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及測試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技術,特別涉及一種通信設備中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及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對通信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通信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語音設備等)被大量的運用在各個場合。與此同時,人們對通信設備的穩(wěn)定性,質量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保證研發(fā)出的通信設備具備客戶需求的穩(wěn)定性質量要求,對于通信設備生產(chǎn)廠商來說,低成本、高效率的設備檢驗就成為了企業(yè)制勝的關鍵。目前,通信設備主機的硬件檢測主要是通過外圍工具輔助進行,例如示波器,網(wǎng)絡測試儀等,由于引入了專業(yè)的測試設備,所以測試成本很高。目前還有一種相對比較智能的測試方案,是在被測設備外開發(fā)一套測試程序,測試數(shù)據(jù)流都是由外部工裝或測試儀表提供。由于測試程序在被測設備的外部,因此對于一些由各種復雜硬件單元組成的通信設備, 測試會相對不全面,兼容性差;而且由于測試數(shù)據(jù)流都是由外部封裝或測試儀表提供,測試成本還是相對較高。并且現(xiàn)有的測試系統(tǒng)的測試對象都是針對單一的硬件單元,無法完成整機的測試,更無法用于工廠批量生產(chǎn)時的檢驗。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及測試方法,解決傳統(tǒng)測試技術帶來的測試效率低、不全面、兼容性差、測試成本高的問題。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包括 測試平臺和被測設備;所述測試平臺運行在PC機上,用于對整個測試過程進行監(jiān)控管理以及對被測設備的參數(shù)配置、對測試結果的處理;所述被測設備中嵌入有代理模塊及對應不同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驅動模塊;所述代理模塊用于管理被測設備中預先劃分的待測硬件單元,并解析測試平臺下發(fā)的測試命令以傳送至測試驅動模塊,以及將驅動模塊的測試結果上傳至測試平臺;所述驅動模塊用于接收由代理模塊下發(fā)的測試命令,采用由被測設備的CPU構建的測試報文,執(zhí)行對應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并將測試結果返回給代理模塊。進一步,該測試系統(tǒng)還包括工裝交換機,用于測試平臺與多臺被測設備的連接。進一步,所述測試平臺包括配置文件保存模塊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測試配置文件,所述測試配置文件包括測試相關的參數(shù)配置;通信控制模塊負責測試平臺與被測設備之間的通信;解析調度模塊負責解析被測設備上傳的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并根據(jù)所述上傳信息從配置文件保存模塊中讀取對應的配置文件進行測試控制處理;測試結果顯示和保存模塊用于測試結果的顯示以及存儲測試結果信息。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還提供一種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預先將被測設備的硬件主機根據(jù)功能劃分為不同的待測硬件單元,并在被測設備中嵌入對應不同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驅動程序;b.測試平臺接收用戶輸入的測試配置文件,所述測試配置文件包括測試相關的參數(shù)配置;c.被測設備上電,判斷本機需要進入測試模式后,被測設備向測試平臺報告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等待測試平臺下發(fā)測試命令;d.測試平臺根據(jù)用戶指令下發(fā)測試命令,并對被測主機的各個待測硬件單元建立具體的測試項;e.被測設備接收測試命令,采用其CPU構建的測試報文,調用對應的測試驅動對本機中的各個待測硬件單元進行測試。進一步,步驟c中,被測設備通過檢測本機的測試模式標志位來判斷本機是否進入測試模式,通過命令設置被測設備的測試模式標志位。進一步,步驟c中,被測設備向測試平臺報告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的具體方法是cl.被測設備的代理模塊選擇一個以太接口作為通信接口 ;c2.為選擇的通信接口配置和測試平臺所在同一網(wǎng)段的私有IP地址;c3.被測設備通過代理模塊向測試平臺發(fā)送報告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的報文。具體的,步驟Cl中,所述通信接口的選擇原則可在被測設備中預先設置;步驟c2 中,所述通信接口配置的私有IP地址根據(jù)被測設備的MAC地址自動生成。步驟e中,被測設備接收測試命令,調用對應的測試驅動對本機中的各個待測硬件單元進行測試,具體步驟如下el.被測設備對硬件測試單元的各個測試項進行測試;e2.被測設備判斷每一個測試項的測試結果是否正確,如是,返回該測試項的測試結果后進入步驟e3,如否,則停止對該測試項的測試,并返回測試失敗信息;e3.被測設備判斷是否收到測試平臺下發(fā)的停止測試命令,如是,本次測試結束, 如否,進一步判斷所有的測試項是否均已完成,如是,本次測試結束,如否返回步驟el繼續(xù)測試。