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穿戴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86474閱讀:387來源:國知局

本發(fā)明涉及,尤其涉及一種穿戴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環(huán)在內的穿戴產品上通常只有外置揚聲器這一外放模式,這使得用戶在利用穿戴產品進行通話時,通話很容易被周圍人竊聽到,從而難以達到隱私通話的效果。基于上述問題,骨傳導播放模式受到了用戶的推崇,骨傳導播放模式是采用將音頻信號轉換為振動信號并通過骨介質進行傳遞的播放模式。

現有的骨傳導播放模式通常采用在表帶上設置骨傳導振子,然而,骨傳導振子需要通過骨介質進行傳遞,即,該骨傳導振子需要與手臂皮膚接觸才能將振動信號傳輸出去。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將骨傳導振子緊貼在皮膚上。然而,由于骨傳導振子與皮膚長期貼緊會帶來不舒適感,且當需要對骨傳導振子進行充電時,通常通過連接外部充電設備對其通電,骨傳導振子在充電時產生的熱量會直接散發(fā)在用戶手臂皮膚,無法提高用戶的使用舒適度;此外將骨傳導振子固定在表帶的固定位置上,由于每個人的手臂大小不同,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用戶的手臂大小將骨傳導振子設置在表帶的不同位置,適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穿戴設備及聲音播放方法,以解決骨傳導振子直接固定在表帶上并與皮膚長期貼緊而導致充電發(fā)熱量集中在用戶皮膚,進而導致用戶使用舒適度不高的問題。

本發(fā)明實施例第一方面公開了一種穿戴設備,包括表盤部分和與所述表盤部分連接的表帶部分,所述表盤部分內置有電源,所述表盤部分還設置有第一充電接口,所述第一充電接口與所述電源電性連接;

所述穿戴設備還包括:

身體傳導部件,所述身體傳導部件滑動連接于所述表帶部分,且所述身體傳導部件上設置有第二充電接口;

所述身體傳導部件能夠沿所述表帶部分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所述第二充電接口與所述第一充電接口電性連接,以使所述電源對所述身體傳導部件進行充電。

所述身體傳導部件(骨傳導振子)可為骨傳導喇叭或者是骨傳導麥克風。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充電接口及第二充電接口均為磁吸式接口,所述身體傳導部件能夠沿所述表帶部分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所述第二充電接口與所述第一充電接口靠近,以使所述第二充電接口及第一充電接口產生磁場并相互吸引。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充電接口設于所述表盤部分與所述表帶連接的位置處,所述第二充電接口設于所述身體傳導部件朝向所述表盤部分的一側。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充電接口還用于連接外接電源,以對所述表盤部分內的電源進行充電。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穿戴設備還包括滑動部件,所述滑動部件滑動連接于所述表帶部分,所述身體傳導部件與所述滑動部件固接。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滑動部件為設于所述身體傳導部件底部的滑塊;或者

所述滑動部件為設于所述表帶部分上的夾具,所述身體傳導部件夾設于所述滑動部件上。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表盤部分內置有第一藍牙模塊,所述身體傳導部件內置有第二藍牙模塊,所述第二藍牙模塊用以與所述第一藍牙模塊配對連接,以實現所述身體傳導部件與所述表盤部分的信息傳輸。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身體傳導部件用于在收到音頻信號時,將音頻信號轉換成振動信號并通過骨介質進行傳遞。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充電接口為設于所述表盤部分上的凹槽,所述第一充電接口內設置有第一引腳,所述第二充電接口為設于所述身體傳導部件上的凸起,所述第二充電接口的對外端面上設置有第二引腳,所述第二充電接口與所述第一充電接口對應扣合,以使所述第二引腳與所述第一引腳對應接觸;或者

所述第一充電接口為設于所述表盤部分上的凸起,所述第一充電接口的對外端面上設置有第一引腳,所述第二充電接口為設于所述身體傳導部件上的凹槽,所述第二充電接口內設置有第二引腳,所述第二充電接口與所述第一充電接口對應扣合,以使所述第二引腳與所述第一引腳對應接觸。

本發(fā)明第二方面還公開了一種穿戴設備,包括表盤部分和與所述表盤部分連接的表帶部分,所述表盤部分內置有電源,所述表盤部分還設置有第一充電接口,所述第一充電接口與所述電源電性連接;

所述穿戴部分還包括:

身體傳導部件,所述身體傳導部件可拆卸連接于所述表帶部分上,所述身體傳導部件上設置有第二充電接口;

