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印刷電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031666閱讀:24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印刷電路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電子設備已進入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時代, 電子設備的功能得以改善,運行的可靠性不斷提高,目前,人們曰 常生活中使用的消費性電子產(chǎn)品的電源絕大多數(shù)均符合國家或國際 安規(guī)標準,對人為誤操作導致的過電壓或過大漏電流可以達到防護 的功能,然而,對于自然災害,例如雷電的防護能力卻不盡如人意, 部份電子設備即使內(nèi)部有防雷裝置,也是于其電源印刷電路板上外 加昂貴的防雷元件。
請參閱圖1,是一種現(xiàn)有技術的印刷電路板結構示意圖。該印 刷電路板1包括一基板11及設置于該基板11上的電路10。該電路 10包括一第 一市電輸入線110、一第二市電輸入線120、 一地線130、 一第一防雷元件141及一第二防雷元件142。該第一市電輸入線110 及該第二市電輸入線120分別與該地線130相鄰,且該第 一 防雷元 件141與該第 一 市電輸入線110及該地線130相連接,該第二防雷 元件142與該第二市電輸入線120及該地線130相連接。
該第 一市電輸入線110是市電的火線輸入線L,其包括一矩形 線路111及由該矩形線路111延伸出的 一 第 一焊接部113, 該第一 焊接部113包括一第一焊點1131。
該第二市電輸入線120是市電的零線輸入線N,其包括一矩形 線路121及由該矩形線路121延伸出的一第二焊接部123,該第二 焊接部123包括一第二焊點1231。
該地線130包括一主線路131及相互平行的第一支路132、第
二支路133及第三支路134,該第一支路132、第二支路133及第三 支路134均為該主線路131延伸出的懸臂,且均為矩形線路。該第 一支路132及該第三支路134分別包括一第三焊接部135及第四焊 接部136,該第三焊接部135及第四焊接部136分別是第一支路132 及第三支路134延伸出的懸臂。該第三焊接部135包括一第三焊點 1351,該第四焊接部136包括一第四焊點1361。
該第一市電輸入線110位于該第二支路133與第三支路134之 間,該第一焊點1131與該第四焊點1361相對。該第二市電輸入線 120位于該第一支路132與第二支路133之間,該第二焊點1231與 該第三焊點135 1相對。各相鄰線路之間均有 一 定距離。
該第一防雷元件141位于該第 一市電輸入線110與該第三支路 134之間,其兩端分別與該第 一焊點1131及該第四焊點1361焊接; 該第二防雷元件142位于該第二市電輸入線120與該第一支路132 之間,其兩端分別與該第二焊點1231及該第三焊點1351焊接。即 該第一市電輸入線110與該地線130通過該第一防雷元件141相連, 該第二市電輸入線120與該地線130通過該第二防雷元件142相連。
該第一防雷元件141及該第二防雷元件142通常是一種壓敏電 阻,當其兩端電壓較低時,其阻值非常高,相當于絕緣電阻;當電 壓值增大,超過一臨界值時,壓敏電阻阻值變小接近短路,流經(jīng)其 的電流增大,也稱為壓敏電阻被擊穿。
當該電路IO正常工作時,該第一防雷元件141及該第二防雷元 件142兩端電壓值較低,其阻值非常高,該第一焊點1131與該第四 焊點1361之間、該第二焊點123 1與該第三焊點135 1之間均無電流 通過,處于開路狀態(tài)。
當有雷電高壓經(jīng)該第 一市電輸入線110或該第二市電輸入線 120進入該電路10時,該第一防雷元件141或該第二防雷元件142 被擊穿,其阻值急劇減小,導致該第 一 市電輸入線110或該第二市 電輸入線120與該地線130之間短路,從而將雷電高壓通過該地線 130導入大地,起到防止雷電損壞該印刷電路板1的作用。
然,該印刷電路板1存在以下缺點首先,該第一防雷元件141
及該第二防雷元件142價格昂貴,且有焊接工藝成本;其次,該第 一防雷元件141及該第二防雷元件142有一定的面積與高度,勢必 增大該印刷電路板1的厚度及面積,進而影響其所連接的電子設備 的體積,不符合電子設備輕薄化的要求。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印刷電路板成本較高及體積較大的問題, 提供一種可降低成本及體積且可有效防雷的印刷電路板。
