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視頻數據記錄媒體、記錄設備和重放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584887閱讀:28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視頻數據記錄媒體、記錄設備和重放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對諸如壓縮的視頻數據、次視頻數據和音頻數據進行記錄的視頻數據記錄媒體的改進。此外,本發(fā)明還涉及對用于在視頻記錄媒體上記錄視頻數據的視頻數據記錄設備的改進。本發(fā)明還涉及對在視頻數據記錄媒體上的視頻數據進行重放的視頻數據重放設備的改進。本發(fā)明使得簡化視頻數據的記錄和重放的編輯操作成為可能。
眾所周知,近年來以壓縮的格式在直徑與激光唱盤相同(比如12CM)的CD(光盤)上記錄視頻和音頻數據已成為可能。這種類型的光盤(比如CD-ROM,即只讀存儲器)被大量應用于從教育到信息的廣泛領域中。
不僅如此,近年來還開發(fā)出了DVD-ROM等媒體,這種和CD直徑相同的光盤上存儲有大體相當于兩個小時的電影的視頻數據、8種音頻數據項和表示32種字幕的次視頻數據。目前,還有人提出了一種利用基于國際視頻數據標準的MPEG2(活動圖象編碼專家組)壓縮系統(tǒng)和利用音頻數據壓縮的AC-3壓縮系統(tǒng)的DVD標準。
根據該DVD標準,MPEG2用于基于MPEG2系統(tǒng)層的視頻壓縮系統(tǒng),AC-3系統(tǒng)和MPEG系統(tǒng)用于音頻壓縮系統(tǒng),而且進一步提供了利用將位圖數據經運行長度壓縮所得到的、作為特殊條件下比如在快進和快退時進行重放的字幕和控制數據(引導包)的次視頻數據。
不僅如此,該DVD標準支持ISO(國際標準化組織)9660和微UDF(通用盤格式),因此可以利用(比方說)個人計算機等讀取數據。
現在,不僅只可以重放的如上述的DVD-ROM類的光盤已被開發(fā)出來,并且如DVD-RAM(隨機存取存儲器)的光盤即可以進行數據編程和重寫的媒體也已被開發(fā)出來,并且用于向光盤記錄數據和由光盤重放數據的設備也得到了積極地開發(fā)。
當視頻數據被按DVD標準記錄在DVD-RAM上或由其重放時,需要利用和常規(guī)的DVD-ROM同樣的授權系統(tǒng)進行編輯操作。因此,存在需要用戶投入大量的時間和勞動的問題,并且用戶在經濟上還要承擔購置授權系統(tǒng)所需的設備的負擔。
本發(fā)明正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并且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借助簡單的編輯操作即可容易地記錄或重放視頻數據的視頻數據記錄媒體、一種視頻數據記錄設備和一種視頻數據重放設備。
本發(fā)明的視頻數據記錄媒體包括第一區(qū)域,用于對被劃分為若干個單位數據項的視頻數據進行記錄;第二區(qū)域,用于記錄指定記錄在第一區(qū)域內的若干個單位數據項的重放順序的屬性信息;和第三區(qū)域,用于記錄指定所記錄的各單位數據項的數據是否可以重放的第一控制信息。
本發(fā)明的視頻數據記錄設備包括用于對劃分為若干個單位數據項的視頻數據、對用于指定若干個單位數據項的重放順序的屬性信息和用于指定在記錄媒體上記錄的各個單位數據項可否重放的第一控制信息進行記錄的記錄裝置。
本發(fā)明的視頻數據重放設備包括對記錄在記錄媒體上的劃分為若干個單位數據項的視頻數據、用于指定若干個單位數據項重放順序的屬性信息和用于指定所記錄的各個單位數據項的數據可否重放的第一控制信息數據進行重放的重放裝置。
不僅如此,本發(fā)明的重放裝置還可以這樣進行控制操作,即在根據屬性信息指定的重放順序對單元信息項進行重放時,對被第一控制信息指定為禁止重放的單位數據項不進行重放。
采用上述結構的話,因為用于指定的各個單位數據項的信息是否進行重放的第一控制信息被記錄在了記錄媒體上,因此可以利用簡單的編輯操作在重放時跳過不需的數據部分或者恢復不需要的數據部分,而不需象常規(guī)的方法那樣利用授權系統(tǒng)來實現。
本發(fā)明的其他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在隨后的詳細說明中將加以介紹,其中有些部分在說明中是顯而易見的,或可以通過實施本發(fā)明而了解。本發(fā)明的目的和優(yōu)點可以通過特別是在下面提到的實施方案和組合來實現和得到。
本發(fā)明的原理可以通過本說明書的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例的加以說明,并且和上述的一般性描述和其后對最佳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一起來加以說明。