所述第二充電接口用以與所述第一充電接口電性連接,以使所述電源對所述身體傳導部件進行充電。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身體傳導部件還用于放置在耳膜處,以將音頻信號轉換成振動信號并通過骨介質進行傳遞。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充電接口及第二充電接口均為磁吸式接口,所述第二充電接口及第一充電接口能夠產生磁場并相互吸引。

其中,所述第一充電接口設于所述表盤部分與所述表帶連接的位置處,所述第二充電接口設于所述身體傳導部件朝向所述表盤部分的一側。

其中,所述第一充電接口還用于連接外接電源,以對所述表盤部分內的電源進行充電。

其中,所述表盤部分內置有第一藍牙模塊,所述身體傳導部件內置有第二藍牙模塊,所述第二藍牙模塊用以與所述第一藍牙模塊配對連接,以實現所述身體傳導部件與所述表盤部分的信息傳輸。

其中,所述第一充電接口為設于所述表盤部分上的凹槽,所述第一充電接口內設置有第一引腳,所述第二充電接口為設于所述身體傳導部件上的凸起,所述第二充電接口的對外端面上設置有第二引腳,所述第二充電接口與所述第一充電接口對應扣合,以使所述第二引腳與所述第一引腳對應接觸;或者

所述第一充電接口為設于所述表盤部分上的凸起,所述第一充電接口的對外端面上設置有第一引腳,所述第二充電接口為設于所述身體傳導部件上的凹槽,所述第二充電接口內設置有第二引腳,所述第二充電接口與所述第一充電接口對應扣合,以使所述第二引腳與所述第一引腳對應接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穿戴設備,通過將身體傳導部件與表帶部分滑動連接,從而使得身體傳導部件能夠沿表帶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靠近表盤部分,并使得身體傳導部件的第二充電接口與表盤部分的第一充電接口電性導通,進而達到利用表盤部分的電源對身體傳導部件進行充電的目的。由于身體傳導部件滑動連接于表帶部分,因此,無需將身體傳導部件固定在表帶部分上,當需要進行音頻播放時,只需將身體傳導部件沿表帶部分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與用戶的手腕皮膚接觸即可;而當無需進行音頻播放時,即可將身體傳導部件沿表帶部分滑動至用戶覺得比較舒適的位置,因此,用戶使用體驗性較高,同時能夠適用于不同用戶的手臂,適用范圍廣。此外,利用第一充電接口與第二充電接口電性連接能夠實現對身體傳導部件的充電,從而無需額外連接充電器,使得該身體傳導部件的充電方式更為方便快捷,同時,在充電時可將該身體傳導部件移動至較為舒適的位置進行充電,無需緊貼用戶皮膚,避免身體傳導部件充電時產生的熱量直接散發(fā)在用戶皮膚上而導致用戶使用舒適度不高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公開的穿戴設備的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tǒng)、產品或設備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穿戴設備,能夠解決骨傳導振子直接固定在表帶上并與皮膚長期貼緊而導致充電發(fā)熱量集中在用戶皮膚上,進而導致用戶使用舒適度不高的問題。以下將結合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穿戴設備的結構示意圖。該穿戴設備包括表盤部分10和與表盤部分10連接的表帶部分20,該表盤部分10內至有電源(未圖示),該表盤部分10還設置有第一充電接口11,該第一充電接口11與該電源電性連接。該穿戴設備還包括身體傳導部件30,該身體傳導部件30滑動連接于表帶部分20,且身體傳導部件30上設置有第二充電接口31。該身體傳導部件30能夠沿該表帶部分20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該第一充電接口11電性連接,以使該電源對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充電。

在本實施例中,身體傳導部件30(Body Conduction Unit,BCU)也被稱為骨傳導振子,即,該身體傳導部件30可為骨傳導喇叭或者是骨傳導麥克風,該身體傳導部件30用于在收到音頻信號時,將音頻信號轉換成振動信號并通過骨介質進行傳遞。由于該身體傳導部件30將音頻信號轉換成振動信號,振動信號的振動是一種純粹的物理振動,因此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優(yōu)選地,該音頻信號可為通話信號、音樂播放信號、語音播放信號或者是視頻播放信號等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地,該身體傳導部件30內置有充電電源(未圖示),即,當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該第一充電接口11電性連接時,該表盤部分10內部的電源是對該身體傳導部件30內的充電電源進行充電,從而使得該身體傳導部件30能夠時刻保持有電狀態(tài),方便用戶隨時采用該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通話、語音、音樂播放或者是視頻播放等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可將該穿戴設備佩戴在用戶的手腕處,該身體傳導部件30可滑動連接在該表帶部分20上,即可將該身體傳導部件30滑動至表帶部分20的任意位置。例如,當需要應用該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通話、語音、音樂播放或者是視頻播放時,只需將該身體傳導部件30沿該表帶部分20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該身體傳導部件30與用戶的手腕軟組織皮膚接觸或者是貼緊即可;而當用戶完成通話、語音、音樂播放或者是視頻播放時,只需將該身體傳導部件30沿該表帶部分20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用戶覺得舒適的位置即可,例如,滑動至與手腕軟組織皮膚之間有較多間隙的位置。采用可滑動的方式,使得該身體傳導部件30在表帶部分20上的位置更為可控,無需時時緊貼用戶皮膚,從而能夠提升用戶的使用舒適度。此外,當需要對該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充電時,只需將該身體傳導部件30沿該表帶部分20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該表盤部分10的第一充電接口11電性連接即可,即可利用該表盤部分10內的電源對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充電,無需額外對身體傳導部件30配備充電器,用戶可隨時隨地實現對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充電,充電方式簡單快捷,大大地提高了用戶的使用便捷性。

