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裝配與電連接如電路斷路器或類似模塊化器件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裝配、電連接和輔助單元等安裝在同一安裝導軌的電路斷路器之類的若干電器件的裝置,所述電器件和輔助單元包括其側(cè)面鄰接成為水平一排的模塊化外殼,該組電器件通過一沿平行于導軌縱向方向伸展的共有連接梳和上行電力線(power up-line)電連接和/或由上行電力線供電。
在裝配不同節(jié)距或不同種類的電氣器件時,例如電路斷路器之類的電器件或輔助模塊、特別是差動跳閘器件、故障或接觸位置指示模塊等等,若電器件由標準梳供電,直到目前的作法是剪去無用的梳齒,一般做法是在各輔助模塊的一位置處預(yù)先鋸下所述梳齒,結(jié)果是,若裝配工以后要改變這些器件的模塊化布置,則鋸過梳齒后的梳就很可能不適用于新的布置而不得不扔掉。而且,為適合某一排模塊要求而對梳修剪,也增加了電連接耗費的時間。
本發(fā)明解決了這些問題,并提出一種裝配并連接電器件的裝置,它設(shè)計簡單、可把不同節(jié)距和不同種類的電氣器件混裝在同一導軌上,電器件和共用梳的連接快捷、經(jīng)濟。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裝配并電連接模塊化電器件的裝置,其中,上述連接梳為一包括一根或多根導電條的總線,這些導電條與導軌的縱向平行并與外殼的朝向連接梳的一個表面垂直,所述各導電條與其中一相或中線連接;電器件的每一接線片用一連接器選擇性上行電連接到導電條之一上,每一連接器包括通過外殼相應(yīng)表面上的一開口而與上述接線片電連接的第一端和與選擇的導電條配合、并可沿著該導電條移動以在該導電條縱向的任意位置上實現(xiàn)電連接的第二端。
按照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該連接梳置于面向模塊化器件的后上表面的位置上。
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特征,每一電器件的接線片包括位于該外殼一槽中的一個端部,所述槽朝該梳方向開口,所述端部和所述槽沿垂直于導電條的方向延伸至大致超出梳的全高度,對應(yīng)于導電條的不同位置,使連接器沿著所述端部和接線片在若干位置相連接。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該接線片的上述端部由一位于該槽底部的夾鉗構(gòu)成,所述夾鉗與該連接器的刀片形端部配合。
按照另一實施例,該接線片的上述端部由一垂直于導電條延伸的刀片形成,所述刀片與該連接器的夾鉗形端部配合。
按照另一個特征,上述梳(或總線)包括一沿平行于導軌表面延伸的支撐件和垂直于所述支撐件延伸的間隔片形成的成形絕緣外殼,每兩相鄰間隔片之間的空間中有一導電條。
按照又一個特征,該連接器的第二端由一刀片構(gòu)成,而每根導電條緊固連接到一柔性片上,該柔性片在所述導電條下方彎曲,刀片處于接觸位置時,它夾緊在該導電條與該柔性片之間。
按照又一個實施例,連接器的第二端由與固定在上述支撐件上兩間隔片之間的一導電條配合的夾鉗形成。
最好是,每一連接器由兩個互相垂直的刀片構(gòu)成或由兩個其夾緊力互相垂直、其兩端相接的夾鉗構(gòu)成。
最好是,連接器的第一端設(shè)置有橫向?qū)蚣c外殼上的相應(yīng)槽配合,以使該連接器在外殼中更好地定位。
按照再一特征,將電路斷路器、接觸器、開關(guān)和遙控開并根據(jù)需要配置成單極或多極電器件,而輔助單元包括至少一故障顯示SD模塊和/或接觸位置CAOF模塊、一欠電壓MN模塊或分流MX跳閘模塊和一差動跳閘模塊。
按照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連接器與相應(yīng)接線片的端部制成一體。
按照本發(fā)明另外一實施例,連接器比方說用焊接方法連接到相應(yīng)接線片的端部。
通過下面結(jié)合僅作為例舉的附圖進行的詳述,本發(fā)明其它優(yōu)點和特征將更加清楚,附圖中
圖1為裝在一導軌上的一排模塊化電氣器件的立體示意圖,包括按照本發(fā)明電連接的輔助器件和電源器件;圖2為局部剖面圖,特意示出了一單極電器件的后上部。
