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核心網獲取無線網語音編碼能力及實現(xiàn)TrFO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移動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核心網獲取無線網語音編碼能 力及實現(xiàn)TrFO ( Transcoder Free Operation,無語音編解碼轉換操作)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的全球移動通訊系統(tǒng)(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筒稱GSM)中,移動交換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簡稱MSC )和基 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簡稱BSC)之間的A接口 M于時分多路 復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簡稱TDM)承載的,其上傳輸?shù)氖?4Kbps的 采用脈沖編碼調制(Pulse Code Modulation,簡稱PCM)方式的語音編碼信 號。移動終端(Mobile Station ,簡稱MS)與基站收發(fā)信臺(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簡稱BTS )間的空中接口 Um接口上傳輸?shù)氖菈嚎s語音編碼信號。 BTS與BSC間的接口為Abis接口 ,也是基于TDM承載的,在該接口上傳輸 的是與Um接口相同的壓縮語音編碼信號。BSC具有碼型變換和速率適配功 能(Transcode Rate Adaption Unit ,簡稱TRAU),可以完成Abis接口上傳 輸?shù)膲嚎s語音編碼信號與A"J妻口上傳輸?shù)?4Kbps的PCM方式的語音編碼信 號的轉換,實現(xiàn)此功能的單元則稱為編解碼單元(TransCoder,簡稱TC)。隨著第三代移動通訊系統(tǒng)的發(fā)展,在3GPP release 4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release 4,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版本4 )后,核心網網元實 現(xiàn)了控制和承載分離,形成了兩個新的網元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Mobile Switching Center Server,簡稱MSC Server)和i某體網關(Media Gateway,簡 稱MGW) 。 MSC Server和MGW之間的接口為Mc接口, MSC Server通過 Mc接口完成對MGW的控制。同時,隨著IP技術在移動通訊網中的引入, A接口逐步采用基于IP承載(A Interface Over IP,筒稱AoIP),傳統(tǒng)的GSM 網絡構架也因此發(fā)生改變。由于MGW本身具有碼型變換和速率適配功能,5因此就可以取消BSC中的TRAU功能,即取消BSC中的TC,在A接口也傳 輸與Abis接口相同的壓縮語音編解碼信號,然后利用MGW的碼型變換和速 率適配功能來進行語音的編解碼操作。這種構架大大減少了對A接口傳輸資 源的要求,有利于運營商降低運營費用,同時可以減少現(xiàn)有GSM網絡中語音 編解碼的次數(shù),進而提高語音質量,在呼叫建立前實現(xiàn)TrFO。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核心網獲取無線網語音編碼能力及 實現(xiàn)TrFO的方法,以實現(xiàn)在呼叫建立后,核心網獲^l無線網的語音編碼能力 并據(jù)此為其指派合適的語音版本的功能。為解決上迷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核心網獲取無線網語音編碼能力的 方法,包4舌在參與呼叫的兩方在呼叫建立連接后,呼叫參與方所在的移動交換中心 服務器向所述呼叫參與方的基站控制器發(fā)起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息;所 述基站控制器收到后,在其所在基站子系統(tǒng)中得到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 碼能力信息,并將得到的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及對應小區(qū)的小區(qū)標識符上 報給所述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具有以下特征所述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息中攜帶用于標識本次呼叫的呼叫標識符;所述基站控制器根據(jù)所述呼叫標識符在其所在基站子系統(tǒng)中得到可用于 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具有以下特征所述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來源于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 區(qū)和/或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具有以下特征所述基站控制器上才艮的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攜帶所述呼叫參與方所 在小區(qū)和/或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所支持的語音編碼類型;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所支持的語音編碼類型包括全球移動通訊系統(tǒng)—全速率編碼GSM一FR、全球移動 通訊系統(tǒng)_半速率編碼GSM_HR、全球移動通訊系統(tǒng)_增強全速率編碼 GSM—EFR、自適應速率半速率編碼AMR—HR、自適應速率—全速率編碼 AMR_FR或自適應速率_寬帶AMR一WB中的任意一個或任意組合。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具有以下特征當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支持 AMR—HR、 AMR—FR或AMR—WB時,所述基站控制器上纟艮的所述語音編碼 能力信息中還包括AMR編碼的速率信息。