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篷蓋面料,特別是一種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及其制造工藝。
背景技術:
蓬蓋布是人們廣泛使用的一種的產品,主要應用于交通、運輸、油田、煤礦、建筑、軍工、民用及旅游等方面,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已促使交通運輸、港口碼頭、露天倉儲、勘探開采、國防裝備等領域對蓬蓋布的需求呈不斷增長的趨勢。同時,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頻發(fā),國家應急保障和避險系統(tǒng)的完善已提升到了很重要的地位,加強城市應急保障和避險系統(tǒng)的建立需開發(fā)多功能、高性能的蓬蓋材料,以提升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和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給保增長、保民生和保穩(wěn)定一個有力的支持。
目前國內外使用的蓬蓋材料,其用途包括遮陽蓬、帳篷、建筑用布、廣告燈箱標志牌、農用蓋布、充氣織物、機器及汽車罩布等。但現(xiàn)有的PVC涂層的滌綸蓬蓋布普遍存在一個問題:當蓬蓋布用于覆蓋長期堆放會產生異味的產品時,由于蓬蓋布本身的透氣性能不佳且其又不具備凈化異味的功能,導致異味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重,影響整體的體驗。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能夠吸附異味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制作簡單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以及分別位于基布上側和下側的兩PVC膜,所述的PVC膜和基布在190~200℃的高溫下貼合在一起,兩所述的PVC膜上相背對的兩側面經過啞光處理;所述的基布為采用1000D×1000D的滌綸長絲經過整經織造而成的20×20的雙軸向基布;所述的PVC膜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PVC樹脂粉100;三氧化二銻3~4;鄰苯二甲酸二辛酯50~60;己二酸二甲酯3~4;鈦白粉3~5;穩(wěn)定劑3~6;大豆油2~4;碳酸鈣20;活性炭粉末3~5。
在PVC膜內設置活性炭粉末,使面料具備凈化空氣的作用,來達到吸收空氣中的異味的效果,這樣便可有效防止被蓋物長期處于封閉環(huán)境發(fā)臭。
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包括基布生產工序、PVC膜壓延工藝和產品加工工藝,且基布生產工序和PVC膜壓延工藝均在產品加工工藝之前,其特征在于,
基布生產工序包括以下步驟:
A、檢驗:檢驗1000D×1000D的滌綸長絲;
B、整經織造:1000D×1000D的滌綸長絲經過整經織造成為20×20的雙軸向基布;
C、卷收;
PVC膜壓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D、配料稱重并攪拌混合:配料稱重后倒入攪拌機內進行攪拌,攪拌溫度為105℃,攪拌速度為300r/min;
E、密煉:控制溫度為150℃;
F、二輥軋輪塑化:輥距控制在6mm~10mm,控制溫度為180~200℃;
G、過濾:過濾網目數(shù)為70~90目;
H、四輥壓延:溫度為160~190℃,速度為20~30m/min,輥為啞光輥;
I、冷卻定型并卷取得到成品;
產品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J、基布浸膠;
