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紅外接收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紅外干擾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可以抗高頻紅外干擾的紅外接收電路。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的紅外接收電路中,紅外接收器的輸出端直接與單片機的輸入端連接,如果 遇到高頻紅外電磁干擾,則無法排除;紅外接收信號直接輸入到單片機的輸入端,不能抗高 頻紅外干擾,受高頻紅外干擾影響嚴(yán)重,甚至影響正常得收碼工作。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紅外接收電路,旨在解決現(xiàn)有的紅外接收電路 中紅外接收信號直接輸入到單片機的輸入端導(dǎo)致不能抗高頻紅外干擾、受高頻紅外干擾影 響嚴(yán)重的問題。 本發(fā)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紅外接收電路,其包括單片機以及紅外接收器; 所述電路還包括連接在所述紅外接收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之間的濾波單 元;所述濾波單元將所述紅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紅外接收信號濾波后輸出給所述單片機。
其中,所述濾波單元進一步包括第一電阻、第一電感以及第一儲/釋能元件;所 述第一電阻以及所述第一電感依次串聯(lián)連接至所述紅外接收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單片機的 輸入端之間;所述第一儲/釋能元件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儲/釋能元件的另一端連接至所 述第一 電阻與所述第一 電感的串聯(lián)連接端。 其中,所述濾波單元進一步包括第二電阻、第二電感以及第二儲/釋能元件;所 述第二電感的一端連接至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所述第二電感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電阻 連接至所述紅外接收器的輸出端;所述第二儲/釋能元件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儲/釋能元 件的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二電感與所述單片機連接的連接端。 其中,所述濾波單元進一步包括第三電阻、第三電感、第三儲/釋能元件以及第
四儲/釋能元件;所述第三電感的一端連接至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所述第三電感的一端
還通過所述第三儲/釋能元件接地;所述第三電感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三電阻連接至所述
紅外接收器的輸出端,所述第三電感的另一端還通過所述第四儲/釋能元件接地。 其中,所述濾波單元進一步包括第四電阻、第四電感、第五電感以及第五儲/釋
能元件;所述第四電阻、所述第四電感以及所述第五電感依次串聯(lián)連接至所述紅外接收器
的輸出端與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之間;所述第五儲/釋能元件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五儲/釋
能元件的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第四電感與所述第五電感的串聯(lián)連接端。 其中,所述各個儲/釋能元件為電容。 其中,所述各個電容的容值滿足下述計算公式C = 1/2RFTI ;其中,C為所述電容 的容值;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載電阻的阻值;F為截止頻率。 其中,所述各個電感的電感量滿足下述計算公式L二R/2FTI ;其中,L為所述電 感的電感量;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載電阻的阻值;F為截止頻率。
其中,所述各個電阻的阻值為10千歐姆。 其中,所述紅外接收器包括第一引腳、第二引腳以及第三引腳;所述第一引腳通過 限流電阻連接至供電電源,所述第一引腳還通過濾波電容接地;所述第二引腳接地;所述 第三引腳連接所述濾波單元。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通過濾波單元將紅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紅外接 收信號濾波后輸出給單片機,使得提供給單片機的紅外接收信號無高頻紅外干擾,解決了 受高頻紅外干擾嚴(yán)重的問題。
圖1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電路圖;
圖2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電路圖;
圖3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電路圖;
圖4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shù)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 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xì)說明。應(yīng)當(dāng)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通過濾波單元將紅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紅外接 收信號濾波后輸出給單片機,使得提供給單片機的紅外接收信號無高頻紅外干擾,解決了 受高頻紅外干擾嚴(yán)重的問題。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可以應(yīng)用于電子鎮(zhèn)流器中用于抗高頻紅外干 擾。圖l示出了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電路圖,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 與本發(fā)明實施例相關(guān)的部分,詳述如下。 紅外接收電路包括紅外接收器1、濾波單元2以及單片機3 ;其中,濾波單元2連 接在紅外接收器1的輸出端與單片機3的輸入端之間;濾波單元2將紅外接收器1接收到 的紅外接收信號濾波后輸出給單片機3。 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濾波單元2進一步包括第一電阻R11、第一電感L11以 及第一儲/釋能元件;其中,第一電阻Rll以及第一電感Lll依次串聯(lián)連接至紅外接收器1 的輸出端13與單片機3的輸入端32之間;第一儲/釋能元件的一端接地,第一儲/釋能元 件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一電阻Rll與第一電感Lll的串聯(lián)連接端Sll。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儲/釋能元件可以為電容Cll,其中,電容Cll的一
