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智能控制插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包括插針,所述插針表面設置有彼此絕緣的第一至第四金屬極;凹形臺,所述凹形臺與第四金屬極為連體車件;圓形電路板,所述圓形電路板上設置有第一及第二導電極,所述第一導電極與第二導電極之間有電性連接的電路元件,所述第一導電極與第三金屬極導通,第二導電極與第四金屬極導通;圓弧形金屬彈片,所述金屬彈片按下時可將第一及第二導電極導通;設置在金屬彈片上與凹形臺扣合,且底部具有凸起的按鍵蓋;固定按鍵蓋與凹形臺的固定環(huán)。該實用新型將3.5mm標準耳機插頭插在電子設備上,通過該耳機插頭上設置按鍵將第三金屬極與第四金屬極導通,從而產生電流,控制該設備,為電子設備的控制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專利說明】開關智能控制插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耳機插頭,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按鍵控制的3.5_標準耳機插頭。
【背景技術】
[0002]在現實生活中耳機插頭非常常見,對于耳機插頭可以分為3.5_或者6.5_直徑,也可以按照耳機插頭的極數分為兩極插頭、三極插頭,四極插頭。不同的端子數或者不同的直徑的耳機可能應用在不同設備上。在這些設備上這些耳機無外乎用于聽語音,錄音,通話。其中最電性的就是在手機上的通話應用。在某些手機上有可能手機按鍵比較少,為了不用拿出手機方便操作;或者手機按鍵損壞,為了正常使用手機我們需要能夠對手機采用另外的特殊的控制方式,其中最優(yōu)選的新的方案就是通過手機的插孔來控制手機。
[0003]在實際中,同時結合手機中的軟件程序,將設置在該耳機插頭上的按鍵信息轉換為軟件控制信息,從而控制手機。
[0004]另外,對于一個在3.5mm*14mm的標準耳機插頭上設置按鍵,首先面臨的是設置的按鍵的尺寸以及設置好按鍵后的靈敏度,采用普通按鍵的設置方式來設置是不可能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其上設置有按鍵的手機插頭,該手機插頭能夠通過設置在其上的按鍵,控制電子設備。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包括:用于插入耳機插孔中的插針,所述插針表面設置有彼此絕緣的第一至第四金屬極;
[0007]設置在該插針頂部的凹形臺,所述凹形臺與第四金屬極為連體車件;
[0008]通過導電膠設置在該凹形臺上的圓形電路板,所述圓形電路板上設置有第一及第二導電極,所述第一導電極與第二導電極之間有電性連接的電路兀件,所述第一導電極與第三金屬極導通,第二導電極與第四金屬極導通;
[0009]設置在圓形電路板上部的具有彈性的弧形金屬彈片,所述金屬彈片按下時可將第一及第二導電極導通;
[0010]設置在金屬彈片上與凹形臺扣合,且底部具有凸起的按鍵蓋;
[0011]固定按鍵蓋與凹形臺的固定環(huán)。
[0012]所述插針為具有四金屬極的3.5mm標準耳機插頭。
[0013]所述第一導電極為金屬圓環(huán)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導電極為一金屬圓環(huán),所述第二導電極設置在第一導電極外側,第一導電極位置與第三金屬極相對應,第二導電極位置與第四金屬極相對應。
[0014]所述按鍵蓋為硅膠,底部的中心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低于按鍵蓋的邊緣,該按鍵蓋高出固定環(huán)的高度為0.5?1.4_。
[0015]另外,所述按鍵蓋還可以為金屬車件,底部的中心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高于按鍵蓋的邊緣,該按鍵蓋高出固定環(huán)的高度為0.1?1.0_。
[0016]所述固定環(huán)的截面為倒L型。
[0017]所述電路元件包括電阻、電容或電路芯片。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9]1、將3.5mm標準耳機插頭插在電子設備上,通過該耳機插頭上設置按鍵將第三金屬極與第四金屬極導通,從而產生電流,控制該設備,為電子設備的控制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0020]2、當金屬彈片按下時,該開關智能控制插頭的第三金屬極與第四金屬極通過電路元件導通,在實際的應用中可以根據不同的軟件程序識別信號設置不同的電路元件或者根據按鍵的時間長短,單雙擊等按鍵方式,滿足不同的需要,通用性強;特別的是該電路元件為電路芯片是可以提供多樣化的編程,控制需求。
[0021]3、該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尺寸較小,特別是按鍵蓋的突出部分尺寸只在0.1?