K、烘干:烘干浸膠后的基布,溫度控制在150~170℃;
L、雙面貼合:在基布的上、下兩側面上同時貼上PVC膜,貼合溫度控制在190~200℃;
M、冷卻定型:通過若干根冷卻輥進行冷卻;
N、表面處理:采用氟硅整理劑對M步驟獲得的產品進行表面功能處理;氟硅整理劑由下述方法制備得到:向燒杯中依次加入氟硅油、甲基含氫硅油、甲苯和karstedt催化劑,攪拌均勻,得無色透明液體;
O、烘干并卷收得成品:通過烘干裝置對N步驟獲得的產品進行烘干,控制烘干溫度在140~160℃。
在上述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中,O步驟的烘干裝置包括支架、設于支架上的烘干箱和位于烘干箱一側的熱風爐,烘干箱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出布口和入布口,烘干箱內橫向設置有多根導布輥,熱風爐和烘干箱之間設有抽風機,抽風機的進口和出口分別與熱風爐的爐腔和烘干箱的內腔連通;烘干箱的底部敞開,所述的支架上豎直固設有呈漏斗狀的排水筒,排水筒的上端呈錐狀且該端部的外壁上制有呈環(huán)狀的翻邊,翻邊上端面與烘干箱的底壁相貼靠,且排水筒和烘干箱兩者的內腔連通;所述的烘干箱的頂部設有排氣口,熱風爐上設有與其爐腔連通的入氣口,所述的排氣口通過管道與所述的入氣口連通,管道內設有使其單向導通的單向結構一,且管道的導通方向與氣體從烘干箱內腔通過排氣口向外排出的方向相同,排水筒的下端內設有使其單向導通的單向結構二,且排水筒由上向下導通,所述的管道的導通壓力小于排水筒的導通壓力。
使用時,面料通過入布口進入到烘干箱內,并在導布輥的驅動下,通過出布口輸出;抽風機將熱風爐內的熱氣抽入到烘干箱內,以烘干面料;當烘干箱內的氣壓大于管道的導通壓力時,烘干箱內多余的熱氣便會通過管道回流到熱風爐內,由于回流的氣體具備一定的熱量,當這一部分熱氣回流到熱風爐內時,可以有效提高熱風爐的燃燒效率,來減少熱風爐的能耗;烘干完畢后,烘干箱內的水蒸汽液化成水珠并下流匯聚在排水筒內,當排水筒內的水壓大于排水筒的導通壓力時,水便會通過排水筒的下筒口自動排出。
在上述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中,所述的管道包括呈L形的排氣管和呈直管狀的輸氣管,所述的排氣管包括沿豎直方向設置的進氣部和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出氣部,進氣部與所述的排氣口連通,所述的熱風爐的側壁在入氣口的位置向外延伸形成管狀連接部,所述的輸氣管位于出氣部和連接部之間,該輸氣管的一端螺接在連接部外,其另一端套在出氣部外且兩者之間通過耐高溫密封圈一形成密封。
輸氣管一端與連接部螺接,另一端套在排氣管上,這樣便可人為地調節(jié)輸氣管與連接部及排氣管重疊的部分,以適應烘干箱和熱風爐不同的距離,來降低加工烘干裝置的難度。
在上述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中,所述的單向結構一包括螺接在出氣部內的密封環(huán)、螺接在輸氣管內的支撐環(huán)以及位于密封環(huán)和支撐環(huán)之間的彈簧一和鋼球一,所述的彈簧一的兩端分別與鋼球一和支撐環(huán)相抵,且在彈簧一作用下,鋼球一與密封環(huán)相抵并將密封環(huán)和支撐環(huán)兩者的內腔隔開。
當烘干箱內的氣壓大于彈簧一的彈力時,氣體會推動鋼球一克服彈簧一的彈力移動使密封環(huán)和支撐環(huán)連通,此時,烘干箱內的氣體便在管道的輸送下進入到熱風爐內;反之,鋼球在彈簧一彈力作用下復位重新將密封環(huán)和支撐環(huán)隔開。
采用上述的結構,可以通過移動輸氣管來調節(jié)彈簧一的壓縮量,從而調整彈簧一對鋼球一的支撐,以更加精準地控制管道的導通壓力,使降低熱風爐能耗的目的更加穩(wěn)定實現(xiàn)。