圖1是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記錄/重放設備的框圖;圖2A到2H是在光盤上記錄的數據的多層結構的說明圖;圖3A和3B是說明編輯控制信息的詳圖;圖4是說明單元重放信息的詳圖;圖5A到5D是基于PGC信息的單元重放操作的說明圖;圖6是向光盤進行數據記錄操作的流程圖;圖7是由光盤進行數據重放操作的流程圖;圖8是說明在上述數據重放過程中的單元重放處理操作的流程圖;圖9是說明用于為簡單編輯設置標志的編輯模式操作的流程圖;圖10A和10B是標題菜單屏幕和說明每個標題的詳細信息的屏幕;圖11是對不需要的部分進行刪除或恢復操作的說明圖;圖12是用于說明重新利用刪除的部分時的刪除部分參考表的示意圖;圖13是用于說明重新利用刪除的部分時的操作的流程圖;圖14是用于說明一個刪除的部分被重新利用時執(zhí)行的另一種操作的流程圖;圖15是當相繼的單元之間的邊界位于GOP的中間部分時的說明圖;圖16是MPEG標準中某個GOP的禎結構示例圖;圖17是用于說明當要重放的單元的頭部位于GOP的中間部分時的重放操作的流程圖。
以下將參考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加以詳細的說明。圖1給出了一個用于在光盤11(如DVD-RAM)上記錄/重放數據的記錄/重放設備的框圖。
記錄/重放設備總體上由主微處理單元(MPU)12進行控制,主微處理單元12接收用戶經由操作部件13提出的要求來控制記錄/重放設備,并且在顯示部件14上顯示控制狀態(tài)。
光驅15在主微處理單元12的指令下對光盤11進行控制。光驅15具有在光驅電機和轉動伺服電路(圖中未示出)的作用下以預定的轉速轉動并驅動光盤11的功能和在光頭和伺服電路(圖中未示出)的作用下向光盤11寫入編程數據或從中讀取數據的功能。
下面對光盤11的記錄操作進行說明。首先,當主微處理單元12收到由操作部件13發(fā)出的記錄指令后,它將經由光驅15由光盤11讀取管理數據,并且確定欲對數據進行編程的區(qū)域。
接著,主微處理單元12將所確定區(qū)域的程序起始地址置入光驅15,完成記錄數據的準備工作。此后,主微處理單元12將用于計算時間的定時器STC(系統(tǒng)時間計數器)16復位,該定時器在記錄/重放設備進行記錄或重放操作時作為參考信號。
由外部A/V(音頻/視頻)輸入部件17輸入的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或由TV(電視機)調諧器18輸入的視頻和音頻信號被輸入到構成的編碼器19的A/D(模/數)變換器20,被轉換為數字形式,并被輸出到視頻編碼器21和音頻編碼器22。此外,一個文本信號和由電視調諧器18得到的廣播的文本中所含的字幕信號輸出到次視頻編碼器23。
編碼器21、22、23使輸入的信號經壓縮處理形成信息包的形式,并將各信息包輸出到格式化部件24。此時,每個信息包被獨立地形成的,并使當各信息包在其后被分為數據包格式時每個數據包包括2084個字節(jié)。此外,每個解碼器21、22、23根據STC16的計數值確定每個信息包的PTS(顯示時間標記)和DTS(解碼時間標記)。
格式化部件24將輸入的信息包數據變?yōu)閿祿袷?,使各個數據包對每個GOP(圖象組)進行定位處理,在GOP的頭部附加上一個引導包并且將其輸出到數據處理器25。此時,當格式化部件24進行處理時利用緩沖存儲器26暫存信息包數據。
數據處理器25以16個數據包為單位收集由編碼器19輸出的上述數據,構成一個ECC(糾錯碼)組,對每個組附加一個糾錯碼后將其輸出到光驅15。
但,假如光驅15沒有完成記錄數據的準備,數據處理器25將在暫存部件27中保持數據,并一直等待,直到光驅15完成記錄數據的準備為止。在記錄數據的準備工作結束后,數據將被傳遞到光驅15并記錄到光盤11上。
因為暫存部件27要以高速存取方式保持幾分鐘或更長時間的記錄數據,故可以得知需要采用具有大存儲容量的暫存部件。數據處理器25在光盤11上的一個區(qū)域記錄每個引導包的地址數據,其中記錄有引導包中的快速進給和快速返回的數據項,并且在記錄過程的最后階段在光盤11的管理區(qū)記錄必要的數據,然后結束記錄操作。
以下對光盤11的重放操作進行解釋。首先,當主微處理單元12由操作部件13接收到重放指令,它經光驅15和數據處理器25從光盤11的管理區(qū)讀取數據,并且確定用于數據重放的地址。
此后,主微處理單元12向光驅15輸出確定的地址和讀取指令。然后,光驅15根據輸入的讀取指令由光盤11讀出扇區(qū)數據,并且將其輸出到數據處理器25。
此時,數據處理器25使輸入的扇區(qū)數據進行糾錯處理,將數據轉換為數據包的數據格式,并將該數據輸出到一個構成的解碼器28的分離部件29。分離部件29將輸入的信息包數據分離為視頻信息包數據、音頻信息包數據和次視頻信息包數據。
此后,視頻信息包數據、音頻信息包數據和次視頻信息包數據被分別輸入至視頻解碼器30、音頻解碼器31和次視頻解碼器32。此時,引導包被保存在分離部件29的內置存儲器29a中,以便得到主微處理單元12的處理,這樣主微處理單元12可以隨時訪問引導包。
當被分離部件29分離后的信息包數據項被分別傳遞到解碼器30、31和32時,一個PTS被加載到STC16上。加裝過程可以通過諸如由主微處理單元12將引導包的PTS加裝在STC16上或由視頻解碼器30自動地將視頻數據的PTS加裝在STC16上來實現。
因此,解碼器30、31和32可以通過比較信息包數據中的PTS和STC16的計數值即與計數值與PTS的值同步地控制信息包數據的重放過程。
