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利用鏈輪和鏈條來驅動臺階的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乘客輸送機由于設置空間的縮小而強烈要求寬度尺寸的縮小。在現(xiàn)有的 乘客輸送機中,通過使軸承和驅動鏈輪位于乘客輸送機的側框架的寬度尺寸內等、對部件 的配置想辦法,能夠實現(xiàn)乘客輸送機的寬度尺寸的縮小,其中所述軸承對安裝有主鏈輪和 驅動鏈輪的驅動軸的端部進行支承。(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6-69800號公報(第3 4頁,圖2)就這樣的乘客輸送機而言,僅改變了部件的配置,而使用的鏈條等全部與以往相 同。因此,并未根本性地解決上述問題,存在寬度尺寸的縮小化的界限受到鏈條等部件自身 的尺寸限制的問題點。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就是為了解決上述那樣的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通過縮小鏈條自身 的寬度尺寸來縮小乘客輸送機的寬度尺寸。本發(fā)明的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具備鏈條,該鏈條經由支承臺階的臺階軸而將板 沿長度方向連接成一列狀且相互轉動自如,鏈輪通過與設置在臺階軸的連接有板的位置的 兩側中的一方處的嚙合部嚙合來驅動臺階。根據本發(fā)明,將板沿長度方向連接成一列狀,S卩,一個鏈節(jié)使用一片板而形成鏈 條,并在臺階軸上設置與鏈輪嚙合的嚙合部,由此,與現(xiàn)有的一個鏈節(jié)使用兩片板的鏈條相 比,能夠縮小寬度尺寸。由此,能夠縮小乘客輸送機的寬度尺寸。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乘客輸送機的側視圖。圖2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臺階的連接部的俯視圖。圖3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臺階的連接部的側視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圖3的A-B剖面圖。圖5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鏈輪與鏈條的關系的側視圖。圖6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引導件的引導面的繪圖方法的圖。圖7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臺階的連接部的俯視圖。圖8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臺階的連接部的側視圖。圖9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圖8的A-B剖面圖。符號說明8 鏈條9 臺階
10 鏈輪15 板16臺階軸20鏈節(jié)滾21臺階滾22 導軌30鏈輪的旋轉軸31a 31e鏈輪的槽35引導件36引導件的引導面40鏈輪的旋轉軸的中心
a0 a4鏈節(jié)滾的中心L鏈節(jié)滾的中心之間的長度rO r4 圓弧RbO Rb4徑向直線bO b4圓弧與徑向直線的交點cl c4圓弧與徑向直線的交點dl d3圓弧與徑向直線的交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方式1在此,以自動扶梯為例說明乘客輸送機。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乘客 輸送機的側視圖。首先,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自動扶梯的結構的概要。在圖1中,在傾斜配置的主框架1的寬度方向緣部立設有欄桿2,在欄桿2上設有 形成為環(huán)狀的移動扶手3。在主框架1上配置有利用形成為環(huán)狀的鏈條8連接成環(huán)狀的臺階9。并且,通過 使設置在上臺階與下臺階之間的鏈輪10旋轉來牽引鏈條8,從而驅動臺階9。