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工程車輛的轉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139215閱讀:21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工程車輛的轉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叉車、移動工作平臺、庫房設備等工程車輛的轉向裝置,它主要用于控制車輛的轉向。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叉車都是采用后橋轉向的方式,整車只有一套轉向系統(tǒng),轉向機構有橫置油缸式、梯型機構式或后輪驅動轉向式,這樣的叉車只能前后兩個方向行駛,在搬運較長的物件進行貨架或通過窄小通道時很困難。要拓展普通叉車的功能,使叉車既能搬運普通貨物,又能搬運較長物件進入窄小通道,上述幾種目前使用的轉向裝置就不能滿足叉車能功上的要求。如一申請?zhí)枮镃N200510124590.X(公開號為CN1789105A)的中國發(fā)明專利《萬向行駛叉車》披露了這樣一種萬向行駛叉車,包括有一車架,車架與前橋相連,前橋連接門架, 在前橋的兩端設置有左、右前輪,前橋固定有左、右同步齒輪組,在車架的后端設置后輪,后輪上設置后轉向輪,車架中間安裝有電磁制動離合器,左前輪上固定左前輪轉向齒輪,右前輪上固定右前輪轉向齒輪,右前輪轉向齒輪和右同步齒輪組的下齒輪相連,右同步齒輪組的上齒輪和左同步齒輪組上齒輪相連接,左同步齒輪組的中間齒輪和左前輪轉向齒輪相連接,左同步齒輪組的下齒輪與電磁制動離合器的下齒輪相連,電磁制動離合器的上齒輪和后輪轉向齒輪相連。本叉車可以通過叉車的三個輪子同時轉過某個角度來實現(xiàn)萬向行駛。前述叉車雖然能實現(xiàn)萬向行駛,但其前后三個輪子是通過轉向馬達驅動,故成本較高,而且三個輪子旋轉角度相等,旋轉方向相同的聯(lián)動轉動,所以其在萬向行駛時,車子只能以某一種姿態(tài)作平面移動,而不能根據(jù)實際工況自由轉向,操作十分不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現(xiàn)狀而提供一種通過液壓裝置來控制兩個前輪及后輪轉向的工程車輛的轉向裝置,其是一種結構新穎而且成本低的轉向裝置。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工程車輛的轉向裝置,包括控制左前輪和右前輪轉向的前輪轉向系統(tǒng)、控制后輪轉向的后輪轉向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轉向系統(tǒng)包括能帶動左前輪轉向的左轉向鏈輪;左雙聯(lián)鏈輪,左雙聯(lián)鏈輪的左下鏈輪通過左前鏈條與左轉向鏈輪連接;同軸安裝的左擺動鏈輪和左擺動齒輪,左擺動鏈輪通過左鏈條與左雙聯(lián)鏈輪的左上鏈輪連接;能帶動右前輪轉向的右轉向鏈輪;右雙聯(lián)鏈輪, 右雙聯(lián)鏈輪的右下鏈輪通過右前鏈條與右轉向鏈輪連接;同軸安裝的右擺動鏈輪、右擺動齒輪和前擺動齒輪,所述右擺動鏈輪通過右鏈條與右雙聯(lián)鏈輪的右上鏈輪連接,所述右擺動齒輪與左擺動齒輪相互外嚙合;橫置的前雙活塞轉向油缸,該前雙活塞轉向油缸的兩活塞之間設有前擺動齒條,該前擺動齒條與所述前擺動齒輪嚙合;所述后輪轉向系統(tǒng)包括能帶動后輪轉向的后轉向鏈輪;同軸安裝的后擺動鏈輪和后擺動齒輪,所述后擺動鏈輪通過后鏈條與后轉向鏈輪連接;橫置的后雙活塞轉向油缸,該后雙活塞轉向油缸的兩活塞之間設有后擺動齒條,該后擺動齒條與所述后擺動齒輪嚙合;所述前雙活塞轉向油缸和后雙活塞轉向油缸通過具有邏輯控制程序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與一全液壓轉向器相連。