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讀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讀取原稿的讀取裝置。更詳細地說,涉及進行降低用于讀取原稿的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控制的讀取裝置。
背景技術:
在過去,在掃描儀等讀取裝置中,為了實現(xiàn)省電化,裝置在不使用的期間,進入到降低用于讀取原稿的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省電模式。作為控制電力供給的讀取裝置,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掃描儀,具有相對于掃描儀主體能夠開閉的折疊式的原稿臺,與該原稿臺的開閉聯(lián)動而接通或斷開掃描儀的電源?,F(xiàn)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343271號公報但是,在上述現(xiàn)有的讀取裝置中,存在如下問題。即,在專利文獻I公開的掃描儀中,通過原稿臺的開閉來進行電源的接通或斷開。因此,若在讀取中將原稿臺移動到不使用時的位置,則會對讀取畫質產(chǎn)生不良影響。另一方面,使電源的接通或斷開控制與原稿臺的開閉聯(lián)動結構本身對用戶來說使用很方便,若成為使電源的接通或斷開控制與原稿臺的開閉不聯(lián)動結構,則用戶的便利性變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的讀取裝置所具有的問題點而發(fā)明的。即,其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讀取裝置,進行使讀取畫質和用戶便利性并存的電力控制。以解決該課題為目的的讀取裝置具有:原稿支撐部,支撐原稿;檢測部,檢測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是位于使用時的位置還是位于不使用時的位置;供給部,向用于讀取原稿的讀取要素供給電力;以及電力控制部,執(zhí)行非讀取時電力控制和讀取時電力控制,該非讀取時電力控制是在不進行原稿的讀取的狀態(tài)下,在滿足了至少以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作為一個條件的變更條件的情況下,執(zhí)行與不滿足該變更條件的情況相比降低上述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該讀取時電力控制是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狀態(tài)下,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至少在進行該原稿的讀取的期間,不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本發(fā)明的讀取裝置執(zhí)行降低用于讀取原稿的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在用于讀取原稿的讀取要素中包括讀取原稿的圖像的掃描儀、傳送原稿的輥、對讀取的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繪圖處理的基板中的至少一個。而且,本發(fā)明的讀取裝置執(zhí)行非讀取時電力控制和讀取時電力控制作為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的電力控制,該非讀取時電力控制是在不進行原稿的讀取的狀態(tài)下,至少以判斷為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作為一個條件,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該讀取時電力控制是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狀態(tài)下,在判斷為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至少在進行該原稿的讀取的期間,不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此外,原稿支撐部的使用時的位置是指,在進行不妨礙原稿讀取時應使原稿支撐部移動的位置。即,本發(fā)明的讀取裝置在不進行原稿的讀取的期間,與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聯(lián)動而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作為非讀取時電力控制,由此確保用戶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作為讀取時電力控制,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期間,在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至少在進行對該原稿的讀取的期間不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由此確保完成該原稿的讀取的時機,抑制畫質的降低。由此,能夠實現(xiàn)使讀取畫質和用戶便利性并存。另外,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期間結束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情況下,電力控制部可以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讀取時電力控制。在讀取完成后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由此能夠防止用戶的便利性的惡化。此外,預定的待機時間也可以是O時間,此時,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期間結束后,立刻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另外,在不能與作為讀取的原稿的圖像數(shù)據(jù)的輸出方的輸出方設備進行通信的情況下,電力控制部可以采用與能夠與上述輸出方設備進行通信的情況相比更短的時間作為上述待機時間。在不能與輸出方設備進行通信的情況下,讀取裝置的利用可能性低。因此,優(yōu)選縮短在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之前的待機時間。