,實現(xiàn)駐車、一擋至六擋、倒擋等功能。離合器轉速傳感器I用于采集離合器轉速信號,輸出軸轉速傳感器2用于米集第一輸出軸13、第二輸出軸14的轉速信號,內輸入軸轉速傳感器3用于采集內輸入軸轉速信號,外輸入軸轉速傳感器4用于采集外輸入軸轉速信號,2/6擋撥叉位置傳感器5用于檢測2/6擋撥叉位置,5/N擋撥叉位置傳感器6用于檢測5/N擋撥叉位置,3/1擋撥叉位置傳感器7用于檢測3/1擋撥叉位置,R/4擋撥叉位置傳感器8用于檢測R/4擋撥叉位置,第一離合器壓力傳感器9用于采集第一離合器Cl的壓力信號,第二離合器壓力傳感器10用于采集第二離合器C2的壓力信號。
[0023]接下來所描述的實施例是結合圖1的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進行說明的,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注意的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不限定于上述結構的特定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上述擋位、同步器、輸出軸等裝置的個數(shù)及布置能夠被增減、變化而不離開本發(fā)明的實質構思范圍。
[0024]參考圖2,本實施例考慮了兩種進入蠕動工況的前提條件:一是整車從靜止狀態(tài)進入蠕動,而是在具備一定車速的狀態(tài)下進入蠕動。在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的軟件控制中,采用駕駛員意圖識別模塊和整車駕駛模式選擇模塊,根據整車狀態(tài)識別的判斷來選擇進入蠕動控制。
[0025]在控制過程中,需要采集的信號有整車車速信號、整車上下坡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