在本實施例中,該穿戴設備可為但不局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環(huán)等。

進一步地,該第一充電接口11設于該表盤部分10與表帶部分20連接的位置,以便于與滑動設于該表帶部分20上的身體傳導部件30的第二充電接口31連接,從而實現對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充電。優(yōu)選地,為了便于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第一充電接口11連接,該第二充電接口31設于該身體傳導部件30朝向該表盤部分10的一側,即,當該身體傳動部件沿該表帶部分20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時,該第二充電接口31能夠優(yōu)先與該第一充電接口11朝向連接,進而實現利用該表盤部分10內的電源對該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充電。

進一步地,為了進一步確保該第一充電接口11與第二充電接口31的準確連接,該第一充電接口11及第二充電接口31均采用磁吸式接口,該身體傳導部件30能夠沿該表帶部分20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該第一充電接口11靠近,以使第二充電接口31及第一充電接口11產生磁場并相互吸引。采用磁吸式接口的設計,使得該第二充電接口31在與該第一充電接口11電性連接時,能夠由于異性相吸的原理,使得該第二充電接口31準確地與該第一充電接口11連接,從而無需額外設置定位或者其他進行輔助定位的部件,連接準確性高并且減少部件間的裝配。

進一步地,該第一充電接口11可為設于該表盤部分10上的凹槽,該第一充電接口11內設置有第一引腳(未圖示),該第二充電接口31可為設于身體傳導部件30上的凸起,該第二充電接口31的對外端面上設置有第二引腳(未圖示),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該第一充電接口11對應扣合,以使該第二引腳與該第一引腳對應接觸,從而實現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第一充電接口11之間的電性導通。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第一充電接口11也可為設于表盤部分10上的凸起,在第一充電接口11的對外端面上設置有第一引腳,該第二充電接口31可為設于該身體傳導部件30上的凹槽,該第二充電接口31內設置有第二引腳,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該第一充電接口11對應扣合,以使該第二引腳與第一引腳對應接觸,從而實現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第一充電接口11之間的電性導通。采用上述第二充電接口31與該第一充電接口11對應扣合的設計,能夠使得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第一充電接口11的連接更為快捷,同時也確保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第一充電接口11之間的連接準確性。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減少部件間的裝配,該第一充電接口11還可用于連接外接電源,以對表盤部分10內的電源進行充電。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便于該身體傳導部件30滑動連接于該表帶部分20上,該穿戴設備還包括滑動部件40,該滑動部件40滑動連接于該表帶部分20,該身體傳導部件30與該滑動部件40固接。即,該滑動部件40帶動該身體傳導部件30沿該表帶部分20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具體地,該滑動部件40可為設于該身體傳導部件30底部的滑塊,該表帶部分20的環(huán)周方向上可相對應設置有滑槽(未圖示),該滑動部件40可在該滑槽內滑動,從而帶動身體傳導部件30在滑槽內滑動,以達到該身體傳導部件30滑動連接于表帶部分20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作為其他的實施方式,該滑動部件40還可為滑動連接于該表帶部分20上的夾具,該身體傳導部件30夾設于該滑動部件40上。例如,該滑動部件40可為滑動連接于該表帶部分20上的夾子、扣夾或者其他的夾具,利用該滑動部件40可將該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夾緊,從而便于該身體傳導部件30與該滑動部件40之間的固定。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便于該表盤部分10與該身體傳導部件30之間、或者表盤部分10與外部設備之間的信息或數據傳輸,該表盤部分10內置有第一藍牙模塊(未圖示),該身體傳導部件30內置有第二藍牙模塊(未圖示),該第二藍牙模塊用于與第一藍牙模塊配對連接,以實現該身體傳導部件30與表盤部分10之間的信息傳輸。具體地,該表盤部分10內還可設置有存儲模塊(未圖示),該表盤部分10可通過該第一藍牙模塊與具有第三藍牙模塊的外部設備(未圖示)進行配對連接,從而能夠實現該表盤部分10與外部設備之間的信息或數據傳輸,然后將該信息或數據存儲在存儲模塊內。當然,該表盤部分10內還可不設置存儲模塊,該表盤部分10通過該第一藍牙模塊與具有第三藍牙模塊的外部設備進行配對連接,然后該表盤部分10的第一藍牙模塊與第二藍牙模塊進行配對連接,將外部設備內的信息或者數據進一步傳輸至該身體傳導部件30?;蛘?,將該身體傳導部件30的第二藍牙模塊與具有第三藍牙模塊的外部設備進行配對連接,以將身體傳導部件30內的信息或者數據傳輸至外部設備。