這樣,在視頻解碼器30和次視頻解碼器32中經處理的用于重放的視頻數據和次視頻數據被輸入到視頻處理器33并在此進行合成,其后在D/A(數/模)變換器34的作用下變換為模擬形式。此外,在音頻解碼器31中經處理的用于重放的音頻數據在D/A變換器35的作用下轉換為模擬格式。此后,D/A轉換器34、35的輸出經A/V輸出部件36被送到外部。
圖2A到2H給出了在光盤11上所記錄的數據的結構。圖2A中的光盤11被分為導入區(qū)101、數據區(qū)102和導出區(qū)103,其排列順序如圖2B所示為由內側11a至外側11b。
導入區(qū)101進一步分為光反射表面形成不規(guī)則的格式的一個標記數據區(qū);其表面如平面鏡的一個鏡像區(qū);和一個用于數據重寫的可重寫數據區(qū)。
此外,數據區(qū)102包括一個可以由用戶記錄/重寫數據的可重寫數據區(qū),導出區(qū)103包括一個可以重寫數據的可重寫數據區(qū)。
導入區(qū)101的標記區(qū)中記錄有與光盤的類型大小、記錄密度和表明光盤的開始記錄和結束記錄位置的物理扇區(qū)號相應的光盤整體的信息;與光盤的記錄/重放/擦除特性相關的如記錄功率、記錄脈寬、擦除功率、重放功率及在記錄/擦除時的線速度等信息;及與每個光盤的制造過程相應的信息如制造號。
導入區(qū)101和導出區(qū)103的可重寫數據區(qū)中設有一個可以記錄每個光盤固有的名字的區(qū)域,一個用于確認數據記錄/擦除狀況的試驗記錄區(qū)域和一個記錄與數據區(qū)的故障區(qū)相應的管理信息的區(qū)域。
此外,如圖2C所示,數據區(qū)102設有兩個用于記錄計算機數據的計算機區(qū)104、105和一個記錄音頻和視頻數據的音頻和視頻數據區(qū)106,計算機數據和音視頻數據可以一起記錄在該數據區(qū)內。但是,計算機數據和音視頻數據的記錄順序和記錄信息的規(guī)??梢匀我庠O定。
如圖2D所示,音頻和視頻數據區(qū)106包括卷和文件管理信息107,控制管理信息108,視頻目標109,圖象目標110,音頻目標111和文本和信息目標112。
卷和文件管理信息107是相應于卷或音頻和視頻數據的文件的整體信息。視頻目標109是視頻數據內容的信息。圖象目標110是靜止圖象信息,如用于編輯或搜索用戶希望了解的視頻數據狀況的靜止、動畫或簡略圖像。音頻目標111是音頻數據內容的信息。文本和信息目標112是文本廣播的文本信息或其他信息。
控制管理信息108是進行數據的記錄、重放、編輯和搜索各種處理所必需的控制信息,如圖2E所示,它包括重放控制信息113、記錄控制信息114、編輯控制信息115和略圖管理信息116。
此時,重放控制信息113是重放時所需的控制信息。記錄控制信息114是記錄時所需的控制信息。略圖管理信息116是相應于編輯或搜索用戶希望了解的視頻數據狀況的略圖的管理信息。
編輯管理信息115是在編輯時所需的控制信息,它具有如圖3A所示的PGC(程序鏈)信息表式的數據結構,用于根據PGC和各個單元確定重放順序。即,PGC指定一個單位,該單位規(guī)定若干個單元的重放順序從而進行一系列的重放過程,而單元指定由首地址和尾地址確定的重放數據的重放段。
PGC信息表包括PGC信息管理信息117、從#1(1181)到#n(118n)的n個PGC信息搜索指針和由#1(1191)到#n(119n)的n個微組件(DUST)。
PGC信息管理信息117包括指示PGC的數量的信息(PGC信息的數量)。由#1(1181)到#n(118n)的n個PGC信息搜索指針分別指向表示微組件#1(1191)到#n(119n)的PGC信息項的首地址,以簡化對微組件#1(1191)到#n(119n)的PGC信息項搜索。
如圖3B所示,每個用于微組件#1(1191)到#n(119n)的PGC信息項包括PGC一般信息120和m個單元重放信息項#1 1211到#m 121m。
PGC一般信息120包括表明PGC重放時間和單元數的信息(單元重放信息數量)。如圖2H所示,它還包括PGC識別信息122。
此外,如圖4所示,每個單元重放信息項#1 1211到#n 121m單元括單元一般信息123、單元起始地址124、單元結束地址125和單元類型126。
單元一般信息123包括單元重放時間等一般信息。單元起始地址124和單元結束地址125分別表示作為一個單元重放的區(qū)段的起始和結束地址。下面將對單元類型126中用于控制單元是否重放的信息(標志)加以詳細的解釋,后面還將更詳細地進行解釋。
現在假定光盤11上的記錄有數據的圖5A中所示的重放區(qū)段A,B,C,D,E,F被指定為重放單元。此時,假定如圖5B所示在微組件#1 1191的PGC信息中描述了表示連續(xù)的重放區(qū)段的3個單元A,B,C,則單元A,B,C的重放操作即以上述順序相繼進行。
此外,假定如圖5C所示微組件#2 1192的PGC信息中描述了指定有間隔的重放段的3個單元D,E,F,單元D,E,F的重放操作也將以該順序相繼進行。此外,假定如圖5D所示在微組件#3 1193的PGC信息中描述了5個確定重放區(qū)段的單元E,A,D,B,E,而不管其重放的方向和重放的重疊,則單元E,A,D,B,E的重放將按所述順序相繼進行。
