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的拆卸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的拆卸裝置,更具體來說,涉及一種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它能夠從車載音響系統(tǒng)本體拆下裝在車載音響系統(tǒng)前表面中的控制板,以防止車載音響系統(tǒng)被盜。
最近研制的音響裝置一般結構都很緊湊。特別是安裝在汽車等中的音響裝置由于空間有限必須薄而緊湊。安裝在音響裝置前側中的控制板包括用于顯示關于音響裝置工作信息的液晶顯示裝置(下文中稱為LCD)、指示操作的功能按鈕、記錄媒介插入槽等。當駕駛員離開裝有帶控制板的車載音響的汽車時,通過將控制板從金屬框上拆下而保證音響設備如偷盜后無控制板而無法工作,從而使偷盜者失去興趣,已有人提出過若干種這樣的裝置。
在
圖1中的立體圖表示普通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
用于接納前控制板20的金屬框10在車載音響系統(tǒng)本體的前部形成。
在前控制板20的一個側部上形成第一接合孔或凹部24。用于鉤住前控制板20側部的鉤組件50安裝在金屬框10背面的相應位置上。前控制板裝在金屬框10內。
鉤組件50具有一縱向軸52,該軸兩端固定在金屬框10的側壁上,使鉤組件50可在其縱向軸52上轉動。鉤組件50具有一個轉動件58和從縱向軸52整體地伸出的被鉤住的第一凸起54。當由排出按鈕60壓迫轉動件58時,鉤組件50隨轉動件58整體地轉動,然后,被鉤住的第一凸起54被轉動,以便從前控制板20的第一接合孔24松脫。裝在鉤組件50頂部的一個復位彈簧56用于使鉤組件50復位,使被鉤住的第一凸起54返回而鉤住第一接合孔24。
在金屬框10的另一側部形成一鉸接件40。頂部和底部的第二凸起41,42在鉸接件40的頂部向下及在鉸接件40的底部向上伸出。在金屬框10的另一側部的中間表面上形成一個插入槽12。一個第二縱向鉤槽26安裝在前控制板20的相應側部中,使第二縱向鉤槽26可以被在鉸接件40的頂部和底部上伸出的第二凸起42捕獲。一個插入凸起部22安裝在前控制板20的相應側部中,使插入凸起部22可插入插入槽12中。
一彈性件30安裝在金屬框10前表面的需要位置上,用于靠彈性推動前控制板20。
下面將描述這種普通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的工作。
為了將前控制板20裝在金屬框10上,操作者用縱向鉤槽26捕獲鉸接件40的第二凸起42,將前控制板20的插入凸起部22插入插入槽12中,從而使前控制板20的一側與金屬框10的一側相互連接。
其后,操作者將前控制板20推向金屬框10,將前控制板20繞鉸接件的轉動軸線轉向金屬框直至第一凸起54緊固第一接合孔24為止。
當前控制板20已裝在金屬框10上時,裝在金屬框10前表面上的一彈性件30靠彈性保持對前控制板20的推壓。
在這種狀態(tài)中就可以通過按壓裝在前控制板20上的多個操作鈕來操作車載音響系統(tǒng)了。
為了從金屬框10拆下前控制板20,操作者按壓裝在金屬框10上的排出按鈕60,并轉動鉤組件50的轉動件58,然后,使鉤住的第一凸起54從前控制板20的第一接合孔24松脫。
由于彈性件30裝在金屬框10前表面上并靠彈性保持推壓前控制板20,因而使前控制板20繞鉸接件40轉動。因此,被轉動的前控制板20的第一接合孔24從金屬框10的第一凸起54脫開。
按照上述方式前控制板20從金屬框10拆下。
按照這種普通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為了將前控制板20裝在金屬框10上,操作者必須用第二縱向鉤槽捕獲金屬框10的鉸接件40的第二凸起42,而且必須將前控制板20的插入凸起部22插入插入槽12中,從而使前控制板20的一側與金屬框10的一側相互連接起來。
由于車載音響系統(tǒng)的操作者必須按照上述順序將前控制板20裝在金屬框10上,因而將前控制板裝在金屬框上的方法較為困難。