一種印刷電路板,其包括一基板及一設置于該基板的電路,該 電路包括一第一市電輸入線、 一第二市電輸入線及一地線。該第一 市電輸入線及該第二市電輸入線分別包括至少一尖鋒,該地線包括 至少二尖鋒,該第一市電輸入線的尖鋒及該第二市電輸入線的尖鋒 分別與該地線的尖鋒相對設置。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上述印刷電路板,其第一市電輸入線、第二 市電輸入線與地線相對的尖鋒可代替防雷器件達到防雷效果,節(jié)省 了現(xiàn)有技術印刷電路板中外加防雷器件的元件成本及焊接成本,且 可減小印刷電路板的面積及厚度,有利于該印刷電路板及其所連接 的電子設備的輕薄化。


圖1是一種現(xiàn)有技術印刷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印刷電路板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印刷電路板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印刷電路板第三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印刷電路板第四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印刷電路板第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閱圖2,是本發(fā)明印刷電路板第 一 實施方式的示意圖。該 印刷電路板2包括一基板21及設置于該基板21的電路20。該電路20包括一第一市電輸入線210、 一第二市電輸入線220及一地線 230。該第 一市電輸入線210及該第二市電輸入線220分別與該地線 230相鄰。該第 一 市電輸入線210、該第二市電輸入線220及該地線 230均為銅箔線路。
該第一市電輸入線210是市電的火線輸入線L,其包括一矩形 線路211及一由該矩形線路211延伸出的臂狀第一焊接部212。該 矩形線路211包括 一 第 一 端點2111、分別由該第 一 端點2111相鄰 的二邊緣向外延伸出的一第一尖鋒213及一第二尖鋒214。該第一 端點2111是該第 一市電輸入線210的輸入端口 。該第 一焊接部212 包括一第一焊點2121。
該第二市電輸入線220是市電的零線輸入線N,其為一矩形線 路,該矩形線路包括一第兩端點221、分別由該第兩端點221相鄰 的三邊緣向外延伸的一第三尖鋒223、 一第四尖鋒224及一第五尖 鋒225 。該第兩端點221是該第 一 市電輸入線220的輸入端口 。
該地線230包括一主線路231及相互平行的第 一支路232、第 二支路233及第三支路234。該主線路231是一矩形線路,該第一 支路232及該第三支路234分別是該主線路231的兩端延伸出的二 臂狀矩形線路,該第二支路233是該主線路231的中部延伸出的一 臂狀矩形線路。該第一支路232、該第二支路233及該第三支路234 均向同 一 方向延伸。該主線路23 1與該第二支路233及該第三支路 234構成一第 一收容空間250,該主線路231與該第 一支路232及該 第二支路233構成一第二收容空間260。
該主線路23 1被.該第二支路233與該第三支路234分隔部份包 括一第六尖鋒235,該主線路231被該第 一支路232與該第二支路 233分隔部份包括一第七尖《奪236。該第六尖鋒235與該第七尖鋒 236分別是由該主線路231向該第一收容空間250及該第二收容空 間260延伸出。該第二支路233包括一第三端點2331 、分別由該第 三端點2331相對的二邊緣向該第 一 收容空間250及該第二收容空間 260延伸出的一第八尖鋒237及一第九尖鋒238。該第三端點2331 是該地線230的輸入端口 。該第一支路232的邊緣向該第二收容空 間260延伸出 一 第十尖4奪239。該第三支路234的端點包括一第二 焊點2341。
該第一尖鋒213、第二尖鋒214、第三尖鋒223、第四尖鋒224、 第五尖鋒225、第六尖鋒235、第七尖鋒236、第八尖鋒237、第九 尖鋒238及第十尖鋒239均為三角形尖鋒。