此外,在圖1 中,關于鏈條8及臺階9,只表示一部分。接下來,說明鏈條8的結構。圖2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臺階9的連接部 的俯視圖,圖3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臺階9的連接部的側視圖,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 的實施方式1的圖3的A-B剖面的剖視圖。在圖2 圖4中,鏈條8將多片板15沿長度方 向連接形成為一列狀。在所述板15中若觀察規(guī)定的板15,則在該規(guī)定的板15的相同表面 上的兩端部重疊有相鄰的板15。另外,相鄰的板15彼此通過支承臺階9的臺階軸16而相 互旋轉自如地連接。如上所述,鏈條8在一個鏈節(jié)使用一片板15而形成。并且,鏈條8分 別配置在臺階9的寬度方向兩外側。接下來,說明驅動臺階9的結構。在圖2 圖4中,將鏈節(jié)滾20旋轉自如地安裝 在臺階軸16的連接有板15的位置的寬度方向兩外側,通過使該鏈節(jié)滾20與鏈輪10嚙合 來驅動臺階9。將臺階滾21旋轉自如地安裝在臺階軸16的比鏈節(jié)滾20的安裝位置更靠寬度方向外側的位置。該臺階滾21在導軌22上滾動,引導臺階9。再者,將隨動滾26旋轉自如地安裝在臺階9的支架25上,隨動滾26在隨動軌道 27上滾動,由此,能夠將臺階9保持為適當的姿勢而進行驅動。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如上所述,通過在一個鏈節(jié)中使用一片板15而形成鏈 條8,由此與現(xiàn)有的一個鏈節(jié)使用兩片板的鏈條相比,能夠縮小寬度尺寸。而且,為了旋轉自 如地連接板15在板15彼此之間夾設有墊圈等的滑動構件,而通過在一個鏈節(jié)中使用一片 板15,能夠減少墊圈等的滑動構件的個數,從而能夠進一步縮小鏈條8的寬度尺寸。此外,通過在一個鏈節(jié)中形成一片板15,雖然鏈條8的強度比現(xiàn)有結構下降,但是 這可以通過例如增加板15的厚度或使用強度更高的材料作為板15的材料來解決。另外, 如上所述,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不僅板15的片數減少,而且伴隨于此,墊圈等的滑動構件的個 數也減少,因此即使稍微增加板15的厚度,也能夠充分獲得鏈條8的寬度尺寸縮小的效果。當增加板15的厚度時,與通過一片厚的平板形成板15相比,重疊多片薄的平板來 形成板15有時更能夠抑制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重疊多片平板來形成板15。另外,如上所述,鏈條8通過臺階軸16連接相鄰的板15彼此。S卩,鏈條8在相鄰 的臺階軸16彼此之間不具有關節(jié),也不具備鏈節(jié)滾20。相對于在兩片板之間夾有鏈節(jié)滾的現(xiàn)有的鏈條,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鏈條8不 通過板15來夾持鏈節(jié)滾20。因此,在鏈節(jié)滾20與鏈輪10嚙合時,引起扭曲的力作用于鏈 條8,若存在與臺階軸16未直接連接的鏈節(jié)滾20,則有鏈條8扭曲而鏈節(jié)滾20從鏈輪10 脫落的可能性。上述那樣的鏈條8的結構正是為了防止該情況。即,由于全部的鏈節(jié)滾20都與臺 階軸16直接連接,因此即使對鏈條8施加引起扭曲的力,由于受到臺階軸16的支承,鏈條 8也不會扭曲。因此,鏈節(jié)滾20不會從鏈輪10脫落。另外,由于鏈條8在相鄰的臺階軸16彼此之間不具有關節(jié),因此與在臺階軸16之 間具有多個關節(jié)的現(xiàn)有鏈條相比,與鏈輪10嚙合時的多邊形運動變得顯著。若多邊形運動 變得顯著,則臺階9的水平速度的變動、即所謂速度波動變得顯著,因此優(yōu)選具備對其進行 抑制的機構。以下,說明防止由多邊形運動引起的臺階9的水平速度波動的機構的一例。圖5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鏈輪10與鏈條8的關系的側視圖。在圖5中, 鏈輪10由旋轉軸30支承,沿逆時針方向旋轉,五個槽31a 31e分別與臺階軸16所具備 的鏈節(jié)滾20嚙合,驅動鏈條8。