上述液壓控制系統(tǒng)包括安裝在一個閥板上的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所述閥板上設有第一輸出口、第二輸出口、第三輸出口和第四輸出口以及第一輸入口、第二輸入口、第三輸入口和第四輸入口 ;所述第一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的A 口相連通并與第一輸出口相通,第一輸出口通過油管與前雙活塞轉向油缸的左腔連通;所述第一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的B 口相連通并與第二輸出口相通,第二輸出口通過油管與前雙活塞轉向油缸的右腔連通;所述第二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的P 口相連通并與第三輸出口相通,第三輸出口通過油管與后雙活塞轉向油缸的左腔連通;所述第二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的T 口相連通并與第四輸出口相通,第四輸出口通過油管與后雙活塞轉向油缸的右腔連通;所述第一電磁閥的T 口和第二電磁閥的A 口相連通并與第一輸入口相通,所述第一電磁閥的P 口和第二電磁閥的B 口相連通并與第二輸入口相通,所述第一輸入口通過油管與全液壓轉向器的A 口相連通,所述第二輸入口通過油管與全液壓轉向器的B 口相連通;所述第三電磁閥的T 口和第四電磁閥A 口相連通并與第三輸入口相通,所述第三電磁閥的P 口和第四電磁閥的B 口相連通并與第四輸入口相通;第五電磁閥,該第五電磁閥的A 口通過油管與所述第三輸入口相連通,第五電磁閥的B 口通過油管與所述第四輸入口相連通,第五電磁閥的P 口通過油管與油泵相連通,第五電磁閥的T 口通過油管與全液壓轉向器的P 口相連通,全液壓轉向器的T 口則通過油管與油箱回油口連通;由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組成的功能切換雙檔開關,在第一開關接通狀態(tài)下,第三電磁閥和第五電磁閥得電,第一電磁閥、 第二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斷電,在第二開關接通狀態(tài)下,第四電磁閥和第五電磁閥得電,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斷電;用以檢測前擺動齒條移動至最大行程位置時的第一行程開關,在第一行程開關接通的狀態(tài)下,第二電磁閥得電,第一電磁閥、第三電磁閥、 第四電磁閥和第五電磁閥斷電;用以檢測后擺動齒條移動至最大行程位置時的第二行程開關,在第二行程開關接通的狀態(tài)下,第一電磁閥得電,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第四電磁閥和第五電磁閥斷電。該液壓控制系統(tǒng)能實現(xiàn)旋轉前雙活塞轉向油缸和后雙活塞轉向油缸鎖定或與全液壓轉向器連接與否,進而實現(xiàn)方向盤對前輪和后輪的轉向控制。當然該液壓控制系統(tǒng)還可選擇其它液壓控制結構。上述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為二位四通電磁閥,所述第五電磁閥為三位四通電磁閥。上述第五電磁閥的P 口通過單路穩(wěn)定分流閥與油泵相連通。使液壓系統(tǒng)更安全。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當車輛前后縱向行駛時,車輛的左前輪和右前輪處于縱向豎直位置并被鎖定,這樣全液壓轉向器的油路與后雙活塞轉向油缸接通, 