作為另一種方案,在上述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中,所述的單向結構一為單向閥一,且單向閥一的閥體螺接在管道內。
在上述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中,所述的出氣部的外壁上設有呈環(huán)狀的密封槽,密封槽包括兩個位置正對的側壁,所述的耐高溫密封圈一位于密封槽內,耐高溫密封圈一夾在兩個上述的側壁之間,且耐高溫密封圈一的外側壁與輸氣管的內壁緊密抵靠。
通過密封槽將耐高溫密封圈一穩(wěn)定定位,以確保出氣部和輸氣管之間始終形成可靠的密封,使進入到排氣管內氣體完全進入到熱風爐內。
在上述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中,所述的排水筒的下端外螺接有壓帽,壓帽的內壁上具有環(huán)形擋沿,所述的單向結構二包括螺接在排水筒內的隔離環(huán)以及位于隔離環(huán)和環(huán)形擋沿之間的彈簧二和鋼球二,所述的彈簧二的兩端分別與鋼球二和環(huán)形擋沿相抵,且在彈簧二的作用下,鋼球二與隔離環(huán)相抵并將隔離環(huán)和環(huán)形擋沿這兩者的內腔隔開。
當排水筒內的水壓大于彈簧二的彈力時,水會推動鋼球二克服彈簧二的彈力移動使隔離環(huán)和環(huán)形擋沿連通,此時,水便通過排水筒的下筒口排出;反之,鋼球二在彈簧二彈力作用下復位重新將隔離環(huán)和環(huán)形擋沿隔開,具有結構簡單、工作穩(wěn)定性強的優(yōu)點。
作為另一種方案,在上述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中,所述的單向結構二為單向閥二,且單向閥二的閥體通過螺紋結構與排水筒固定。
在上述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中,所述的翻邊的上端面上設有環(huán)形凹槽,環(huán)形凹槽內設有呈環(huán)狀的耐高溫密封墊,且耐高溫密封墊的兩端面分別與環(huán)形凹槽和烘干箱的底壁相抵。
在耐高溫密封墊的作用下,使翻邊和烘干箱之間形成可靠的密封,以減少烘干箱內的高溫氣體外泄,來提高烘干的效果。
在上述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中,所述的烘干箱和熱風爐上相對的一側分別設有進氣孔和出氣孔,熱風爐的側壁在出氣孔的位置向外延伸形成管狀導氣部,所述的抽風機包括外殼,且抽風機的進口和出口均位于外殼上并分布在兩側;外殼和熱風爐之間設有呈直管狀的進氣管,進氣管一端套在導氣部外且兩者通過耐高溫密封圈二形成密封,進氣管的另一端與外殼固定且其內腔與所述的進口連通;外殼和烘干箱之間設有呈直管狀的出氣管,出氣管一端穿過進氣孔且該端部外壁和進氣孔孔壁之間通過耐高溫密封圈三形成密封,所述的出氣管的另一端與外殼固定且其內腔與所述的出口連通。
采用上述的設計,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優(yōu)點。
在上述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中,所述的進氣管靠近熱風爐的一端的內壁上制有呈環(huán)狀的臺階槽,臺階槽內設有呈圓形的防塵網,防塵網和導氣部兩者的中心軸線共線,且防塵網夾在導氣部端面和臺階槽底壁之間。
通過設置防塵網,用于吸附從熱風爐中引入的氣體中所含有的灰塵等雜質,來提高面料的烘干質量。
在上述的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中,所述的抽風機的下方設有底板,且底板上設有用于安裝抽風機的安裝座,所述的底板上側面上開設有長條狀滑槽,且滑槽的長度延伸方向與烘干箱和熱風爐的布置方向一致,所述的安裝座的底部固定有與滑槽匹配的滑塊,滑塊位于滑槽內,且該滑塊通過螺絲與底板可拆卸固定。