另外,在經(jīng)過上述待機時間之前,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在進行上述原稿的讀取的期間結束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電力控制部可以不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讀取時電力控制。退一步說,若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則恢復需要花費時間,從而使讀取開始延遲。根據(jù)該結構,在經(jīng)過待機時間之前,使原稿支撐部的位置返回到使用時的位置,由此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期間結束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不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因此,例如,在原稿支撐部向不使用時的位置的移動是用戶的誤操作的情況下,若馬上使原稿支撐部回到使用時的位置,則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期間結束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不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因此,提高用戶的使用方便性。另外,在經(jīng)過上述待機時間之前存在外部輸入的情況下,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期間結束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電力控制部可以不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讀取時電力控制。作為外部輸入,對應有例如從PC發(fā)送的讀取命令。根據(jù)本結構,在存在外部輸入的情況下,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期間結束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不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由此能夠抑制下一任務的讀取開始的延遲。另外,作為其他的上述變更條件,電力控制部以在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作為條件,在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之前,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情況下,在上述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上述電力控制部可以不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非讀取時電力控制。根據(jù)該結構,在原稿支撐部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定時沒有經(jīng)過作為原稿的讀取和用戶操作中的一個的上次處理完成之后的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情況下,即,盡管存在最近的上次處理,在原稿支撐部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即使原稿支撐部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后,在經(jīng)過待機時間之前的期間,等待電力降低處理的執(zhí)行。而且,在經(jīng)過待機期間之前的期間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回到使用時的位置時,在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不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由此,給予用戶回避電力降低處理的執(zhí)行的時機。因此,提高用戶的使用方便性。另外,作為其他的上述變更條件,電力控制部以在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作為條件,在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在經(jīng)過預定的待機時間之前存在外部輸入的情況下,在上述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電力控制部不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非讀取時電力控制。即使是該結構,也能夠給予用戶回避電力降低處理的執(zhí)行。因此,提高用戶的使用方便性。另外,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時(或者存在上述外部輸入時),電力控制部將上述待機時間的計時時間重置為初始值,在以該重置的值為起點的計時時間經(jīng)過了待機時間的情況下,電力控制部可以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讀取時電力控制。上述非讀取時電力控制也同樣地,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時(或者存在上述外部輸入時),電力控制部將上述待機時間的計時時間重置為初始值,在以該重置的值為起點的計時時間經(jīng)過了待機時間的情況下,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通過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能夠實現(xiàn)省電化。另外,本發(fā)明的讀取裝置可以具有讀取控制部,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狀態(tài)下,即使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仍繼續(xù)該原稿的讀取。盡管能夠得到在原稿支撐部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時將原稿的讀取暫時停止的結構,但從生產(chǎn)性和畫質考慮,優(yōu)選至少對讀取中的原稿繼續(xù)讀取。