在此,列舉了鏈輪10具備五個槽30a 30e的例子,但是槽 的數目并不局限于此。并且,鏈輪10具備引導件35,該引導件35引導安裝在臺階軸16上的鏈節(jié)滾20, 并抑制臺階9的水平速度波動。該引導件35具備變形了的圓弧狀的引導面36,沿該引導面 36引導各鏈節(jié)滾20。如圖5所示,引導件35的引導面36在鏈輪10的十二點鐘的位置,位于比鏈輪10 的節(jié)圓37靠近徑向內側的位置,且位于將鏈節(jié)滾20完全收入槽31a內的位置。引導面36 從該位置描繪彎曲的曲線的同時,逐漸接近節(jié)圓37,并在從十二點鐘的位置沿逆時針方向 旋轉了 72°的位置,位于將鏈節(jié)滾20從槽31b推出到幾乎脫落位置的位置。在進一步沿逆 時針方向旋轉了 72°的槽31c的位置,引導面36再次進入到比節(jié)圓37更靠徑向內側的位 置,以將鏈節(jié)滾20收入槽31c內的方式進行引導。引導面36從那里逐漸向徑向外側延伸,
5在大致六點鐘的位置,位于使鏈節(jié)滾20與節(jié)圓37大致外接的位置,在此傳送給導軌22。接下來,說明引導面36的繪圖方法。圖6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引導件35 的引導面36的繪圖方法的圖。在圖6中,首先,以鏈條8或板15的前進方向后方的鏈節(jié)滾 20的中心為中心,以到該板15的前進方向前方的鏈節(jié)滾20的中心為止的長度L為半徑描 繪圓弧。然后,描繪連接鏈輪10的旋轉軸30的中心40與鏈輪10或槽的中心的位置的徑 向直線。將平滑連接上述描繪的圓弧與徑向直線的交點而得到的曲線,作為鏈節(jié)滾20應該 追蹤移動的鏈節(jié)滾中心移動曲線,并將從該鏈節(jié)滾中心移動曲線向鏈輪10的徑向內側僅 移動了鏈節(jié)滾20的半徑而得到的曲線作為引導面36。在圖6所示的例子中,首先,得到圓弧r0與徑向直線RbO的交點bO,該圓弧rO在 鏈條8的多個板15中,以例如將前進方向前方的鏈節(jié)滾20收入到鏈輪10的位于十二點鐘 的位置的槽31a內的板15的前進方向后方的鏈節(jié)滾20的中心aO為中心,以到前進方向前 方的鏈節(jié)滾20的中心為止的鏈節(jié)滾間的長度L為半徑進行描繪,該徑向直線RbO連接鏈輪 10的旋轉軸30的中心40與鏈輪10的位于十二點鐘位置的槽31a的中心。接下來,在板15前進L期間,鏈輪10需要旋轉72°,為了得到所需精度而將板15 的鏈節(jié)滾之間的長度L進行四等分,求出板15的每L/4前進位置的鏈節(jié)滾20所應該占有 的位置。因此,前進方向后方的鏈節(jié)滾20的中心aO前進L/4= ΔχΟ而成為al的位置,這 期間,為了使鏈輪10旋轉Δ θ0 = 72° /4=18°,前進方向前方的鏈節(jié)滾20的中心需要 位于圓弧rl與徑向直線Rbl的交點bl上,所述圓弧rl以前進方向后方的鏈節(jié)滾20的中 心al為中心并以半徑L描繪,所述徑向直線Rbl從十二點鐘位置沿逆時針方向旋轉18°。同樣地,前進方向前方的鏈節(jié)滾20的中心需要位于圓弧r2、r3、r4與每前進18° 的徑向直線Rb2、Rb3、Rb4的交點b2、b3、b4上,隨著板15每移動L/4,前進方向后方的鏈節(jié) 滾20的中心從al向32、33、&4前進,從所述中心以半徑1^描繪出圓弧『2、『3、『4。若同樣 地繼續(xù)這樣的繪圖作業(yè),則如圖6所示,得到交點cl、c2、c3、c4、dl、d2、d3,平滑地連接所 述一連串交點b0 b4、cl c4、dl d3的曲線是鏈節(jié)滾中心移動曲線。引導件35的引 導面36的曲線是相對于該鏈節(jié)滾中心移動曲線僅向鏈輪10的徑向內側移動鏈節(jié)滾20的 半徑量的曲線。通過將具備如此求出的引導面36的引導件35安裝于鏈輪10,能夠使臺階9完全 不產生水平速度波動而以恒定速度移動。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通過形成以上的結構,能夠縮小鏈條8的寬度方向尺 寸,由此,能夠縮小自動扶梯的寬度尺寸。并且,能夠解決因在一個鏈節(jié)中使用一片板15來 形成鏈條8而產生的鏈節(jié)滾20從鏈輪10脫落的問題。進而,能夠完全不產生臺階9的水 平速度波動地對臺階9進行驅動,所述臺階9的水平速度波動因使相鄰的臺階軸16彼此之 間不具有關節(jié)而產生。