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安裝和拆卸助聽器耳機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將助聽器的耳機安裝到第一耳件和一個結(jié)構(gòu)不同的第二耳件中以及用于從第一或第二耳件拆卸下耳機的工具。該工具具有細長的基體、用于從第一耳件拆卸耳機的第一工具部分,用于從第二耳件拆卸耳機的第二工具部分和用于將耳機安裝到第一或第二耳件中的第三工具部分。
背景技術(shù):
助聽器是可佩戴的助聽裝置,該助聽裝置用于照顧聽覺有障礙的人員。為了迎合眾多的個體需求,提供有不同結(jié)構(gòu)形式的助聽器,如耳背助聽器(HdO),帶有外部耳機的助聽器(RIC 接收器在耳道內(nèi))和耳內(nèi)助聽器(IdO),例如外耳助聽器或耳道助聽器(ITE, CIC)。舉例說明的助聽器佩戴在外耳或者耳道中。此外,在市場上也能買到骨導助聽裝置、 可植入或震動觸覺的助聽器。在此,受損的聽力的模擬機械地或電地實現(xiàn)。助聽器原則上作為重要的部件具有輸入轉(zhuǎn)換器、放大器和輸出轉(zhuǎn)換器。輸入轉(zhuǎn)換器通常是聲音接收器(例如麥克風)和/或電磁接收器(例如感應線圈)。輸出轉(zhuǎn)換器大多實現(xiàn)為電聲轉(zhuǎn)換器(例如微型揚聲器)或者實現(xiàn)為電機械式轉(zhuǎn)換器(例如骨導耳機)。放大器通常集成在信號處理單元中。在圖1中以耳背助聽器的例子上示出了這種原理結(jié)構(gòu)。 在用于佩戴在耳后的助聽器殼體1中安裝有一個或多個用于從周圍接收聲音的麥克風2。 同樣集成在助聽裝置殼體1中的信號處理單元3處理并放大麥克風信號。信號處理單元3 的輸出信號被傳輸?shù)綋P聲器或者耳機4,所述揚聲器或耳機發(fā)出聲音信號。聲音必要時通過聲音軟管傳遞到裝置佩戴者的鼓膜(Trommelfell),該聲音軟管與耳道中的耳模固定。助聽器并尤其是信號處理單元3的能量供應通過同樣集成在助聽器殼體1中的電池5實現(xiàn)。在帶有外部耳機的助聽器中,亦即在所謂的RIC助聽器中,耳機分別置入耳件中。 耳件的任務是將耳機保持在耳道中并且在必要時密封耳道。對于耳件要求個別制作的耳模,該耳模個別地與助聽器佩戴者的耳道的形狀相適應。作為替代也可以使用通用的耳件, 也就是不個別適配并因此更便宜。個別制作的耳模是部分填充的耳模,部分所謂的薄膜耳模,其內(nèi)部不填充或者不完全填充。在將耳機安裝到耳件中時存在這樣的風險,即,耳機不精確地固定在耳件中。此外存在這樣的風險,即,耳機在安裝時被損壞。通常通過卡入將外部耳機安裝在專用的耳件適配件中,耳件適配件本身安置在耳件或者耳模中或者是耳件的一部分。拆卸通過從另一側(cè)借助于銷從適配件壓出實現(xiàn)。如上所述,耳件可以是個別適配的(適配耳件或耳模)或者可通用的耳件。為簡單起見,以下大多用所述概念中的僅一個代表所有的耳件。迄今使用工具來安裝或拆卸耳件適配件中的外部耳機,該工具細長地構(gòu)造并且在兩個端側(cè)具有軸向突出的銷狀突起部。這兩個突起部的長度和柔性不同。其直徑剛好與從耳件出來的聲音輸出通道一樣大。銷狀的突起部用于將耳機從耳件朝向鼓膜的一側(cè)從耳件適配件壓出。根據(jù)耳件的類型(例如填充的耳?;虮∧ざ?,耳機的壓出需要或長或短的銷。工具銷狀的突起部必須是柔性的,因為耳件中的聲音通道不總是直的,工具尖端,也就是銷狀的突起部必須盡可能短,以便該突起部能夠不彎曲地(abknicken)向耳機施加預定的壓力。因此,工具對于薄膜耳模具有短的銷狀突起部,而對于具有較長的聲音通道的填充耳模則具有較長的銷狀突起部。此外,在細長的工具上橫向于工具縱向設置一個槽,耳機腿上的電纜端頭可以壓入該槽中。