使用時,底板通過膨脹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在進氣管一端套在導氣部外、出氣管一端插在進氣孔內以及防塵網夾緊在導氣部端面和臺階槽底壁之間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使在實際使用時,只需旋出螺絲并使滑塊向烘干箱方向移動便可將防塵網取出進行清洗或更換,具有清洗或更換防塵網方便的優(yōu)點。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在PVC膜內設置活性炭粉末,使面料具備凈化空氣的作用,來達到吸收空氣中的異味的效果,這樣便可有效防止被蓋物長期處于封閉環(huán)境發(fā)臭。
2、當烘干箱內的氣壓大于管道的導通壓力時,烘干箱內多余的熱氣便會通過管道回流到熱風爐內,由于回流的氣體具備一定的熱量,當這一部分熱氣回流到熱風爐內時,可以有效提高熱風爐的燃燒效率,來減少熱風爐的能耗。
3、通過設置防塵網,用于吸附從熱風爐中引入的氣體中所含有的灰塵等雜質,來提高面料的烘干質量。
4、在進氣管一端套在導氣部外、出氣管一端插在進氣孔內以及防塵網夾緊在導氣部端面和臺階槽底壁之間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使在實際使用時,只需旋出螺絲并使滑塊向烘干箱方向移動便可將防塵網取出進行清洗或更換,具有清洗或更換防塵網方便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O步驟的烘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2中C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2中D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2中E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布;2、PVC膜;3、支架;4、烘干箱;4a、出布口;4b、入布口;4c、排氣口;5、熱風爐;5a、導氣部;5b、連接部;6、導布輥;7、抽風機;7a、外殼;8、排水筒;8a、翻邊;9、管道;9a、排氣管;9b、輸氣管;10、耐高溫密封墊;11、底板;11a、滑槽;12、安裝座;13、滑塊;14、螺絲;15、進氣管;16、耐高溫密封圈二;17、出氣管;18、耐高溫密封圈三;19、防塵網;20、耐高溫密封圈一;21、密封環(huán);22、支撐環(huán);23、彈簧一;24、鋼球一;25、壓帽;26、隔離環(huán);27、彈簧二;28、鋼球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由基布1和分別位于基布1上側和下側的兩層PVC膜2組成,且PVC膜2和基布1在190℃的高溫下貼合在一起。其中,基布1為采用1000D×1000D的滌綸長絲經過整經織造而成的20×20的雙軸向基布1;PVC膜2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PVC樹脂粉100;三氧化二銻3;鄰苯二甲酸二辛酯50;己二酸二甲酯3;鈦白粉3;穩(wěn)定劑3;大豆油2;碳酸鈣20;活性炭粉末3,以使PVC膜2具備耐寒、耐老化、吸附異味等功能。
進一步說明,兩PVC膜2上相背對的兩側面經過啞光處理;在上述貼合形成的面料的表面上涂覆氟硅整理劑(氟硅整理劑會滲透到面料內部,因此未在圖示顯示),來提高面料的防水、防油和防污性能。氟硅整理劑由下述方法制備得到:向燒杯中依次加入氟硅油、甲基含氫硅油、甲苯和karstedt催化劑,攪拌均勻,得無色透明液體;其中,氟硅整理劑的用量為2~45g/L;氟硅整理劑中氟含量為33.2~57.8g/L。
抗老化PVC涂層篷蓋面料制造工藝由基布1生產工序、PVC膜2壓延工藝和產品加工工藝組成,基布1生產工序和PVC膜2壓延工藝均在產品加工工藝之前,且基布1生產工序和PVC膜2壓延工藝不分前后。
