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837173閱讀:39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機領(lǐng)域的IC卡卡座,特別是涉及一種適于GSM和CDMA手機使用不同電話號碼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
背景技術(shù)
一般手機只能使用一個IC卡。專利申請?zhí)枮?0214706.8的雙SIM卡可充式手機電池(以下簡稱雙卡電池)或雙SIM卡電池背蓋(以下簡稱雙卡背蓋),可以改變普通手機僅有一個IC卡卡座的現(xiàn)狀,實現(xiàn)GSM手機一機使用兩個不同電話號碼的功效,但在實際中還存在如下缺點1.雙卡電池的卡座同電池連接在一起,受到電池的制約,雙卡電池需要手機的電池空間較大時,才能用較小的電池加IC卡座來實現(xiàn)。由于電池因手機而異,故各型手機需要各自不同的雙卡電池。有些手機的電池形狀特別,無法制成雙卡電池。雙卡背蓋需要手機有獨立的電池背蓋。這些條件都限制了雙卡電池和雙卡背蓋的使用范圍。
2.更換新型手機的同時需要更換雙卡電池或雙卡背蓋。
3.目前雙卡電池和雙卡背蓋僅限于某些型號的GSM手機的雙卡轉(zhuǎn)換。
4.雙卡電池和雙卡背蓋在制造上需要使用柔性電路板,特殊的電池外殼,成本高。
針對上述的雙卡電池和雙卡背蓋所存在的缺陷,本設(shè)計人經(jīng)過審慎地研究和設(shè)計,且經(jīng)過試制樣品并加以完善,進而提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的雙卡電池和雙卡背蓋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結(jié)構(gòu)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使其能夠安裝在手機上原有的IC卡的位置上。只需改變原IC卡的外形,而不改變原IC卡的電路部位,即可以將兩塊SIM或UIM卡安裝在雙IC卡卡座上。每次通話時只有一塊IC卡工作。
本實用新型還要解決的另一技術(shù)問題是通過手機開、關(guān)機實現(xiàn)兩個IC卡的工作轉(zhuǎn)換。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包括一塊與原IC卡相同外形尺寸的撓性雙面電路板,在撓性雙面電路板與手機接觸的面上設(shè)置原始連接觸點,在撓性雙面電路板不與手機接觸的面上設(shè)置中間有間隔的兩個外形相同的IC卡座A、B,A、B卡座外形輪廓的長度和寬度都大于原IC卡上的電路部位的長度和寬度,A、B卡座都留有與IC卡實現(xiàn)電連接的連接觸點,在撓性雙面電路板上兩個IC卡座之外的空余部位裝有一塊控制IC卡使用的集成電路,各觸點、卡座、集成電路之間用印刷電路連接;保留原IC卡的電路部位,將其外形減小至A卡座或B卡座的輪廓并使其觸點—邊緣關(guān)系與A卡座或B卡座的觸點—邊緣關(guān)系相同后,放置并固定在A卡座或B卡座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進一步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根據(jù)前文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中所述的原始連接觸點是在與手機相連接的對應(yīng)的觸點位置上保留與原IC卡相同的觸點。
根據(jù)前文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中所述的中間有間隔的兩個外形相同的IC卡座是,在A卡座和B卡座之間有絕緣阻隔,當(dāng)放置兩塊IC卡時,這兩塊IC卡不能平移相碰;卡座中撓性雙面電路板上設(shè)置的連接觸點與原IC卡的觸點兼容。
根據(jù)前文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中所述的卡座中撓性雙面電路板上設(shè)置的連接觸點與原IC卡的觸點兼容,是指將原IC卡的電路部位不改變而外形改變后,放置在任一新卡座上時,該新卡座的每個連接觸點與放置在其上的IC卡的對應(yīng)觸點可以良好接觸、完成與原有IC卡完全相同的電功能。
根據(jù)前文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中所述的集成電路采用ACE1101。
根據(jù)前文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中所述的印刷電路的連接方法是A、B卡座連接觸點的GND和原始連接觸點的GND點共同連接到集成電路的管腳7;A、B卡座連接觸點的VPP和原始連接觸點的VPP點連接在一起;A、B卡座連接觸點的I/O和原始連接觸點的I/O點連接在一起;A、B卡座連接觸點的CLOCK和原始連接觸點的CLOCK點連接在一起;A、B卡座連接觸點的VCC和原始連接觸點的VCC點共同連接到集成電路的管腳8,A卡座連接觸點的RESET點連接集成電路的管腳5;B卡座連接觸點的RESET點連接集成電路的管腳4;原始連接觸點的RESET點連接集成電路的管腳6;集成電路的三個管腳1、2、3空置。
根據(jù)前文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中所述的放置并固定是在放置IC卡后,用卡套將IC卡固定在雙IC卡卡座上。