具體操作時,在需要對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充電時,只需將身體傳導部件30沿表帶部分20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第一充電接口11相互靠近并相互吸引時,即可實現對該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充電。而在接收到音頻信號時,例如通話信號時,可將該身體傳導部件30沿表帶部分20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并使得該第二充電接口31與該第一充電接口11遠離,此時,對身體傳導部件30的充電中斷,當該身體傳導部件30滑動至與手腕軟組織接觸或貼緊時,用戶即可通過該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骨傳導模式通話。因此,通過控制該身體傳導部件30在該表帶部分20上的滑動位置,能夠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實現不同的功能,方便快捷且用戶使用舒適度高。同時,可根據不同用戶的手臂大小調整身體傳導部件30的位置,方便與用戶的手臂皮膚進行接觸,大大地提高了用戶的使用便捷性且適用范圍更廣。

實施例二

本發(fā)明實施例二還提供了一種穿戴設備,包括上述的表盤部分10和與表盤部分10連接的表帶部分20,該表盤部分10內置有電源,表盤部分10還設置有第一充電接口11,該第一充電接口11與電源電性連接,該穿戴設備還包括身體傳導部件30,身體傳導部件30可拆卸連接于表帶部分20上,該身體傳導部件30上設置第二充電接口31,第二充電接口31用以與第一充電接口11電性連接,以使電源對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充電。

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穿戴設備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之處在于:

該身體傳導部件30可拆卸連接于該表帶部分20上,即,當需要對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充電時,可將該身體傳導部件30連接在表帶部分20上,使得第二充電接口31與第一充電接口11電性導通,即可實現對身體傳導部件30進行充電。而當需要進行通話、語音、音樂播放或者是視頻播放時,該身體傳導部件30可連接在表帶部分20上并與手腕軟組織皮膚進行接觸或貼緊,也可將該身體傳導部件30與表帶部分20拆卸分離,并將該身體傳導部件30放置在耳膜處,然后將音頻信號(例如通話信號、語音信號、音樂播放信號或者是視頻播放信號)轉換成振動信號聽并通過骨介質(耳膜)進行傳遞。

采用上述方式,身體傳導部件30可與表帶部分20連接或者是拆卸分離以實現用戶的不同功能需求,例如充電、通過手腕部分的骨介質或者是通過耳膜來實現傳遞振動信號,用戶選擇范圍更廣,使用便捷性更高。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穿戴設備,通過將身體傳導部件與表帶部分滑動連接,從而使得身體傳導部件能夠沿表帶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靠近表盤部分,并使得身體傳導部件的第二充電接口與表盤部分的第一充電接口電性導通,進而達到利用表盤部分的電源對身體傳導部件進行充電的目的。由于身體傳導部件滑動連接于表帶部分,因此,無需將身體傳導部件固定在表帶部分上,當需要進行音頻播放時,只需將身體傳導部件沿表帶部分的環(huán)周方向滑動至與用戶的手腕皮膚接觸即可;而當無需進行音頻播放時,即可將身體傳導部件沿表帶部分滑動至用戶覺得比較舒適的位置,因此,用戶使用體驗性較高,同時能夠適用于不同用戶的手臂,適用范圍廣。此外,利用第一充電接口與第二充電接口電性連接能夠實現對身體傳導部件的充電,從而無需額外連接充電器,使得該身體傳導部件的充電方式更為方便快捷,同時,在充電時可將該身體傳導部件移動至較為舒適的位置進行充電,無需緊貼用戶皮膚,避免身體傳導部件充電時產生的熱量直接散發(fā)在用戶皮膚上而導致用戶使用舒適度不高的問題。

以上對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的穿戴設備及其音頻播放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fā)明的穿戴設備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fā)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