另外,上述讀取控制部可以對繼續(xù)讀取的原稿的后續(xù)的原稿不進行讀取。若原稿支撐部的位置位于不使用時的位置,則原稿的支撐狀態(tài)不穩(wěn)定,若繼續(xù)讀取,則有可能使原稿破損。因此,優(yōu)選對后續(xù)的原稿不進行讀取。 另外,上述原稿支撐部可以支撐讀取前的原稿。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實現(xiàn)進行使讀取畫質和用戶便利性并存的電力控制的讀取裝置。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掃描儀的供紙托盤為關閉狀態(tài)的外觀的圖。圖2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掃描儀的供紙托盤為打開狀態(tài)的外觀圖。圖3是表示圖1所示的狀態(tài)的掃描儀的內部結構的概略的圖。圖4是表示圖2所示的狀態(tài)的掃描儀的內部結構的概略的圖。圖5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掃描儀的電氣結構的框圖。圖6是表示供電控制系統(tǒng)結構的框圖。圖7是表示各種模式與供電狀況的關系的圖。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式切換處理的順序的流程圖。
圖9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省電模式執(zhí)行處理的順序的流程圖。圖10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省電切換處理的順序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使本發(fā)明所涉及的讀取裝置具體化的實施方式。本方式將本發(fā)明適用于具有抑制耗電的模式即省電模式的掃描儀。[掃描儀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本方式的掃描儀100具有覆蓋掃描儀100主體的框體6 ;封閉框體6的上表面6A,且相對于掃描儀100主體能夠開閉的供紙托盤91 (原稿支撐部的一例);以及位于掃描儀100主體的下方的排紙托盤92。此外,在圖1中,排紙托盤92側為掃描儀100的前側,與排紙托盤92相對時的左手側為左側,右手側為右側,從而規(guī)定前后左右的方向。以下,使圖疒圖4所示的各方向與圖1對應。供紙托盤91位于框體6的后方且上方,并且以能夠圍繞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轉動軸心X進行轉動的方式支撐于框體6。若將供紙托盤91從圖1所示的覆蓋框體6的上表面6A的狀態(tài)圍繞X軸而打開,則如圖2所示,在框體6的后側將紙張支撐面91A變位到朝向上方的位置。在本方式中,如圖2所示,紙張支撐面91A露出的位置為供紙托盤91的“使用時的位置”,如圖1所示,紙張支撐面91A不露出的位置為供紙托盤91的“不使用時的位置”。供紙托盤91在使用時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支撐讀取前的原稿。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時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由于紙張支撐面91A不露出,因此供紙托盤91不能夠支撐原稿。排紙托盤92位于框體6的下方,并且以能夠在前后方向上進出的方式容納于框體6。如圖2所示,排紙托盤92取出到框體6的前方。在本方式中,如圖2所示,設排紙托盤92從框體6取出的位置為排紙托盤92的“使用時的位置”,如圖1所示,設排紙托盤92容納于框體6的位置為排紙托盤92的“不使用時的位置”。排紙托盤92與供紙托盤91同樣在使用時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支撐讀取后的原稿。另一方面,排紙托盤92在不使用時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不能夠支撐原稿。另外,如圖2所示,在框體6的上表面6A具有操作面板40,該操作面板40具有由各種按鈕(例如,開始鍵,停止鍵,小鍵盤的各按鈕)構成的按鈕組41和由液晶顯示器構成的顯示部42。關于操作面板40,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為不使用時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供紙托盤91封閉操作面板40 (參照圖1),因此由用戶的輸入操作被限制。另一方面,若供紙托盤91的位置位于使用時的位置,則操作面板40成為露出的狀態(tài),能夠進行由用戶的輸入操作。圖3和圖4表示掃描儀100的內部構成。圖3表示供紙托盤91和排紙托盤92的位置分別為不使用時的位置的狀態(tài)。圖4表示供紙托盤91和排紙托盤92分別為使用時的位置的狀態(tài)。在掃描儀100的內部(即框體6的內側)配置有供給輥62、第I傳送輥63、圖像傳感器21、22、第2傳送輥64。在本方式中,將這些圖像讀取所利用的讀取要素統(tǒng)稱為圖像讀取部20。圖像讀取部20可以進行彩色圖像的讀取,也可以專用于單色圖像的讀取。圖像傳感器21、22中的一個用于讀取原稿的一個面的圖像,另一個用于讀取原稿的另一個面的圖像。圖像傳感器21、22的光學元件在左右方向(圖4的進深方向)上排列成一排而配置,將來自原稿的反射光轉換為電信號而輸出。作為圖像傳感器21、22,能夠使用例如 CIS (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觸式圖像傳感器)或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稱合元件)。支撐于供紙托盤91上的原稿9朝向圖2和圖4中的箭頭D的方向,從供紙托盤91傳送到排紙托盤92。具體而言,本方式的掃描儀100在裝載原稿9時,使供紙托盤91成為使用時的位置的狀態(tài)。而且,如圖4所示,用戶將原稿9裝載到供紙托盤91上。支撐于供紙托盤91上的原稿9由于自重而移動到供給輥62,通過供給輥62逐張傳送到傳送路徑61的下游側。在傳送路徑61中移動的原稿9在經(jīng)過圖像讀取部20時被讀取。而且,讀取后的原稿排出到排紙托盤92上。S卩,供紙托盤91和排紙托盤92構成原稿的傳送路徑61的一部分。另外,如圖3所示,若掃描儀100的供紙托盤91的位置位于不使用時的位置,則傳送路徑61成為圍繞供紙托盤91的轉動軸心X方向轉換成U字狀的路徑。因此,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位于不使用時的位置的情況下,圖像讀取部20不開始讀取。此外,在掃描儀100的內部,除了圖像讀取部20等以外,還容納有控制圖像讀取部20等的控制部10和控制供電狀態(tài)的供電控制系統(tǒng)50。