操作者可以通過操縱方向盤來控制后輪的轉動角度,最終實現(xiàn)對車輛縱向行駛時的方向控制;當車輛左右橫向行駛時,車輛的后輪處于橫向水平位置并被鎖定,全液壓轉向器的油路與前雙活塞轉向油缸接通,操作者可以通過操縱方向盤來控制前輪的轉動角度,左右前輪轉動的角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最終實現(xiàn)對車輛橫向行駛時的方向控制;整個過程通過方向盤操控,無需驅動馬達和電磁制動離合器,因此該轉向裝置的成本相對較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前輪轉向系統(tǒng)俯視圖;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后輪轉向系統(tǒng)俯視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前輪轉向系統(tǒng)分解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后輪轉向系統(tǒng)分解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工程車輛前后縱向行駛時的轉向原理圖;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工程車輛左右橫向行駛時的轉向原理圖。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轉向液壓控制系統(tǒng)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 6所示,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一種工程車輛的轉向裝置,包括控制左前輪1和右前輪2轉向的前輪轉向系統(tǒng)、控制后輪3轉向的后輪轉向系統(tǒng),前輪轉向系統(tǒng)一般安裝在工程車輛的前橋上。如圖1、3前輪轉向系統(tǒng)包括能帶動左前輪1轉向的左轉向鏈輪4。左雙聯(lián)鏈輪5,左雙聯(lián)鏈輪的左下鏈輪51通過左前鏈條6與左轉向鏈輪4連接。同軸安裝的左擺動鏈輪6和左擺動齒輪7,左擺動鏈輪7通過左鏈條8與左雙聯(lián)鏈輪的左上鏈輪52連接。能帶動右前輪2轉向的右轉向鏈輪9。右雙聯(lián)鏈輪10,右雙聯(lián)鏈輪的右下鏈輪101通過右前鏈條11與右轉向鏈輪9連接。同軸安裝的右擺動鏈輪12、右擺動齒輪13和前擺動齒輪14,這樣右擺動鏈輪12、 右擺動齒輪13和前擺動齒輪14能同步轉動,右擺動鏈輪13通過右鏈條15與右雙聯(lián)鏈輪的右上鏈輪102連接,右擺動齒輪13與左擺動齒輪7相互外嚙合。橫置的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包括間隔設置的左半缸體和右半缸體,左半缸體內設有左活塞,右半缸體內設有右活塞,在左活塞和右活塞之間設置有前擺動齒條17,前擺動齒條17的兩端分別與左活塞和右活塞抵觸,這樣左活塞或右活塞的移動能帶動前擺動齒條17移動,且該前擺動齒條17與前擺動齒輪14嚙合。如圖2、4所示,后輪轉向系統(tǒng)包括能帶動后輪3轉向的后轉向鏈輪18。同軸安裝的后擺動鏈輪19和后擺動齒輪20,后擺動鏈輪20通過后鏈條21與后轉向鏈輪18連接。橫置的后雙活塞轉向油缸22,前雙活塞轉向油缸22包括間隔設置的左半缸體和右半缸體,左半缸體內設有左活塞,右半缸體內設有右活塞,在左活塞和右活塞之間設置有后擺動齒條23,后擺動齒條23的兩端分別與左活塞和右活塞抵觸,這樣左活塞或右活塞的移動能帶動前擺動齒條23移動,且該前擺動齒條23與前擺動齒輪14嚙合。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和后雙活塞轉向油缸22通過具有邏輯控制程序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與一全液壓轉向器M相連,方向盤的轉動能控制全液壓轉向器M的出油方向和出油量。