圖3為上圖的局部俯視圖,示出兩鄰接的單極器件;圖4為三極加中線器件的后視簡圖,沒有連接到梳的連接件;圖5為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例的刀片形連接件(或連接器)在四個不同位置上的側(cè)視圖;圖6為其中一個刀片的俯視圖;圖7同圖4類似,示出的是裝到三極加中線電路斷路器上的四個刀片連接器;圖8為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例的供電總線(或梳)的局部立體圖;圖9為圖8中總線的橫截面圖;圖10概略示出了圖9中總線的三種元件;
圖11概略示出的是按照本發(fā)明把一電氣器件安裝到一導軌上并與供電總線電連接;圖12為把兩個刀片連接器裝到單相加中線器件上的局部俯視圖;圖13為裝有刀片連接器的“單相+中線”和“多相+中線”器件的后視圖。
圖14、15和16分別示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一單極器件的上行線路部分、一雙夾鉗式連接器和供電總線的底視圖。
從圖14可看到具有模塊化外殼的若干器件1裝在一安裝導軌2上,并以側(cè)面鄰接形成一水平排。
該排電器件包括由三個如法國專利2,616,583所述的單極電路斷路器30、31、32構(gòu)成的三相電路斷路器單元3。若干輔助單元4,5,特別是跳閘、控制和顯示器件與該電路斷路器單元3連接,該電路斷路器單元3的右邊有一輔助差動跳閘單元5。在電路斷路器3的左邊置有一個欠電壓MN或分流MX差動跳閘模塊6、一故障顯示SD和/或接觸位置CAOF模塊7、一控制和監(jiān)測器件8和一單極加中線開關(guān)9。
該排電器件可包括其它的電路斷路器和電連接器件,例如接觸器、開關(guān)、遙控開關(guān)等。這些器件30、31、32、8和9的每一極包括電源接線端30a,31a,32a,8a,9a和分別位于模塊化外殼上與其相對的狹窄側(cè)面上的饋電接線端30b,31b,32b,8b,9b。輔助差動跳閘單元5的下部表面上具有接線端5a,而其上部表面沒有接線端。用一束連接導線(未示出)連接到相應(yīng)接線端上,從而實現(xiàn)單元3和單元5的電連接。
沿輔助模塊6、7的底面設(shè)有接線端6b,7b,而其上表面沒有接線端。
按照本發(fā)明,輔助模塊除外的所有電路斷路器3和其它電器件8、9的電源接線端30a、31a、32a、8a、9a由一共用電源總線(或梳)12互連,該總線12主要由一豎直絕緣支撐件13形成,從該支撐件13上伸出四根相互平行且與導軌2的縱向平行的水平導電條14。該總線12固定在一支撐面15(見圖11)上,該支撐面15與導軌2的支撐面在同一平面中或在不同的前后平面中,使得第一導電條14a在稍低于電器件上表面20的高度處延伸,最后一根導電條14d在高于導軌2的上邊緣的高度處延伸。
參看圖2和3,電器件3、8、9的電源接線端30a、31a、32a、8a、9a位于通道30c、31c中可接至電纜、其梳齒插入這些通道中的傳統(tǒng)連接梳(未示出)或一叉形單極連接梳(未示出),該叉形連接梳的齒穿到螺釘35、36、37的頭下面,通過開口將螺釘35、36、37擰緊從而緊固連接梳。
按照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例,每一個電源接線端30a、31a......的接線片伸向電器件后方而在其端部40a形成一位于槽42(見圖3,4)中的夾鉗41,該槽42位于外殼的后上部,基本上沿著面向外殼后表面50放置的電源總線12的整個高度方向伸展,由圖3可見,該槽42橫截面為十字形,可插入圖5和6所示的雙刀片形連接器51。該連接器51的兩端51a、51b為兩個互相垂直的刀片52、53,其中的第一刀片52與上述夾鉗41配合,而另一個第二刀片53與電源總線12的一導電條14連接。從圖中還可看出,第一刀片52的每一側(cè)有兩個可與外殼的相應(yīng)槽42(圖3)配合的導向件52a、52b,第二刀片53特意設(shè)計成與總線12的一導電條14配合,如圖8至10所示。
按照該具體實施例,該總線(或梳)12包括一由在其整個長度上沿平行于安裝導軌2延伸的垂直導電條支撐件13和垂直于所述支撐件13延伸的水平間隔片17形成的絕緣成形部A。每個將兩相鄰間隔片17分開的空間用來放置總線12的一根導電條14,每一根導電條14緊固在一柔性絕緣片18上。柔性絕緣片18的橫截面呈U形,沿導電條14整個長度延伸其一翼18a緊固在導電條14上,而其另一翼18b在所述導電條14下方朝該導電條14方向彎曲。間隔片17端部有止動件17a,用于將導電條固定在該成形部中。