本發(fā)明是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點而提出的,因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它能夠容易地將前控制板從車載音響系統(tǒng)本體上拆卸下來。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包括第一彈性固定裝置,其安裝在用于接納車載音響系統(tǒng)前控制板的金屬框的前表面上,第一彈性固定裝置具有第一彈性件和第一固定棒,第一彈性件在金屬框上伸出,第一彈性件具有在與金屬框前表面平行方向上作用的第一彈性復原力,第一固定棒是在第一彈性件的頂部上形成的,第一固定棒與金屬框前表面平行地設置,同時垂直于第一彈性件的第一彈性復原力的作用方向;第二彈性固定裝置,其與第一彈性固定裝置對稱地安裝在用于接納車載音響系統(tǒng)前控制板的金屬框前表面上,第二彈性固定裝置具有第二彈性件和第二固定棒,第二彈性件在金屬框上伸出,第二彈性件具有與金屬框前表面平行方向上作用的第二彈性復原力,第二固定棒在第二彈性件的頂部形成,第二固定棒與金屬框前表面平行地設置,同時垂直于第二彈性件的第二彈性復原力的作用方向;以及在前控制板上,同時在與金屬框的第一和第二固定棒相應的位置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第一和第二固定棒當?shù)谝缓偷诙椥约哂邢嘞蜃饔玫牡谝缓偷诙椥詮驮r分別插入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因而第一和第二固定棒可通過相向作用的彈性復原力固定前控制板。
在前控制板相應于第一固定裝置的第一固定棒的位置上形成松釋裝置,因而當松釋裝置推壓第一固定棒時,第一固定棒就從前控制板的第一接合部分松脫。
在金屬框上在第一固定裝置附近形成一復位彈簧,該復位彈簧處于受壓狀態(tài),用于向前控制板施加壓力。
按照上述結構,為了將前控制板裝在金屬框上,操作者只要將前控制板推到金屬框上即可。
也就是說,當操作者將前控制板推向金屬框上時,第一和第二彈性裝置的第一和第二固定棒分別插入前控制板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中。此時,第一和第二彈性件具有相向作用的第一和第二彈性復原力,使第一和第二固定棒可被相向作用的彈性復原力緊緊地固定前控制板,從而使前控制板緊緊地固定在金屬框上。
因此,車載音響系統(tǒng)的操作者無需知道在金屬框上安裝前控制板的專門順序,從而使在金屬框上安裝前控制板的方法變得十分簡單。
現(xiàn)在對照以下附圖詳述本發(fā)明的推薦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優(yōu)點。
圖1是車載音響系統(tǒng)的普通控制板拆卸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的橫剖圖表示使用按照本發(fā)明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將控制板拆卸到金屬框上的狀態(tài);圖3是圖2中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圖2中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的第一彈性固定件的放大立體圖。
下面對照附圖詳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圖2的橫剖圖表示使用按照本發(fā)明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將控制板拆卸到金屬框上的狀態(tài)。圖3是圖2中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圖2中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的第一彈性固定件的放大立體圖。
用于接納前控制板100的金屬框200是在車載音響系統(tǒng)的前部形成的。
第一彈性固定件210和第二彈性固定件230相互對稱地安裝在金屬框200的前表面上,同時,安裝在金屬框200的水平軸線上。
第一彈性固定件210的第一彈性件214由兩根棒狀彈簧構成,它們在金屬框200的前表面上伸出并在金屬框200的垂向上布置。第一彈性件214可以具有各種形狀,例如U形彈簧或板簧。每根棒狀彈簧都有一個穿過金屬框200的底端。該底端固定在金屬框200的背面上。例如,一個帶有螺孔224的凸臺在金屬框200上安裝在由棒狀彈簧底端穿過部分的附近。棒狀彈簧的底端具有一個通孔222。穿過墊圈226的螺釘218插過棒狀彈簧的通孔222,然后旋在金屬框200上安裝的凸臺220上。因此,棒狀彈簧由螺釘218擰緊固定在金屬框200上。