以下對單元類型126進行介紹。單元類型126由一個字節(jié)(8位)構成,并且當其為“00(h16進制)”時表明可重放狀態(tài)并禁止刪除(通常),當其為“01(h)”時表明禁止重放和刪除(微組件框序列),而在“FF(h)”時表明處于可刪除狀態(tài)。因此可以用來可對每個單元控制是否進行重放。
此外,在微組件#1 1191到#n 119n的各PGC信息項中所包含的PGC一般信息120中的PGC識別信息122中,還具有用于控制對微組件#1 1191到#n 119n的PGC信息項所定義的單元可否進行一系列連續(xù)重放的信息(標志)。
也即,PGC識別信息122由一個字節(jié)構成,并且(比方說)在其值為“00(h)”時表明可重放和禁止刪除(通常);在其為“01(h)”時表示可刪除狀態(tài),而在其為“11(h)”時表明禁止重放和刪除(微組件框序列)。因此可以用來控制每個PGC單元是否進行重放。
除此之外,如圖3A所示的PGC信息表中的PGC信息管理信息117中含有一個微組件數據(DUST_DAT)標志,用于表示在PGC信息表中是否包括不需要的數據,即是否包括那些狀態(tài)由單元類型126和PGC識別信息122設置為禁止重放和禁止刪除或可刪除狀態(tài)的數據。標志DUST DAT由一個字節(jié)構成,在(比方說)“00(h)”時表示沒有不需要的數據,而在“01(h)”時表示有不需要的數據。
此外,在PGC信息管理信息117中包括有一個標志DUST_EDIT,表示單元類型126或PGC識別信息122的標志在過去是否改變過,即有無編輯歷史。
標志DUST_EDIT由一個字節(jié)構成,在其(比方說)為“00(h)”時表明沒有編輯的歷史,而在其為“01(h)”時表明存在編輯的歷史。這樣,可以得到關于每個由若干個PGC構成的標題是否存在不需要的信息或是否有編輯歷史。
因此,通過適當的設置PGC信息管理信息117、PGC識別信息122和單元類型126的標志,使得在重放過程中不需要像常規(guī)方法那樣利用授權系統(tǒng)就可以方便地通過簡單的編輯操作跳過不需要的數據部分或恢復不需要的數據部分。
為了使得簡化編輯操作和實現編輯數據的無縫重放成為可能以及實現高效地刪除不需要的數據,需要在數據記錄時預先以GOP為單位對各單元進行分割。
此外,因為在簡單編輯操作中最小的編輯單位為單元,需要在將單元長度設置為例如大約0.5秒的固定長度的情況下記錄數據,從而可以以一定精度精確設置編輯范圍。
圖6是光盤11的數據記錄操作的流程圖。首先,主微處理單元12接收到記錄指令,記錄過程開始(步驟S1),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2從光盤11讀取管理數據,于步驟S3在光盤11的管理區(qū)中生成待編輯的預置數據,并且在步驟S4進行為記錄所需的初始化。
在記錄初始化時,進行以下操作(舉例而言)對編碼器21、22、23初始化操作,使STC16復位的操作,將程序起始地址置入光驅15的操作和使格式化部件24初始化(諸如插入假數據包和設置單元劃分時間的操作)。
其后,主微處理單元12為每個編碼器21、22、23設置記錄開始指令,并且在步驟S5開始在光盤11上記錄數據的操作。在記錄操作中,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6確定操作部件13的記錄結束鍵是否被操作,并且當記錄結束鍵未操作時(NO)在步驟S7計算光盤11上的剩余記錄容量。
此后,主微處理單元在步驟S8確定剩余的記錄容量是否較之預置的值小,并且在(比方說)剩余的記錄容量小于預置的值(YES)時在步驟S9啟動警告處理,在顯示14上顯示光盤11剩余的記錄容量小的信息。
此后,在步驟S10主微處理單元確定光盤11的剩余記錄容量是否已用盡,并且在光盤11的剩余記錄容量沒有用盡時(NO)進行步驟S6。此外,假如在步驟S10判定光盤11上剩余的記錄容量已經用盡(YES),或在步驟S6假定記錄結束鍵被操作(YES),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11進行記錄結束處理。
記錄結束處理包括對編碼器21、22、23和格式化部件24的初始化處理,以及把與在步驟S3形成的PGC、可用容量和數據相應的信息編入光盤11上的管理區(qū)的處理。
此后,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12將所有PGC信息管理信息117、PGC識別信息122和單元類型126的標志的初值設置為“00(h)”,并結束該過程(步驟S113)。
圖7是用于說明光盤11的重放操作的流程圖。首先,主微處理單元12接收到重放的指令,該過程開始(步驟S14),其后在步驟S15主微處理單元12確定是否安裝了適于該記錄/重放設備的正確光盤11,假如確定安裝的光盤11不正確(NO),則在步驟S16執(zhí)行故障處理過程,重放過程結束(步驟S17)。
假如在步驟S15確定安裝的光盤11是正確的(YES),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18由光盤11讀取管理數據,并且選擇和確定將在步驟S19進行重放的標題集。此后,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20由光盤11讀取視頻標題集的信息,并且選擇和確定在步驟S21進行重放的標題。