端接地,電容Cll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一電阻Rll與第一電感Lll的串聯(lián)連接端Sll。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容Cll的容值滿足下述計算公式C = 1/2RF II ;其
中,C為電容Cll的容值;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載電阻的阻值;F為截止頻率。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電感Lll的電感量滿足下述計算公式L =
R/2F II ;其中,L為第一電感Lll的電感量;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載電阻的阻值;F為截
止頻率。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電阻Rll的阻值為IO千歐姆。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紅外接收器1包括第一引腳11、第二引腳12以及第三引腳 13 ;其中,第一引腳11通過限流電阻R2連接至供電電源4,第一引腳11還通過濾波電容C2 接地;第二引腳12接地;第三引腳13連接濾波單元2。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限流電阻R2的阻值為100歐姆。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單片機3包括電源端31、輸入端32以及輸出端33,其中電源 端31連接供電電源4,輸入端32連接濾波單元2,輸出端33連接受單片機控制的電路,由 于連接在單片機3輸出端33的電路是現(xiàn)有技術(shù)且與本發(fā)明的發(fā)明點無關(guān),所以在此不再詳 述。 為了更進一步的說明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現(xiàn)結(jié)合圖1詳述本 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紅外接收器1在未接到紅外信號時第三引腳13輸出高電平,通過由第一電阻R11、 第一電感Lll以及電容Cll組成的濾波單元2后連接到單片機3的輸入端32,單片機3的 輸入端32接收到高電平;紅外接收器1在接收到紅外信號時第三引腳13輸出的高電平被 拉低,由于紅外信號通過由第一電阻Rll、第一電感Lll以及電容Cll組成的濾波單元2連 接到單片機3的輸入端32,因此單片機3的輸入端32接收到低電平。其中,第一電感Lll 的阻抗隨著頻率升高而增加,因此對于干擾電流起到阻擋和損耗的作用;由于電容Cll的 容量大濾低頻,容量小濾高頻;當(dāng)電壓由高電平被拉低時,電容Cll通過第一電阻Rll,紅外 接收器1的第三引腳13放電;當(dāng)電壓突然變化時,由于電容Cll有蓄能作用產(chǎn)生電動勢,第 一電阻Rll阻礙電流的變化,電容Cll進行緩慢放電當(dāng)一個很窄的脈沖到來時,電容Cll 進行放電的時間可以維持到下一個相同高電平到達(dá)時,這樣通過電容Cll輸出端Sll進入 單片機3輸入端32的信號已經(jīng)把很窄的脈沖濾掉,而只有寬的脈沖能通過,其中,濾波截止 頻率F的大小取決于電容C的容量大小。 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由第一電阻R11、第一電感L11以及電容Cll組成的反R 型濾波單元可以適用于源阻抗高、負(fù)載阻抗高的電路。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濾波單元2中濾波的元器件個數(shù)可以有多個,濾波的 元器件個數(shù)越多,濾波單元2的過渡帶越短,越適合干擾頻率與信號頻率接近的場合。
圖2示出了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電路圖;為了便于說明,僅 示出了與本發(fā)明實施例相關(guān)的部分,詳述如下。 紅外接收電路包括紅外接收器1、濾波單元2以及單片機3 ;其中,濾波單元2連 接在紅外接收器1的輸出端與單片機3的輸入端之間;濾波單元2將紅外接收器1接收到 的紅外接收信號濾波后輸出給單片機3。 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濾波單元2進一步包括第二電阻R21、第二電感L21以
及第二儲/釋能元件;其中,第二電感L21的一端連接至單片機3的輸入端32,第二電感L21
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電阻R21連接至紅外接收器1的輸出端13 ;第二儲/釋能元件的一端接
地,第二儲/釋能元件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二電感L21與單片機連接的連接端S21。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二儲/釋能元件可以為電容C21 ,其中,電容C21的一
端接地,電容C21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二電阻R21與第二電感L21的串聯(lián)連接端Sl。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容C21的容值滿足下述計算公式C = 1/2RF II ;其
中,C為電容C21的容值;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載電阻的阻值;F為截止頻率。
5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二電感L21的電感量滿足下述計算公式L = R/2F II ;其中,L為第二電感L21的電感量;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載電阻的阻值;F為截
止頻率。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二電阻R21的阻值為IO千歐姆。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紅外接收器1包括第一引腳11、第二引腳12以及第三引腳