如圖7所示,液壓控制系統(tǒng)包括安裝在一個閥板上的第一電磁閥Li、第二電磁閥 L2、第三電磁閥L3和第四電磁閥L4,閥板上設有第一輸出口 a、第二輸出口 b、第三輸出口 c 和第四輸出口 d以及第一輸入口 e、第二輸入口 f、第三輸入口 g和第四輸入口 h。第一電磁閥Ll和第三電磁閥L3的A 口相連通并與第一輸出口 a相通,第一輸出口 a通過油管與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的左腔連通。第一電磁閥Ll和第三電磁閥L3的B 口相連通并與第二輸出口 b相通,第二輸出口 b通過油管與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的右腔連通。第二電磁閥L2和第四電磁閥L4的P 口相連通并與第三輸出口 c相通,第三輸出口 c通過油管與后雙活塞轉向油缸22的左腔連通。第二電磁閥L2和第四電磁閥L4的T 口相連通并與第四輸出口 d相通,第四輸出口 d通過油管與后雙活塞轉向油缸22的右腔連通。第一電磁閥Ll的T 口和第二電磁閥L2的A 口相連通并與第一輸入口 e相通,第一電磁閥Ll的P 口和第二電磁閥L2的B 口相連通并與第二輸入口 f相通,第一輸入口 e 通過油管與全液壓轉向器M的A 口相連通,第二輸入口 f通過油管與全液壓轉向器M的 B 口相連通;第三電磁閥L3的T 口和第四電磁閥L4的A 口相連通并與第三輸入口 g相通, 第三電磁閥L3的P 口和第四電磁閥L4的B 口相連通并與第四輸入口 h相通。第五電磁閥L5,該第五電磁閥L5的A 口通過油管與第三輸入口 g相連通,第五電磁閥L5的B 口通過油管與第四輸入口 h相連通,第五電磁閥L5的P 口通過單路穩(wěn)定分流閥25與油泵相連通,第五電磁閥L5的T 口通過油管與全液壓轉向器M的P 口相連通,全液壓轉向器M的T 口則通過油管與油箱回油口連通。由第一開關Kl和第二開關K2組成的功能切換雙檔開關,在第一開關Kl接通狀態(tài)下,第三電磁閥L3和第五電磁閥L5得電,第一電磁閥Li、第二電磁閥L2和第四電磁閥L4 斷電,在第二開關K2接通狀態(tài)下,第四電磁閥L4和第五電磁閥L5得電,第一電磁閥Li、第二電磁閥L2和第三電磁閥L3斷電。用以檢測前擺動齒條17移動至最大行程位置時的第一行程開關K3,在第一行程開關K3接通的狀態(tài)下,第二電磁閥L2得電,第一電磁閥Li、第三電磁閥L3、第四電磁閥L4 和第五電磁閥L5斷電。用以檢測后擺動齒條23移動至最大行程位置時的第二行程開關K4,在第二行程開關K4接通的狀態(tài)下,第一電磁閥Ll得電,第二電磁閥L2、第三電磁閥L3、第四電磁閥L4 和第五電磁閥L5斷電。本實施例中第一電磁閥Li、第二電磁閥L2、第三電磁閥L3和第四電磁閥L4為二位四通電磁閥,第五電磁閥L5為三位四通電磁閥。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及過程如下。前輪轉向系統(tǒng)轉向原理當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左腔進油時,前擺動齒條17向右移動,帶動前擺動齒輪14、右擺動齒輪13和右擺動鏈輪12保持同軸逆時針旋轉,由于右擺動齒輪13與左擺動齒輪7相互嚙合,左擺動齒輪7和左擺動鏈輪6順時針旋轉,從而使左前輪1順時針旋轉,右前輪2逆時針旋轉,左右前輪1、2轉動的角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后輪轉向系統(tǒng)轉向原理當后雙活塞轉向油缸22左腔進油時,后擺動齒條23向右移動,帶動后擺動齒輪20和后擺動鏈輪19順時針旋轉,從而使后輪3順時針旋轉。
當車輛需要縱向行駛時,按下功能切換雙擋開關中的第一開關K1,第一開關Kl接通第二開關K2斷開,這時第三電磁閥L3和第五電磁閥L5得電,第一電磁閥Li、第二電磁閥 L2和第四電磁閥L4斷電,油泵沈將液壓油打向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右腔,前擺動齒條17 向左移動至最大位置時,前擺動齒條17上的限位撞塊碰撞第一行程開關K3,使第一行程開關K3接通,此時,第二電磁閥L2得電,第一電磁閥L1、第三電磁閥L3、第四電磁閥L4和第五電磁閥L5斷電,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被鎖定,即車輛的左前輪1和右前輪2處于縱向豎直位置并被鎖定,同時全液壓轉向器M的油路與后雙活塞轉向油缸22接通,這樣操作者可以通過操縱方向盤控制后輪轉向,來控制車輛的行駛方向。