當主微處理單元12確定了在步驟S22進行重放的程序號和單元號后,則在步驟S23對解碼器30、31、32進行初始化,在步驟S24執(zhí)行預處理指令并且開始將在在步驟S25中加以說明的單元重放處理。在單元重放過程中,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26確定重放的單元是否是最后一個單元,并且在步驟S27對單元號進行計數。假如不是最后單元的話,過程返回步驟S25。
另外,假定在步驟S26確定重放的單元是最后單元(YES),主微處理單元12開始在步驟S28在一定時間范圍中進行PGC靜止處理,以顯示靜止的屏幕,在步驟S29執(zhí)行后處理指令,并且在隨后的步驟S30確定重放過程是否結束。假定重放過程沒有結束(NO),主微處理單元將處理返回步驟S24。如果重放處理已經結束(YES),主微處理單元在步驟S31進行重放過程結束時刻的處理,并且結束該過程(步驟S32)。
圖8是用于說明在步驟S25進行的單元重放處理操作的流程圖。首先,當處理開始時(步驟S33),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34確定該單元重放過程是否開始。而如果單元重放過程沒有開始(NO),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35確定該視頻目標單元是不是連續(xù)的。
如果確定該視頻目標單元不連續(xù)(NO)或在步驟S34確定單元重放過程已經開始(YES),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36根據PGC的信息確定重放的起始地址,并且在步驟S37將數據讀取指令置入光驅15。
在執(zhí)行步驟S37后或當在步驟S35確定視頻目標單元為連續(xù)時(YES),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38讀取引導包,在步驟S39設置同步信息,然后在步驟S40開始PGC信息的打包處理。
此后,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41確定是否進行視頻目標單元的靜止顯示。假定視頻目標單元進行顯示(YES),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42進行等待,直到作為對象的視頻目標單元的重放結束,并且在步驟S43開始視頻目標單元的靜止過程,該靜止操作將持續(xù)到重放鍵或相應的鍵被操作為止。
在步驟S43之后或在步驟S41確定不進行視頻目標單元的靜止顯示(NO)時,主微處理單元12將在步驟S44確定是否是單元的最后部分。假定不是單元的最后部分,主微處理單元12將使處理流程返回到步驟S38。
假定是單元的最后部分(YES),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45將進行等待,直到作為對象的視頻目標單元的重放結束,再在步驟S46開始進行一定預定時間的靜止顯示的單元靜止處理,其后結束該過程(步驟S47)。
圖9是用于說明用戶設置PGC信息管理信息117、PGC識別信息122和單元類型126的標志的編輯模式的流程圖。
在編輯模式,首先進行正常重放,用戶通過對每禎進行靜止重放或正常重放,選擇不需要部分的起始畫面。此時,確定每個單元可編輯的最小范圍。因此,將記錄/重放設備設置為在重放或靜止重放每禎時對單元的第一幅靜止圖象進行重放并且在用戶選擇該圖象后將所選單元的號碼存儲起來的模式。
同樣,對不需要部分的終止圖象進行選擇。但是,此時記錄/重放設備被設置在重放或靜止重放每禎時對單元的最后一幅靜止圖象進行重放并且在用戶選擇了該圖象后,將所選單元的號碼存儲起來的模式。
也即,編輯模式在光盤11(步驟S48)處于重放狀態(tài)時開始。其后,主微處理單元12首先在步驟S49切換到單元的頭部在進行靜止重放的時刻進行重放的狀態(tài),并且,在步驟S50設置為接收用戶的鍵控輸入。
此后,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51確定是否處于靜止重放模式,假如不在靜止重放模式(NO),在步驟S52它確定是否處于包括其他特殊重放的重放模式。假定是處于特殊重放模式(YES),主微處理單元12將使處理返回步驟S50;而如果不是處于特殊重放模式(NO),它將在步驟S53清除沒有確定的不需要范圍信息(標志),并且結束過程(步驟S54)。
假如在步驟S51確定其處于靜止重放模式(YES),主微處理單元12將在步驟S55進行確定是否進行將PGC識別信息122和單元類型126的標志設置為禁止重放狀態(tài)的操作,假如不進行(NO),該過程將返回到步驟S50。
假定在步驟S55確定進行該操作(YES),主微處理單元12將在步驟S56確定在上一個周期該單元是否進行了同一個操作。假如沒有進行同一個操作(NO),主微處理單元12將在步驟S57確定不需要部分的起始單元的PGC識別信息122和單元類型126,并在步驟S58切換靜止重放時單元的最后部分的重放狀態(tài),并在其后使過程返回到步驟S50。