其中,基布1生產工序包括以下步驟;A、檢驗:檢驗1000D×1000D的滌綸長絲是否存在瑕疵;B、整經織造:1000D×1000D的滌綸長絲經過整經織造成為20×20的雙軸向基布1;C、卷收:通過卷收設備卷取雙軸向基布。
PVC膜2壓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D、配料稱重并攪拌混合:配料稱重后倒入攪拌機內進行攪拌,控制攪拌溫度為105℃,攪拌速度為300r/min;E、密煉:控制溫度為150℃;F、二輥軋輪塑化:輥距控制在6mm,控制溫度為180℃;G、過濾:過濾網目數(shù)為70目;H、四輥壓延:溫度為160℃,速度為20m/min,輥為啞光輥;I、冷卻定型并卷取得到成品。
產品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J、基布1浸膠;K、烘干:烘干浸膠后的基布1,溫度控制在150℃;L、雙面貼合:在基布1的上、下兩側面上同時貼上PVC膜2,貼合溫度控制在190℃;M、冷卻定型:通過若干根冷卻輥進行冷卻;N、表面處理:采用氟硅整理劑對M步驟獲得的產品進行表面功能處理;氟硅整理劑由下述方法制備得到:向燒杯中依次加入氟硅油、甲基含氫硅油、甲苯和karstedt催化劑,攪拌均勻,得無色透明液體;O、烘干并卷收得成品:通過烘干裝置對N步驟獲得的產品進行烘干,控制烘干溫度在140℃,烘干時間為170s。
上述的N步驟的表面處理工藝為:在室溫下,對M步驟獲得的成品進行二浸二軋,軋余率為75%,然后在90℃下預烘100s。
如圖2至圖7上述的O步驟的烘干裝置由支架3、烘干箱4、熱風爐5、導布輥6、抽風機7、排水筒8、管道9等組成。
其中,烘干箱4內部為空腔且其設于支架3上。烘干箱4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出布口4a和入布口4b,且優(yōu)選入布口4b和出布口4a分布在烘干箱4的兩側。導布輥6有多根并均沿橫向設置在烘干箱4內,此時,多根導布輥6沿豎直方向分布并均位于入布口4b和出布口4a之間,起到導布作用。
如圖2和圖4所示,烘干箱4的底部敞開;排水筒8呈漏斗狀并豎直設置在支架3和烘干箱4之間。排水筒8上部呈錐形,且其下部呈圓形。排水筒8的上端的外壁上制有呈環(huán)狀的翻邊8a,翻邊8a和排水筒8為一體式結構,且該翻邊8a與烘干箱4兩者的中心軸線共線。翻邊8a上端面與烘干箱4的底壁相貼靠,使排水筒8內腔與烘干箱4內腔連通。在本實施例中,翻邊8a通過若干根螺栓與烘干箱4固定,排水筒8通過焊接的方式與支架3固定,從而使支架3、排水筒8和烘干箱4三者穩(wěn)定固定在一起。進一步說明,翻邊8a的上端面上設有環(huán)形凹槽,環(huán)形凹槽內設有呈環(huán)狀的耐高溫密封墊10,且耐高溫密封墊10的兩端面分別與環(huán)形凹槽和烘干箱4的底壁相抵,使翻邊8a和烘干箱4之間形成可靠的密封。
熱風爐5設于烘干箱4一側,且兩者分布在同一直線上。抽風機7設于熱風爐5和烘干箱4之間,且抽風機7的進口和出口分別與熱風爐5的爐腔和烘干箱4的內腔連通,實現(xiàn)當抽風機7工作時,將熱風爐5內的熱氣吸入到烘干箱4內。具體來說,熱風爐5和烘干箱4之間還設有一塊底板11,且底板11設于抽風機7的正下方。如圖1所示,底板11的上側面上開設有長條狀滑槽11a,且滑槽11a的長度延伸方向與烘干箱4和熱風爐5的布置方向一致。底板11上方設有用于安裝抽風機7的安裝座12,滑槽11a內設有與其匹配的滑塊13,且滑塊13與安裝座12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瑝K13通過螺絲14與底板11可拆卸固定,且當旋出螺絲14時,推動滑塊13能夠帶動抽風機7滑動。
