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配電結構柜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低壓配電結構柜,包括底部結構和頂部結構,頂部結構和底部結構通過四根立柱連接固定,頂部結構包括水平設置的出線室和主母線室,出線室和主母線室的底部四周設置有橫梁,橫梁垂直固定在相鄰的立柱之間,出線室和主母線室的中間設置有柜中梁和兩根豎梁,兩根豎梁的底端與橫梁垂直固定,柜中梁的兩端分別與兩根豎梁的頂部連接固定,位于出線室和主母線室的立柱的頂部之間分別設置有頂梁,所述出線室的頂梁和柜中梁通過連接梁連接。本發(fā)明,結構穩(wěn)定、緊湊、強度大,體積小,能夠滿足現(xiàn)場安裝起吊的需求,克服安裝空間小,需要在挖洞的難題。
【專利說明】低壓配電結構柜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低壓配電結構柜,屬于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常規(guī)配電柜頂置母線頂部結構母線室為方孔結構,母線貫穿于各臺配電柜頂部。母線類型有單臺型,即每臺配電柜配置母線,配電柜與配電柜間母線通過連接母排連接塊連接,由于增加了銅母線連接塊,銅排價格較高,配電柜成本就增加很多,不經濟,不節(jié)能?,F(xiàn)在為了降低成本,各廠家將整組配電柜母線做成5飛臺配電柜共用一組長度可以貫穿的頂部主母線,現(xiàn)場安裝時需要將母線從整組配電柜的側邊穿進母線室頂部方孔間,這樣,現(xiàn)場需要有很大的空間。而當配電室空間有限,開關柜排列兩端又沒有距離時,就必須在墻上挖洞,才能保證整個主母排的貫穿,這種做法費時又費力。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低壓配電結構柜,本低壓結構柜結構設計合理,安裝簡單,且便于柜體的現(xiàn)場安裝,極大方便了安裝主母線。
[0004]低壓配電結構柜,包括底部結構和頂部結構,所述頂部結構和底部結構通過四根立柱連接固定,所述頂部結構包括水平設置的出線室和主母線室,
所述出線室和主母線室的底部四周設置有橫梁,橫梁垂直固定在相鄰的立柱之間,出線室和主母線室的中間設置有柜中梁和兩根豎梁,兩根豎梁的底端與橫梁垂直固定,柜中梁的兩端分別與兩根豎梁的頂部連接固定,
所述位于出線室和主母線室的立柱的頂部之間分別設置有頂梁,所述出線室的頂梁和柜中梁通過連接梁連接。
[0005]所述設置在主母線室的頂梁與對應的立柱之間設置有側邊橫梁,所述側邊橫梁與對應的立柱固定連接。
[0006]所述設置在主母線室的頂梁兩端設置有定位悶頭,此定位悶頭同時與側邊橫梁和立柱固定連接。
[0007]所述側邊橫梁與對應的立柱和頂梁的連接處設置有三角連接板,所述三角連接板包住立柱的兩個側邊,三角連接板頂面抵壓著側邊橫梁和頂梁的底面。
[0008]所述三角連接板頂面上方設置有連接壓塊,所述連接壓塊位于側邊橫梁和頂梁與三角連接板之間。
[0009]所述設置在出線室的頂梁兩端設置有定位悶頭,此定位悶頭連接對應的立柱和連接梁固定連接,此頂梁、連接梁和對應的立柱的連接處設置有三角連接板,所述三角連接板包住立柱的兩側面,三角連接板的底部設置有連接壓塊,所述連接壓塊將三角連接板分別與頂梁和連接梁固定連接。
[0010]所述立柱與橫梁的垂直連接處設置有垂直連接板,此垂直連接與立柱和橫梁固定,豎梁與橫梁的垂直連接處和豎梁與連接梁的垂直連接處分別設置有垂直連接板。
[0011]所述立柱、橫梁、豎梁、柜中梁、連接梁和側邊橫梁均選用C型材。
[0012]本發(fā)明,在結構設計上,較傳統(tǒng)的低壓結構柜體積縮小,出線室和主母線室水平位于柜體的內部頂部,能滿足更多的空間范圍的安裝需求,結構穩(wěn)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頂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局部放大圖,
圖4是三角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連接壓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1 一立柱,2—橫梁,3—出線室,4一主母線室,5—豎梁,6—柜中梁,7—頂梁,8—連接梁,9 一側邊橫梁,10—定位悶頭,11 一三角連接板,12—連接壓塊,13—垂直連接板,14一頂部結構,15一底部結構,16一主母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fā)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0015]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由圖可見,本發(fā)明包括由底部結構15和頂部結構14,頂部結構14和底部結構15通過四根立柱I連接固定,頂部結構14位于底部結構15的垂直上方。頂部結構14包括出線室3和主母線室4,主母線室4用來安裝主母線16。