如后輪3偏轉到如圖5所示的方位時,左前輪1、右前輪2和后輪3運動的軌跡就是圖5中三條圓弧,這三個圓弧是同心圓,當操作者操作方向盤,使后輪3的轉角連續(xù)偏轉時,三個輪子運動軌跡的圓心將在兩前輪中心連線上左右移動,使工程車輛如叉車以不同的轉彎半徑進行轉向。此過程就是車輛縱向行駛時的方向控制。當車輛需要橫向行駛時,再次按下功能切換雙擋開關,第二開關K2接通第一開關 Kl斷開,這時第四電磁閥L4和第五電磁閥L5得電,第一電磁閥Ll、第二電磁閥L2和第三電磁閥L3斷電,油泵沈將液壓油打向后雙活塞轉向油缸22左腔,后擺動齒條23向右移動至最大位置時,后擺動齒條23上的限位撞塊碰撞第二行程開關K4,在第二行程開關K4接通, 此時,第一電磁閥Ll得電,第二電磁閥L2、第三電磁閥L3、第四電磁閥L4和第五電磁閥L5 斷電,后雙活塞轉向油缸22被鎖定,即車輛的后輪3處于橫向水平位置并被鎖定,同時全液壓轉向器M的油路與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接通,這樣操作者可以通過操縱方向盤控制兩個前輪的轉向,來控制車輛的行駛方向。如左前輪1和右前輪2偏轉到如圖6所示方位時,左前輪1、右前輪2和后輪3運動的軌跡就是圖6中的兩條圓弧,這兩個圓弧是同心圓,當操作者操作方向盤,使左前輪1 和右前輪2的轉角連續(xù)偏轉時,三個輪子運動軌跡的圓心將左前輪1中心、右前輪2中心和后輪3中心此三點所構成的等腰三角形中垂上上下移動,使叉車以不同的轉彎半徑進行轉向。此過程就是車輛橫向行駛時的方向控制。
權利要求
1.一種工程車輛的轉向裝置,包括控制左前輪(1)和右前輪( 轉向的前輪轉向系統(tǒng)、 控制后輪(3)轉向的后輪轉向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轉向系統(tǒng)包括能帶動左前輪⑴轉向的左轉向鏈輪⑷;左雙聯(lián)鏈輪(5),左雙聯(lián)鏈輪的左下鏈輪(51)通過左前鏈條(6)與左轉向鏈輪(4)連接;同軸安裝的左擺動鏈輪(6)和左擺動齒輪(7),左擺動鏈輪(7)通過左鏈條(8)與左雙聯(lián)鏈輪的左上鏈輪(5 連接;能帶動右前輪⑵轉向的右轉向鏈輪(9);右雙聯(lián)鏈輪(10),右雙聯(lián)鏈輪的右下鏈輪(101)通過右前鏈條(11)與右轉向鏈輪(9) 連接;同軸安裝的右擺動鏈輪(12)、右擺動齒輪(1 和前擺動齒輪(14),所述右擺動鏈輪 (13)通過右鏈條(1 與右雙聯(lián)鏈輪的右上鏈輪(10 連接,所述右擺動齒輪(1 與左擺動齒輪(7)相互嚙合;橫置的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該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的兩活塞之間設有前擺動齒條(17),該前擺動齒條(17)與所述前擺動齒輪(14)外嚙合; 所述后輪轉向系統(tǒng)包括能帶動后輪⑶轉向的后轉向鏈輪(18);同軸安裝的后擺動鏈輪(19)和后擺動齒輪(20),所述后擺動鏈輪00)通過后鏈條 (21)與后轉向鏈輪(18)連接;橫置的后雙活塞轉向油缸(22),該后雙活塞轉向油缸0 的兩活塞之間設有后擺動齒條(23),該后擺動齒條與所述后擺動齒輪00)嚙合;所述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和后雙活塞轉向油缸0 通過具有邏輯控制程序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與一全液壓轉向器04)相連。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控制系統(tǒng)包括安裝在一個閥板上的第一電磁閥(Li)、第二電磁閥(L2)、第三電磁閥(L3)和第四電磁閥(L4),所述閥板上設有第一輸出口(a)、第二輸出口(b)、第三輸出口(c)和第四輸出口(d)以及第一輸入口(e)、第二輸入口(f)、第三輸入口(g)和第四輸入口(h);所述第一電磁閥(Li)和第三電磁閥(L3)的A 口相連通并與第一輸出口(a)相通,第一輸出口(a)通過油管與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的左腔連通;所述第一電磁閥(Li)和第三電磁閥(L3)的B 