因為耳機具有比電纜更大的直徑,當耳機腿上的電纜端頭壓入工具的槽中時,力可以從工具橫向于工具縱向施加在耳機上,以便于在耳件中的安裝。由于工具的結(jié)構(gòu)類型而在安裝或拆卸各個耳件中的耳機時產(chǎn)生了一些問題。首先,在安裝到各個耳件或耳模中時沒有對外部耳機的導引和足夠的夾持。多數(shù)時候根本不可能通過工具將耳機安裝在耳件內(nèi),因為工具在安裝時碰到耳件或者耳模的上邊緣,也就是在佩戴耳件時從耳道朝外指向的邊緣。此外,在安裝時,在軟管或電纜和外部耳件之間沒有設計彎曲保護。此外,工具的操縱總體而言人體工程學差,因為安裝按壓必須在90°下 (傾翻運動)進行。
發(fā)明內(nèi)容因此,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工具,通過該工具能可靠地將助聽器的外部耳機安裝在耳件中或者從耳件拆卸。按照本發(fā)明,該技術(shù)問題通過一種用于將助聽器的耳機安裝到第一耳件和一結(jié)構(gòu)不同的第二耳件中以及用于從第一或第二耳件拆卸耳機的工具解決,該工具帶有-細長的基體,-用于將耳機從第一耳件拆卸下的第一工具部分,-用于將耳機從第二耳件拆卸下的第二工具部分,-用于將耳機安裝在第一或第二耳件中的第三工具部分,-細長的基體,其分為第一子基體和第二子基體,-兩個子基體,它們可沿基體的縱軸線方向至少局部相互嵌套插接,以及-在兩個子基件之一上設置有三個工具部分中的兩個,而在兩個子基體中的另外一個上布置余下的工具部分。該工具以有利的方式組合三個工具部分,這三個工具部分設置在可相互嵌套插接的兩個子基體上。因此,助聽器佩戴者或者聲學專家僅需操縱唯一一個為其提供三個工具功能的工具。工具優(yōu)選由柔性的塑料制成。這具有這樣的優(yōu)點,即,工具可以制造為注塑件。此外具有這樣的優(yōu)點,即,工具由于其柔性而可以與耳件中的非直線的聲音傳導件相匹配。工具的兩個子基體可以分別構(gòu)造為細長的。因此,工具整體具有大致鉛筆的結(jié)構(gòu), 該工具能在手中良好地控制。在此還有利的是,第一子基體在其一個端側(cè)具有開口,第二子基體既可以以其一個端側(cè)也可以以其另一個端側(cè)事先沿插接方向插入第一子基體的該開口中。因此,每個工具部分都可以安置在工具的尖端上。此外有利的是,第二子基體在其一個端側(cè)具有第一工具部分而在其另一個端側(cè)具有第三工具部分。但是作為替代,第二子基體也可以在端側(cè)配備第一和第二工具部分。后
4一種方案具有這樣的優(yōu)點,即,為從確定的耳件上拆卸耳機不需要的工具部分總是可以插在第一子基體內(nèi),使得為安裝和拆卸耳機都不需要工具的轉(zhuǎn)換插接。在另一種實施形式中,第一和第二工具部分可以分別作為銷一體地成型在兩個子基體的端側(cè)上。尤其當兩個子基體中的每個都一體構(gòu)造時,這減小了制造成本。兩個所謂的銷可以是不一樣長并且還比兩個子基體纖細。因此可以考慮耳件中不同長度的聲音通道。當子基體比銷更細時,可以更好地操縱。在另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形式中,第三工具部分具有一個管筒,其縱軸線與各個子基體的縱軸線同軸地延伸,其中,該管筒在子基體的端側(cè)開口并且具有用于從管筒導出耳機電纜的切口。在安裝時,耳機可以插入子基體的開口端側(cè)中,而管筒防止耳機的電纜彎曲。也尤其有利的是,耳機插入管筒開口中并且耳機由管筒摩擦接合地保持在該處。 因此,耳機不會從工具的尖端滑出。此外有利的是,管筒在開口下方具有凸肩,耳機支承在該凸肩上。因此,可以在安裝耳機時將力直線地從工具傳遞到耳機上。
