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充電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安防用的移動電源。
背景技術:
移動電源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常用到,但是普通的移動電源只能用于為便攜電子設備充電,在使用者遭遇緊急情況的時候無法提供更多的幫助,功能單一,適用范圍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分體式安防移動電源,防水性能好,結構簡單,帶有照明功能及其他多種應急功能。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分體式安防移動電源,包括有握持部和燈頭,所述握持部內部設置有電池,所述燈頭和所述握持部一端螺紋連接,所述握持部頂端為內凹的凹槽,所述凹槽表面上開有用于為電池充電的充電口和輸出電源的出電口,所述燈頭和所述握持部電池電性連接,所述握持部的尾端固接有錐形救生錘。
進一步地,所述錐形救生錘外部還套接有保護套。
進一步地,所述保護套為邊緣圓滑過渡的塑料制品。
進一步地,所述握持部表面設置有止滑紋路。
進一步地,所述握持部上還設置有控制所述握持部內部電池的開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可以為移動設備提供充電的同時,也可以使用移動電源內電能進行可調焦照明和應對其他緊急狀況,而且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握持部和燈頭分開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燈頭內表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燈頭剖視圖。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xiàn)、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 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提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一種分體式安防移動電源,包括有握持部10和燈頭20,握持部10內部設置有電池,燈頭20和握持部10一端螺紋連接,握持部10頂端為內凹的凹槽,凹槽表面上開有用于為電池充電的充電口105和輸出電源的出電口104,凹槽上還凸出設置有兩個電極柱,電極柱頂端為導電材料,燈頭20與凹槽表面相對的表面上同心設置有兩圓環(huán)形導電片,導電片分別和電極柱對應,導電片電性連接燈頭20內的燈泡206。
兩個電極柱中,一個電極柱為正電極柱106,正電極柱106接電池正極,另一個電極柱為負電極柱107,負電極柱107接電池負極,兩個圓環(huán)形導電片中,一個為輸入導電片201,輸入導電片201接燈泡206的輸入端,另一個為輸出導電片202,輸出導電片202接輸出端,正電極柱106頂端和輸入導電片201表面相接觸,負電極柱107頂端和輸出導電片202表面相接觸。電極柱包括頂出端和限位座,頂出端套接于限位座內,頂出端下方設置有彈性件。
如圖2所示,當握持部10和燈頭20分離時,握持部10作為移動電源使用,握持部10凹槽內表面上的充電口105和出電口104可以直接使用,用于為握持部10電池充電或將電池內的電量輸送出去;當握持部10不需要當作移動電源使用時,將燈頭20和握持部10螺紋連接,保護充電口105和出電口104不會進水或是其他灰塵,此時電極柱頂端在彈性件的作用下頂出和燈頭20內的圓環(huán)形導電片相接觸,正電極柱106頂端和輸入導電片201表面相接觸,負電極柱107頂端和輸出導電片202表面相接觸。握持部10上設置有電池開關102,電池開關102可以控制電池電能是否輸出,即可以空燈頭20內燈泡206的開關102。
如圖4所示,燈頭20包括有內殼203和外殼204,內殼203一端與握持部10頂端螺紋連接,內殼203另一端外表面設置有U型折彎,外殼204內表面設置有U型折彎,內殼203和外殼204的U型折彎內表面設置只有互相配合的螺紋,內殼203和外殼204通過U型槽內的螺紋可動連接。外殼204內部還設置有反光杯205,反光杯205正對內殼203上的燈泡206。
使用時,通過螺紋調節(jié)外殼204和內殼203之間的相對位置,就可以控制 反光杯205和燈泡206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控制發(fā)光的聚焦效果,以適應更多的應急情況,另外,燈頭20和握持部10,內殼203和外殼204之間都是使用螺紋連接,整體防水防塵效果很好適用于戶外安防使用。
關于握持部10,握持部10表面設置有止滑紋路101,當握持部10接上燈頭20,當作手電筒使用時,增加手和握持部10之間的摩擦,提高使用體驗。握持部10的尾端固接有錐形救生錘103,救生錘103為硬性金屬制成,端部尖銳突出,可以用于敲破玻璃用于緊急情況下的自救,在平常使用是為了避免誤傷到使用者或其他人員,在救生錘103之外套接有一邊緣平滑過渡的保護套,保護套材料為塑料制品,便于成型制造而且保護性能優(yōu)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可以為移動設備提供充電的同時,也可以使用移動電源內電能進行可調焦照明和應對其他緊急狀況,而且結構簡單,防水性能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