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包括納米膠貼、葉片底座、軸I、葉片I、軸II、葉片II、軸III、葉片III、軸IV、葉片IV,所述納米膠貼一面粘貼在手機上,所述納米膠貼另一面粘貼在所述葉片底座上,所述軸I、所述葉片I、所述軸II、所述葉片II、所述軸III、所述葉片III、所述軸IV、所述葉片IV有兩組且對稱安裝在葉片底座一側(cè),所述葉片通過相對應(yīng)的所述軸進行嵌入式連接且相互彎曲角度為一定值,同時可平放在所述葉片底座的凹槽內(nèi),對稱調(diào)整兩組相應(yīng)的葉片,通過從所述葉片底座中彎出的葉片數(shù)來實現(xiàn)支撐手機的不同傾斜角度。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手機支撐角度可根據(jù)需要調(diào)節(jié),結(jié)構(gòu)簡單,安裝方便,便于攜帶。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機輔助配件,尤其涉及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
【背景技術(shù)】
[0002]目前手機已經(jīng)成為人們?nèi)粘I钪胁豢扇鄙俚墓ぞ?,隨著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的不斷進步,手機也正向多元化發(fā)展,其功能日益強大。手機不僅作為電話通訊使用,還可以傳遞圖像、聲音等信息,用手機看電視、電影或視頻通話已成為現(xiàn)實。為了能夠?qū)⑹謾C像筆記本電腦一樣支撐在桌面上,各生產(chǎn)廠家推出了多種手機支座裝置。但現(xiàn)有的手機支撐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均存在攜帶不方便和支撐角度無法調(diào)節(jié)等缺點。因此,設(shè)計一種攜帶方便和支撐角度可調(diào)的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有著現(xiàn)實的意義。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實現(xiàn)一種攜帶方便和支撐角度可調(diào)的手機支架。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設(shè)計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包括納米膠貼、葉片底座、軸1、葉片1、軸I1、葉片I1、軸II1、葉片II1、軸IV、葉片IV,所述納米膠貼一面粘貼在手機上,所述納米膠貼另一面粘貼在所述葉片底座上,所述葉片I通過所述軸I與所述葉片底座連接,所述葉片II通過所述軸II與所述葉片I連接,所述葉片III通過所述軸III與所述葉片II連接,所述葉片IV通過所述軸IV與所述葉片III連接,所述葉片1、所述葉片I1、所述葉片II1、所述葉片IV可平放在所述葉片底座的凹槽內(nèi),有與所述軸1、所述葉片
1、所述軸I1、所述葉片I1、所述軸II 1、所述葉片II 1、所述軸IV、所述葉片IV完全相同的另一葉片組,且對稱安裝在所述葉片底座同側(cè)的另一邊,通過調(diào)整兩組相應(yīng)葉片來實現(xiàn)支撐所述手機的不同傾斜角度。
[0004]所述葉片底座與所述葉片1、所述葉片I1、所述葉片II1、所述葉片IV均為硬塑料。
[0005]所述葉片底座、所述葉片1、所述葉片I1、所述葉片II1、所述葉片IV之間通過相應(yīng)的所述軸1、所述軸I1、所述軸II1、所述軸IV均為嵌入式連接,且相互彎曲角度為一定值。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機支撐角度可根據(jù)需要調(diào)節(jié),結(jié)構(gòu)簡單,安裝方便,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總體結(jié)構(gòu)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第一種位置支撐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第二種位置支撐圖;
[0010]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第三種位置支撐圖;
[0011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第四種位置支撐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介紹,但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3]參見附圖1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包括納米膠貼(2)、葉片底座(3)、軸1(4)、葉片1(5)、軸11(6)、葉片11(7)、軸111(8)、葉片111(9)、軸IV(1)、葉片IV(Il),所述納米膠貼