13 ;其中,第一引腳11通過限流電阻R2連接至供電電源4,第一引腳11還通過濾波電容C2
接地;第二引腳12接地;第三引腳13連接濾波單元2。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限流電阻R2的阻值為100歐姆。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單片機3包括電源端31、輸入端32以及輸出端33,其中電源 端31連接供電電源4,輸入端32連接濾波單元2,輸出端33連接受單片機控制的電路,由 于連接在單片機3輸出端33的電路是現(xiàn)有技術(shù)且與本發(fā)明的發(fā)明點無關(guān),所以在此不再詳 述。 為了更進一步的說明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現(xiàn)結(jié)合圖2詳述本 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紅外接收器1在未接到紅外信號時第三引腳13輸出高電平,通過由第二電阻R21、 第二電感L21以及電容C21組成的濾波單元2后連接到單片機3的輸入端32,單片機3的 輸入端32接收到高電平;紅外接收器1在接收到紅外信號時第三引腳13輸出的高電平被 拉低,由于紅外信號通過由第二電阻R21、第二電感L21以及電容C21組成的濾波單元2連 接到單片機3的輸入端32,因此單片機3的輸入端32接收到低電平。其中,第二電感L21 的阻抗隨著頻率升高而增加,因此對于干擾電流起到阻擋和損耗的作用;由于電容C21的 容量大濾低頻,容量小濾高頻;當(dāng)電壓由高電平被拉低時,電容C21通過第二電阻R21,紅外 接收器1的第三引腳13放電;當(dāng)電壓突然變化時,由于電容C21有蓄能作用產(chǎn)生電動勢,第 二電阻R21阻礙電流的變化,電容C21進行緩慢放電當(dāng)一個很窄的脈沖到來時,電容C21 進行放電的時間可以維持到下一個相同高電平到達(dá)時,這樣通過電容C21輸出端S21進入 單片機3輸入端32的信號已經(jīng)把很窄的脈沖濾掉,而只有寬的脈沖能通過,其中,濾波截止 頻率F的大小取決于電容C的容量大小。 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由第二電阻R21、第二電感L21以及電容C21組成的R型 濾波單元可以適用于源阻抗高、負(fù)載阻抗低的電路。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濾波單元2中濾波的元器件個數(shù)可以有多個,濾波的 元器件個數(shù)越多,濾波單元2的過渡帶越短,越適合干擾頻率與信號頻率接近的場合。
圖3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電路圖;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 了與本發(fā)明實施例相關(guān)的部分,詳述如下。 紅外接收電路包括紅外接收器1、濾波單元2以及單片機3 ;其中,濾波單元2連 接在紅外接收器1的輸出端與單片機3的輸入端之間;濾波單元2將紅外接收器1接收到 的紅外接收信號濾波后輸出給單片機3。 在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中,濾波單元2進一步包括第三電阻R31、第三電感L31、第 三儲/釋能元件以及第四儲/釋能元件;其中,第三電感L31的一端S31連接至單片機3的 輸入端32,第三電感L31的一端S31還通過第三儲/釋能元件接地;第三電感L31的另一 端S32通過第三電阻R31連接至紅外接收器1的輸出端13,第三電感L31的另一端S32還通過第四儲/釋能元件接地。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三儲/釋能元件可以為電容C31,第四儲/釋能元件 可以為電容C32 ;其中,電容C31的一端接地,電容C31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三電感L31與單 片機3連接的連接端S31 ;電容C32的一端接地,電容C32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三電感L31與 第三電阻R31連接的連接端S32。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容C31、電容C32的容值均滿足下述計算公式C = 1/2RFTI ;其中,C為電容C31、電容C32的容值;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載電阻的阻值;F為
截止頻率。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三電感L31的電感量滿足下述計算公式L = R/2F II ;其中,L為第三電感L31的電感量;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載電阻的阻值;F為截
止頻率。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三電阻R31的阻值為10千歐姆。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紅外接收器1包括第一引腳11、第二引腳12以及第三引腳
13 ;其中,第一引腳11通過限流電阻R2連接至供電電源4,第一引腳11還通過濾波電容C2
接地;第二引腳12接地;第三引腳13連接濾波單元2。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限流電阻R2的阻值為100歐姆。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單片機3包括電源端31、輸入端32以及輸出端33,其中電源 端31連接供電電源4,輸入端32連接濾波單元2,輸出端33連接受單片機控制的電路,由 于連接在單片機3輸出端33的電路是現(xiàn)有技術(shù)且與本發(fā)明的發(fā)明點無關(guān),所以在此不再詳 述。 為了更進一步的說明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現(xiàn)結(jié)合圖3詳述本 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紅外接收器1在未接到紅外信號時第三引腳13輸出高電平,通過由第三電阻R31、 第三電感L31以及電容C31、C32組成的濾波單元2后連接到單片機3的輸入端32,單片機 3的輸入端32接收到高電平;紅外接收器1在接收到紅外信號時第三引腳13輸出的高電 平被拉低,由于紅外信號通過由第三電阻R31、第三電感L31以及電容C31、C32組成的濾波 單元2連接到單片機3的輸入端32,因此單片機3的輸入端32接收到低電平。其中,第三 電感L31的阻抗隨著頻率升高而增加,因此對于干擾電流起到阻擋和損耗的作用;由于電 容C31、C32的容量大濾低頻,容量小濾高頻;當(dāng)電壓由高電平被拉低時,電容C32通過第三 電阻R31,紅外接收器1的第三引腳13放電;當(dāng)電壓突然變化時,由于電容C32有蓄能作用 產(chǎn)生電動勢,第三電阻R31阻礙電流的變化,電容C32進行緩慢放電當(dāng)一個很窄的脈沖到 來時,電容C31進行放電的時間可以維持到下一個相同高電平到達(dá)時,這樣通過電容C31輸 出端S31進入單片機3輸入端32的信號已經(jīng)把很窄的脈沖濾掉,而只有寬的脈沖能通過, 其中,濾波截止頻率F的大小取決于電容C的容量大小。 在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中,由第三電阻R31、第三電感L31以及電容C31、C32組成的
