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其包括殼體,殼體內(nèi)設有無線充電接收端;其中,無線充電接收端包括PCB板、隔磁片、電磁波感應線圈和抽拉結構,所述PCB板的正面設有無線接收電路,所述電磁波感應線圈設于隔磁片上,所述電磁波感應線圈與PCB板通過導線電性連接;所述抽拉結構設于PCB板的正面頂端中間位置處。
【專利說明】
一種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無線充電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人們對手機的使用越來越頻繁,人們對手機的喜愛也與日增強。隨著手機的不斷更新?lián)Q代,手機的功能愈加強大,而手機電池的容量制約著智能手機的單次使用時間,反復充電給用戶帶來很多不便。另外,反復插拔充電線不僅容易損壞充電器,也讓用戶感到煩惱。如果使用兩種不同型號的手機就需要攜帶兩款充電線,如此很不方便。
[0003]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發(fā)展,解決了上述問題,大大方便了手機充電,使人們不需要為接口不同而煩惱。正常情況,無線充電接收器的電磁波感應線圈應對準手機背面中心或中心附近位置,方便無線充電發(fā)射裝置對準,增加對準范圍。目前市場上的無線充電接收器,由于結構的限制,無線充電接收器帶USB公頭的充電線的長度是固定的,不具備拉伸功能,無法既滿足不同尺寸的手機使用,又滿足電磁波感應線圈對準手機背面中心或中心附近位置。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該接收裝置具有抽拉結構,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尺寸的手機使用,又可以保證電磁波感應線圈對準手機背面中心或中心附近位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之不足。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內(nèi)設有無線充電接收端;其中,無線充電接收端包括PCB板、隔磁片、電磁波感應線圈和抽拉結構,所述PCB板的正面設有無線接收電路,所述電磁波感應線圈設于隔磁片上,所述電磁波感應線圈與PCB板通過導線電性連接;所述抽拉結構設于PCB板的正面頂端中間位置處。
[0006]為了固定抽拉結構,所述PCB板的正面頂端中間位置設有一焊盤。作為一個可行的方案,所述抽拉結構包括彈片件、抽拉端和固定件;其中所述彈片件為導電件,其通過焊接安裝于焊盤內(nèi);所述抽拉端的底端放置于彈片件的上面,所述固定件用于將抽拉端固定在PCB板的焊盤上。
[0007]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彈片件是磷銅材質制成的導電件。
[0008]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抽拉端包括軟排線和補強板,其中,補強板安裝于軟排線的一端,軟排線的另一端設有USB公頭;所述補強板為FR4玻纖材質。
[0009]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補強板上設有兩行凸起卡位結構,這兩行凸起卡位結構分別位于補強板的底端和中下部,且兩行凸起卡位結構的距離小于PCB板的寬度。
[0010]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兩行凸起卡位結構之間的內(nèi)側設有銅箔,銅箔具有導電特性。
[0011]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PCB板背面對應焊盤的位置處還設有一加硬件。優(yōu)選的,所述加硬件為不銹鋼材質。
[0012]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殼體為聚碳酸酯材料(S卩PC材料)制成的殼體,該殼體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和下殼體通過油膠粘合固定。
[0013]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抽拉結構,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尺寸的手機使用,又可以保證電磁波感應線圈對準手機背面中心或中心附近位置。另外,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整抽拉結構即調整抽拉端來回抽拉的距離,可以輕易拔插USB母頭,實現(xiàn)拆卸便捷,無須通過強拆強力膠來實現(xiàn)拆卸目的,可有效延長無線充電接收裝置的壽命。且整個結構緊湊而簡潔,易于產(chǎn)業(yè)化生產(chǎn),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無線充電接收端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無線充電接收端的爆炸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的使用示意圖;
[0018]圖中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