第一彈性固定件210的第一固定棒212是通過連接兩根棒狀彈簧的兩個頂端形成的。因此,第一固定棒212形成得垂直于金屬框的縱軸線。第一固定棒212呈圓柱形,兩端帶有凹部228。兩根棒狀彈簧的兩個頂端插入固定棒212,以便固定在固定棒212上。固定棒212最好用能夠吸收沖擊的減震材料形成。
第二彈性固定件230與第一彈性固定件210對稱地固定在金屬框200的前表面上。第二彈性固定件230的第二彈性件234由兩根棒狀彈簧構成,它們在金屬框200的前表面上伸出,并在金屬框200的垂向上布置。第二彈性件234可以具有各種形狀,例如U形彈簧或板簧。每根棒狀彈簧具有穿過金屬框200的底端。該底端固定在金屬框200的背面上。例如,一個帶有螺孔244的凸臺240在金屬框200上安裝在由棒狀彈簧穿過的部分附近。棒狀彈簧的底端具有一個通孔242。穿過墊圈246的螺釘238穿過棒狀彈簧的通孔242,然后擰緊在金屬框200上安裝的凸臺240上。因此,棒狀彈簧由螺釘238擰緊固定在金屬框200上。
第二彈性固定件230的第二固定棒232是通過連接兩棒狀彈簧的頂端形成的。因此,第二固定棒232形成得垂直于金屬框200的縱軸線。第二固定棒232呈圓柱形,兩端帶有凹部。棒狀彈簧的兩頂端插入固定棒232,以便固定在固定棒232上。固定棒232最好用能夠吸收沖擊的減震材料形成。
第一彈性固定件210和第二彈性固定件230當插入前控制板100時以相互相反的方向受壓。因此,當前控制板已經裝在金屬框200上時,第一和第二彈簧214,234其向縱向中心作用的復原力。
第一和第二接合凹部110,130分別在前控制板100的兩側上形成。金屬框200的第一和第二彈性固定件210,230,以及前控制板100的兩側面的第一和第二鉤槽的定位使得第一和第二彈性固定件210,230可插入第一和第二鉤槽中。當前控制板100安裝在金屬框200上時,第一和第二固定棒212,232插入第一和第二接合槽110,130中,前控制板100被第一和第二彈性件214,234的相向作用的復原力緊緊地固定在金屬框200上。在前控制板100的表面和第一和第二接合凹部110,130之間的邊界形成光滑的彎曲面,因而第一和第二固定棒212,232可以順利地插入第一和第二接合凹部110,130。
在前控制板110的前表面的與第一彈性固定件210相應的位置上形成一個松釋件160。松釋件160具有一個圓柱形。松釋件160的一端是一個排出按鈕161,它伸至前控制板100的前表面,由操縱者按壓,以便拆卸前控制板100。松釋件160的另一端裝在前控制板100內并形成一斜坡,因而當按壓松釋件時,松釋件移向第一固定棒212,從而按照上述斜坡壓出第一固定棒212,直至第一固定棒212從第一接合凹部110松脫。
安裝在前控制板100內的松釋件160的另一端設有一固定軸164。固定軸164應插入安裝在前控制板100中相反側上的軸架170上。固定軸164插過帶有復原力的第一彈簧166。松釋件160由于第一彈簧166的推力而從前控制板100的前表面彈出。
一個彈性件250在金屬框200上在第一固定件210附近形成,用于靠彈性推出前控制板100。
彈性件250具有一個彈性蓋252,按照從金屬框200的前表面伸出的狀態(tài)安裝,還具有一個第二彈簧254,它賦予彈性蓋252復原力。
此時,第二彈簧254的復原力最好大于第一彈簧166的復原力,因而當?shù)谝粡椈?66受壓時,第二彈簧可將前控制板100推出。
同時,第一接合凹部110設有一個開口,通過該開口松釋件160與第一固定棒212接觸并推出第一固定棒212,使松釋件160可將第一固定棒212推出,從而松脫第一接合凹部110和第一固定棒212之間的接合。或者,第一接合凹部110可設有由薄的撓性材料制成的接觸面,因而與第一固定棒212接觸的松釋件160可推出第一固定棒212。
下面描述按照本發(fā)明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的工作。
首先,操作者將前控制板100推向金屬框200,以便將前控制板100安裝在金屬框200上。
此時,前控制板100的背面向第一和第二彈性固定件210,230施加壓力,因而第一彈性固定件210的第一彈性件214的棒狀彈簧和第二彈性固定件230的第二彈性件234的棒狀彈簧分別以相反的方向被推出。因此,第一和第二彈性件214,234具有朝向中間的復原力。
如果操作者將前控制板100壓至適當?shù)奈恢?,金屬?00的第一和第二固定件210,230的第一和第二固定棒212,232就鉤入第一和第二接合凹部110,130。
前控制板100被牢固地固定在金屬框200上。
