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接入策略的配置方法及寬帶網絡網關。
背景技術:用戶設備可以通過多種接入技術與AN(AccessNode,接入節(jié)點)建立連接,一個或多個AN可以通過以太網交換機連接到BNG(BroadbandNetworkGateway,寬帶網絡網關),其中,BNG具有控制用戶設備能否接入IP(InternetProtocol,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網絡的功能,只有對于允許接入的用戶設備,BNG才轉發(fā)用戶設備的上行流量至匯聚路由器,從而到IP網絡,同樣的,從IP網絡到用戶設備的下行流量在BNG上得到控制,只有允許通過的流量才能被轉發(fā)至用戶設備。在實現控制用戶設備接入IP網絡的過程中,當多個獨立的BNG聯合組成BNGpool(BroadbandNetworkGatewaypool,寬帶網絡網關池),共同為多個用戶設備服務時,需要進行用戶設備的接入策略管理,以使得在用戶設備全部上線的情況下各個BNG的負載均衡。然而,現有技術采用命令行的配置方式,即人工輸入大量命令以實現用戶設備的接入策略管理,這導致配置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接入策略的配置方法及寬帶網絡網關,能夠通過寬帶網絡網關生成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避免了人工輸入大量命令以實現用戶設備的接入策略管理導致的配置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接入策略的配置方法,包括:獲取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寬帶網絡網關BNG的標識;根據所述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根據所述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寬帶網絡網關BNG,包括: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寬帶網絡網關BNG的標識;接入策略生成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處理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入策略的配置方法及寬帶網絡網關,通過在獲取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后,根據該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進而根據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通過該方案,寬帶網絡網關能夠通過自身生成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避免了人工輸入大量命令以實現用戶設備的接入策略管理帶來的效率低下問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接入策略的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圖一;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接入策略的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圖二;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寬帶網絡網關BNG結構示意圖一;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寬帶網絡網關BNG結構示意圖二;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寬帶網絡網關BNG結構示意圖三;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寬帶網絡網關BNG結構示意圖四。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描述中,為了說明而不是為了限定,提出了諸如特定系統(tǒng)結構、接口、技術之類的具體細節(jié),以便透切理解本發(fā)明。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清楚,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jié)的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實現本發(fā)明。在其它情況中,省略對眾所周知的裝置、電路以及方法的詳細說明,以免不必要的細節(jié)妨礙本發(fā)明的描述。本文中描述的用戶設備,可以是無線終端也可以是有線終端,無線終端可以是指向用戶提供語音和/或數據連通性的設備,具有無線連接功能的手持式設備、或連接到無線調制解調器的其他處理設備。無線終端可以經無線接入網(例如,RAN,RadioAccessNetwork)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進行通信,無線終端可以是移動終端,如移動電話(或稱為“蜂窩”電話)和具有移動終端的計算機,例如,可以是便攜式、袖珍式、手持式、計算機內置的或者車載的移動裝置,它們與無線接入網交換語言和/或數據。例如,個人通信業(yè)務(PCS,PersonalCommunicationService)電話、無繩電話、會話發(fā)起協議(SIP)話機、無線本地環(huán)路(WLL,WirelessLocalLoop)站、個人數字助理(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等設備。無線終端也可以稱為系統(tǒng)、訂戶單元(SubscriberUnit)、訂戶站(SubscriberStation),移動站(MobileStation)、移動臺(Mobile)、遠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點(AccessPoint)、遠程終端(RemoteTerminal)、接入終端(AccessTerminal)、用戶終端(UserTerminal)、用戶代理(UserAgent)、用戶設備(UserDevice)、或用戶裝備(UserEquipment)。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接入策略的配置方法,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S101、BNG獲取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這里BNG獲取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的方式可以是接收用戶輸入的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也可以外部設備配置的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用戶設備可以通過多種接入技術與AN建立連接,一個或多個AN可以通過以太網交換機連接到BNG,其中,BNG具有控制用戶設備能否接入IP網絡的功能,只有允許接入的用戶設備,BNG才轉發(fā)用戶設備的上行流量至匯聚路由器,從而到IP網絡,同樣的,從IP網絡到用戶設備的下行流量在BNG上得到控制,只有允許通過的流量才能被轉發(fā)至用戶設備。