另外,通過在一個鏈節(jié)中使用一片板15來形成鏈條8,與現(xiàn)有的鏈條相比,不僅能 夠削減板15的個數,而且能夠削減在板15彼此之間夾持的墊圈等的滑動構件的個數。如 此,由于能夠削減部件個數,因此能夠降低成本。此外,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在臺階9的外側依次配置有鏈條8、鏈節(jié)滾20、臺 階滾21。但是,并不局限于該順序。此外,只要不與臺階9干涉,則沒必要配置在臺階9的 外側。若在臺階9的內側配置鏈條8、鏈節(jié)滾20、臺階滾21,則能夠進一步縮小乘客輸送機的寬度尺寸。另外,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在引導件35的引導面36的繪圖中,以在鏈輪10 的十二點鐘位置使鏈輪10與鏈節(jié)滾20嚙合的方式進行繪圖。但是,未必需要在鏈輪10的 十二點鐘的位置使鏈輪10與鏈節(jié)滾20嚙合,也可以以在其它任一位置嚙合的方式進行繪 圖來確定引導面36。例如,引導件35的引導面36可以考慮為如下形狀的情況在引導面35的入口部 分,在使鏈節(jié)滾20的中心成為鏈輪10的節(jié)圓37上的位置接收,接下來,在到達鏈輪10的 十二點鐘位置之前,使鏈節(jié)滾20的中心移動到鏈輪10的比節(jié)圓37更靠徑向外側的位置。此時,在鏈輪10的十二點鐘位置,鏈節(jié)滾20與鏈輪10的槽31a不嚙合。另一方 面,對于沿此時的位于十二點鐘位置的鏈節(jié)滾20的逆時針方向相鄰的一個鏈節(jié)滾20,由于 位于十二點鐘位置的鏈節(jié)滾20的中心b0位于節(jié)圓37的外側,因此以其為中心的圓弧r4 與連接鏈輪10的旋轉軸30的中心40和槽31b的中心的徑向直線Rb4的交點b4,相對于節(jié) 圓37位于內側,鏈節(jié)滾20與槽31b嚙合。由此,雖然在位于十二點鐘位置的中心b0的鏈 節(jié)滾20處未嚙合,但是由于在中心b4的鏈節(jié)滾20中能夠確保嚙合,因此不會對由鏈輪10 進行的驅動動作帶來障礙。如此,由于能夠將節(jié)圓37的高度作為鏈節(jié)滾20的移動路徑,因此在鏈輪10的收 入鏈節(jié)滾20的部分,能夠抑制臺階9的姿態(tài)變化。而且,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為了抑制臺階9的水平速度波動而使用了引導件 35。但是,并不局限于該方法,也可以使用在導軌22上設置凹凸來抑制水平速度波動的方 法,或者使鏈輪10的旋轉速度自身變化來抑制水平速度波動的方法等。另外,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鏈輪10與鏈節(jié)滾20通過鏈輪10的槽31a 31e 嚙合。但是,鏈輪10與鏈節(jié)滾20嚙合的部分未必需要為槽那樣的形狀,只要是能夠充分確 保與鏈節(jié)滾20的嚙合的凹部,任何形狀都可以。此外,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作為乘客輸送機的一例,舉例說明了自動扶梯, 但是當然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同樣適用于其它的乘客輸送機。實施方式2圖7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臺階的連接部的俯視圖,圖8是示出本發(fā)明的 實施方式2的臺階的連接部的側視圖,圖9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圖8的A-B剖面圖。在 圖7中標注與圖2相同的符號來表示相同或相當的結構,在圖8中標注與圖3相同的符號 來表示相同或相當的結構,在圖9中標注與圖4相同的符號來表示相同或相當的結構,在此 省略說明。與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相比,省略了鏈節(jié)滾20,伴隨于此,將臺階滾21分別配置 在鏈條8的寬度方向兩外側,這一結構不同。接下來,說明如此構成的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的臺階9的驅動動作。臺階滾21 在導軌22上滾動,若到達鏈輪10,則傳送給鏈輪10。