作為一個實施例,操作者可同時推壓前控制板100的兩端,使金屬框200的第一和第二固定棒212,232可同時鉤入前控制板100的第一和第二接合凹部110,130。作為另一實施例,操作者可首先推壓前控制板100的一端,使金屬框200的第一固定棒212可首先鉤入前控制板100的第一接合凹部110,或者可首先使金屬框200的第二固定棒232首先鉤入前控制板100的第二接合凹部130。
此時,前控制板110向從金屬框200的前表面伸出的彈性蓋252施加壓力,因而處于由受壓的第二彈簧彈性復原的狀態(tài)。
因此,前控制板100被安裝在金屬框200上,通過使用一些接觸接頭可使車載音響系統(tǒng)工作。
當松釋件160的固定軸164插入軸架170時,固定在第一接合凹部110中的第一固定棒212通過斜坡162從第一接合凹部110松脫。與第一固定棒212松脫的同時,由第二彈簧254加壓的前控制板100被第二彈簧254的復原力從金屬框200推出。由于第二彈簧254的復原力大于第一彈簧166的復原力,因而當操作者按壓第一彈簧166時第二彈簧254可推出前控制板100。
同時,當從排出按鈕161松釋壓力時,松釋件160被第一彈簧166的復原力返回原位。
按照上述結構,為了將前控制板100裝在金屬框200上,操作者只要將前控制板100的任一側或兩側壓向金屬框200即可。也就是說,當操作者將前控制板100壓向金屬框200時,第一和第二彈性件210,230的第一和第二固定棒212,232分別插入在前控制板100兩側面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接合凹部110,130中。此時,第一和第二彈性件210,230具有相向作用的第一和第二彈性復原力,借助這些相向作用的彈性復原力可將第一和第二固定棒212,232牢固地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接合凹部110,130中,因而前控制板100被緊緊地固定在金屬框200上。
另外,按照上述結構,為了將前控制板100從金屬框200拆下,操作者只要推壓裝在前控制板100上的排出按鈕161即可。也就是說,當操作者按壓排出按鈕161時,帶有排出按鈕161的松釋件160按照斜坡沿前控制板100的側向推出第一固定棒212。前控制板100即被由前控制板100彈性壓迫的彈性件250的復原力從金屬框220拆下。
因此,車載音響系統(tǒng)的操作者無需知道將前控制板裝在金屬框上的專門程序,將前控制板裝在金屬框上的方法變得十分容易。
顯然本專業(yè)技術人員可作出各種修改變化而并不超出本發(fā)明的范圍。因此,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并不限于前面的說明,權利要求書覆蓋了使本發(fā)明具備專利新穎性的全部特征,包括本專業(yè)技術人員可作為等同物處理的全部特征。
權利要求
1.車載音響系統(tǒng)的控制板拆卸裝置,它包括第一彈性固定裝置,其安裝在用于接納車載音響系統(tǒng)前控制板的金屬框的前表面上,第一彈性固定裝置具有第一彈性件和第一固定棒,第一彈性件在金屬框上伸出,第一彈性件具有在與金屬框前表面平行方向上作用的第一彈性復原力,第一固定棒是在第一彈性件的頂部上形成的,第一固定棒與金屬框前表面平行地設置,同時垂直于第一彈性件的第一彈性復原力的作用方向;第二彈性固定裝置,其與第一彈性固定裝置對稱地安裝在用于接納車載音響系統(tǒng)前控制板的金屬框前表面上,第二彈性固定裝置具有第二彈性件和第二固定棒,第二彈性件在金屬框上伸出,第二彈性件具有與金屬框前表面平行方向上作用的第二彈性復原力,第二固定棒在第二彈性件的頂部形成,第二固定棒與金屬框前表面平行地設置,同時垂直于第二彈性件的第二彈性復原力的作用方向;以及在前控制板上,同時在與金屬框的第一和第二固定棒相應的位置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第一和第二固定棒當?shù)谝缓偷诙椥约哂邢嘞蜃饔玫牡谝缓偷诙椥詮驮r分別插入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因而第一和第二固定棒可通過相向作用的彈性復原力固定前控制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金屬框的第一和第二彈性固定件分別鉤入其中的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在前控制板兩側面上形成,因而前控制板可被相向作用的第一和第二彈性復原力緊緊地固定在金屬框