在AN上,按照IEEE802.1ad標準可以為用戶設備的上行流量幀設置能夠唯一識別該用戶設備的用戶設備標識,當用戶設備從AN接入時,用戶設備的上行流量幀分別會被設置上能夠唯一識別該用戶設備的用戶設備標識,BNG通過各個用戶設備標識識別不同用戶設備的流量,進而將流量轉發(fā)至IP網絡;IP網絡到用戶設備的下行流量幀,同樣的可以在BNG設置能夠唯一識別該用戶設備的用戶設備標識后發(fā)送到AN,進而AN將流量轉發(fā)至用戶設備。同樣的,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各個BNG的標識也為預先設置好的。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用戶可以將預先設置好的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存入BNG中,從而BNG可以根據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其中,BNG的個數可以大于等于3。需要補充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用戶設備組標識,其主要作用在于將所有的用戶設備劃分為多個用戶設備組,同一個用戶設備組支持相同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因此,用戶設備組標識可以為用戶設備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質訪問控制)地址,或s-vlantag(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或DHCPv4option82(動態(tài)主機配置選項82),或s-vlantag+c-vlantag(用戶/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梢岳斫獾氖?,如果按照s-vlantag(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劃分用戶設備組,則每個用戶設備組的成員為設置有s-vlantag(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的用戶設備,如果按照s-vlantag+c-vlantag(用戶/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或用戶設備介質訪問控制地址來劃分用戶設備組,則每個用戶設備組的成員為單個用戶設備。S102、BNG根據所述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BNG存儲用戶輸入的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后,可以根據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可以包括用戶設備組標識、BNG標識以及各個用戶設備組在相應BNG上的優(yōu)先級。用戶設備接入策略用于從多個BNG中指定為特定用戶設備服務的BNG,其指定服務的一種方法是通過優(yōu)先級的方式實現的:每一個BNG對應每一個用戶設備組設置不同的接入優(yōu)先級,接入優(yōu)先級的表示方法可以通過100、80、60、40等的方式實現,數值越高表示該用戶設備組在該BNG上接入優(yōu)先級越高,用戶設備可以從該用戶設備所在的用戶設備組的最高接入優(yōu)先級的BNG接入。下面,以用戶輸入的用戶設備組標識為s-vlantag(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假設BNG池中有4個BNG,4個BNG標識分別為BNG0、BNG1、BNG2、BNG3,18個用戶設備組為例進行說明,此時,18個用戶設備組標識分別為s-vlan0、s-vlan2......s-vlan17。詳細計算方法如下所述:首先,最高優(yōu)先級BNG確定算法如下:計算目的:保證靜態(tài)負荷分擔最優(yōu);計算需求:將所有s-vlan集合平均分布到所有BNG;M為集合元素個數,即用戶設備組的個數;N為所有BNG的個數;集合中第i個s-vlan表示為s-vlani:i為M個s-vlan的隨機排序(i∈[0,M-1]);第j個BNG表示為BNGj:j為N個BNG的排序(j∈[0,N-1]);每一個BNG最大負載s-vlan個數:p=M/N;對于s-vlani,其對應的最高優(yōu)先級BNGj為:j=i/p=i/(M/N)。計算生成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結果如表1所示:表1其次,次高優(yōu)先級BNG確定算法如下:計算目的:保證一個BNG故障后靜態(tài)負荷分擔最優(yōu);計算需求:將BNGj上所有的最高優(yōu)先級的s-vlan集合平均分布到除了BNGj以外的其他BNG上;M’為集合元素個數,即BNGj所有最高優(yōu)先級s-vlan的個數;N’為除了該BNGj的其他BNG的個數,N’=N-1;集合中第i’個s-vlanN表示為s-vlani’:i’為M’個s-vlan的隨機排序(i∈[0,M’-1]);第j’個BNG表示為BNGj’:j’為N’個BNG的排序(j∈[0,N’-1]);為了均勻備份,指定BNG(j+1)的j’=0,BNG(j+2)的j’=1,依次類推;每一個BNG最大負載s-vlan個數:p’=M’/N’;對于s-vlani’,其對應的次高優(yōu)先級BNGj’為;j’=i’/p’=i’/(M’/N’);如表2所示,針對BNG0的次高優(yōu)先級計算結果如下:表2如表3所示,針對BNG1的次高優(yōu)先級計算結果如下:表3最終的計算生成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結果如表4所示:表4最后,第三靜態(tài)優(yōu)先級確定算法:計算目的:保證兩個BNG故障后靜態(tài)負荷分擔最優(yōu);計算需求:將所有相同的BNGj為最高優(yōu)先級、BNGk為次高優(yōu)先級的s-vlan集合平均分布到除了BNGj、BNGk的其他BNG;M”為集合元素個數,即具有相同的最高優(yōu)先級為BNGj,次高優(yōu)先級為BNGk的s-vlan的個數;N”為除了該BNGj、BNGk的其他BNG的個數,N”=N-2;集合中第i”個s-vlan表示為s-vlani”:i”為M”個s-vlan的隨機排序(i∈[0,M”-1]);第j”個BNG表示為BNGj”:j”為N”個BNG的排序(j∈[0,N”-1]);為了均勻備份,指定BNG(k+1)的j”=0,BNG(k+2)的j”=1,依次類推(但是要扣除BNGj與BNGk);每一個BNG最大負載s-vlan個數:p”=M”/N”;對于s-vlani”,其對應的次高優(yōu)先級BNGj”為:j”=i”/p”=i”/(M”/N”);如表5所示,針對BNG0為最高優(yōu)先級BNG1為次高優(yōu)先級的s-vlan集合的計算結果如下:表5如表6所示,針對BNG0為最高優(yōu)先級BNG2為次高優(yōu)先級的s-vlan集合的計算結果如下:表6最終的計算生成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結果如表7所示:表7綜上所述,若根據所述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得知用戶設備組的個數為M,所述BNG的個數為N,則確定第j個BNG為第i個用戶設備組服務,其中j=i/(M/N),j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N-1,i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M-1。