以下根據(jù)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在附圖中示出圖1是按現(xiàn)有技術(shù)的助聽器的示意圖;圖2是按本發(fā)明的工具在插接狀態(tài)下的俯視圖;圖3是圖2所示的工具的拆分狀態(tài),圖4是帶有轉(zhuǎn)向的子基體的圖3所示的工具,圖5是處于圖4所示位置的、嵌套插接在一起的工具;圖6是帶有插入的耳機的圖5所示的工具;圖7是用工具引入耳件中的耳機;圖8是帶有插入的耳機的圖7所示的耳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詳細說明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形式。在圖2中所示的工具基本上由第一子基體10和第二子基體11組成。兩個子基體 10和11相互嵌套插接,并因此形成了細長的基體,該基體約小鉛筆的尺寸。兩個子基體優(yōu)選由相同的塑料注塑而成。其具有大致相同的橫截面并且在表面上具有橫向于基體的縱向的紋槽12,因此在手指和工具之間可實現(xiàn)提高的摩擦。較短的銷13 位于第一子基體10的一個端側(cè)上,該銷與工具或基體的縱軸線同軸地定向。因此,短銷13 作為第一工具部分從第一子基體10的端側(cè)伸出。短銷13用于將耳機從具有短聲音通道的耳?;蛘叨许敵觥T摱啼N被插入耳件的聲音通道并且在端側(cè)靠在安置在耳模或其適配件內(nèi)的耳機上。耳機搭扣在適配件中。由于借助于銷13在耳機上的壓力,搭扣連接被松開, 并且耳件被從耳模中壓出。工具的第一子基體10在其另一端側(cè)與第二子基體11嵌套插接在一起。在第二子基體11的自由端側(cè)設置有較長的銷14。如第一子基體10錐形地收縮為短銷13 —樣,第二子基體11錐形地收縮為明顯較細的銷14。長銷14形成用于從具有較長的聲音通道的耳?;蚨鹦断露鷻C的第二工具部分。在圖3中,第二子基體11從工具的第一子基體10拔出。為此,第二子基體11按平行于工具的縱軸線延伸的箭頭15從第一子基體10抽出。可以看出,第二子基體11與其縱向同軸地具有用作插接器的安裝部段16。該插接部段具有比第一子基體10的外徑或外周長小一些的直徑或周長。在第一子基體10中設置有插口,該插口在圖3中不可見。如果兩個子基體10和11按圖2嵌套插接在一起,第二子基體11的安裝部段16完全容納在該插口中。在兩個子基體10,11嵌套插接在一起的狀態(tài),在插口和安裝部段16之間存在摩擦接合和/或形狀配合的連接,優(yōu)選可拆卸的搭扣連接。為分開兩個子基體10、11也必須克服搭扣連接的力。在圖4中示出了轉(zhuǎn)向180°的第二子基體11。也就是說,長銷14現(xiàn)在不再背離第一子基體10,而是直接朝向第一子基體。相應地,第二子基體11的安裝部段16現(xiàn)在背離第一子基體10?,F(xiàn)在,第二基體11應按照箭頭17被插入第一子基體10端側(cè)的插口中。在圖5中示出了處于新插接在一起的狀態(tài)下的工具。第二子基體11的尖端以及長銷14完全插入第一子基體10的插口中。在此,插接連接也通過摩擦接合和/或形狀配合實現(xiàn)。由于塑料材料的彈性可以輕易地再次實現(xiàn)搭扣連接。現(xiàn)在,安裝部段16在第二子基體11的自由端作為用于將耳機安裝到耳件中的第三工具部分沿軸向朝外伸出。相應地,作為第一工具部分的短銷13在第一子基體10上沿軸向向外伸出。該工具在該插接位置也可以被用于安裝耳機到耳件或耳模內(nèi)以及從具有短聲音通道的耳模拆卸下耳機。圖6在另一個視角示出了圖5所示的工具。圖6尤其示出了帶有安裝部段16的第二子基體11,該安裝部段用作安裝工具部分。安裝部段16在端側(cè)、也就是在其自由端具有耳機容納部18,耳機19插入該耳機容納部中。在當前的例子中,細長的耳機19以其縱向與工具縱向或第二子基體11的縱向同軸地插入容納部18中。容納部18構(gòu)造得比耳機19的被容納部分略小,使得耳機摩擦接合地置入容納部 18中。