此外,假如在步驟S56確定在上個周期該單元進行了相同的操作(YES),主微處理單元12將在步驟S59確定當前周期的單元號是否和上個周期的單元號相同或當前周期的單元是否在時間上位于上個周期的單元之后,假如結論是“否”,將在步驟S60清除本周期單元和上個周期單元的不需要范圍的信息(標志),并且使過程返回到標志S49。
假如步驟S59的結論是“是”,主微處理單元12將在步驟S61確定不需要范圍中結束單元的PGC識別信息122和單元類型126的標志內容,并在步驟S62將其記錄在光盤11上。此后,主微處理單元12生成PGC信息管理信息117的標志,并在步驟S63將其記錄在光盤11上,然后使處理返回到步驟S49。
以下將解釋刪除一個在編輯圖象時確定為不需要的部分或將其恢復為原始標題的操作。用戶可以利用打開如圖10A的標題菜單識別標題覽表。此時,記錄/重放設備根據PGC信息管理信息117的標志DUST_DAT來確定在編輯后所產生的不需要的信息是否遺留在標題中,同時以標題菜單來顯示該標題不需要的數據是否存在。
假如用戶在標題菜單上選擇一個特定標題,并設置“顯示該標題的詳細信息”,記錄/重放設備將參照PGC識別信息122和單元類型126的標志,在屏幕上顯示如圖10B所示的選中題目的不需要部分的詳細信息。
用戶在屏幕上閱讀每個標題的詳細信息,并且可以設置對每個不需要部分進行刪除或恢復。假如選擇的是刪除,記錄/重放設備將位于目標不需要范圍中的單元類型126的內容由“01(h)”改寫為“FF(h)”,將位于目標不需要范圍的PGC識別信息122的內容由“11(h)”改寫為“01(h)”,從而完成刪除不需要部分的操作。
假如選擇的是恢復,記錄/重放設備則將位于目標不需要范圍的單元類型126的內容和PGC識別信息122的內容改寫為“00(h)”,從而完成恢復。假定通過刪除或恢復過程標題中不存在不需要的部分,記錄/重放設備將把PGC信息管理信息117的標志DUST_DAT設置為“00(h)”從而可以對該標題按沒有不需要數據的標題進行操作。
圖11是用于說明不需要部分的刪除和恢復操作的流程圖。首先,如前所述打開標題菜單,開始處理(步驟S64),而且假如用戶在步驟S65由標題菜單中選擇了一個預定的標題,在步驟S66將打開所選標題的詳細信息。在詳細信息中如前所述將對不需要部分進行列表顯示。
此后,用戶在步驟S67從顯示列表中選擇一個預定的不需要部分,并在步驟S68選擇刪除或恢復的屬性變化。此時,假定選擇的是刪除,主微處理單元12將在步驟S69a將計劃刪除的單元的數據屬性改變?yōu)榭蓜h除。也即,如前所述,重寫PGC識別信息122和單元類型126的標志。同時,對刪除部分的范圍進行登記,以生成管理可記錄區(qū)域的信息。
假如所選擇的是恢復,主微處理單元12將在步驟S69b把計劃恢復的單元的數據屬性改變?yōu)榭梢灾胤诺臓顟B(tài)。此后,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70將對PGC信息管理信息117的DUST_DAT標志置位,以表示“沒有不需要的數據”。
下面,將對重新利用已刪除部分的情況加以說明。這就是說,主微處理單元12在生成標題菜單和每個標題的詳細信息時生成一個刪除部分的參考表,其中如圖12所示包括不需要部分的標題號和相應的起始和終止物理地址。
如圖13所示,當處理開始時(步驟S71),假定用戶在步驟S72選擇刪除了的部分,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73決定該刪除部分與刪除部分參考表的內容在物理地址上是否連續(xù)。假定刪除的部分是連續(xù)的(YES),主微處理單元12將刷新在物理地址上連續(xù)的表數據,也即,它為現存的數據重寫一個新的范圍(步驟S74)。其后,主微處理單元12結束該過程(步驟S75)。
假定在步驟S73確定刪除的部分不連續(xù)(NO),主微處理單元12將在步驟S76將此次選擇的范圍作為新的數據添加到表中,然后結束該過程(步驟S75)。
圖14給出了另一個刪除部分被重新應用的例子。也即,當過程開始時(步驟S77),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78讀取刪除部分參考表,在步驟S79確定在記錄時是否應用該刪除部分參考表的內容,假定不用(NO),將結束該處理(步驟S80)。假如應用該表(YES),在步驟S81對刪除部分參考表的內容進行刷新或刪除,并結束該過程(步驟S80)。
在上述實施例中,在向光盤11記錄數據時每個單元是預先按GOP為單位進行劃分的,也即在每個單元中GOP均是完整的。但是,單元也可以在GOP的中間部分進行劃分。
如圖15所示,單元A,B,C,D可以被劃分為連續(xù)的GOP1至GOP6,其中單元A和B的邊界在GOP2的中間,單元B和C的邊界在GOP4的中間,而C和D的邊界在GOP5的中間。
一般而言,如圖16所示,一個GOP是由15個對應0.5秒的圖象構成。具體地說,通過使一個圖象的整個部分經禎內編碼處理生成的禎內編碼圖象[I(幀內)圖象]被放在GOP的頭部,此后按預定的順序設置有由已編碼的前面的禎確定的4個禎間編碼圖象[P(預測)圖象],和10個由在時間上前后布置的兩個禎確定的禎間編碼圖象[B(雙向)預測圖象]。因此,假定設置在GOP頭部的I圖象沒有被讀取的話,一個屏幕的GOP就不能重放。