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以18個用戶設備組,4個BNG為例進行說明,用戶設備組的數量以及BNG的數量可以為其他值,但其計算方法與上述實施例所描述的相同,此處不再贅述,但應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保護范圍之內。同樣的,本發(fā)明實施例利用100、80、60來表示用戶設備的接入優(yōu)先級也是示例性的,還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來表示用戶設備的接入優(yōu)先級,本發(fā)明實施例不做限制。S103、BNG根據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具體地,BNG根據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的方法包括:BNG在接收到用戶設備發(fā)送的流量后,BNG確定該用戶設備的用戶設備組標識,進而,BNG根據確定的用戶設備組標識查找所述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從而根據用戶設備接入策略中該用戶設備組在BNG上的優(yōu)先級,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簡單地說,BNG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為優(yōu)先級最高的用戶設備服務,當其他BNG有1個出現故障時,還需為優(yōu)先級次高的用戶設備服務,當其他BNG有2個出現故障時,還需為優(yōu)先級第三的用戶設備服務,依此類推。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入策略的配置方法,通過在獲取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后,根據該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進而根據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通過該方案,寬帶網絡網關能夠通過自身生成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避免了人工輸入大量命令以實現用戶設備的接入策略管理帶來的效率低下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接入策略的配置方法,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括:S201、BNG獲取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寬帶網絡網關BNG的標識。這里BNG獲取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的方式可以是接收用戶輸入的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也可以外部設備配置的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用戶設備可以通過多種接入技術與AN建立連接,一個或多個AN可以通過以太網交換機連接到BNG,其中,BNG具有控制用戶設備能否接入IP網絡的功能,只有允許接入的用戶設備,BNG才轉發(fā)用戶設備的上行流量至匯聚路由器,從而到IP網絡,同樣的,從IP網絡到用戶設備的下行流量在BNG上得到控制,只有允許通過的流量才能被轉發(fā)至用戶設備。在AN上,按照IEEE802.1ad標準可以為用戶設備的上行流量幀設置能夠唯一識別該用戶設備的用戶設備標識,當用戶設備從AN接入時,用戶設備的上行流量幀分別會被設置上能夠唯一識別該用戶設備的用戶設備標識,BNG通過各個用戶設備標識識別不同用戶設備的流量,進而將流量轉發(fā)至IP網絡;IP網絡到用戶設備的下行流量幀,同樣的可以在BNG設置能夠唯一識別該用戶設備的用戶設備標識后發(fā)送到AN,進而AN將流量轉發(fā)至用戶設備。同樣的,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各個BNG的標識也為預先設置好的。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用戶可以將預先設置好的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存入BNG中,從而BNG可以根據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其中,BNG的個數可以大于等于3。需要補充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用戶設備組標識,其主要作用在于將所有的用戶設備劃分為多個用戶設備組,同一個用戶設備組支持相同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因此,用戶設備組標識可以為用戶設備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質訪問控制)地址,或s-vlantag(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或DHCPv4option82(動態(tài)主機配置選項82),或s-vlantag+c-vlantag(用戶/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梢岳斫獾氖牵绻凑誷-vlantag(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劃分用戶設備組,則每個用戶設備組的成員為設置有s-vlantag(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的用戶設備,如果按照s-vlantag+c-vlantag(用戶/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或用戶設備介質訪問控制地址來劃分用戶設備組,則每個用戶設備組的成員為單個用戶設備。S202、BNG根據所述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BNG存儲用戶輸入的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后,可以根據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需要說明的是,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的算法可以為:若根據所述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得知用戶設備組的個數為M,所述BNG的個數為N,則確定第j個BNG為第i個用戶設備組服務,其中j=i/(M/N),j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N-1,i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M-1。