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控制的路由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0001]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0002] 本專利申請要求于2013年4月16日提交的美國專利申請No. 13/863,602的優(yōu)先 權,其通過引用方式全文并入于此。
技術領域
[0003] 本發(fā)明總體設及一種內容分發(fā)系統,并且具體而言,設及一種用于內容分發(fā)系統 的網絡路由機制。
【背景技術】
[0004] 從對于網絡邊緣的內容傳遞網絡(CDN)而言的網絡視角,如今的互聯網服務正部 署越來越多的流量源?;ヂ摼W入網點(Po巧的本地網絡結構需要昂貴的網絡裝置/設備W 有助于出站流量。諸如邊界網關協議度G巧的網絡協議將運些內容分發(fā)服務器連接至各種 自治系統(A巧。在AS中,前綴或者其他可達性信息被交換W做出核屯、路由決策。使用簡單 路由選擇算法(例如,最佳路徑)的網絡協議,沒有處理高流量場景的智能,在運些場景中, 一些AS正過載它們的寬帶。
【發(fā)明內容】
[0005] 本文公開的技術能夠使路由決策從處于服務網絡邊緣的網絡設備/裝置(諸如, 路由器)轉移至該服務網絡的主機服務器。所公開的技術改變了網絡設備將IP數據包轉 發(fā)出內容分發(fā)系統的方式。在傳統的路由方案下,網絡設備基于可配置偏好,做出獨立的轉 發(fā)決策。在本文中,內容分發(fā)系統可W修改路由方案,W便互聯網協議(I巧數據包基于不 透明標簽被轉發(fā),而不是基于網絡設備處的路由計算?;谀康牡豂P地址/前綴的路由計 算在網絡結構的主機服務器上完成。因為路由決策被轉移至主機服務器,減少了網絡設備 功能要求,因此內容分發(fā)系統在網絡設備上節(jié)省了許多成本。
[0006] 本文公開的技術除了能夠使內容分發(fā)系統具有可配置路由偏好,也能夠使之具有 條件路由能力。條件路由策略可基于網絡利用率。網絡條件可被實時監(jiān)控。例如,通過改 變主機服務器中的不透明標簽策略,內容分發(fā)系統可將流量從處于其容量的80%的鏈路轉 移到次鏈路。沒有基于網絡利用率將流量從一個鏈路轉移到另外一個鏈路的能力,整個內 容分發(fā)網絡結構將會受到最低容量/寬帶鏈路的最小公分母的限制。所公開的基于網絡利 用率數據的條件使得內容分發(fā)系統能夠監(jiān)控并管理網站流量水平,使之保持在一個可應答 W及粒度水平。
[0007] 除了或替代W上描述的內容,一些實施方式還有其他方面、元素、特征和步驟。運 些潛在的另外和替代的內容將在余下的說明中描述。
[0008] 在所附針對方法、存儲介質和系統的權利要求中,具體公開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 方式,其中,在一個權項要求類別(例如,方法)中提到的任何特征,也都可W在另外一個權 利要求類別(例如,系統)中被要求。所附權利要求中的依賴性或引用內容僅依形式理性選 擇。但是,從之前的任何權利要求中(具體而言,多重依賴性)刻意引用的任何主題也可被 要求,因此無論所附權利要求選擇何種依賴性,權利要求及其特征的任何組合都能被要求。
[0009]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一種方法,包括:
[0010] 從自治系統中收集前綴條目;
[0011] 接收內容請求發(fā)送特定的數字內容至前綴;
[0012] 當前綴被列入從自治系統中收集來的前綴條目時,在主機服務器生成基于自治系 統的不透明標簽,用于數字內容的互聯網協議(I巧數據包;并且 陽01引將IP數據包轉發(fā)出網絡設備的出口接口,該出口接口對應不透明標簽。
[0014] 不透明標簽可對應與自治系統直接關聯的網絡設備的出口接口。
[0015]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一種方法,進一步可包括,從網絡設備中離線儲 存前綴條目。
[0016] 網絡設備可儲存不透明標簽與出口接口之間的映射。