該第 一市電輸入線210位于該第 一收容空間250內(nèi),該第二市 電輸入線220位于該第二收容空間260內(nèi),且各相鄰線路之間均有 一定距離。該第一端點2111、第三端點2331及第兩端點221依次 并列相鄰,該第一端點2111及該第兩端點221均與該主線路231 相對。該第一焊點2121與該第二焊點2341相對。該第一市電輸入 線210的第一尖鋒213與該地線230的第六尖鋒235鋒鋒相對,該 第 一市電輸入線210的第二尖鋒214與該地線230的第八尖鋒23 7 鋒鋒相對,該第二市電輸入線220的第三尖鋒223與該地線230的 第九尖鋒238鋒鋒相對,該第二市電輸入線220的第四尖鋒224與 該地線230的第七尖鋒236鋒鋒相對,該第二市電輸入線220的第 五尖鋒225與該地線230的第十尖鋒239鋒鋒相對。
該電路20進一步包括一電容240,其兩端分別與該第一焊點 2121及該第二焊點2341焊接。
該電路20正常工作時,由于進入該第一市電輸入線210及該第 二市電輸入線220的電壓不超出安全電壓范圍,故該第一市電輸入 線210包含的第 一 尖鋒213、第二尖4奪214,該第二市電輸入線220 包含的第三尖鋒223、第四尖鋒224及第五尖鋒225,該地線230 包含的第六尖鋒235、第七尖鋒236、第八尖鋒237、第九尖鋒238 及第十尖鋒239均等同于平滑線路,對電路20不產(chǎn)生影響。
當有雷電高壓經(jīng)該第 一市電輸入線210進入該印刷電路板2 的電路20時,相對的該第 一尖鋒213與該第六尖鋒235之間、該第 二尖鋒214與該第八尖鋒237之間均產(chǎn)生極高電壓;當雷電高壓經(jīng) 該第二市電輸入線220進入該印刷電路板2的電路20時,相對的 該第三尖鋒223與該第九尖鋒238之間、該第四尖鋒224與該第七 尖鋒236之間、該第五尖鋒225與該第十尖鋒239之間均產(chǎn)生極高
電壓。該極高電壓擊穿各相對尖鋒之間的空氣形成高壓電弧,將該
第 一市電輸入線210或該第二市電輸入線220的雷電高壓導入該地 線230,進而將其引入大地,以確保該印刷電路板2免受雷電損傷, 達到防雷的效果。
以上各相對的尖鋒之間的距離均為3.2mm,以符合國際安規(guī)標 準。如該距離過小,則雷電高壓進入該電路20時,各尖鋒之間易產(chǎn) 生火花放電,對電路20連接的電容240造成損傷,且影響防雷效果; 如該距離過大,雷擊時,各相對尖鋒之間不易產(chǎn)生高壓電弧,影響 該印刷電路板2的防雷效果。為避免該電容240被雷擊時銅箔尖鋒 可能產(chǎn)生的火花放電所傷,與其連接的第三支路234的邊緣不設尖 鋒。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雷電高壓進入該印刷電路板2時,相對設置 的該第一尖鋒213與該第六尖鋒235之間、該第二尖鋒214與該第 八尖鋒237之間、該第三尖鋒223與該第九尖鋒238之間、該第四 尖鋒224與該第七尖鋒236之間、該第五尖鋒225與該第十尖鋒239 之間高壓放電,將雷電高壓通過該地線230導入大地,代替防雷器 件達到防雷效果,節(jié)省了外加防雷器件的元件成本及焊接成本,且 可減小該印刷電路板2的面積及厚度。
請參閱圖3,是本發(fā)明印刷電路板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該印刷電路板3具有與該第 一 實施方式2相似的結構,不同的處在 于該第一尖鋒313、第二尖鋒314、第三尖鋒323、第四尖鋒324、 第五尖鋒325、第六尖鋒335 、第七尖鋒336、第八尖鋒337、第九 尖鋒338及第十尖鋒339均為鋸齒狀尖鋒形狀。該印刷電路板3可 達到與該第 一 實施方式的印刷電路板2相同的效果。
請參閱圖4,是本發(fā)明印刷電路板第三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該印刷電路板4具有與該第一實施方式2相似的結構,不同的處在 于該第一尖鋒413、第二尖鋒414、第三尖鋒423、第四尖鋒424、 第五尖鋒425、第六尖鋒435、第七尖鋒436、第八尖鋒437、第九 尖鋒438及第十尖鋒439均為以曲線相連的兩個連續(xù)三角形尖鋒。 該印刷電路板4可達到與該第 一 實施方式的'印刷電路板2相同的效
果。
請參閱圖5,是本發(fā)明印刷電路板第四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該印刷電路板5具有與該第 一 實施方式2相似的結構,不同的處在 于該地線530的第一支路532與該第二市電輸入線520相鄰的邊 緣不設尖鋒。