假定如圖15所示單元B的單元類型126的標志被設置為禁止重放,而連續(xù)重放則由單元A到單元C進行。此時記錄/重放設備在完成對單元A的重放后即對單元C的頭部數據進行讀取。但是因為單元C的頭部位于GOP4的中間,只能讀取P圖象或B圖象,GOP4的一個屏幕不能重放。
因此,記錄/重放設備被控制成能自動搜索GOP頭部的I圖象,并當待重放的單元的頭部位于GOP中間部分時對其進行重放。
圖17是對該控制操作進行說明的流程圖。首先,當該過程開始時(步驟S48),主微處理單元12在光盤11上搜索起始位置,即上述例中步驟S83的單元C的頭部。
其后,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84中確定相應于被搜索的重放起始位置的GOP的位置。搜索和確定處理是借主微處理單元12查找例如上述的控制管理信息進行的。
其后,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85確定重放的開始位置是否與GOP的頭部相一致,假定一致(YES),則在步驟S86將從搜索到的重放開始位置開始光盤11的重放操作,然后結束該處理(步驟87)。
此外,假定在步驟S85確定重放開始位置與GOP的頭部不一致(NO),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88搜索GOP的頭部包括搜索到的重放起始位置,并且隨后在步驟S89由搜索到的GOP的頭部位置讀取數據。
此后,主微處理單元12在步驟S90生成視頻處理器33中的GOP的頭部的禎信息,在步驟S91顯示禎信息,并且結束處理(步驟S87)。這樣,即便需要重放的單元的頭部位于GOP的中間,單元也可以重放。
對于那些熟知本技術的人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其附加的優(yōu)點和改進。因此,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這里特別詳細的和代表性的實施例所顯示的和描述的情況。相應地,在附加的權利要求書和其對應表示中所定義的本發(fā)明的總的概念的精神或目的的范圍中可以進行各種改進。
權利要求
1.一種視頻數據記錄媒體,其特征在于第一區(qū)域,用于記錄被劃分為若干個單位數據項的視頻數據,第二區(qū)域,用于記錄確定記錄在上述第一區(qū)域的若干個單位數據項重放的順序的屬性信息,第三區(qū)域,用于記錄確定各個單位數據項可否進行重放的第一控制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視頻數據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一控制信息是下述允許單位數據重放和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一信息、禁止單位信息重放和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二信息和確定刪除單位數據的可能性的第三信息之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視頻數據記錄媒體,其中還包括一個第四區(qū)域,用于記錄確定第一控制信息所確定的禁止重放的單位數據是否存在于由大量由單位數據項的集所構成的大量數據組中的第二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視頻數據記錄媒體,其中還包括一個用于記錄屬性信息的第五區(qū)域,該信息用于確定由記錄在上述第一區(qū)域中的若干個單位數據項中收集預定數量的單位數據項所構成的小數據組中的單位數據項的重放順序;和一個用于記錄確定各個數據項是否重放的數據的第三控制信息的第六區(qū)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視頻數據記錄媒體,其中,上述第三控制信息為下述使小數據組重放成為可能并且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四信息、禁止小數據組重放和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五信息和確定小數據組刪除可能性的第六信息之一。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視頻數據記錄媒體,其中還包括一個第七區(qū)域,用于記錄確定由第三控制信息確定的禁止重放的小數據組是否存在于由若干個小數據組的集所形成的大數據組中的第四控制信息。