[0017] 收集前綴條目可包括:經由對網絡設備透明的路由收集服務收集前綴條目。
[0018] 收集前綴條目可包括:收集完整的互聯網路由表,表明自治系統為到達該前綴的 缺省路由。
[0019]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實施方式中,該實施方式也可被要求,一種方法,包括:
[0020] 通過網絡設備收集前綴條目;
[0021] 通過監(jiān)控傳出網絡流量確定是否滿足網絡條件;
[0022] 基于網絡條件,將不透明標簽與前綴條目中的目的地前綴關聯;
[0023] 用不透明標簽標識預定前往目的地前綴的互聯網協議(I巧數據包;
[0024] 基于不透明標簽,轉發(fā)網絡設備的IP數據包。 陽0巧]監(jiān)控傳出網絡流量可包括:
[00%] 在主機服務器上提供流量采樣服務,W采樣來自目的地前綴的流量;并且
[0027] 將前綴條目與采樣流量配對,W確定有多少數據從主機服務器發(fā)送至目的地前 綴。
[0028] 將不透明標簽與目的地關聯可包括:
[0029] 基于發(fā)送至目的地前綴的數據的數量,通過第一自治系統,選擇負責流量流的目 的地前綴;并且
[0030] 選擇對應第二自治系統的不透明標簽,第二自治系統可到達前綴條目,并且其延 時比第一自治系統的延時低。
[0031] 不透明標簽與目的地前綴的關聯可被編程為與網絡設備連接的主機服務器的一 部分,不是全部,其中,主機服務器將流量輸送至目的地前綴。
[0032] 監(jiān)控傳出網絡流量可包括:評估來自網絡設備的第一自治系統的第一寬帶利用率 和第二自治系統的第二寬帶利用率;并且其中,網絡條件可W是第一寬帶利用率是否超過 預定的闊值。
[0033] 關聯不透明標簽可包括,當第二寬帶利用率低于第一寬帶利用率并且第二自治系 統具有可W用來傳輸流量的寬帶時,可將流量從第一自治系統傳輸至第二自治系統。
[0034] 關聯不透明標簽可包括:通過選擇新的不透明標簽W關聯目的地前綴,將流量從 第一自治系統移動至第二系統,新的不透明標簽對應連接至第二自治系統的網絡設備的出 日接日。
[0035] 監(jiān)控傳出網絡流量可包括:確定來自連接至網絡設備的主機服務器的流量類別; 并且
[0036] 關聯不透明標簽包括:
[0037] 將不透明標簽與專用于主機服務器的目的地前綴關聯;并且
[0038] 基于流量類別,將流量從第一自治系統移動至第二自治系統,第二自治系統的延 時比第一自治系統的延時低。
[0039]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一種網絡結構系統,包括:
[0040] 用于在網絡結構與一個或多個鄰近自治系統之間接口的網絡設備,網絡設備具有 連接至一個或多個鄰近自治系統的出站端口;
[0041] 禪接于網絡設備的主機服務器;
[0042] 儲存服務模塊的非易失性存儲器;
[0043] 用于執(zhí)行服務模塊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服務模塊包括: W44] 路由收集模塊,該模塊禪接于網絡設備,被配置W收集前綴條目,各個前綴條目與 經由網絡設備的出站端口連接的自治系統關聯;
[0045] 流量工程模塊,該模塊被配置,W將不透明標簽關聯于在前綴條目中中識別的前 綴,不透明標簽與出站端口關聯;
[0046] 其中,主機服務器基于來自與不透明標簽關聯前綴的內容請求,分配不透明標簽 給傳出IP數據包;并且
[0047] 其中,網絡設備通過與不透明標簽關聯的出站端口轉發(fā)傳出IP數據包。
[0048] 基于網絡結構中網絡條件的滿意度,流量工程模塊可被配置,W改變與前綴關聯 的不透明標簽。
[0049] 在一個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系統進一步可包括:前綴存儲器,其中,路由收 集模塊在前綴存儲器里儲存前綴條目,前綴條目包括本地完整互聯網路由表。
[0050] 服務模塊可包括流量采樣模塊,該模塊禪接于主機服務器,被配置,W采樣來自主 機服務器并且將傳輸至前綴條目的傳出流量。
[0051]服務模塊可包括數據聚合模塊,該模塊禪接于流量采樣模塊,被配置,W將前綴條 目中的每一個前綴與采樣流量配對,W確定有多少數據發(fā)送至每個前綴,從而確定是否滿 足網絡條件;其中,當網絡條件滿足時,流量工程模塊可被配置,W關聯不同的不透明標簽 到前綴。