具體的,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被測設備的設備ID和版本信息;所述待測硬件單元信息包括待測硬件單元的個數(shù)和待測硬件單元標識。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自動化程度高,無需大量人工干預就能完成通信設備中多個測試模塊的測試;測試成本低,僅需要少量的無源輔助設備就能進行測試;測試效率高, 能夠同時檢測多臺被測設備,適合工廠的批量生產(chǎn)檢驗;能夠正確定位出錯點和出錯原因, 為故障設備的維修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簡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測試平臺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流程圖。圖5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流程圖。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中對測試結果進行判斷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針對傳統(tǒng)技術中采用外接檢測設備對通信設備硬件進行檢測的方式帶來的測試效率低、不全面、兼容性差、測試成本高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及測試方法,利用普通PC和工裝測試程序,在只借助少量無源輔助工具(如網(wǎng)線、 光模塊等)下,對通信設備進行測試,測試成本低;另外,本發(fā)明的測試平臺可通過工裝交換機(即普通的二層交換機),同時連接多臺被測設備同時執(zhí)行測試,在整個測試過程中, 測試平臺會為每一臺被測設備建立對應的測試對象,因此,測試結果顯示也更加直觀,清晰;若被測設備測試出錯,被測設備會主動將錯誤信息及故障點上傳給測試平臺,此過程中無需人工干預,自動化程度更高;由于被測設備的每個待測硬件單元在被測設備中都有相應的測試驅動,因此,若在測試過程中,有相應的待測硬件單元測試出錯,被測設備能夠正確定位出錯點和出錯原因,為故障設備的維修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參見圖1,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包括測試平臺、和被測設備;所述測試平臺運行在PC機上,用于對整個測試過程進行監(jiān)控管理以及對被測設備的參數(shù)配置、對測試結果的處理;所述被測設備中嵌入有代理模塊及對應不同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驅動模塊;所述代理模塊用于管理被測設備中預先劃分的待測硬件單元,并解析測試平臺下發(fā)的測試命令以傳送至測試驅動模塊,以及將驅動模塊的測試結果上傳至測試平臺;所述驅動模塊用于接收由代理模塊下發(fā)的測試命令,采用由被測設備的CPU構建的測試報文,執(zhí)行對應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并將測試結果返回給代理模塊。參見圖2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的簡單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測試系統(tǒng)包括測試平臺、交換機及η個被測設備(η為正整數(shù)),其中,測試平臺可以運行在普通PC機上,其用于對整個測試過程進行監(jiān)控管理、對被測設備的參數(shù)配置、對測試數(shù)據(jù)的處理(包括統(tǒng)計、診斷、顯示和保存等);交換機是普通的二層交換機。所述被測設備中嵌入有代理模塊及對應不同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驅動模塊;所述代理模塊用于管理被測設備中預先劃分的待測硬件單元,并解析測試平臺下發(fā)的測試命令以傳送至測試驅動模塊,以及將驅動模塊的測試結果上傳至測試平臺;所述驅動模塊用于接收由代理模塊下發(fā)的測試命令,采用由被測設備的CPU構建的測試報文,執(zhí)行對應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并將測試結果返回給代理模塊。其中,代理模塊還用于向測試平臺發(fā)送被測設備的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被測設備的設備ID和版本信息,可以用于測試平臺識別不同的被測設備從而建立對應的測試對象;所述待測硬件單元信息包括待測硬件單元的個數(shù)和待測硬件單元標識。參見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測試平臺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測試平臺包括配置文件保存模塊、解析調度模塊、通信控制模塊和測試結果顯示和保存模塊。配置文件保存模塊,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測試配置文件,所述測試配置文件包括測試相關的參數(shù)配置,設置的參數(shù)包括用戶設定的測試時間、被測單元的工作模式、工作速率以及模式切換時間、速率切換時間等;設置可通過測試平臺提供友好的人及用戶界面來實現(xiàn),由于該實現(xiàn)屬于本領域的現(xiàn)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通信控制模塊用于測試平臺與被測設備之間的通信,通過測試平臺所在PC機的所在網(wǎng)口和被測設備的選擇的通信接口進行互聯(lián)。