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呼叫建立后核心網側實現(xiàn)無語音 編解碼轉換操作的方法,包括主叫方所在的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及被叫方所在的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 分別向所述主被叫方各自對應的基站控制器發(fā)起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 息;所述各對應的基站控制器收到后,分別在其所在基站子系統(tǒng)中得到可用 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并將得到的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及對應 小區(qū)的小區(qū)標識符上才艮給相應的所述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所述主被叫雙方的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在均接收到相應基站控制器發(fā)來 的語音編碼能力后,通過協(xié)商選擇一個共同的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 力信息,然后分別通知所述主叫方和所述^皮叫方都用此共同的語音編碼方式 來進行通話。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具有以下特征所述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息中攜帶用于標識本次呼叫的呼叫標識符;所述主被叫雙方各自對應的基站控制器均根據(jù)所述呼叫標識符在其所在 基站子系統(tǒng)中得到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具有以下特征所述主叫方對應的基站控制器得到的所述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來源于所述主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主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
所述i^叫方對應的基站控制器得到的所述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 力信息來源于所述被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被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主叫方對應的基站控制器上報的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攜帶所述 主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主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所支持的語音編碼類型;
所述被叫方對應的基站控制器上報的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攜帶所述 被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被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所支持的語音編碼類型;
所述主叫方和^t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 所支持的語音編碼類型均包括全球移動通訊系統(tǒng)—全速率編碼GSlVLFR、全 球移動通訊系統(tǒng)一半速率編碼GSMJIR、全球移動通訊系統(tǒng)_增強全速率編碼 GSM一EFR、自適應速率—半速率編碼AMRJTR、自適應速率一全速率編碼 AMR一FR或自適應速率寬帶AMR—WB中的任意一個或任意組合。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具有以下特征
當所述主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主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支持 AMR一HR、 AMI^FR或AMR_WB時,所述主叫方對應的基站控制器上報的 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還包括AMR編碼的速率信息;
當所述被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被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支持 AMR一HR、 AMR—FR或AMR—WB時,所述被叫方對應的基站控制器上報的 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還包括AMR編碼的速率信息。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核心網獲取無線網語音編碼能力及實現(xiàn)TrFO的方法, 可使得MSC Server基于收到的BSS的當前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和/或該小區(qū) 的鄰小區(qū)的語音編碼能力,可以進行呼叫建立后的語音編碼重協(xié)商,使因為 一些原因(如某些語音編碼能力已被其它呼叫完全占用)在呼叫建立時無法 達成TrFO的呼叫,在呼叫建立后依然能再次進行語音編碼調整,省略不必要 的語音編碼的轉換,進而提高語音質量。這種方法不要求改變現(xiàn)有的Um接 口和Abis接口 ,對現(xiàn)網的移動終端和基站沒有任何影響。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GSM通訊系統(tǒng)中AoIP情況下網絡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核心網獲取無線網語音編碼能力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如圖l所示,在GSM通信系統(tǒng)中,A接口基于IP承栽時網絡結構中包 括移動終端MS60、基站收發(fā)信臺BTS50、基站控制器BSC20、媒體網關 MGW 30、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MSC Server 10以及MS 60與BTS 50之間的 空中接口 Um接口 、 BTS 50與BSC 20之間的基于TDM承載的Abis接口 、 BSC 20分別與MGW 30、 MSC Server 10之間基于IP承載的A接口 、 MSC Server 10和MGW 30之間的Mc接口 。 MGW 30中還有TC 40 ,其用于在呼 叫建立后實現(xiàn)語音速率適配功能。其中,MS 60、 BTS50及BSC20位于無線 網側,BTS 50與BSC 20共同組成一個BSS (基站子系統(tǒng));MGW 30及MSC Server 1 (H立于核心網側。
如圖2所示,在主被叫雙方已建立呼叫后,核心網獲取無線網語音編碼 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01、呼叫參與方(即主叫方或被叫方)所在的MSCServerlO通過A接 口向該呼叫參與方的BSC 20發(fā)起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息,要求BSC 20 上報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MSC Server在上述獲取語音編碼 能力請求消息中無需指明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小區(qū)標識符,也無需指明呼 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的小區(qū)標識符,^a可以在該消息中攜帶表示該次 呼叫的呼叫標識符。其中,該呼叫標識符與在呼叫建立時,MSC Server 10向 BSC 20發(fā)送的指派請求中攜帶的用于標識本次呼叫的呼叫標識符相同。呼叫 標識符可以采用以下任一方式表示將MSC Server的IP地址和UDP (用戶 數(shù)據(jù)報協(xié)議)端口號相加,得到呼叫標識符;或將MSC Server的內部模塊標 識符作為呼叫標識符;或將MSC Server內部的任意一個流水號作為呼叫標識