口相連通并與第二輸出口(b)相通,第二輸出口(b)通過油管與前雙活塞轉向油缸(16)的右腔連通;所述第二電磁閥(L2)和第四電磁閥(L4)的P 口相連通并與第三輸出口(c)相通,第三輸出口(c)通過油管與后雙活塞轉向油缸0 的左腔連通;所述第二電磁閥(U)和第四電磁閥(L4)的T 口相連通并與第四輸出口(d)相通,第四輸出口(d)通過油管與后雙活塞轉向油缸02)的右腔連通;所述第一電磁閥(Li)的T 口和第二電磁閥(L2)的A 口相連通并與第一輸入口(e)相通,所述第一電磁閥(Li)的P 口和第二電磁閥(L2)的B 口相連通并與第二輸入口(f)相通,所述第一輸入口(e)通過油管與全液壓轉向器04)的A 口相連通,所述第二輸入口(f) 通過油管與全液壓轉向器04)的B 口相連通;所述第三電磁閥(L3)的T 口和第四電磁閥(L4)的A 口相連通并與第三輸入口(g)相通,所述第三電磁閥(L3)的P 口和第四電磁閥 (L4)的B 口相連通并與第四輸入口(h)相通;第五電磁閥(L5),該第五電磁閥(U)的A 口通過油管與所述第三輸入口(g)相連通, 第五電磁閥(L5)的B 口通過油管與所述第四輸入口(h)相連通,第五電磁閥(L5)的P 口與油泵06)相連通,第五電磁閥(L5)的T 口通過油管與全液壓轉向器04)的P 口相連通, 全液壓轉向器04)的T 口則通過油管與油箱回油口連通;由第一開關(Kl)和第二開關(K2)組成的功能切換雙檔開關,在第一開關(Kl)接通狀態(tài)下,第三電磁閥(L3)和第五電磁閥(L5)得電,第一電磁閥(Li)、第二電磁閥(L2)和第四電磁閥(L4)斷電,在第二開關(K2)接通狀態(tài)下,第四電磁閥(L4)和第五電磁閥(L5)得電,第一電磁閥(Li)、第二電磁閥(L2)和第三電磁閥(L3)斷電;用以檢測前擺動齒條(17)移動至最大行程位置時的第一行程開關(K3),在第一行程開關(K3)接通的狀態(tài)下,第二電磁閥(L2)得電,第一電磁閥(Li)、第三電磁閥(L3)、第四電磁閥(L4)和第五電磁閥(L5)斷電;用以檢測后擺動齒條03)移動至最大行程位置時的第二行程開關(K4),在第二行程開關(K4)接通的狀態(tài)下,第一電磁閥(Li)得電,第二電磁閥(L2)、第三電磁閥(L3)、第四電磁閥(L4)和第五電磁閥(L5)斷電。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磁閥(Li)、第二電磁閥 (L2)、第三電磁閥(L3)和第四電磁閥(L4)為二位四通電磁閥,所述第五電磁閥(L5)為三位四通電磁閥。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電磁閥(U)的P口通過單路穩(wěn)定分流閥05)與油泵06)相連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一種工程車輛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輪轉向系統(tǒng)包括左轉向鏈輪;左雙聯(lián)鏈輪;同軸安裝的左擺動鏈輪和左擺動齒輪;右轉向鏈輪;右雙聯(lián)鏈輪;同軸安裝的右擺動鏈輪、右擺動齒輪和前擺動齒輪;橫置的前雙活塞轉向油缸,該前雙活塞轉向油缸的兩活塞之間設有與前擺動齒輪嚙合的前擺動齒條;后輪轉向系統(tǒng)包括后轉向鏈輪;同軸安裝的后擺動鏈輪和后擺動齒輪;橫置的后雙活塞轉向油缸,該后雙活塞轉向油缸的兩活塞之間設有與后擺動齒輪嚙合的后擺動齒條;前雙活塞轉向油缸和后雙活塞轉向油缸通過液壓控制系統(tǒng)與全液壓轉向器相連。它一種結構新穎且通過液壓裝置來控制兩個前輪及后輪轉向的工程車輛的轉向裝置。
文檔編號B66F9/06GK102233898SQ20101016037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4月27日
發(fā)明者儲吉旺, 張根社 申請人:寧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