下文詳細說明控制部10和供電控制系統(tǒng)50。[掃描儀的電氣結構]接著,說明掃描儀100的電氣結構。如圖5所示,本方式的掃描儀100具有:圖像讀取部20 ;檢測供紙托盤91的位置是位于使用時的位置還是位于不使用時的位置的傳感器30(檢測部的一例);操作面板40 ;控制對各種結構要素的電力供給的供電控制系統(tǒng)50 ;控制圖像讀取部20的控制部10;以及作為用于與外部設備(輸出方設備的一例)連接的通信接口的USB接口 15和網(wǎng)絡接口 16。另外,控制部10 具有 CPU11、ROMl2, RAMl3, NVRAM (Non Volatile RAM:非易失性存儲器)14。在R0M12中存儲有用于控制掃描儀100的控制程序即固件和各種設定值等。RAM13用作各種控制程序被讀出的作業(yè)區(qū)域,或者用作將圖像數(shù)據(jù)暫時存儲的存儲區(qū)域。CPUll (讀取控制部的一例)根據(jù)從R0M12讀出的控制程序和從各種傳感器送來的信號,將該處理結果存儲于RAM13或NVRAM14,并且控制掃描儀100的各結構要素。USB接口 15為能夠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的接口。在例如USB存儲器與USB接口15連接的情況下,掃描儀100能夠將讀取的圖像數(shù)據(jù)輸出到該USB存儲器。USB接口 15的連接方不限于USB存儲器,例如也可以是個人計算機(PC)。在連接方為PC的情況下,還能夠接收掃描命令、設定命令等各種命令。與USB接口 15同樣地,網(wǎng)絡接口 16也是能夠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的接口。與USB接口 15同樣地,掃描儀100例如能夠將讀取的圖像數(shù)據(jù)輸出到經(jīng)由網(wǎng)絡接口 16而連接的外部設備。另外,經(jīng)由網(wǎng)絡接口 16能夠接收來自外部設備的命令。此外,掃描儀100與外部設備的連接不限于經(jīng)由USB接口 15和網(wǎng)絡接口 16的方式。例如,在掃描儀100具有無線通信接口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無線通信而連接外部設備。圖像讀取部20讀取原稿并將讀取的原稿的圖像作為PDF等圖像數(shù)據(jù)輸出。另外,根據(jù)需要對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校正處理。作為圖像數(shù)據(jù)的輸出方,對應有例如經(jīng)由USB接口 15或網(wǎng)絡接口 16連接的外部設備。傳感器30輸出辨別供紙托盤91的位置是處于使用時的位置(打開狀態(tài))還是處于不使用時的位置(關閉狀態(tài))的信號。傳感器30例如由發(fā)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構成,若供紙托盤91的位置位于使用時的位置,則受光元件接收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若供紙托盤91的位置位于不使用時的位置,則切斷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并且受光元件不能接收該光。[供電控制]接著,說明掃描儀100的供電控制。如圖6所示,作為掃描儀100的供電控制系統(tǒng)50,具有:電源部51 (供給部的一例);將從電源部51供給的電力分配到掃描儀100的各種結構要素的開關電路52 ;以及控制開關電路52的各種開關的開閉的供電控制部53(電力控制部的一例)。電源部51構成為與例如商用電源或者電池連接,轉換為適合的電力的電路,將轉換后的電力供給到掃描儀100的各種結構要素。開關電路52根據(jù)來自供電控制部53的信號,切換是否向掃描儀100的各種結構要素供電。具體而言,在掃描儀100中具有圖像讀取部20的電源系統(tǒng)、控制部10的電源系統(tǒng)、外部接口(在本方式中USB接口 15和網(wǎng)絡接口16)的電源系統(tǒng)的各種電源系統(tǒng)。開關電路52切換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的供電的接通或斷開。此外,在傳感器30和操作面板40中不經(jīng)由開關電路52而總是供給有電力。在此,說明通過開關電路52所進行的對各種電源系統(tǒng)的供電的接通或斷開來實現(xiàn)的多個供電模式。在該供電模式中具有降低圖像讀取部20等耗電量的省電模式和不降低圖像讀取部20等耗電量的非省電模式。具體而言,作為非省電模式,具有能夠進行圖像的讀取、能夠進行數(shù)據(jù)的收發(fā)、而且能夠接收來自操作面板40的操作的待機模式。另一方面,作為省電模式,具有 第I省電模式,經(jīng)由各種接口能夠進行數(shù)據(jù)的收發(fā),能夠接收來自操作面板40的操作,但不能進行圖像的讀??;以及第2省電模式,不能進行圖像的讀取和數(shù)據(jù)的收發(fā),僅能夠使操作面板40、傳感器30和供電控制系 統(tǒng)50動作。圖7表示各種模式與供電狀況的關系。圖7中,“〇”表示有供電,“X”表示沒有供電。如圖7所示,在待機模式中,圖像讀取部20、控制部10、操作面板40、外部接口、傳感器30均供給有電力,能夠進行掃描動作。掃描儀100啟動后立刻以待機模式進行動作。另夕卜,在以待機模式進行動作中,若滿足進入到第I省電模式的條件,則進入到第I省電模式。另外,在以待機模式或第I省電模式進行動作中,若滿足進入到第2省電模式的條件,則進入到第2省電模式。在第I省電模式中,切斷對圖像讀取部20的供電。即,切斷對耗電大的圖像傳感器21、22等的供電,從而抑制耗電。另一方面,繼續(xù)對控制部10、操作面板40和外部接口的供電,接收用戶操作。另外,若滿足進入到待機模式的條件,則進入到待機模式。在第2省電模式中,除了切斷對圖像讀取部20的供電以外,還切斷對控制部10和外部接口的供電。即,不能收發(fā)來自外部設備的數(shù)據(jù)。如上所述,比第I省電模式更抑制耗電。另一方面,繼續(xù)對傳感器30的供電。即,傳感器30通過與控制部10不同的電路來控制,即使是第2省電模式,也能夠檢測供紙托盤91的位置是位于使用時的位置還是位于不使用時的位置。而且,在以第2省電模式進行動作時,若用戶使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移動到使用時的位置,則基于傳感器30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并進入到待機模式。另外,仍繼續(xù)對操作面板40的供電。即,操作面板40通過與控制部10不同的電路來控制,即使是第2省電模式,也能夠接收用戶操作。具體而言,供電控制部53存儲有用于進入省電模式的閾值時間(待機時間的一例)。而且,在以讀取原稿的期間結束的時候、或者用戶操作(例如,對操作面板40的輸入或者來自外部設備的命令)完成的時候為起點的計時器的計時時間經(jīng)過了閾值時間的情況下,進入到省電模式。