7.一種視頻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用于記錄劃分為若干個單位數據項的視頻數據、用于確定若干個單位數據項目的重放順序的屬性信息和用于確定每個記錄媒體上的若干個單位數據項的數據可否重放的第一控制信息的記錄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視頻數據記錄設備,其中,上述第一控制信息是下述使得重放單位數據成為可能并且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一信息、禁止單位數據重放和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二信息和確定刪除單位數據的可能性的第三信息之一。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視頻數據記錄設備,其中還包括用于記錄第二信息的第二記錄裝置,該第二信息用于確定由第一控制信息確定的禁止重放的單位信息是否存在于由大量單位數據項的集所構成的大數據組中。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視頻數據記錄設備,其中還包括第三記錄裝置,該裝置用于記錄確定在由若干個單位數據項中收集預定數量的單位數據項所生成的小數據組中單位數據項的重放順序的屬性信息;和確定每個小數據組是否進行重放的第三控制信息。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視頻數據記錄設備,其中,上述第三控制信息是下述用于使小數據組重放成為可能并且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四信息,禁止小信息組重放和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五信息,確定禁止小數據組刪除可能性的第六信息之一。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視頻數據記錄設備,其中還包括用于記錄第四控制信息的第四記錄裝置,該第四信息用于確定由第三控制信息確定的禁止重放的小數據組是否存在于由若干個小數據組的集所構成的大數據組中。
13.一種用于重放記錄媒體上的視頻數據重放裝置,在該媒體上記錄有被劃分為若干個單位數據項的視頻數據,用于確定若干個單位數據項重放順序的屬性信息,和用于確定每個單位數據項是否進行重放的第一控制信息,上述視頻數據重放裝置包括重放裝置,該裝置用于產生控制操作從而當根據由屬性信息確定的重放順序對若干個單位數據項進行重放時,禁止對由第一控制信息所確定的禁止重放的單位數據項重放。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視頻數據重放設備,其中,上述第一控制信息是下述的使單位數據重放成為可能并且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一信息、禁止單位數據重放并且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二信息和確定單位數據刪除可能性的第三信息之一。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視頻數據重放設備,其中該視頻數據是根據壓縮碼系統(tǒng)確定的并且被劃分為包括禎內編碼圖象和禎間編碼圖象的參考單位,且單位數據由至少一個參考單位所確定。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視頻數據重放設備,其中在打算重放的單位信息的頭部對應于參考單元中禎內編碼圖象時,上述視頻重放裝置自動搜索并重放包括在參考單元中的禎內編碼圖象。
17.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視頻數據重放設備,其中用于確定單位數據項在由記錄在由若干個單位數據項中收集預定數量的單位數據項所構成的小數據組中的重放順序的屬性信息,和用于確定記錄在記錄媒體上的各個數據項是否重放的數據的第二控制信息是記錄在媒體上的;上述重放裝置在上述第二控制裝置作用下產生控制作用禁止對被確定為禁止重放的小數據組進行重放。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視頻數據重放設備,其中,第二控制信息是下述,用于使小數據組重放成為可能并且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四信息,禁止小信息組重放和確定禁止對其刪除的第五信息,確定禁止小數據組刪除可能性的第六信息之一。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中,被劃分為若干個單元的視頻數據、用于指定若干個單元重放順序的屬性信息以及用于指定若干個單元中每個單元是否進行重放的標志被記錄在光盤上。在利用重放設備對若干個單元根據屬性信息指定的重放順序進行重放時,由標志指定禁止重放的單元將不被重放。
文檔編號H04N5/781GK1256783SQ99800167
公開日2000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1999年1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1月21日
發(fā)明者宇野徹, 石澤良之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