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信箱,具體地說是一種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
背景技術:
在智能配電網中,配電架空線路必須使用大量的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由于現(xiàn)有的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沒有定型產品,采用常規(guī)的安裝方式不能滿足不同桿型變化的需求,存在安裝繁瑣、可靠性差、效率低等問題,影響配網通信的施工和運行,存在一定安全 風險。因此,急需一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的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其能夠有效解決光網絡終端通信箱安裝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包括通信箱本體,其特征是,還包括方形金屬套管、防墜掛件和固定件,所述方形金屬套管豎直設置在通信箱本體背面外側中間位置,所述防墜掛件設置在方形金屬套管的上端,所述固定件設置在通信箱本體背面外側底端。優(yōu)選地,所述防墜掛件包括長度與方形金屬套管寬度一致的槽鋼,所述槽鋼的腰面與方形金屬套管上端齊平,一腿面與方形金屬套管側面焊接連接。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角鋼條,所述角鋼條一邊與通信箱本體背面焊接連接,另一邊兩端設置有固定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和操作安全的特點,其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解決了光網絡終端通信箱安裝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策士結構示意圖;圖中,I通信箱本體、2方形金屬套管、3防墜掛件、4固定件、5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包括通信箱本體
I、方形金屬套管2、防墜掛件3和固定件4。所述方形金屬套管2豎直設置在通信箱本體I背面外側中間位置且與通信箱本體上表面齊平,所述防墜掛件3設置在方形金屬套管2的上端,所述固定件4設置在通信箱本體I背面外側底端。其中,所述防墜掛件3包括長度與方形金屬套管寬度一致的槽鋼,所述槽鋼的腰面與方形金屬套管上端齊平,一腿面與方形金屬套管側面焊接連接,具有安裝方便,防止通信箱本體墜落功能;所述固定件4包括角鋼條,所述角鋼條一邊與通信箱本體I背面焊接連接且與通信箱本體下下表面齊平,另一邊兩端設置有固定孔5,具有安裝的通用性。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主要解決了通信箱的安裝問題,通用性強,使用方便,操作安全,能減少高空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1.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包括通信箱本體,其特征是,還包括方形金屬套管、防墜掛件和固定件,所述方形金屬套管豎直設置在通信箱本體背面外側中間位置,所述防墜掛件設置在方形金屬套管的上端,所述固定件設置在通信箱本體背面外側底端。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其特征是,所述防墜掛件包括長度與方形金屬套管寬度一致的槽鋼,所述槽鋼的腰面與方形金屬套管上端齊平,一腿面與方形金屬套管側面焊接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包括角鋼條,所述角鋼條一邊與通信箱本體背面焊接連接,另一邊兩端設置有固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桿用光網絡終端通信箱,包括通信箱本體,其特征是,還包括方形金屬套管、防墜掛件和固定件,所述方形金屬套管豎直設置在通信箱本體背面外側中間位置,所述防墜掛件設置在方形金屬套管的上端,所述固定件設置在通信箱本體背面外側底端。其中,所述防墜掛件包括長度與方形金屬套管寬度一致的槽鋼,所述槽鋼的腰面與方形金屬套管上端齊平,一腿面與方形金屬套管側面焊接連接;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角鋼條,所述角鋼條一邊與通信箱本體背面焊接連接,另一邊兩端設置有固定孔。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和操作安全的特點,其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解決了光網絡終端通信箱安裝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文檔編號H05K5/00GK202750351SQ20122043952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30日
發(fā)明者宋業(yè)志, 梁棟, 隗壽福, 賈鵬 申請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濟南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