另外,在經(jīng)過了閾值時間時,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為使用時的位置的情況下進入第I省電模式,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為不使用時的位置的情況下進入第2省電模式。此外,在進入第2省電模式后,停止對控制計時器的控制部10的供電,因此計時器停止。供電控制部53與當前的模式對應,對開關電路52輸出使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的供電接通或斷開的信號。此外,供電控制部53被電源部51直接供電,在第2省電模式中也進行動作。因此,即使是第2省電模式中,也能夠監(jiān)視來自傳感器30的輸出信號,控制開關電路52。[模式切換處理]接著,參照圖8的流程圖說明實現(xiàn)上述模式的切換動作的模式切換處理(檢測部、電力控制部、讀取控制部的一例)的順序。模式切換處理以商用電源或者電池與電源部51連接且從電源部51向供電控制部53供給電力為契機,通過供電控制部53來執(zhí)行。若執(zhí)行模式切換處理,則首先,供電控制部53以作為初始狀態(tài)的待機模式進行動作(SlOl)。此外,剛剛啟動后的模式也可以是待機模式以外的模式,但在啟動時利用掃描儀100的可能性高,因此優(yōu)選待機模式。在SlOl后,使計時器起動(S102)。該計時器的計時時間用于模式的切換判斷。另夕卜,在原稿的讀取開始時,計時器的計時時間的值重置為初始值。另外,在原稿的讀取中,中斷計時。而且,在原稿的讀取完成時,再次開始計時。另外,也可以通過用戶對操作面板40的操作或來自外部設備的信號的接收,使計時器的計時時間的值重置為初始值。接著,判定能否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S151)。作為外部設備,對應有經(jīng)由USB接口15能夠連接的USB存儲器或經(jīng)由網(wǎng)絡接口 16能夠連接的PC。在能夠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的情況下(S151:是),將用于進入省電模式的閾值時間設定為時間Tl(例如,15分鐘)(S152)。另一方面,在不能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的情況下(S151:否),不存在讀取后的數(shù)據(jù)的輸出方,因此與能夠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的情況相比,進行讀取指示的可能性低。因此,為了促進省電化,將閾值時間設定為比時間Tl短的時間Τ2(例如,3分鐘)(S153)。在S152或者S153后,進入到S103。接著,判斷供紙托盤91的位置是否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S103)。通過來自傳感器30的輸出信號能夠判斷供紙托盤91的位置。此外,在檢測到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時,在S103中得出肯定判斷(是),在此以后直至再次檢測到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之前不得出肯定判斷。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S103:是),判斷計時器的計時時間是否超過了閾值時間(S104)。在計時器的計時時間超過了閾值時間的情況下(S104:是),執(zhí)行進入到第2省電模式的第2省電模式執(zhí)行處理(S105)。圖9表示S105的第2省電模式執(zhí)行處理的順序。在第2省電模式執(zhí)行處理中,首先,對開關電路52輸出切換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供電的接通或斷開的信號,使通過開關電路52接通或斷開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的供電來實現(xiàn)的供電模式進入到第2省電模式(S181)。S卩,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為不使用時的位置的狀態(tài)中,不能進行操作面板40的操作和原稿的裝載。因此,能夠推測為用戶沒有要使用掃描儀100的意思。因此,供電控制部53進入到將耗電最大限地抑制的第2省電模式。接著,基于來自傳感器30的輸出信號,判斷供紙托盤91的位置是否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S182)。而且,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沒有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的期間(S182:否),直至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之前進行待機。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S182:是),能夠推測為用戶準備使用掃描儀100。因此,對開關電路52輸出切換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供電的接通或斷開的信號,使通過開關電路52接通或斷開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的供電來實現(xiàn)的供電模式進入到待機模式(S183)。之后,將計時器的計時時間重置為初始值后,再次開始計時器的計時(S184)。在S184后,結束第2省電模式執(zhí)行處理?;氐綀D8的模式切換處理的說明,在S105的第2省電模式執(zhí)行處理的執(zhí)行后,進入到S151。另一方面,在S104中,在計時器的計時時間沒有超過閾值時間的情況下(S104:否),判斷是否處于原稿的讀取中(S131)。在開始了原稿的讀取時,計時器的計時時間重置為初始值,并且在原稿的讀取中中斷計時,因此在正在讀取原稿的情況下,計時器的計時時間不超過閾值時間。因此,作為計時器的計時時間沒有超過閾值時間的情況,存在正在讀取原稿的情況、和以原稿的讀取完成為起點的計時器的計時時間沒有超過閾值時間的情況。在正在讀取原稿的情況下(S131:是),繼續(xù)該原稿的讀取,在進行讀取該原稿的期間結束后,對后續(xù)的原稿中止讀取動作(S132)。即,若在原稿的讀取中途中止該原稿的讀取,則讀取后的圖像數(shù)據(jù)不完整。另外,假設即使再次開始讀取,因讀取速度的偏差等而有可能降低畫質。因此,對于讀取中途的原稿,使讀取繼續(xù)并使該原稿的讀取完成。