解析調度模塊負責解析被測設備上傳的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并根據(jù)所述上傳信息從配置文件保存模塊中讀取對應的配置文件進行測試控制處理。測試結果顯示和保存模塊用于測試結果的顯示以及存儲測試結果信息。測試平臺層為測試命令的具體發(fā)起者,負責對整個測試過程進行監(jiān)控管理、對被測設備的待測硬件單元的參數(shù)配置、對測試數(shù)據(jù)的處理;被測設備層作為測試對象,接收由測試平臺層下發(fā)的測試命令,經(jīng)過解析后具體執(zhí)行測試,并將測試結果返回給測試平臺層。 其具體工作原理如下被測設備上電啟動,進入測試模式,啟動代理模塊,由代理模塊主動報告被測設備的身份信息和預先劃分的被測單元信息給測試平臺的通信控制模塊,通信控制模塊再將該身份信息和被測單元信息上傳給解析調度模塊,解析調度模塊根據(jù)包括有被測設備身份和被測單元信息的協(xié)議報文信息,從配置文件保存模塊選擇該被測設備對應的的配置文件進行測試控制處理,通信控制模塊根據(jù)用戶預先設計好的測試策略,發(fā)送控制命令給被測設備,由驅動模塊執(zhí)行具體的測試命令,進入自動測試狀態(tài)。測試中用戶可以通過圖形用戶界面查看測試信息,或根據(jù)測試情況,進行暫停、重新開始、停止測試等操作處理。測試結果被存儲于測試結果保存和顯示模塊中,以備用戶對測試結果的查詢、打印等操作。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還提供一個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測試方法流程圖如圖4,包括如下步驟a.預先將被測設備的硬件主機根據(jù)功能劃分為不同的待測硬件單元,并在被測設備中嵌入對應不同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驅動程序;b.測試平臺接收用戶輸入的測試配置文件,所述測試配置文件包括測試相關的參數(shù)配置;c.被測設備上電,判斷本機需要進入測試模式后,被測設備向測試平臺報告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等待測試平臺下發(fā)測試命令;d.測試平臺根據(jù)用戶指令下發(fā)測試命令,并對被測主機的各個待測硬件單元建立具體的測試項;e.被測設備接收測試命令后,采用其CPU構建的測試報文,調用對應的測試驅動對本機中的各個待測硬件單元進行測試。如圖5所示,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流程圖。本例中的通信設備測試方法,采用以下步驟完成步驟501,預先將被測設備的硬件主機根據(jù)功能劃分為不同的待測硬件單元,被測單元的劃分定義在被測設備的代理模塊中;并在被測設備中嵌入對應不同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驅動程序。本步驟中,硬件主機根據(jù)功能劃分為不同的待測硬件單元,如對臺式交換機設備的硬件主機可劃分為實時時鐘電路,交換接口電路,EEPROM電路,交換芯片、CPU等多個待測硬件單元,該待測硬件單元的劃分個數(shù)和標識定義在代理模塊中。代理模塊作為測試平臺與驅動模塊之間的橋梁,可以向測試平臺發(fā)送信息,也通過接收測試平臺的命令讓驅動測試模塊執(zhí)行相應的測試。步驟502,測試平臺接收用戶輸入的測試配置文件,所述測試配置文件包括測試相關的參數(shù)配置。本步驟中,用戶可以為不同的被測設備進行配置,在測試平臺生成不同的配置文件和被測設備對應,該配置文件中主要包括測試參數(shù)設置,如用戶設定的測試時間、被測單元的工作模式、工作速率以及模式切換時間、速率切換時間等。步驟503,被測設備上電,檢測代理模塊中的測試標志位來判斷被測設備是否進入測試模式,如是則進入測試模式,否則被測設備正常啟動。步驟504,被測設備向測試平臺報告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等待測試平臺下發(fā)測試命令。本步驟中,被測設備會根據(jù)預先確定的通信接口選擇原則,選擇一個以太接口作為通信接口,同時會為這個以太接口配置的一個和測試平臺所在PC機為同一網(wǎng)段的私有 IP地址,利用此通信接口,被測設備通過代理模塊向測試平臺發(fā)報告身份信息及待測硬件單元信息的報文,等待測試平臺的測試命令。關于被測設備通信接口的選擇,根據(jù)用戶預選設定的規(guī)則自動進行選擇,例如速率低的優(yōu)先級高,且以太電口優(yōu)先級高于以太光口,且以太接口端口號的小的優(yōu)先級高。步驟505,測試平臺接收到被測設備的身份信息及其所包括的待測硬件單元信息后,根據(jù)用戶的開始指令向被測設備下發(fā)啟動測試命令,并建立具體的測試項;步驟506,被測設備接收到命令后,采用其CPU構建的測試報文,調用對應的測試驅動對本機各個待測硬件單元進行具體的測試。本步驟的測試過程參見圖6,具體包括如下步驟步驟5061,被測設備對硬件測試單元的各個測試項進行測試;步驟5062,被測設備判斷每一個測試項的測試結果是否正確,如是,將測試結果發(fā)送給測試平臺進入步驟5063,如否,則停止對該測試項的測試,并返回測試失敗信息;步驟5063,被測設備判斷是否收到測試平臺下發(fā)的停止測試命令,如是,本次測試結束,如否,進一步判斷所有的測試項是否均已完成,如是,本次測試結束,如否返回步驟 5061繼續(xù)測試。步驟507,測試平臺將測試結果顯示到對應測試單元的圖形化界面并保存,供用戶隨時監(jiān)控查詢或者打印。
權利要求