[0052] 服務模塊可包括網絡監(jiān)控模塊,該模塊被配置,W確定有多少數據發(fā)送至每個鄰 近自治系統;其中,基于發(fā)送至每個鄰近自治系統的數據的數量,流量工程模塊被配置,W 選擇不透明標簽。
[0053] 在本發(fā)明的又一個實施方式中,一個或多個計算機可讀非易失性存儲介質,體現 為軟件,該軟件在被執(zhí)行時可操作執(zhí)行根據本發(fā)明或者W上提到的任何一種實施方式的方 法。
[0054] 在本發(fā)明的又一個實施方式中,該實施方式也可被要求,一種系統包括:一個或多 個處理器;W及禪接于處理器的存儲器,包括可被處理器執(zhí)行的指令,當執(zhí)行指令時,處理 器可操作,W執(zhí)行根據本發(fā)明或者W上提到的任何一種實施方式的方法。
【附圖說明】
[0055] 圖1示出了一種系統環(huán)境的控制流程的示例,該系統環(huán)境用于利用服務器控制的 路由機制操作內容分發(fā)系統。
[0056] 圖2示出了一種系統環(huán)境的控制流程的另一個示例,該系統環(huán)境用于利用服務器 控制的路由機制操作內容分發(fā)系統。
[0057] 圖3A示出了內容分發(fā)系統如何為客戶端B管理流量而該流量不用于支持客戶端 A的示例。
[0058] 圖3B示出了內容分發(fā)系統能夠如何基于流量類別管理流量的示例。
[0059] 圖4示出了一種用于利用服務器控制的路由機制操作內容分發(fā)系統的方法的流 程圖。
[0060] 圖5示出了一種用于利用可響應網絡條件的服務器控制的路由機制操作內容分 發(fā)系統的方法的流程圖。
[0061]圖6是一個W計算機系統為示例的機器的圖示法,在該計算機系統中,可執(zhí)行一 組用于使機器執(zhí)行本文所討論的任何一個或多個方法或模塊的指令。
[0062] 附圖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僅為示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則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 人員從W下的內容中,易于想到此處所示的結構和方法的可替代實施方式均可被采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6引圖1示出了一種系統環(huán)境100的控制流程,該系統環(huán)境利用服務器控制的路由機 制操作示例內容分發(fā)系統102。內容分發(fā)系統102可W是互聯網入網點(PoP)的一部分。 內容分發(fā)系統102由網絡結構104形成,其中,網絡節(jié)點相互連接,并且通過一個或多個網 絡設備106連接到外部系統。每一個網絡節(jié)點都可W是主機服務器108。主機服務器108 是計算機服務器。該計算機服務器可W是圖6所示的計算機系統。網絡設備106是用于在 計算機網絡中協調數據的計算機網絡設備。例如,網絡設備106可包括路由器、網關、網橋、 交換機、集線器、中繼器、代理服務器、網絡接口控制器或者W上設備的任何組合。 W64] 主機服務器108包括用于存儲內容服務應用程序114的非易失性存儲器和用于執(zhí) 行內容服務應用程序114的處理器。處于內容分發(fā)系統102之外的客戶端設備116可向該 內容分發(fā)系統102發(fā)送數字內容請求。如果該內容可被主機服務器108訪問,主機服務器 108上的內容服務應用程序114從主機服務器108轉發(fā)數字內容至客戶端設備116。數字 內容WIP數據包的形式跨互聯網服務提供商118傳播,運些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包括一個或 多個自治系統120。自治系統120是連接的IP路由前綴的集合,其處于至少一個向互聯網 提供一般的、定義清楚的路由策略的網絡操作員的控制之下。客戶端設備116是一種能夠 訪問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