請參閱圖6,是本發(fā)明印刷電路板第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該印刷電路板6具有與該第 一 實施方式2相似的結構,不同的處在 于該地線630包括一主線路631、 一第 一 支路632及一 第二支路 633,該第一支路632及該第二支路633分別是由該主線路631兩端 向同一方向延伸出。該第一市電輸入線610僅包括由該第一端點 6111的邊緣延伸出的一第一尖鋒613,該第二市電輸入線620僅包 括由該第兩端點621的邊緣延伸出的一第二尖鋒624,該地線630 僅包括由該主線路631的邊緣延伸出的一第三尖鋒635及一第四尖 鋒636。該第一尖鋒613與該第三尖鋒635相對,該第二尖鋒624 與該第四尖鋒636相對。
以上所述實施方式中,該印刷電路板2 、 3 、 4、 5、 6的線路 也可以是鋁、銀等其它金屬箔制成。
權利要求
1.一種印刷電路板,其包括一基板及一設置于該基板的電路,該電路包括一第一市電輸入線、一第二市電輸入線及一地線,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市電輸入線及該第二市電輸入線分別包括至少一尖鋒,該地線包括至少二尖鋒,該第一市電輸入線的尖鋒及該第二市電輸入線的尖鋒分別與該地線的尖鋒相對設置。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市電輸入線、該第二市電輸入線均與該地線相鄰,且各相鄰電路之間均有一定距離。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該地線包 括一主線路及由該主線路向同一方向延伸出的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該主線路與該第二支路及該第三支路構成一第一收容 空間,該主線路與該第一支路及該第二支路構成一第二收容空間,該第 一市電輸入線設置于該第 一收容空間,該第二市電輸入線設置于該第二收容空間。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該地線的尖鋒個數(shù)為五,其二分別由該主線路及該第二支路延伸向該第一收容空間,其余三分別由該主線路、該第一支路及該第二支路延伸向該第二收容空間,該第一市電輸入線的尖鋒個數(shù)為二,該第二市電輸入線的尖鋒個數(shù)為三。 '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該地線的尖鋒個數(shù)為四,其二分別由該主線路及該第二支路延伸向該第一收容空間,另二分別由該主線路及第二支路延伸向該第二收容空間, 該第一市電輸入線的尖鋒個數(shù)為二,該第二市電輸入線的尖鋒個數(shù)為二。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市 電輸入線、該第二市電輸入線及該地線的每一尖鋒均為三角形。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市 電輸入線、該第二市電輸入線及該地線的每一尖鋒均為鋸齒形。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市電輸入線、該第二市電輸入線及該地線的每 一 尖鋒均為以曲線 相連的兩個連續(xù)三角形尖鋒。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市 電輸入線、該第二市電輸入線及該地線可為鋁箔、銅箔或銀箔。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相對設置 的該第 一市電輸入線的尖鋒與該地線的尖鋒之間的距離及相對設 置的該第二市電輸入線的尖鋒與該地線的尖鋒之間的距離均為3.2mm。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印刷電路板,其包括一基板及一設置于該基板的電路,該電路包括一第一市電輸入線、一第二市電輸入線及一地線。該第一市電輸入線及該第二市電輸入線分別包括至少一尖鋒,該地線包括至少二尖鋒,該第一市電輸入線的尖鋒及該第二市電輸入線的尖鋒分別與該地線的尖鋒相對設置。本發(fā)明的印刷電路板具有防雷擊的效果。
文檔編號H05K1/00GK101175364SQ20061006346
公開日2008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1月3日
發(fā)明者通 周, 周和康, 魯建輝 申請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創(chuàng)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