根據(jù)前文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中所述卡套是用具有剛性的金屬材料制成的、橫斷面與C型槽相似的長方體,自槽口至槽底面的內(nèi)側(cè)深度與原IC卡放置在新卡座上之后的總厚度相應(yīng);固定IC卡時,卡套套在撓性雙面電路板和IC卡上槽底面接觸IC卡,槽邊緣卡住撓性雙面電路板的原始連接觸點的邊緣。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簡單,成本低廉,安裝時不受機型限制;使GSM或CDMA的各類手機均可同時使用兩個不同的IC卡主叫時,可通過開、關(guān)機的方法任選其一呼出,待機時,主叫方可用其中任一電話號碼呼進。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在技術(shù)上的進步及實用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從上述技術(shù)方案可以看出,其在所實現(xiàn)的功能方面,以及在結(jié)構(gòu)的改進方面,都確實具有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A卡座和B卡座及集成電路位置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用活動的卡套的主視圖;圖3是圖2的左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撓性雙面電路板的原始連接觸點的觸點布置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圖4中,本實用新型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主要由撓性雙面電路板1、集成電路2、A卡座3、B卡座4和原始連接觸點5組成。A卡座3和B卡座4中有連接觸點6,集成電路2采用ACE1101。
在圖1中,本實用新型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的A卡座3和B卡座4,因標(biāo)準(zhǔn)化手機為IC卡所留空間所限,已將外形減小后的IC卡的安裝方向旋轉(zhuǎn)了90°,故連接觸點6的排列方向也相應(yīng)發(fā)生變化,但各連接觸點6之間的相互位置關(guān)系不變。
在圖2和圖3中,本實用新型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所使用的卡套7,用金屬制成且有剛性,套接時,撓性雙面電路板1的卡座側(cè)朝上,將卡套7的槽口向下,自B卡座側(cè)從右向左方套入,直至卡套7全部套在撓性雙面電路板1上。
在圖4中,原始連接觸點在撓性雙面電路板1上的位置,與原IC卡上各觸點在卡上的位置完全相同。
在圖5中,A卡座3、B卡座4連接觸點的GND和原始連接觸點5的GND點共同連接到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7;A卡座3、B卡座4連接觸點的VPP和原始連接觸點5的VPP點連接在一起;A卡座3、B卡座4連接觸點的I/O和原始連接觸點5的I/O點連接在一起;A卡座3、B卡座4連接觸點的CLOCK和原始連接觸點5的CLOCK點連接在一起;A卡座3、B卡座4連接觸點的VCC和原始連接觸點5的VCC點共同連接到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8,A卡座3連接觸點的RESET點連接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5;B卡座4連接觸點的RESET點連接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4;原始連接觸點5的RESET點連接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6;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1、P2、P3空置。
本實用新型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中的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4為一個信號輸出腳,當(dāng)其輸出高電平時,B卡座4開始工作,當(dāng)其輸出低電平時,B卡座4停止工作。
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5為一個信號輸出腳,當(dāng)其輸出高電平時,A卡座3開始工作,當(dāng)其輸出低電平時,A卡座3停止工作。
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6為一個信號輸入腳,可用來檢測手機處于何種狀態(tài),例如開機,關(guān)機,撥電話,接電話,發(fā)短信,收短信等。
本實用新型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在使用時,是利用手機卡座上的VCC給ACE1101集成電路2供電,供電電壓為3伏或5伏,并由ACE1101集成電路2控制A卡座3和B卡座4。其具體使用方法是將兩塊SIM或UIM卡安裝在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上,將裝好兩塊SIM或UIM卡的雙模雙卡IC卡卡座安裝到手機的卡座上,再裝好電池,開機,令手機給IC卡VCC供電,此時ACE1101集成電路2上電開始工作,此時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4和管腳P5保持低電平,A卡座3和B卡座4處于非工作狀態(tài),然后RESET點(連接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6)保持低電平。當(dāng)RESET點(連接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6)由低電平變?yōu)楦唠娖?,ACE1101集成電路2根據(jù)RESET點(連接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6)由低電平變?yōu)楦唠娖脚袛嗍謾C開機,然后使ACE1101集成電路2的管腳P4或管腳P5變?yōu)楦唠娖剑笰卡座3或B卡座4處于工作狀態(tài),實現(xiàn)手機與IC卡的通信。