如圖2、圖6和圖7所示,烘干箱4和熱風爐5上相對的一側分別設有進氣孔和出氣孔。熱風爐5的側壁在出氣孔的位置向外延伸形成管狀導氣部5a,且導氣部5a和熱風爐5為一體式結構。抽風機7包括外殼7a,且抽風機7的進口和出口均位于外殼7a上并分別與出氣孔和進氣孔正對。其中,外殼7a和熱風爐5之間設有呈直管狀的進氣管15,進氣管15一端套在導氣部5a外且兩者通過耐高溫密封圈二16形成密封;進氣管15的另一端與外殼7a固定且其內腔與進口連通。外殼7a和烘干箱4之間設有呈直管狀的出氣管17,出氣管17一端穿過進氣孔且該端部外壁和進氣孔孔壁之間通過耐高溫密封圈三18形成密封;出氣管17的另一端與外殼7a固定且其內腔與出口連通。在本實施例中,導氣部5a的外壁上設有呈環(huán)狀的定位槽一,上述的耐高溫密封圈二16設于定位槽一內,且耐高溫密封圈二16的外側壁與進氣管15的內壁緊密抵靠;出氣管17的外壁上設有呈環(huán)狀的定位槽二,上述的耐高溫密封圈三18設于定位槽二內,且耐高溫密封圈三18的外側壁與進氣孔的孔壁相抵。
進一步說明,如圖7所示,進氣管15靠近熱風爐5的一端的內壁上制有呈環(huán)狀的臺階槽,臺階槽內設有呈圓形的防塵網19,防塵網19和導氣部5a兩者的中心軸線共線,且防塵網19夾在導氣部5a端面和臺階槽底壁之間,用于凈化從熱風爐5內抽出的熱氣。
如圖2和圖5所示,烘干箱4的頂部設有排氣口4c,熱風爐5上還設有與其爐腔連通的入氣口,且排氣口4c通過管道9與入氣口連通。具體來說,管道9包括呈L形的排氣管9a和呈直管狀的輸氣管9b,其中,排氣管9a包括沿豎直方向設置的進氣部和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出氣部,且進氣部和出氣部為一體式結構。進氣部插在排氣口4c內,即此時,進氣部和排氣口4c連通。進氣部的外壁與排氣口4c的內壁緊密抵靠形成密封,且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進氣部通過焊接的方式與烘干箱4固定。熱風爐5的側壁在入氣口的位置向外延伸形成管狀連接部5b,輸氣管9b位于出氣部和連接部5b之間,該輸氣管9b的一端螺接在連接部5b外,其另一端套在出氣部外。出氣部的外壁上設有呈環(huán)狀的密封槽,密封槽包括兩個位置正對的側壁,耐高溫密封圈一20位于密封槽內,耐高溫密封圈一20夾在兩個側壁之間,且耐高溫密封圈一20的外側壁與輸氣管9b的內壁緊密抵靠,使輸氣管9b和出氣部之間形成可靠的密封。
如圖5所示,管道9內設有使其單向導通的單向結構一,且管道9的導通方向與氣體從烘干箱4內腔通過排氣口4c向外排出的方向相同。在本實施例中,單向結構一包括螺接在出氣部內的密封環(huán)21、螺接在輸氣管9b內的支撐環(huán)22以及位于密封環(huán)21和支撐環(huán)22之間的彈簧一23和鋼球一24。其中,彈簧一23的兩端分別與鋼球一24和支撐環(huán)22相抵,且在彈簧一23作用下,鋼球一24與密封環(huán)21相抵并將密封環(huán)21和支撐環(huán)22兩者的內腔隔開。自然,單向結構一為單向閥一,且單向閥一的閥體通過螺紋結構連接在管道9內也是可以的。
如圖3所示,排水筒8的下端內設有使其單向導通的單向結構二,排水筒8由上向下導通,且管道9的導通壓力小于排水筒8的導通壓力。在本實施例中,排水筒8的下端外螺接有壓帽25,壓帽25的內壁上具有環(huán)形擋沿。單向結構二包括螺接在排水筒8內的隔離環(huán)26以及位于隔離環(huán)26和環(huán)形擋沿之間的彈簧二27和鋼球二28,彈簧二27的兩端分別與鋼球二28和環(huán)形擋沿相抵,且在彈簧二27的作用下,鋼球二28與隔離環(huán)26相抵并將隔離環(huán)26和環(huán)形擋沿這兩者的內腔隔開。自然,單向結構二為單向閥二,且單向閥二的閥體通過螺紋結構與排水筒8固定。