從圖14、15和16中可看出,按照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每一電氣器件后部的槽42的寬度比第一實施例大。在槽42底部固定有一沿槽42整個高度延伸并形成相應(yīng)電源接線端的接線片端部的刀片60。這里,連接器61兩端61a、61b各有一夾鉗,這兩個夾鉗62、63互相垂直,即它們的夾緊力互相垂直。與第一個實施例一樣,其中一個夾鉗62上有導向件62a、62b置于槽42中,而另一個夾鉗63與電源總線12的一導電條14配合。該實施例中,所述導電條14在相鄰兩間隔片17之間靠其中一端直接固定在絕緣成形部A的垂直支撐件13上,如圖16所示。
下面結(jié)合附圖根據(jù)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將一組模塊化器件與電源總線12電連接的情況進行描述。
首先,把連接器51或61裝到電器件3、8、9的后部,電器件將和總線12連接。若這些連接器51、61為雙刀片52、53型,通過其上有導向件52a、52b的刀片52把這些刀片插入外殼上的槽42中,更確切地說,是從電器件的頂部把這些刀片插入槽42中的夾鉗41中。
然后在槽42中使連接器51滑動至所需高度以和電源總線12的一導電條14對齊,和所需的電源相連接。從圖7可看出,四個刀片連接器51分別裝在三相加中線電器件的四個外殼中的四個不同位置a、b、c、d上,以便分別與電源的中線、第一相、第二相和第三相連接。圖12示出的另一實例中,單相加中線電器件利用了同樣的原理,兩個刀片51插入在同一外殼中。圖13示出了將這一原理應(yīng)用于B型單相加中線和C型單相加中線電器件的情形??梢钥闯?,此時位于相線P一側(cè)的連接器51最好位于不同相位上,以平衡電能消耗,而位于中線N一側(cè)的連接器51都位于同一高度上。
這些連接器51一旦安裝就位,電器件3、8、9就可安裝到安裝導軌2的下部,然后使之按如圖11中箭頭所示方向轉(zhuǎn)動。在此轉(zhuǎn)動過程中,連接器的第二刀片53將與電源總線12的相應(yīng)導電條14接觸,并且在與導電條14相連的柔性片18的作用下,保持與導電條14的接觸。為簡單起見,圖11中只示出兩個刀片連接器53和一根導電條14,但對多刀片和多導電條的情況此安裝原理同樣適用。
當連接器61為雙夾鉗62、63型時,它們從電器件的頂部以同樣方式插入,使垂直夾鉗62和固定在外殼的槽42中的對應(yīng)刀片60配合,然后把這些連接器61移動到合適位置,以便水平夾鉗63可和總線12的對應(yīng)導電條14連接,如圖16所示。
從而可以看到,這些連接器可在總線上水平滑動,以便將給定器件置于導軌的任何位置上。導軌符合德國工業(yè)標準。
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裝配并連接由一總線供電的電氣器件的裝置,從而使不同節(jié)距和不同種類的器件(電源器件、控制和監(jiān)測器件以及輔助器件)裝配到同一導軌上而無需像從前那樣剪去梳齒或使用固定支撐附件。
因此,有可能在同一導軌上安裝多極型電器件以及輔助器件、單極加中線器件以及相位不同的單極加中線器件。
本發(fā)明還有另外兩種連接法,可保留通常使用的電器件,即通過每一器件外殼的通道用電纜或傳統(tǒng)的梳(帶齒)連接。
自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所有符合本發(fā)明精神的在技術(shù)上與所述器件相當?shù)钠骷捌浣M合,都落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之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裝配、電連接和輔助單元等安裝在同一安裝導軌上的電路斷路器之類的若干電器件的裝置,所述電器件和單元包括其側(cè)面鄰接成為水平一排的模塊化外殼,該組電器件通過一共有連接梳與上行電力線電連接和/或由該上行電力線供電,該連接梳為包括一根或多根導電條(14)的總線(12),導電條沿平行于導軌的縱向方向伸展,與外殼的朝向所述連接梳(12)的一個表面(50)垂直,電器件(3、8、9)的每一接線片(40)用一連接器(51、61)選擇性上行電連接到一導電條(14),每一連接器包括與上述接線片(40)電連接的第一端(51a、61a)和用于與該導電條(14)配合的第二端(51b、61b),其特征在于,每一電器件(3、8、9)的接線片(40)包括一位于外殼所述表面上一槽(42)中的端部(40a),所述槽(42)朝著梳(12)的方向開口,所述端部(40a)和槽(42)在梳(12)的大致整個高度上沿垂直于導電條(14)的方向伸展,對應(yīng)于導電條(14)的不同位置,使該連接器沿著所述端部(40a)和所述連接片(40)在若干位置上連接。