然后,臺階滾21與鏈輪10嚙合,沿引 導件35的引導面36使鏈輪10循環(huán),再次傳送給導軌22。S卩,臺階滾21兼具有鏈節(jié)滾20 的功能,通過與鏈輪10嚙合來驅動臺階9。引導件35的引導面36的繪圖方法與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相同。首先,以鏈條8 或板15的前進方向后方的臺階滾21的中心為中心,以到該板15的前進方向前方的臺階滾 21的中心為止的長度L為半徑描繪圓弧。然后,描繪連接鏈輪10的旋轉軸30的中心40與鏈輪10或槽的中心的位置的徑向直線。將平滑連接如此描繪的圓弧與徑向直線的交點而 得到的曲線,作為臺階滾21應該追蹤移動的臺階滾中心移動曲線,并將從該臺階滾中心移 動曲線僅向鏈輪10的徑向內側移動臺階滾21的半徑而得到的曲線作為引導面36。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中,通過形成以上結構,能夠進一步縮小乘客輸送機的寬 度尺寸。而且,由于不需要鏈節(jié)滾20,因此能夠進一步減少部件個數,降低成本。以上,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及2。所述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及2中說明的結 構能夠相互組合。
權利要求
一種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具備支承臺階的臺階軸和驅動所述臺階的鏈輪,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臺階連接成環(huán)狀的鏈條將板沿長度方向連接成一列狀,并且相鄰的所述板通過所述臺階軸而相互轉動自如,所述鏈輪通過與嚙合部嚙合來驅動所述臺階,所述嚙合部設置在所述臺階軸的連接有所述板的位置的兩側中的一方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嚙合部是旋轉自如地 安裝于臺階軸的鏈節(jié)滾。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嚙合部是旋轉自如地 安裝于臺階軸且在導軌上滾動的臺階滾。
4.根據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相對于鏈輪固定并具有引導嚙合部的引導面的引導件,對于所述引導件,求出如下的圓弧與如下的徑向直線的交點,其中,所述圓弧以位于規(guī)定的板的前進方 向前方和后方的所述嚙合部的中心之間的長度為半徑,以位于所述規(guī)定的板的前進方向后 方的所述嚙合部的中心位置為中心描繪而成,所述徑向直線連接所述鏈輪的旋轉軸的中心 和與所述嚙合部嚙合的所述鏈輪的凹部的中心位置,每當所述嚙合部移動規(guī)定距離且所述鏈輪對應于所述規(guī)定距離而旋轉時,依次求出所 述交點,沿連接所述交點之間的曲線形成所述引導面。
5.根據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重疊多片 平板而形成板。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重疊多片平板而形成板。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在通過鏈輪和鏈條來驅動臺階的乘客輸送機的驅動裝置中,通過縮小鏈條自身的寬度尺寸,來實現(xiàn)縮小乘客輸送機的寬度尺寸。相對于現(xiàn)有的一個鏈節(jié)使用兩片板的鏈條,在一個鏈節(jié)中使用一片板(15)來形成鏈條(8)。相鄰的板(15)彼此由臺階軸(16)連接,相互旋轉自如。鏈輪(10)與鏈節(jié)滾(20)嚙合、牽引鏈條(8),以此來驅動臺階(9),所述鏈節(jié)滾(20)旋轉自如地安裝在臺階軸(16)的連接有板(15)的位置的寬度方向兩外側。
文檔編號B66B23/00GK101941634SQ20101011325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7月2日
發(fā)明者宮崎嘉壽也, 橋丘豐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