9符;
202、 BSC 20在接收到MSC Server 10發(fā)來的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息 后,按照該消息中攜帶的呼叫標識符,在其所屬的BSS內查詢可用于本次呼 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這些能力可來源于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和/或該呼叫 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然后將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及對 應小區(qū)(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和/或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的小區(qū)標 識符通過獲取語音編碼能力響應消息發(fā)送給MSC Server 10。雖然位于無線網 側的 一個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周圍的鄰小區(qū)可能有多個,但BSC20不必將可 用于本次呼叫的所有鄰小區(qū)的語音編碼能力都通過獲取語音編碼能力響應消 息發(fā)送給MSC Server 10。如某個鄰小區(qū)負荷過高時,該鄰小區(qū)的可用于本次 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就無需通過獲取語音編碼能力響應消息發(fā)送給MSC Server 10。此類可能的原因很多,此處就不——列舉了。
其中,BSC 20上報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應包括對應小區(qū)所支持的語音 編碼類型,如GSM_FR (GS1VL全速率編碼)、GSM—HR (GSM—半速率編 碼)、GSM_EFR (GSM—增強全速率編碼)、AMR—HR (自適應速率—半速 率編碼)、AMR—FR (自適應速率_全速率編碼)或AMR_WB (自適應速率_ 寬帶)中的任意一個或其任意組合。如對應小區(qū)支持AMRJIR、 AMR—FR或 AMR_WB,還需在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攜帶AMR編碼的速率信息。還可以 在語音編碼能力信息攜帶A接口的類型信息,包括A接口基于IP承載或A接 口基于TDM承載。
主被叫雙方在呼叫建立后,在核心網側實現(xiàn)TrFO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01 、主叫方所在的MSC Server與被叫方所在的MSC Server分別通過各 自的A接口向相應的BSC發(fā)起攜帶呼叫標識符的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 息,要求上述BSC上報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
302、相應的BSC在接收到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息后,按照該消息 中攜帶的呼叫標識符,分別在其所屬的BSS內查詢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 碼能力信息并通過獲取語音編碼能力響應消息將該能力信息及對應小區(qū)的小 區(qū)標識符發(fā)送給相應的MSC Server。主叫方的BSS查詢到的能力信息可來源 于主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該主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而^^皮叫方的BSS查詢到的能力信息可來源于被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該被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
303、主被叫雙方的MSC Server在均接收到各自對應的BSC發(fā)來的語音 編碼能力后,通過協(xié)商找出一個共同的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 然后分別通知主叫方和^皮叫方都用此共同的語音編碼方式來進行通話,以省 略不必要的碼型轉換及速率適配操作。
當然,本發(fā)明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精神及其實質的 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jù)本發(fā)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 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fā)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核心網獲取無線網語音編碼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參與呼叫的兩方在呼叫建立連接后,呼叫參與方所在的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向所述呼叫參與方的基站控制器發(fā)起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息;所述基站控制器收到后,在其所在基站子系統(tǒng)中得到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并將得到的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及對應小區(qū)的小區(qū)標識符上報給所述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息中攜帶用于標識本次呼叫的呼叫標識符;所述基站控制器根據(jù)所述呼叫標識符在其所在基站子系統(tǒng)中得到可用于 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來源于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 區(qū)和/或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控制器上才艮的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攜帶所述呼叫參與方所 在小區(qū)和/或所迷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所支持的語音編碼類型;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所支 持的語音編碼類型包括全球移動通訊系統(tǒng)—全速率編碼GS1VLFR、全球移動 通訊系統(tǒng)_半速率編碼GSM—HR、全球移動通訊系統(tǒng)一增強全速率編碼 GSM_EFR、自適應速率—半速率編碼AMR—HR、自適應速率_全速率編碼 AMR_FR或自適應速率一寬帶AMR_WB中的〗壬意一個或任意組合。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支持 AMR_HR、 AMR—FR或AMR_WB時,所述基站控制器上才艮的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還包括AMR編碼的速率信息。