(2)—面粘貼在手機(I)上,所述納米膠貼(2)另一面粘貼在所述葉片底座(3)上,所述葉片I(5)通過所述軸1(4)與所述葉片底座(3)連接,所述葉片11(7)通過所述軸11(6)與所述葉片1(5)連接,所述葉片111(9)通過所述軸111(8)與所述葉片11(7)連接,所述葉片IV(Il)通過所述軸IV(1)與所述葉片111(9)連接,所述葉片1(5)、所述葉片11(7)、所述葉片111(9)、所述葉片IV(Il)可平放在所述葉片底座(3)的凹槽內(nèi),有與所述軸1(4)、所述葉片1(5)、所述軸11(6)、所述葉片11(7)、所述軸111(8)、所述葉片111(9)、所述軸IV(1)、所述葉片IV(Il)完全相同的另一葉片組,且對稱安裝在所述葉片底座(3)同側(cè)的另一邊,通過調(diào)整兩組相應(yīng)葉片來實現(xiàn)支撐所述手機(I)的不同傾斜角度。
[0014]所述葉片底座(3)與所述葉片1(5)、所述葉片11(7)、所述葉片111(9)、所述葉片IV
(11)均為硬塑料。
[0015]所述葉片底座(3)、所述葉片1(5)、所述葉片11(7)、所述葉片111(9)、所述葉片IV
(11)之間通過相應(yīng)的所述軸1(4)、所述軸11(6)、所述軸111(8)、所述軸IV(1)均為嵌入式連接,且相互彎曲角度為一定值。
[0016]參見附圖2,所述葉片IV (I I)通過所述軸I V( 1)彎出所述葉片底座(3)的凹槽,所述葉片底座(3)同側(cè)的另一邊與所述葉片IV(Il)相對應(yīng)葉片也通過相應(yīng)軸彎出所述葉片底座(3)的凹槽,且均與所述葉片底座(3)成一定角度。這樣,所述葉片底座(3)—側(cè)的兩個葉片一起支撐所述手機(I),使所述手機(I)被支撐的角度最小。
[0017]參見附圖3,所述葉片III (9)通過所述軸111(8)彎出所述葉片底座(3)的凹槽,且與所述葉片底座(3)成一定角度,此時,所述葉片111(9)與所述軸IV(1)、所述葉片IV(Il)均在所述葉片底座(3)的凹槽外,所述葉片底座(3)同側(cè)的另一邊與所述葉片IV(ll)、所述葉片111(9)相對應(yīng)的葉片也如此要求。這樣,所述葉片底座(3)—側(cè)的四個葉片一起支撐所述手機(I),使所述手機(I)被支撐的角度高于前一種支撐位置角度。
[0018]參見附圖4,所述葉片11(7)通過所述軸11(6)彎出所述葉片底座(3)的凹槽,且與所述葉片底座(3)成一定角度,此時,所述葉片11(7)與所述軸111(8)、所述葉片111(9)、所述軸IV(10)、所述葉片IV(11)均在所述葉片底座(3)的凹槽外,所述葉片底座(3)同側(cè)的另一邊與所述葉片IV (11)、所述葉片III (9)、所述葉片II (7)相對應(yīng)的葉片也如此要求。這樣,所述葉片底座(3)—側(cè)的六個葉片一起支撐所述手機(I),使所述手機(I)被支撐的角度高于前兩種支撐位置的角度。
[0019]參見附圖5,所述葉片1(5)通過所述軸1(4)彎出所述葉片底座(3)的凹槽,且與所述葉片底座(3)成一定角度,此時,所述葉片1(5)與所述軸II (6)、葉片11(7)、所述軸III
(8)、所述葉片111(9)、所述軸IV(1)、所述葉片IV(Il)均在所述葉片底座(3)的凹槽外,所述葉片底座(3)同側(cè)的另一邊與所述葉片IV(ll)、所述葉片111(9)、所述葉片11(7)、所述葉片1(5)相對應(yīng)的葉片也如此要求。這樣,所述葉片底座(3)—側(cè)的八個葉片一起支撐所述手機(I),使所述手機(I)被支撐的角度高于前三種支撐位置的角度。
【主權(quán)項】
1.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納米膠貼(2)、葉片底座(3)、軸1(4)、葉片1(5)、軸11(6)、葉片11(7)、軸111(8)、葉片111(9)、軸IV(1)、葉片IV(Il),所述納米膠貼(2)—面粘貼在手機(I)上,所述納米膠貼(2)另一面粘貼在所述葉片底座(3)上,所述葉片I(5)通過所述軸1(4)與所述葉片底座(3)連接,所述葉片11(7)通過所述軸11(6)與所述葉片1(5)連接,所述葉片111(9)通過所述軸111(8)與所述葉片11(7)連接,所述葉片IV(Il)通過所述軸IV(1)與所述葉片111(9)連接,所述葉片1(5)、所述葉片11(7)、所述葉片111(9)、所述葉片IV(Il)可平放在所述葉片底座(3)的凹槽內(nèi),有與所述軸1(4)、所述葉片1(5)、所述軸11(6)、所述葉片11(7)、所述軸111(8)、所述葉片111(9)、所述軸IV(1)、所述葉片IV(Il)完全相同的另一葉片組,且對稱安裝在所述葉片底座(3)同側(cè)的另一邊,通過調(diào)整兩組相應(yīng)葉片來實現(xiàn)支撐所述手機(I)的不同傾斜角度。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底座(3)與所述葉片1(5)、所述葉片11(7)、所述葉片111(9)、所述葉片IV(Il)均為硬塑料。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便攜式手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底座(3)、所述葉片1(5)、所述葉片11(7)、所述葉片111(9)、所述葉片IV(Il)之間通過相應(yīng)的所述軸1(4)、所述軸11(6)、所述軸111(8)、所述軸IV(1)均為嵌入式連接,且相互彎曲角度為一定值。
【文檔編號】H04M1/12GK205545464SQ201620101392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30日
【發(fā)明人】呂兆星
【申請人】呂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