n型濾波單元可以適用于源阻抗高、負(fù)載阻抗高的電路。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濾波單元2中濾波的元器件個數(shù)可以有多個,濾波的 元器件個數(shù)越多,濾波單元2的過渡帶越短,越適合干擾頻率與信號頻率接近的場合。
圖4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電路圖。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fā)明實施例相關(guān)的部分,詳述如下。 紅外接收電路包括紅外接收器1、濾波單元2以及單片機3 ;其中,濾波單元2連 接在紅外接收器1的輸出端與單片機3的輸入端之間;濾波單元2將紅外接收器1接收到 的紅外接收信號濾波后輸出給單片機3。 在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中,濾波單元2進一步包括第四電阻R41 、第四電感L41 、第 五電感L42以及第五儲/釋能元件;其中,第四電阻R41、第四電感L41以及第五電感L42依 次串聯(lián)連接至紅外接收器1的輸出端與單片機3的輸入端之間;第五儲/釋能元件的一端 接地,第五儲/釋能元件的另一端連接至第四電感L41與第五電感L42的串聯(lián)連接端S41。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五儲/釋能元件可以為電容C41,其中,電容C41的一 端接地,電容C41的另一端連接至第四電感L41與第五電感L42的串聯(lián)連接端S41。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電容C41的容值滿足下述計算公式C = 1/2RF II ;其 中,C為電容C41的容值;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載電阻的阻值;F為截止頻率。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四電感L41、第五電感L42的電感量滿足下述計算公 式L = R/2FTI ;其中,L為第四電感L41、第五電感L42的電感量;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 載電阻的阻值;F為截止頻率。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第四電阻R41的阻值為IO千歐姆。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紅外接收器1包括第一引腳11、第二引腳12以及第三引腳
13 ;其中,第一引腳11通過限流電阻R2連接至供電電源4,第一引腳11還通過濾波電容C2
接地;第二引腳12接地;第三引腳13連接濾波單元2。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限流電阻R2的阻值為100歐姆。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單片機3包括電源端31、輸入端32以及輸出端33,其中電源 端31連接供電電源4,輸入端32連接濾波單元2,輸出端33連接受單片機控制的電路,由 于連接在單片機3輸出端33的電路是現(xiàn)有技術(shù)且與本發(fā)明的發(fā)明點無關(guān),所以在此不再詳 述。 為了更進一步的說明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現(xiàn)結(jié)合圖4詳述本 發(fā)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紅外接收器1在未接到紅外信號時第三引腳13輸出高電平,通過由第四電阻R41、 第四電感L41、第五電感L42以及電容C41組成的濾波單元2后連接到單片機3的輸入端 32,單片機3的輸入端32接收到高電平;紅外接收器1在接收到紅外信號時第三引腳13輸 出的高電平被拉低,由于紅外信號通過由第四電阻R41、第四電感L41、第五電感L42以及電 容C41組成的濾波單元2連接到單片機3的輸入端32,因此單片機3的輸入端32接收到低 電平。其中,第四電感L41的阻抗隨著頻率升高而增加,因此對于干擾電流起到阻擋和損耗 的作用;由于電容C41的容量大濾低頻,容量小濾高頻;當(dāng)電壓由高電平被拉低時,電容C41 通過第四電感L41、第四電阻R41以及紅外接收器l的第三引腳13放電;當(dāng)電壓突然變化 時,由于電容C41有蓄能作用產(chǎn)生電動勢,第四電阻R41阻礙電流的變化,電容C41進行緩 慢放電當(dāng)一個很窄的脈沖到來時,電容C41進行放電的時間可以維持到下一個相同高電 平到達(dá)時,這樣通過電容C41輸出端S41進入單片機3輸入端32的信號已經(jīng)把很窄的脈沖 濾掉,而只有寬的脈沖能通過,其中,濾波截止頻率F的大小取決于電容C的容量大小。
在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中,由第四電阻R41、第四電感L41、第五電感L42以及電容C41組成的T型濾波單元可以適用于源阻抗低、負(fù)載阻抗低的電路。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濾波單元2中濾波的元器件個數(shù)可以有多個,濾波的 元器件個數(shù)越多,濾波單元2的過渡帶越短,越適合干擾頻率與信號頻率接近的場合。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通過濾波單元將紅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紅外接 收信號濾波后輸出給單片機,使得提供給單片機的紅外接收信號無高頻紅外干擾,解決了 受高頻紅外干擾嚴(yán)重的問題。