此外,容納部18具有凸肩,使得耳機19不能被更深地插入容納部18中。此外,幾乎在其整個端面上支承耳機19的凸肩用于使來自工具的軸向力能夠均勻分布地傳遞到耳機 19的端面上。因此,在將耳機19壓入耳件或者耳模時獲得了高穩(wěn)定性。如同樣由圖6可見,在耳機19上連接有帶有絕緣管的電纜20。電纜通入耳機19 的插入容納部18的端側(cè)。因此,在安裝部分16,也就是第三工具部分上設置槽21,電纜20 在槽中從耳機19朝外導引。槽21在此既用于穩(wěn)定耳機19也用于耳機19上的電纜20的抗彎保護。在電纜20的與耳機19相對的端部上有用于連接HdO助聽器的適配件22。也可以這樣構(gòu)造第三工具部分的容納部18,使得該容納部能夠容納軟管適配件, 該軟管適配件必須被插入耳件或耳模中。替代電纜20,聲音軟管在工具的槽21中延伸。這種帶有軟管適配件的軟管是帶有集成的耳機的HdO助聽器的一部分,其聲音通過聲音軟管通向耳件。在圖7中放大示出了第二子基體11的部段,帶有電纜20的耳機19插入在該部段中。在外,在圖中可見耳模23,其在佩戴時朝外的側(cè)面構(gòu)造為凹的(未填充的耳模),因此在該耳模側(cè)獲得了相應環(huán)形的外邊緣或上邊緣24。在此,耳模23個別地由透明的材料成型。因此,在耳模23在佩戴時朝向鼓膜的側(cè)面能看到適配器25。耳機19被插入該適配件25中。這優(yōu)選借助于搭扣連接實現(xiàn),并且耳機19和適配件25具有相應的咬邊 (Hinterschneidung)。因為耳機19大多由金屬制成,則適配件25通常由更柔性一些的塑料的材料制成。圖8示出了處于搭扣在耳模23中的狀態(tài)的耳機19。也就是說,耳機19插入或搭扣在適配件25中?,F(xiàn)在,工具(在圖8中還可以看到第二子基體11的一部分)可以沿軸向從耳機19抽出。為了從耳模23拆卸耳機19,可以使用位于工具另一側(cè)的短銷13,也就是第一工具部分。為此,短銷13被插入耳模23在圖8中不可見的聲音孔中,直至其碰到耳機19。銷 13具有大致與耳機19的聲音輸出接管沈一樣的直徑(參見圖7)。通過繼續(xù)壓短銷13,耳機19從適配件25脫出,因此,耳機能被從耳模23取出。對于耳模23具有較長的聲音通道的情況,必須反轉(zhuǎn)插接工具,使得長銷(參見圖2)能夠通過聲音通道直至耳機19并且頂?shù)蕉鷻C。因為穿過耳模23的聲音通道大多不是直線地延伸,因此短銷13以及長銷14都相應是柔性的。盡管如此,短銷13以及長銷14要這樣堅固地設計,使得其能夠傳遞所需的軸向力。按本發(fā)明的、用于安裝和拆卸助聽器的耳機的工具的特征在于其兩部分形式,其中,通過簡單的反轉(zhuǎn)插接提供三個工具功能??偟膩碚f,在唯一一個工具中存在三個工具功能,該工具本身形成一個單元,并因此在邏輯上易于操作。相互嵌套插接還具有這樣的優(yōu)點,即,工具部分不容易出現(xiàn)丟失。此外,在定位過程中的傾翻或扭轉(zhuǎn)時,可以通過長導引槽21和容納部18更可靠地夾持耳機。此外,如上所述,長導引槽21提供彎曲保護和防止軟管或電纜20被損壞。此外, 通過軸向夾持耳機19的容納部18在安裝時能夠?qū)崿F(xiàn)直線的導引,因此在安裝時需要較小的力開銷。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用于將助聽器的耳機(19)安裝到第一耳件03)和一結(jié)構(gòu)不同的第二耳件中以及用于從所述第一或第二耳件拆卸下所述耳機(19)的工具,該工具帶有-細長的基體,-用于將所述耳機(19)從第一耳件拆卸下的第一工具部分(13),-用于將所述耳機(19)從第二耳件拆卸下的第二工具部分(14),-用于將所述耳機(19)安裝在第一或第二耳件中的第三工具部分(16),其特征在于,-所述細長的基體被分為第一子基體(10)和第二子基體(11),-兩個所述子基體(10,11)可沿基體的縱軸線方向至少局部相互嵌套插接,其中-在兩個所述子基件(10,11)之一上設置有三個工具部分(13,14,16)中的兩個,而在兩個所述子基體(10,11)中的另外一個上布置余下的工具部分。