1.4mm之間,外觀美觀。
[0022]4、該開關智能控制插頭的組合簡單,完全可以手工完成,另外其所需部件結構簡單,材料廉價,成本較低。
[0023]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fā)明的特征以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將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顯而易見。
[0025]附圖中,
[0026]圖1A為本實用新型開關智能控制插頭的部件的拆分結構示意圖;;
[0027]圖1B為本實用新型開關智能控制插頭部件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0028]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A及IB中開關智能控制插頭的三視圖;
[0029]圖3為本實用新型開關智能控制插頭的插針截面視圖;
[0030]圖4為本實用新型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圓形電路板仰視圖;
[0031]圖5為本實用新型開關智能控制插頭按鍵蓋采用金屬車件的示意圖。
[0032]【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1、插針;11?14、第一至第四金屬極;2、凹形臺;3、圓形電路板;31、第一導電極;32、第二導電極;33、電路元件;4、金屬彈片;5、按鍵蓋;51、凸起;6、固定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0034]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及其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0035]請參閱圖1A與1B,圖2至圖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包括:用于插入耳機插孔中的插針1,該插針為具有四個(第一至第四)金屬極的
3.5mm標準耳機插頭,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金屬,11?14極彼此絕緣;
[0036]設置在該插針I(yè)頂部的凹形臺2,所述凹形臺2與第四金屬極14為連體車件;[0037]通過導電膠設置在該凹形臺2上的圓形電路板3,所述圓形電路板3上設置有第一31及第二導電極32,所述第一導電極31與第二導電極32之間有電性連接的電路元件33,所述電路元件33包括電阻、電容或電路芯片。
[0038]采用電阻是受控設備采集的是電流信號,采用電容是采集的是電壓信號。拓展的是,還可以采用電路芯片,當該電路芯片特定的引腳被導通后,可以輸出特定的電壓或者電流等電信號,當該電信號是連續(xù)的一串信號時,便可以完成更為復雜的控制操作。
[0039]所述第一導電極31為金屬圓環(huán)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導電32為一金屬圓環(huán),所述第二導電極32設置在第一導電極31外側,第一導電極31位置與第三金屬極13相對應,第二導電極32位置與第四金屬極14相對應。
[0040]在實際的應用中可以將第三金屬極13延伸至圓形電路板的第一導電極31下方,第四金屬極14延伸至圓形電路板的第二導電極32下方。
[0041]優(yōu)選的是,在該第三及第四金屬極13、14的表面上分別涂抹導電膠,同時還可以通過導電膠將該圓形電路板3固定在凹形臺2上。
[0042]設置在圓形電路板3上部的具有彈性的圓弧形金屬彈片4,所述金屬彈片4按下時可將第一及第二導電極31、32導通;當第一及第二導電極31、32導通時,此時電路元件相當于并聯連接在第三及第四金屬極13、14上,能夠為該兩金屬極13、14上提供與該電路元件特性相關的電信號。
[0043]設置在金屬彈片4上與凹形臺2扣合,且底部具有凸起51的按鍵蓋5 ;所述按鍵蓋5為硅膠,高出固定環(huán)6的高度為1.0?1.4mm。
[0044]所述凸起51設置在51按鍵蓋5底部的中心,所述凸起51的高度低于按鍵蓋5的邊緣。
[0045]該凸起51在按鍵蓋5不被按下時,處于懸空狀態(tài),不與金屬彈片4相接觸,所以該金屬彈片51不會導通第一導電極31及第二導電極32。
[0046]當該金屬彈片4壓下一定距離后會使第一導電極31與第二導電極32導通,當外力結束時,由于該按鍵蓋5為硅膠,提供彈性恢復力,從而恢復初始位置。
[0047]另外,
[0048]請參閱圖5,所述按鍵蓋5還可以為表面平整的金屬車件,高出固定環(huán)6的高度為
0.1?0.5_。凸起51的高度高于金屬彈片邊緣的高度,這樣的設計是因為在按鍵蓋5按下時,一方面該凸起51可以為該按鍵蓋5提供支撐力,不容易變形及損壞;另一方面,可以使該按鍵蓋5在邊緣部分留有空隙,為金屬彈片4的擠壓形變提供緩沖,從而能夠增加該金屬彈片4的壽命,降低損耗;同時還可以降低按下時所要施加的外力,提高操作感受。
[0049]還包括固定按鍵蓋與凹形臺的固定環(huán)6。
[0050]所述固定環(huán)6的截面為倒L型。
[0051]所述固定環(huán)6是用于固定整個按鍵蓋5以及按鍵蓋5與凹形臺2中所夾的其他所有結構。
[0052]以上所述,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插入耳機插孔中的插針,所述插針表面設置有彼此絕緣的第一至第四金屬極; 設置在該插針頂部的凹形臺,所述凹形臺與第四金屬極為連體車件; 通過導電膠設置在該凹形臺上的圓形電路板,所述圓形電路板上設置有第一及第二導電極,所述第一導電極與第二導電極之間有電性連接的電路兀件,所述第一導電極與第三金屬極導通,第二導電極與第四金屬極導通; 設置在圓形電路板上部的具有彈性的圓弧形金屬彈片,所述金屬彈片按下時可將第一及第二導電極導通; 設置在金屬彈片上與凹形臺扣合,且底部具有凸起的按鍵蓋; 固定按鍵蓋與凹形臺的固定環(huá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針為具有四金屬極的3.5mm標準耳機插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極為金屬圓環(huán)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導電極為一金屬圓環(huán),所述第二導電極設置在第一導電極外側,第一導電極位置與第三金屬極相對應,第二導電極位置與第四金屬極相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蓋為硅膠,底部的中心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低于按鍵蓋的邊緣,該按鍵蓋高出固定環(huán)的高度為0.5 ?L 4mm 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蓋為金屬車件,底部的中心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高于按鍵蓋的邊緣,該按鍵蓋高出固定環(huán)的高度為0.1 ?L Omnin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環(huán)的截面為倒L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智能控制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元件包括電阻、電容或電路芯片。
【文檔編號】H04R1/10GK203708440SQ201420070364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2月18日
【發(fā)明者】郭偉才, 郭偉華 申請人:郭偉才, 郭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