詳細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的計算方法與上一實施所述方法相同,此處不再贅述。S203、BNG廣播用戶設備接入策略,以使得其它BNG獲知用戶設備接入策略。BNG在生成了用戶設備接入策略之后,可以廣播用戶設備接入策略,以使得其它BNG獲知用戶設備接入策略。這樣,當存在多個BNG時,用戶只需將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輸入一個BNG中,當該BNG生成了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后,可以通過廣播的方式,使得其它BNG獲知用戶設備接入策略。S204、BNG根據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具體地,BNG根據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的方法包括:BNG在接收到用戶設備發(fā)送的流量后,BNG確定該用戶設備的用戶設備組標識,進而,BNG根據確定的用戶設備組標識查找所述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從而根據用戶設備接入策略中該用戶設備組在BNG上的優(yōu)先級,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簡單地說,對應上述實施例可知,BNG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為優(yōu)先級最高的用戶設備服務,當其他BNG有1個出現故障時,還需為優(yōu)先級次高的用戶設備服務,當其他BNG有2個出現故障時,還需為優(yōu)先級第三的用戶設備服務,依此類推。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入策略的配置方法,通過在獲取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后,根據該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進而根據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通過該方案,寬帶網絡網關能夠通過自身生成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避免了人工輸入大量命令以實現用戶設備的接入策略管理帶來的效率低下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寬帶網絡網關BNG1,如圖3所示,包括:獲取模塊10,用于獲取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寬帶網絡網關BNG的標識;接入策略生成模塊11,用于根據所述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處理模塊12,用于根據所述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進一步地,如圖4所示,接入策略生成模塊11包括:計算單元110,用于若根據所述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得知用戶設備組的個數為M,所述BNG的個數為N,則確定第j個BNG為第i個用戶設備組服務,其中j=i/(M/N),j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N-1,i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M-1。進一步地,用戶設備組標識為用戶設備介質訪問控制地址或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或動態(tài)主機配置選項82或用戶/業(yè)務虛擬局域網標簽。進一步地,BNG的個數大于等于3。進一步地,如圖5所示,BNG1還包括:發(fā)送模塊13,用于廣播所述用戶設備接入策略,以使得其它BNG獲知所述用戶設備接入策略。進一步地,如圖6所示,處理模塊12包括:接收模塊121,用于接收用戶設備發(fā)送的流量;確定模塊122,用于確定所述用戶設備的用戶設備組標識;查找模塊123,用于根據所述用戶設備組標識查找所述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模塊124,用于判斷是否轉發(fā)所述用戶設備的流量。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寬帶網絡網關BNG,通過在獲取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屬于同一寬帶網絡網關池的多個BNG的標識后,根據該多個用戶設備組標識以及多個BNG的標識,生成用戶設備接入策略,進而根據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通過該方案,寬帶網絡網關能夠通過自身生成的用戶設備接入策略判斷是否轉發(fā)用戶設備的流量,避免了人工輸入大量命令以實現用戶設備的接入策略管理帶來的效率低下問題。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僅以上述各功能模塊的劃分進行舉例說明,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需要而將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塊完成,即將裝置的內部結構劃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塊,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統(tǒng),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tǒng),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塊或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tǒng),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zhí)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梢愿鶕嶋H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發(fā)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集成的單元如果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并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于這樣的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或處理器(processor)執(zhí)行本發(fā)明各個實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盤、移動硬盤、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以上,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