另一方面,關于該原稿后續(xù)的原稿,有可能對該后續(xù)原稿的傳送產(chǎn)生妨礙,因此不進行讀取。此外,若S132完成,則完成原稿的讀取,因此再次開始中斷的計時器的計時。在S132后或者不是原稿的讀取中的情況下(S131:否),進入到S151?;氐絊103的說明,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沒有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S103:否),判斷供紙托盤91的位置是否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Slll)。此外,Slll在檢測到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時得出肯定判斷(是),在此之后直至再次檢測到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之前不得出肯定判斷。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S111:是),對開關電路52輸出使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供電的接通或斷開切換的信號,使通過開關電路52接通或斷開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的供電來實現(xiàn)的供電模式進入到待機模式(S112)。S卩,再次開始對掃描儀100的各結構要素進行供電,能夠進行原稿的讀取。此外,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的時候已是待機模式的情況下,不需要執(zhí)行S112。在S112后,在計時器的計時時間重置為初始值后,再次開始計時器的計時(S113)。在S113后,進入到S151。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沒有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S111:否),執(zhí)行判斷向第I或者第2省電模式的自動切換的省電切換處理(S121)。圖10表示S121的省電切換處理的順序。在省電切換處理中,首先,判斷計時器的計時時間是否超過了閾值時間(S201)。在計時器的計時時間超過了閾值時間的情況下(S201:是),判斷供紙托盤91的位置是否為使用時的位置(S202)。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為使用時的位置的情況下(S202:是),對開關電路52輸出使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供電的接通或斷開切換的信號,使通過開關電路52接通或斷開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的供電來實現(xiàn)的供電模式進入到第I省電模式(S203)。在該第I省電模式中,盡管停止對圖像讀取部20的供電,但對操作面板40、外部接口和控制部10進行供電。在第I省電模式中,能夠接收來自操作面板40和外部設備的輸入。此外,在執(zhí)行S203時已經(jīng)是第I省電模式的情況下,不需要執(zhí)行S203。另一方面,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為不使用時的位置的情況(S202:否)下,進行第2省電模式執(zhí)行處理(S221)。在第2省電模式中,除了停止對圖像讀取部20的供電以外,還停止對外部接口、控制部10的供電。因此,在第2省電模式中,不能接收來自外部設備的輸入。S221的處理與S105相同。在完成S221后,結束省電切換處理。在S203后或者計時器的計時時間沒有超過閾值時間的情況下(S201:否),判斷是否有對掃描儀100的用戶操作(S204)。作為對掃描儀100的用戶操作,對應有例如對操作面板40的輸入操作、來自PC的掃描命令和數(shù)據(jù)訪問。在沒有對掃描儀100的用戶操作的情況下(S204:否),結束省電切換處理。在有對掃描儀100的用戶操作的情況下(S204:是),進行與該用戶操作對應的處理,因此對開關電路52輸出使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供電的接通或斷開切換的信號,使通過開關電路52接通或斷開向各種電源系統(tǒng)的供電來實現(xiàn)的供電模式進入到待機模式(S205)。即,再次開始對掃描儀100的各結構要素進行供電,能夠進行原稿的讀取。此外,在執(zhí)行S205時已經(jīng)是待機模式的情況下,不需要執(zhí)行S205。在S205后,在將計時器的計時時間重置為初始值后,再次開始計時器的計時(S206)。在S206后,結束省電切換處理?;氐綀D8的模式切換處理的說明,在S121的省電切換處理的執(zhí)行后,進入到S151。如以上詳細說明的那樣,本方式的掃描儀100在不進行原稿9的讀取期間,與從供紙托盤91的使用時的位置向不使用時的位置的移動聯(lián)動而進入到省電模式(特別是,在本方式中第2省電模式),由此確保用戶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期間,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向不使用時的位置變化的情況下,至少在對該原稿進行讀取的期間不進入第I省電模式和第2省電模式,由此確保使該原稿的讀取完成的時機,抑制畫質的降低。由此,在本方式的掃描儀100中,實現(xiàn)了使讀取畫質和用戶便利性并存。此外,本實施方式只不過是單純的例示,不對本發(fā)明有任何限定。因此,本發(fā)明當然可以在不脫離其要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改良、變形。讀取裝置不限于掃描儀,只要是復合機、FAX等具備讀取功能的裝置,就能夠適用。另外,在實施方式中,以供紙托盤91的位置是使用時的位置還是不使用時的位置作為一個條件,進入到第I或第2省電模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排紙托盤92的位置是使用時的位置還是不使用時的位置作為向第I或第2省電模式進入的一個條件。即,在實施方式中,與供紙托盤91的位置是使用時的位置還是不使用時的位置聯(lián)動而進行電源控制,但也可以將其直接置換為排紙托盤92。另外,在實施方式中,具有待機模式、第I省電模式和第2省電模式這三個模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切換待機模式和第2省電模式(或者第I省電模式)這兩個模式的結構。另外,也可以設置其他模式(例如,在從第I省電模式向第2省電模式進入之前的期間,繼續(xù)對控制部10的供電并且切斷對外部接口的供電的第3省電模式)。