2.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梳(12)面對模塊化電器件(3、8、9)的后上表面放置。
3.按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接線片(40)的上述端部(40a)由位于槽(42)底部的一夾鉗(41)構(gòu)成,所述夾鉗(41)用于與連接器(51)的刀片(52)形端部配合。
4.按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接線片(40)的上述端部(40a)由一垂直于導電條(14)伸展的刀片(60)形成,所述刀片(60)用于與連接器(61)的夾鉗(62)形一端配合。
5.按上述任何一項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梳(或總線)(12)包括由一沿平行于導軌(2)的表面延伸的支撐件(13)和垂直于所述支撐件(13)的間隔片(17)形成的絕緣成形部(A),相鄰兩間隔片(17)之間的空間中有一導電條(14)。
6.按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器(51)的第二端(51b)由一刀片(53)形成;其特征還在于,每一導電條(14)緊固到在所述導電條(14)下方彎曲的一柔性片(18)上,該刀片(53)處于接觸位置時,夾緊在導電條(14)與柔性片(18)之間。
7.按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器(61)的第二端(61b)由一與固定在上述支撐件(13)上且位于兩間隔片(17)之間的一導電條(14)配合的夾鉗(63)形成。
8.按權(quán)利要求3和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連接器(51)由兩個互相垂直的刀片(52、53)構(gòu)成。
9.按權(quán)利要求4和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連接器(61)由兩個其夾緊力互相垂直、其端部相接的夾鉗(62、63)構(gòu)成。
10.按上述任何一項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器(51、61)的第一端上設(shè)有橫向?qū)蚣?52a、52b、62a、62b)與外殼上的相應(yīng)槽(42a)配合,以使連接器(51、61)在該外殼中更好地定位。
11.按上述任何一項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可由電路斷路器、接觸器、開關(guān)和遙控開關(guān)根據(jù)需要組成單極或多極電器件(3、8、9);其特征還在于,輔助單元(4、5)包括至少一個故障顯示SD和/或接觸位置CAOF模塊(7)、一個電壓MN或分流MX跳閘模塊(6)和一差動跳閘模塊(5)。
12.按上述任何一項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器與相應(yīng)接線片的端部(40a)制成一體。
13.按權(quán)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項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器(51、61)用比方說焊接方法緊固到相應(yīng)接線片的端部(40a)上。
全文摘要
一種裝配與電連接電路斷路器之類的模塊化器件的裝置,它可電連接若干電器件,并和輔助單元一起安裝在導軌上。該器件用一連接梳和上行電力線電連接。連接梳為包括導電條的總線,導電條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導軌縱向及垂直于外殼的一表面。導電條和某一相和中線連接,電器件的接線片通過雙刀片或雙夾鉗形連接器和導電條電連接,連接器的一端與接線片連接,另一端與導電條相連接。
文檔編號H02B1/015GK1143845SQ9610811
公開日1997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1996年6月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5年6月7日
發(fā)明者威廉·巴托羅, 諾埃爾·勒庫里, 弗蘭克伊斯·雷諾 申請人:施耐德電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