[0019]1、無線充電接收裝置,2、無線充電接收端,3、隔磁片,4、電磁波感應線圈,5、PCB板,51、焊盤,6、加硬件,7、彈片件,8、軟排線,81、USB公頭,9、補強板,91、銅箔,10、卡位結構,11、固定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現(xiàn)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1]作為一個具體的示例,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I,包括殼體,殼體內(nèi)設有無線充電接收端2;其中,無線充電接收端2包括PCB板5、隔磁片3、電磁波感應線圈4和抽拉結構;PCB板5的正面設有無線接收電路;電磁波感應線圈4設于隔磁片3上;電磁波感應線圈4與PCB板5通過導線電性連接。
[0022]PCB板5的頂端中間位置設有一焊盤51。抽拉結構設于PCB板5的焊盤上。具體的,抽拉結構包括彈片件7、抽拉端、固定件11;其中彈片件7通過焊接安裝于焊盤51內(nèi);抽拉端的底端放置于彈片件7的上面;固定件11用于將抽拉端固定在PCB板5的焊盤上。其中,彈片件7采用磷銅材質,具有導電特性。抽拉端包括軟排線和補強板,其中,軟排線的一端帶有USB公頭,另一端安裝有補強板;補強板為FR4玻纖材質。
[0023]為了限制抽拉端來回抽拉的距離,作為優(yōu)選方案,補強板9上設有兩行凸起卡位結構10,兩行凸起卡位結構10分別位于補強板的底端和中下部,兩行凸起卡位結構10間的距離即為抽拉端來回抽拉的距離,兩行凸起卡位結構10的距離小于PCB板5的寬度。另外,兩行凸起卡位結構1之間內(nèi)側設有銅箔91,銅箔91具有導電特性。
[0024]另外,PCB板5的背面對應焊盤51的位置處還設有一加硬件6。加硬件6為不銹鋼材質。
[0025]上述方案中,殼體由聚碳酸酯材料(S卩PC材料)實現(xiàn),該殼體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和下殼體通過油膠粘合固定。
[0026]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使用便捷;安裝時,首先,參見圖2和圖3所示,安裝好無線充電接收端;安裝好后,通過油膠將無線充電接收端粘合固定在上殼體和下殼體內(nèi);粘合固定后,即可以使用該無線充電接收裝置。使用時,參見圖4,先將USB公頭對準插入手機終端對應的USB母頭,實現(xiàn)該無線充電接收裝置與手機電性連接,進而實現(xiàn)能量傳輸;然后,根據(jù)不同手機的尺寸,調整抽拉結構,保證無線充電接收裝置殼體內(nèi)電磁波感應線圈的位置對準手機背面中心或中心附近位置,并通過強力膠將無線充電接收裝置殼體固定于手機的背面。當手機需要有線充電時,拆卸該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即可。
[0027]綜上,本實用新型采用抽拉結構,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尺寸的手機使用,又可以保證電磁波感應線圈對準手機背面中心或中心附近位置,而且拆卸便捷,無須通過強拆強力膠來實現(xiàn)拆卸目的,可有效延長該無線充電接收裝置的壽命。
[0028]盡管結合優(yōu)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在形式上和細節(jié)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殼體內(nèi)設有無線充電接收端;其中,無線充電接收端包括PCB板、隔磁片、電磁波感應線圈和抽拉結構,所述PCB板的正面設有無線接收電路,所述電磁波感應線圈設于隔磁片上,所述電磁波感應線圈與PCB板通過導線電性連接;所述抽拉結構設于PCB板的正面頂端中間位置處。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正面頂端中間位置設有一焊盤;所述抽拉結構包括彈片件、抽拉端和固定件;其中所述彈片件為導電件,其通過焊接安裝于焊盤內(nèi);所述抽拉端的底端放置于彈片件的上面,所述固定件用于將抽拉端固定在PCB板的焊盤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片件是磷銅材質制成的導電件。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端包括軟排線和補強板,其中,補強板安裝于軟排線的一端,軟排線的另一端設有USB公頭。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強板上設有兩行凸起卡位結構,這兩行凸起卡位結構分別位于補強板的底端和中下部,且兩行凸起卡位結構的距離小于PCB板的寬度。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行凸起卡位結構之間的內(nèi)側設有銅箔。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背面對應焊盤的位置處還設有一加硬件。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抽拉功能的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的殼體,該殼體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和下殼體通過油膠粘合固定。
【文檔編號】H02J50/20GK205583864SQ201620398746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fā)明人】林桂江, 許阿義, 任連峰, 楊鳳炳, 陳進國, 陳躍鴻
【申請人】廈門新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