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 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yīng)包含在本發(fā)明 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紅外接收電路,其包括單片機以及紅外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接收電路還包括連接在所述紅外接收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之間的濾波單元;所述濾波單元將所述紅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紅外接收信號濾波后輸出給所述單片機。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接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波單元包括第一電阻、第 一電感以及第一儲/釋能元件;所述第一電阻以及所述第一電感依次串聯(lián)連接至所述紅外接收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單 片機的輸入端之間;所述第一儲/釋能元件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儲/釋能元件的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 電阻與所述第一電感的串聯(lián)連接端。
3.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接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波單元包括第二電阻、第 二電感以及第二儲/釋能元件;所述第二電感的一端連接至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所述第二電感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 二電阻連接至所述紅外接收器的輸出端;所述第二儲/釋能元件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儲/釋能元件的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二 電感與所述單片機連接的連接端。
4.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接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波單元包括第三電阻、第 三電感、第三儲/釋能元件以及第四儲/釋能元件;所述第三電感的一端連接至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所述第三電感的一端還通過所述第 三儲/釋能元件接地;所述第三電感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三電阻連接至所述紅外接收器的 輸出端,所述第三電感的另一端還通過所述第四儲/釋能元件接地。
5.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接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波單元包括第四電阻、第 四電感、第五電感以及第五儲/釋能元件;所述第四電阻、所述第四電感以及所述第五電感依次串聯(lián)連接至所述紅外接收器的輸 出端與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之間;所述第五儲/釋能元件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五儲/釋能元件的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第四 電感與所述第五電感的串聯(lián)連接端。
6. 如權(quán)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紅外接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個儲/釋能元件為 電容。
7. 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紅外接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個電容的容值滿足下述計 算公式C = 1/2RF II ;其中,C為所述電容的容值;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載電阻的阻值; F為截止頻率。
8. 如權(quán)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紅外接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個電感的電感量滿 足下述計算公式L = R/2F II ;其中,L為所述電感的電感量;TI為3. 1415926 ;R為負(fù)載電 阻的阻值;F為截止頻率。
9. 如權(quán)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紅外接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個電阻的阻值為 10千歐姆。
10.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接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接收器包括第一引腳、 第二引腳以及第三引腳;所述第一引腳通過限流電阻連接至供電電源,所述第一引腳還通 過濾波電容接地;所述第二引腳接地;所述第三引腳連接所述濾波單元。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適用于紅外干擾領(lǐng)域,提供了一種紅外接收電路;該紅外接收電路包括單片機、紅外接收器以及連接在所述紅外接收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之間的濾波單元;所述濾波單元將所述紅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紅外接收信號濾波后輸出給所述單片機。本發(fā)明提供的紅外接收電路通過濾波單元將紅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紅外接收信號濾波后輸出給單片機,使得提供給單片機的紅外接收信號無高頻紅外干擾,解決了受高頻紅外干擾嚴(yán)重的問題。
文檔編號H04B10/06GK101710844SQ20091018979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8月28日
發(fā)明者周明杰, 王學(xué)軍 申請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sh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