另外,在實施方式中,總是進行對操作面板40的電力供給,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第2省電模式中切斷對操作面板40的電力供給。另外,在實施方式中,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S103:是),在計時器的計時時間經(jīng)過了閾值時間后(S104:是)進入到第2省電模式,但不一定等到計時器的計時時間經(jīng)過閾值時間,也可以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后立刻(若是原稿的讀取中則該原稿讀完后立刻)進入到第2省電模式。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后馬上進入到第2省電模式,從而提高省電效果。另外,在實施方式中,通過能否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來變更閾值時間,但也可以不改變閾值時間。另外,在實施方式中,在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時,僅對讀取中途的原稿繼續(xù)讀取,但也可以對支撐于供紙托盤91的所有的原稿實施讀取。其中,預測到供紙托盤91的位置為不使用時的位置時難以進行原稿傳送,特別是對后續(xù)原稿可能產(chǎn)生破損等。因此,讀取的繼續(xù)優(yōu)選僅對讀取中途的原稿進行,而對在此以后的后續(xù)原稿不進行讀取。另外,在實施方式中,用于進入第I省電模式的閾值時間和用于進入第2省電模式的閾值時間是共通的,但也可以分開設置各自的閾值時間。另外,此時,也可以以能否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為條件,分開變更各自的閾值時間。另外,在實施方式中,在第I省電模式時,通過切斷對圖像讀取部20的供電來實現(xiàn)電力的降低,但也可以不切斷供電,而通過減少對圖像讀取部20的供電量來實現(xiàn)電力的降低。同樣地,在第2省電模式時,切斷對圖像讀取部20、控制部10和外部接口的供電,但也可以不切斷供電,通過減少圖像讀取部20、控制部10和外部接口中至少任一的供電量來實現(xiàn)電力的降低。
權利要求
1.一種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原稿支撐部,支撐原稿; 檢測部,檢測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是位于使用時的位置還是位于不使用時的位置; 供給部,向用于讀取原稿的讀取要素供給電力;以及 電力控制部,執(zhí)行非讀取時電力控制和讀取時電力控制,該非讀取時電力控制是在不進行原稿的讀取的狀態(tài)下,在滿足了至少以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作為一個條件的變更條件的情況下,執(zhí)行與不滿足該變更條件的情況相比降低上述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該讀取時電力控制是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狀態(tài)下,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至少在進行該原稿的讀取的期間,不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進行上述原稿的讀取的期間結束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情況下,上述電力控制部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讀取時電力控制。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能與作為讀取的原稿的圖像數(shù)據(jù)的輸出方的輸出方設備進行通信的情況下,上述電力控制部采用與能夠與上述輸出方設備進行通信的情況相比更短的時間作為上述待機時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經(jīng)過上述待機時間之前,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在進行上述原稿的讀取的期間結束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上述電力控制部不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讀取時電力控制。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時,上述電力控制部將上述待機時間的計時時間重置為初始值,在以該重置為起點的計時時間經(jīng)過了待機時間的情況下,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讀取時電力控制。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經(jīng)過上述待機時間之前存在外部輸入的情況下,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期間結束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上述電力控制部不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讀取時電力控制。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存在上述外部輸入時,上述電力控制部將上述待機時間的計時時間重置為初始值,在以該重置的值為起點的計時時間經(jīng)過了待機時間的情況下,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讀取時電力控制。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作為其他的上述變更條件,上述電力控制部以在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作為條件,在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之前,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情況下,在上述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上述電力控制部不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非讀取時電力控制。