6、 一種呼叫建立后核心網側實現(xiàn)無語音編解碼轉換操作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主叫方所在的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及被叫方所在的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 分別向所述主被叫方各自對應的基站控制器發(fā)起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息;所述各對應的基站控制器收到后,分別在其所在基站子系統(tǒng)中得到可用 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并將得到的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及對應小區(qū)的小區(qū)標識符上才艮給相應的所述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所述主被叫雙方的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在均接收到相應基站控制器發(fā)來 的語音編碼能力后,通過協(xié)商選擇一個共同的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 力信息,然后分別通知所述主叫方和所述^皮叫方都用此共同的語音編碼方式 來進行通話。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息中攜帶用于標識本次呼叫的呼叫標識符;所述主被叫雙方各自對應的基站控制器均沖艮據(jù)所述呼叫標識符在其所在 基站子系統(tǒng)中得到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
8、 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方對應的基站控制器得到的所述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 力信息來源于所述主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主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所述被叫方對應的基站控制器得到的所述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 力信息來源于所述被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被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
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方對應的基站控制器上報的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攜帶所述 主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主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所支持的語音編碼類型;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攜帶所述被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被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所支持的語音編碼類型;所述主叫方和^ 皮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呼叫參與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 所支持的語音編碼類型均包括全球移動通訊系統(tǒng)—全速率編碼GSM—FR、全 球移動通訊系統(tǒng)_半速率編碼GSM—HR、全球移動通訊系統(tǒng)_增強全速率編碼 GSM_EFR、自適應速率—半速率編碼AMR_HR、自適應速率—全速率編碼 AMR一FR或自適應速率—寬帶AMR_WB中的任意一個或4壬意組合。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主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主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支持 AMRJiR、 AMR—FR或AMR—WB時,所述主叫方對應的基站控制器上凈艮的 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還包括AMR編碼的速率信息;當所述被叫方所在小區(qū)和/或所述被叫方所在小區(qū)的鄰小區(qū)支持 AMR_HR、 AMR—FR或AMR—WB時,所述^皮叫方對應的基站控制器上報的 所述語音編碼能力信息中還包括AMR編碼的速率信息。
全文摘要
一種呼叫建立后核心網側實現(xiàn)無語音編解碼轉換操作的方法,包括主叫方所在的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及被叫方所在的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分別向主被叫方各自對應的基站控制器發(fā)起獲取語音編碼能力請求消息;各對應的基站控制器收到后,分別在其所在基站子系統(tǒng)中得到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并將得到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及對應小區(qū)的小區(qū)標識符上報給相應的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主被叫雙方的移動交換中心服務器在均接收到相應基站控制器發(fā)來的語音編碼能力后,通過協(xié)商選擇一個共同的可用于本次呼叫的語音編碼能力信息,然后分別通知主叫方和被叫方都用此共同的語音編碼方式來進行通話。采用本發(fā)明可在呼叫建立后省略不必要的語音編碼的轉換。
文檔編號H04W76/02GK101635994SQ200810133280
公開日2010年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7月25日
發(fā)明者王欣暉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