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該工具由柔性的塑料制成。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兩個子基體(10,11)分別構(gòu)造為細長的。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子基體(10)在其一個端側(cè)具有開口,第二子基體(11)既可以以其一個端側(cè)也可以以其另一個端側(cè)事先沿插接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子基體(10)的開口中。
5.如權(quán)利要求3或4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基體(11)在其一個端側(cè)具有第一工具部分(1 而在其另一個端側(cè)具有第三工具部分(16)。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部分(13,14)分別作為銷一體地成型在兩個子基體(10,11)之一的端側(cè)上。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兩個銷不一樣長并且比兩個子基體(10,11) 更纖細。
8.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三工具部分(16)具有一個管筒,該管筒縱軸線與各個子基體(10 ;11)的縱軸線同軸地延伸,并且,該管筒在子基體的端側(cè)開口并且具有用于從該管筒導出耳機(19)的電纜00)的切口 01)。
9.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機(19)插入管筒的開口(18)中并且所述耳機由管筒摩擦接合地保持在該處。
10.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在所述開口(18)下方具有凸肩, 所述耳機(19)支承在該凸肩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工具,通過該工具能簡單地將助聽器的耳機安裝在耳件或耳模中或者從該耳件或耳模上拆卸。為此,提供一種帶有細長基體的工具,所述工具帶有用于將所述耳機從第一耳件拆卸下的第一工具部分(13),用于將所述耳機從第二耳件拆卸下的第二工具部分(14),以及用于將所述耳機安裝在第一或第二耳件中的第三工具部分(16)。所述細長的基體分為第一子基體(10)和第二子基體(11)。兩個子基體(10,11)可沿基體的縱軸線方向至少局部相互嵌套插接。此外,在兩個子基件(10,11)之一上設置有三個工具部分(13,14,16)中的兩個,而在兩個子基體(10,11)中的另外一個上布置余下的工具部分。
文檔編號H04R25/00GK202103845SQ20112003402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2月1日
發(fā)明者奧特瑪.魯西格, 尤里.戈梅爾, 弗雷德里克.曾克, 馬科.萊德勒 申請人:西門子醫(yī)療器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