ACE1101集成電路2可以根據(jù)管腳P6的信號變化判斷手機是GSM或CDMA手機,同時判斷手機是開機,關(guān)機,撥電話,接電話,發(fā)短信,收短信等狀態(tài),采取不同的動作。只有當(dāng)手機開機、關(guān)機,才能進行A卡座3與B卡座4之間的轉(zhuǎn)換,進而實現(xiàn)手機每次開機認(rèn)證一個IC卡,下次開機認(rèn)證另一個IC卡。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非唯一的實現(xiàn)方法,也不是對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對上述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包括使用主要功能相同而型號不同的集成電路,或者簡單地改變IC卡的安裝方向),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實質(zhì)范圍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1.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塊與原IC卡相同外形尺寸的撓性雙面電路板(1),在撓性雙面電路板(1)與手機接觸的面上設(shè)置原始連接觸點(5),在撓性雙面電路板(1)不與手機接觸的面上設(shè)置中間有間隔的兩個外形相同的IC卡座A、B,A、B卡座(3、4)外形輪廓的長度和寬度都大于原IC卡上的電路部位的長度和寬度,A、B卡座(3、4)都留有與IC卡實現(xiàn)電連接的連接觸點,在撓性雙面電路板上兩個IC卡座之外的空余部位裝有一塊控制IC卡使用的集成電路(2),各觸點、卡座、集成電路(2)之間用印刷電路連接;保留原IC卡的電路部位,將其外形減小至A卡座(3)或B卡座(4)的輪廓并使其觸點—邊緣關(guān)系與A卡座(3)或B卡座(4)的觸點—邊緣關(guān)系相同后,放置并固定在A卡座(3)或B卡座(4)上。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原始連接觸點(5)是在與手機相連接的對應(yīng)的觸點位置上保留與原IC卡相同的觸點。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中間有間隔的兩個外形相同的IC卡座是,在A卡座和B卡座之間有絕緣阻隔,當(dāng)放置兩塊IC卡時,這兩塊IC卡不能平移相碰;卡座中撓性雙面電路板(1)上設(shè)置的連接觸點與原IC卡的觸點兼容。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卡座中撓性雙面電路板(1)上設(shè)置的連接觸點與原IC卡的觸點兼容,是指將原IC卡的電路部位不改變而外形改變后,放置在任一新卡座上時,該新卡座的每個連接觸點與放置在其上的IC卡的對應(yīng)觸點可以良好接觸、完成與原有IC卡完全相同的電功能。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集成電路(2)采用ACE1101。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印刷電路的連接方法是A、B卡座(3、4)連接觸點的GND和原始連接觸點(5)的GND點共同連接到集成電路(2)的管腳P7;A、B卡座(3、4)連接觸點的VPP、I/O、CLOCK和原始連接觸點(5)的VPP、I/O、CLOCK點分別對應(yīng)地連接在一起;A、B卡座(3、4)連接觸點的VCC和原始連接觸點(5)的VCC點共同連接到集成電路(2)的管腳P8,A卡座(3)連接觸點的RESET點連接集成電路(2)的管腳P5;B卡座(4)連接觸點的RESET點連接集成電路(2)的管腳P4;原始連接觸點(5)的RESET點連接集成電路(2)的管腳P6;集成電路(2)的管腳P1、P2、P3空置。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放置并固定是在放置IC卡后,用卡套將IC卡固定在這兩個IC卡卡座上。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卡套是用具有剛性的金屬材料制成的、橫斷面與C型槽相似的長方體,自槽口至槽底面的內(nèi)側(cè)深度與原IC卡放置在新卡座上之后的總厚度相應(yīng);固定IC卡時,卡套(7)套在撓性雙面電路板(1)和IC卡上槽底面接觸IC卡,槽邊緣卡住撓性雙面電路板(1)的原始連接觸點(5)的邊緣。
專利摘要一種手機雙模雙卡IC卡卡座,內(nèi)含兩個IC卡卡座,能夠安裝在GSM或CDMA手機上原有的IC卡的位置上,只需改變原IC卡的外形,而不改變原IC卡的電路部位,即可以將兩塊SIM或UIM卡安裝在雙IC卡卡座上,實現(xiàn)一機使用兩個不同電話號碼的功效。每次通話時只有一塊IC卡工作。開機時,手機認(rèn)證其中一個卡,將手機關(guān)機再開機,手機認(rèn)證另一個卡,即通過開關(guān)手機實現(xiàn)選擇IC卡的目的。
文檔編號H04M1/02GK2601491SQ03236909
公開日2004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2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3年1月27日
發(fā)明者熊小寧 申請人:熊小寧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