1.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測試平臺和被測設備;所述測試平臺運行在PC機上,用于對整個測試過程進行監(jiān)控管理、對被測設備的參數(shù)配置以及對測試結果的處理;所述被測設備中嵌入有代理模塊及對應不同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驅動模塊;所述代理模塊用于管理被測設備中預先劃分的待測硬件單元,并解析測試平臺下發(fā)的測試命令以傳送至對應的測試驅動模塊,并將測試結果上傳至測試平臺;所述測試驅動模塊用于接收由代理模塊下發(fā)的測試命令,采用由被測設備的CPU構建的測試報文,執(zhí)行對應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并將測試結果返回給代理模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測試系統(tǒng)還包括一工裝交換機,用于測試平臺與多臺被測設備的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模塊還用于向測試平臺發(fā)送被測設備的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被測設備的設備ID和版本信息;所述待測硬件單元信息包括待測硬件單元的個數(shù)和待測硬件單元標識。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平臺包括配置文件保存模塊,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測試配置文件,所述測試配置文件包括測試相關的參數(shù)配置;通信控制模塊,用于測試平臺與被測設備之間的通信;解析調度模塊,用于解析被測設備上傳的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并根據(jù)所述上傳信息從配置文件保存模塊中讀取對應的配置文件進行測試控制處理; 測試結果顯示和保存模塊,用于測試結果的顯示以及存儲測試結果信息。
5.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預先將被測設備的硬件主機根據(jù)功能劃分為不同的待測硬件單元,并在被測設備中嵌入對應不同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驅動程序;b.測試平臺接收用戶輸入的測試配置文件,所述測試配置文件包括測試相關的參數(shù)配置;c.被測設備上電,判斷本機需要進入測試模式后,被測設備向測試平臺報告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等待測試平臺下發(fā)測試命令;d.測試平臺根據(jù)用戶指令下發(fā)測試命令,并對被測主機的各個待測硬件單元建立具體的測試項;e.被測設備接收測試命令后,采用其CPU構建的測試報文,調用對應的測試驅動對本機中的各個待測硬件單元進行測試。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被測設備通過檢測本機的測試模式標志位來判斷本機是否進入測試模式,通過命令設置被測設備的測試模式標志位。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被測設備向測試平臺報告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的具體方法是cl.被測設備選擇一個以太接口作為通信接口 ;c2.被測設備為選擇的通信接口配置和測試平臺所在同一網(wǎng)段的私有IP地址;c3.被測設備向測試平臺發(fā)送報告身份信息和待測硬件單元信息的報文。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l中,所述通信接口的選擇原則在被測設備中預先設置;步驟c2中,所述通信接口配置的私有IP地址根據(jù)被測設備的MAC地址自動生成。
9.如權利要求5-8任一項所述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e 中,被測設備接收測試命令,調用對應的測試驅動對本機中的各個待測硬件單元進行測試, 具體步驟如下el.被測設備對硬件測試單元的各個測試項進行測試;e2.被測設備判斷每一個測試項的測試結果是否正確,如是,返回該測試項的測試結果后進入步驟e3,如否,則停止對該測試項的測試,并返回測試失敗信息;e3.被測設備判斷是否收到測試平臺下發(fā)的停止測試命令,如是,本次測試結束,如否, 進一步判斷所有的測試項是否均已完成,如是,本次測試結束,如否返回步驟el繼續(xù)測試。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被測設備的設備ID和版本信息;所述待測硬件單元信息包括待測硬件單元的個數(shù)和待測硬件單元標識。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設備硬件主機測試技術,其公開了一種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系統(tǒng),解決傳統(tǒng)技術中的檢測方式帶來的測試效率低、不全面、兼容性差、測試成本高的問題。該系統(tǒng)包括測試平臺和被測設備;測試平臺運行在PC機上,用于對整個測試過程進行監(jiān)控管理以及對被測設備的參數(shù)配置、對測試結果的處理;被測設備中嵌入有代理模塊及對應不同待測硬件單元的測試驅動模塊;代理模塊用于管理待測硬件單元,對測試命令進行解析下發(fā)或上傳測試結果;驅動模塊用于接收由代理模塊下發(fā)的測試命令,采用由被測設備的CPU構建的測試報文進行具體測試,并回傳測試結果。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通信設備硬件主機的測試方法,適用于通信設備廠商對設備的批量自檢。
文檔編號H04L12/26GK102185738SQ201110123570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13日
發(fā)明者張波, 李曉娟, 陳捷 申請人:邁普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