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螺旋型電喇叭的揚聲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電喇叭的揚聲筒,特別涉及一種螺旋型電喇叭的揚聲筒。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螺旋型電喇叭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揚聲筒1、揚聲筒蓋板2、緊圈3、膜片組件4、襯墊5和底盤組件6。其制造方法是首先將緊圈3、膜片組件4、襯墊5和底盤組件6鉚接在一起組裝成喇叭分總成,然后將揚聲筒1與揚聲筒蓋板2用超聲波焊接在一起,組合成揚聲筒組件,最后將喇叭分總成壓入帶有卡口的、事先在其周圍涂上硅橡膠的揚聲筒組件內(nèi),組合成汽車電喇叭。由于電喇叭安裝位置關系,一般電喇叭內(nèi)容易積水,因此在揚聲筒的筒壁都會開有出水孔。傳統(tǒng)的揚聲筒包括圓筒型的筒體,開在筒體底面并向外延伸的喇叭口,設置在筒體內(nèi)面的揚聲道,其出水孔開在筒體的筒壁上并位于喇叭口的一側。由于出水孔開在筒壁上,造成滯留在筒壁與筒底之間轉(zhuǎn)角處,尤其是滯留在揚聲道與筒壁內(nèi)面之間的積水不容易排出,影響到了揚聲筒的發(fā)聲效果。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將滯留在筒壁與筒底之間轉(zhuǎn)角處,尤其是滯留在揚聲道與筒壁內(nèi)面之間的積水完全排出的螺旋型電喇叭的揚聲筒,以保證揚聲筒的發(fā)聲效果。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螺旋型電喇叭的揚聲筒,包括一圓筒型的筒體,一開在筒體的筒底并向外延伸的喇叭口,一設置在筒體的筒底內(nèi)面的揚聲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開在筒體的筒壁與筒底之間的過渡圓弧上。
所述出水孔靠近喇叭口一側外壁并沿喇叭口外壁向筒體外延伸。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設計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出水孔能夠?qū)P聲筒內(nèi)的積水完全排出,保證了揚聲筒不因內(nèi)部積水而影響發(fā)聲效果。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螺旋型電喇叭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揚聲筒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揚聲筒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和圖3,一種螺旋型電喇叭的揚聲筒,包括圓筒型的筒體11,在筒體11的筒底111開有向外延伸的喇叭口12,在筒體11的筒底111內(nèi)面設有揚聲道13;在筒體1的筒壁12與筒底11之間的過渡圓弧上開有出水孔14。出水孔14靠近喇叭口12一側外壁并沿喇叭口12外壁向筒體11外延伸。
為了方便安裝螺旋型電喇叭,不至于與其他部件發(fā)生干涉,喇叭口12的兩個上頂角121采用圓弧過渡。
權利要求1.一種螺旋型電喇叭的揚聲筒,包括一圓筒型的筒體,一開在筒體的筒底并向外延伸的喇叭口,一設置在筒體的筒底內(nèi)面的揚聲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開在筒體的筒壁與筒底之間的過渡圓弧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型電喇叭的揚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靠近喇叭口一側外壁并沿喇叭口外壁向筒體外延伸。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螺旋型電喇叭的揚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的兩個上頂角采用圓弧過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旋型電喇叭的揚聲筒,包括一圓筒型的筒體,一開在筒體的筒底并向外延伸的喇叭口,一設置在筒體的筒底內(nèi)面的揚聲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開在筒體的筒壁與筒底之間的過渡圓弧上。所述出水孔靠近喇叭口一側外壁并沿喇叭口外壁向筒體外延伸。由于采用了如上的設計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出水孔能夠?qū)P聲筒內(nèi)的積水完全排出,保證了揚聲筒不因內(nèi)部積水而影響發(fā)聲效果。
文檔編號H04R1/10GK2847757SQ20052004588
公開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0月25日
發(fā)明者蔣洪田, 季墨榮, 沈驥群 申請人:上海實業(yè)交通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