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時,上述電力控制部將上述待機時間的計時時間重置為初始值,在以該重置的值為起點的計時時間經(jīng)過了待機時間的情況下,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非讀取時電力控制。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作為其他的上述變更條件,上述電力控制部以在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作為條件, 在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在經(jīng)過預定的待機時間之前存在外部輸入的情況下,在上述原稿的讀取或用戶操作完成后,在經(jīng)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的時刻,上述電力控制部不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非讀取時電力控制。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存在上述外部輸入時,上述電力控制部將上述待機時間的計時時間重置為初始值,在以該重置的值為起點的計時時間經(jīng)過了待機時間的情況下,執(zhí)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作為上述非讀取時電力控制。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讀取控制部,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狀態(tài)下,即使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仍繼續(xù)該原稿的讀取。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讀取控制部對繼續(xù)讀取的原稿的后續(xù)的原稿不進行讀取。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原稿支撐部支撐讀取前的原稿。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電力控制部還降低通 信要素的耗電量作為電力降低處理,該通信要素用于與作為讀取的原稿的圖像數(shù)據(jù)的輸出方的輸出方設備進行通信。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電力控制部選擇性的執(zhí)行如下的電力控制:不執(zhí)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而執(zhí)行降低上述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以及執(zhí)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和執(zhí)行降低上述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
17.一種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原稿支撐部,支撐原稿; 檢測部,檢測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是位于使用時的位置還是位于不使用時的位置; 供給部,對用于讀取原稿的讀取要素和用于與作為讀取的原稿的圖像數(shù)據(jù)的輸出方的輸出方設備進行通信的通信要素供給電力;以及電力控制部,進行電力控制,該電力控制執(zhí)行降低上述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和執(zhí)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 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位于使用時的位置時,上述電力控制部在進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時,執(zhí)行降低上述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位于不使用時的位置時,上述電力控制部在進行上述電力降低處理時,執(zhí)行降低上述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和執(zhí)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電力控制部在執(zhí)行降低上述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和執(zhí)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的狀態(tài)下,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斷為上述原稿支撐部的位置從不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槭褂脮r的位置情況下,使降低上述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 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的執(zhí)行結束。
全文摘要
一種讀取裝置,進行使讀取畫質和用戶便利性并存的電力控制。作為執(zhí)行降低對用于讀取原稿的讀取要素的耗電量的電力降低處理的電力控制,供電控制部(53)執(zhí)行非讀取時電力控制,在不進行原稿的讀取的狀態(tài)下,至少以判斷為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作為一個條件,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以及讀取時電力控制,在進行原稿的讀取的狀態(tài)下,在判斷為供紙托盤(91)的位置從使用時的位置變?yōu)椴皇褂脮r的位置的情況下,至少在進行該原稿的讀取的期間,不執(zhí)行電力降低處理。
文檔編號H04N1/04GK103188417SQ20121054976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端山幸義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