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的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彈性件中每一個具有二根棒狀彈簧,它們在金屬框的前面上伸出且在金屬框的垂向上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的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彈性件中每一個具有U形彈簧,其在金屬框前表面上伸出并在金屬框的垂向上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彈性件中的每一個具有一板簧,該板簧在金屬框前面上伸出并在金屬框的垂向上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彈性件中每一個具有一個穿過金屬框的底端,彈性件的底端具有一通孔,帶有螺孔的凸臺在金屬框背面上安裝在由彈性底端穿過的部分附近,一個穿過墊圈的螺釘穿過彈性件的通孔,裝在金屬框上的所述凸臺由螺釘擰緊,彈性件的帶有通孔的底端由螺釘擰緊,因而第一和第二彈性件的穿透的底端固定在金屬框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金屬框上第一固定件附近形成一個用于彈性推出前控制板的彈性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前控制板的表面和第一及第二接合部分之間的邊界形成光滑的彎曲面,因而第一和第二固定棒可順利地插入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前控制板相應于第一固定裝置的第一固定棒的位置上形成的松釋裝置,所述松釋裝置具有一個從前控制板前面伸出的排出按鈕,因而當通過松釋裝置按壓第一固定棒時,第一固定棒從前控制板的第一接合部分松脫。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釋裝置與前控制板內第一固定棒接觸的端部形成一斜坡,因而當按壓松釋件時,松釋件按照該斜坡推出第一固定棒,直至第一固定棒從第一接合部分松脫。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部分設有一個開口,松釋件通過該開口與第一固定棒接觸,并能推動鉤在第一接合部分中的知一固定棒。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部分設有由薄的撓性材料制成的接觸面,因而與第一固定棒接觸的松釋件可推出第一固定棒。
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釋件具有一個端部,該端部帶有一個安裝在前控制板內的固定軸,該固定軸處于插入裝在前控制板內相反側上的軸架中的狀態(tài),該固定軸插過帶有復原力的第一彈簧,所述松釋件由于第一彈簧的復原力從前控制板的前表面靠彈力伸出。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控制板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金屬框上在第一彈性固定件附近形成一彈性件,其用于對前控制板加壓力,第二彈簧的復原力最好大于第一彈簧的復原力,因而當推壓第一彈簧時,第二彈簧將前控制板推出。
全文摘要
第一和第二彈性固定件相互對稱地安裝在接納車載音響系統(tǒng)前控制板的金屬框前表面上。第一和第二彈性固定件分別具有在金屬框上伸出的第一和第二彈性件。第一和第二固定棒分別在彈性件頂部形成。第一和第二接合凹部在前控制板兩側面相應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棒的位置上形成。通過將前控制板壓向金屬框的操作,當?shù)谝缓偷诙椥约哂邢嘞蜃饔玫牡谝缓偷诙驮r第一和第二彈性件鉤入第一和第二凹部,從而將前控制板裝在金屬框上。
文檔編號H04B1/08GK1199228SQ9712641
公開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1997年12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1996年12月30日
發(fā)明者金承燮 申請人:大宇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