使用時,面料通過入布口4b進入到烘干箱4內,并在導布輥6的驅動下,通過出布口4a輸出;抽風機7將熱風爐5內的熱氣抽入到烘干箱4內,以烘干面料;當烘干箱4內的氣壓大于管道9的導通壓力時,烘干箱4內多余的熱氣便會通過管道9回流到熱風爐5內,由于回流的氣體具備一定的熱量,當這一部分熱氣回流到熱風爐5內時,可以有效提高熱風爐5的燃燒效率,來減少熱風爐5的能耗;烘干完畢后,烘干箱4內的水蒸汽液化成水珠并下流匯聚在排水筒8內,當排水筒8內的水壓大于排水筒8的導通壓力時,水便會通過排水筒8的下筒口自動排出。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二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樣的地方在于:PVC膜2和基布1在195℃的高溫下貼合在一起。PVC膜2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PVC樹脂粉100;三氧化二銻3.5;鄰苯二甲酸二辛酯55;己二酸二甲酯3.5;鈦白粉4;穩(wěn)定劑5;大豆油3;碳酸鈣20;活性炭粉末4。
PVC膜2壓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D、配料稱重并攪拌混合:配料稱重后倒入攪拌機內進行攪拌,控制攪拌溫度為105℃,攪拌速度為300r/min;E、密煉:控制溫度為150℃;F、二輥軋輪塑化:輥距控制在8mm,控制溫度為190℃;G、過濾:過濾網目數(shù)為80目;H、四輥壓延:溫度為170℃,速度為25m/min;I、冷卻定型并卷取得到成品。
產品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J、基布1浸膠;K、烘干:烘干浸膠后的基布1,溫度控制在160℃;L、雙面貼合:在基布1的上、下兩側面上同時貼上PVC膜2,貼合溫度控制在195℃;M、冷卻定型:通過若干根冷卻輥進行冷卻;N、表面處理:采用氟硅整理劑對M步驟獲得的產品進行表面功能處理;氟硅整理劑由下述方法制備得到:向燒杯中依次加入氟硅油、甲基含氫硅油、甲苯和karstedt催化劑,攪拌均勻,得無色透明液體;O、烘干并卷收得成品:通過烘干裝置對N步驟獲得的產品進行烘干,控制烘干溫度在150℃,烘干時間為170s。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三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樣的地方在于:PVC膜2和基布1在200℃的高溫下貼合在一起。PVC膜2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PVC樹脂粉100;三氧化二銻4;鄰苯二甲酸二辛酯60;己二酸二甲酯4;鈦白粉5;穩(wěn)定劑6;大豆油4;碳酸鈣20;活性炭粉末5。
PVC膜2壓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D、配料稱重并攪拌混合:配料稱重后倒入攪拌機內進行攪拌,控制攪拌溫度為105℃,攪拌速度為300r/min;E、密煉:控制溫度為150℃;F、二輥軋輪塑化:輥距控制在10mm,控制溫度為200℃;G、過濾:過濾網目數(shù)為90目;H、四輥壓延:溫度為190℃,速度為30m/min;I、冷卻定型并卷取得到成品。
產品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J、基布1浸膠;K、烘干:烘干浸膠后的基布1,溫度控制在170℃;L、雙面貼合:在基布1的上、下兩側面上同時貼上PVC膜2,貼合溫度控制在200℃;M、冷卻定型:通過若干根冷卻輥進行冷卻;N、表面處理:采用氟硅整理劑對M步驟獲得的產品進行表面功能處理;氟硅整理劑由下述方法制備得到:向燒杯中依次加入氟硅油、甲基含氫硅油、甲苯和karstedt催化劑,攪拌均勻,得無色透明液體;O、烘干并卷收得成品:通過烘干裝置對N步驟獲得的產品進行烘干,控制烘干溫度在160℃,烘干時間為170s。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