[0016]圖2是圖1中的頂部結構示意圖,結合兩幅附圖可見,本發(fā)明,四根立柱I構成柜體的整個構架,四根立柱I的高度一致,用來將柜體支撐固定在一個合適高度,立柱I的上部設置有與其垂直連接的橫梁2,橫梁2的兩端分別通過垂直連接板13與立柱I連接固定,一組相對的橫梁2中間設置有豎梁5,豎梁5的頂部之間設置有柜中梁6,豎梁5和柜中梁6將柜體的頂部分成兩個空間,分別為出線室3和主母線室4。位于出線室3和主母線室4內的立柱的頂部分別設置有與柜中梁6平行的頂梁7,位于出線室3內的立柱I頂部與豎梁
5頂部之間設置有連接梁8,位于主母線室4內的頂梁7的兩端設置有側邊橫梁9。立柱I與橫梁2的垂直連接處設置有垂直連接板13,此垂直連接板13與立柱I和橫梁2固定,豎梁5與橫梁2的垂直連接處和豎梁5與連接梁8的垂直連接處分別設置有垂直連接板13。
[0017]圖3是圖2中A處局部放大圖,由圖可見,位于主母線室4內的頂梁7的端部設置有定位悶頭10。定位悶頭10連接固定側邊橫梁9,側邊橫梁9的底部與立柱I的頂部固定,立柱I的側邊設置有三角連接板11,三角連接板11包住朝向主母線室4的垂直拐角的兩個面,三角連接板11與立柱I緊密接觸固定連接,三角連接板11的頂部與頂梁7和側邊橫梁9接觸固定,連接壓塊12將三角連接板11的頂面壓緊固定在頂梁7和側邊橫梁9的下表面。
[0018]圖4是三角連接板11的結構示意圖,由圖可見,三角連接板11的下面兩個側面相互垂直,使用時,與立柱I的相鄰兩個側面固定,三角連接板11的頂部設有與兩個側面分別對應垂直的頂面,使用時,頂面分別與頂梁7和側邊橫梁9固定連接。
[0019]圖5是連接壓塊12的結構示意圖,由圖可見,連接壓塊12上設置有模數(shù)化連接孔,連接壓塊12有一個直角缺口,使用時,連接壓塊12的直角缺口與立柱I的直角拐角側面卡緊,連接壓塊12壓緊在三角連接板11的頂面,通過三角連接板11和連接壓塊12連接固定頂梁7、側邊橫梁9和立柱I。此種連接方式,能夠較好地保證連接強度,確保連接部位的垂直關系不變化,保證本發(fā)明的連接部位的穩(wěn)定性。
[0020]本發(fā)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技術手段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
【權利要求】
1.低壓配電結構柜,其特征是包括底部結構(15)和頂部結構(14),所述頂部結構(14)和底部結構(15)通過四根立柱(I)連接固定,所述頂部結構(14)包括水平設置的出線室(3)和主母線室(4), 所述出線室(3)和主母線室(4)的底部四周設置有橫梁(2),橫梁(2)垂直固定在相鄰的立柱(I)之間,出線室(3)和主母線室(4)的中間設置有柜中梁(6)和兩根豎梁(5),兩根豎梁(5)的底端與橫梁(2)垂直固定,柜中梁(6)的兩端分別與兩根豎梁(5)的頂部連接固定, 所述位于出線室(3)和主母線室(4)的立柱(I)的頂部之間分別設置有頂梁(7),所述出線室(3)的頂梁(7)和柜中梁(6)通過連接梁(8)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壓配電結構柜,其特征是所述設置在主母線室(4)的頂梁(7)與對應的立柱(I)之間設置有側邊橫梁(9),所述側邊橫梁(9)與對應的立柱(I)固定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壓配電結構柜,其特征是所述設置在主母線室(4)的頂梁(7)兩端設置有定位悶頭(10),此定位悶頭(10)同時與側邊橫梁(9)和立柱(I)固定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低壓配電結構柜,其特征是所述側邊橫梁(9)與對應的立柱(I)和頂梁(7)的連接處設置有三角連接板(11),所述三角連接板(11)包住立柱(I)的兩個側邊,三角連接板(11)頂面抵壓著側邊橫梁(9 )和頂梁(7 )的底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低壓配電結構柜,其特征是所述三角連接板(11)頂面上方設置有連接壓塊(12 ),所述連接壓塊(12 )位于側邊橫梁(9 )和頂梁(7 )與三角連接板(11)之間。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壓配電結構柜,其特征是所述設置在出線室(3)的頂梁(7)兩端設置有定位悶頭(10 ),此定位悶頭(10 )連接對應的立柱(I)和連接梁(8 )固定連接,此頂梁(7)、連接梁(8)和對應的立柱(I)的連接處設置有三角連接板(11),所述三角連接板(II)包住立柱(I)的兩側面,三角連接板(11)的底部設置有連接壓塊(12),所述連接壓塊(12)將三角連接板(11)分別與頂梁(7)和連接梁(8)固定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壓配電結構柜,其特征是所述立柱(I)與橫梁(2)的垂直連接處設置有垂直連接板(13),此垂直連接(13)與立柱(I)和橫梁(2)固定,豎梁(5)與橫梁(2)的垂直連接處和豎梁(5)與連接梁(8)的垂直連接處分別設置有垂直連接板(13)。
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壓配電結構柜,其特征是所述立柱(I)、橫梁(2)、豎梁(5)、柜中梁(6)、連接梁(8)和側邊橫梁(9)均選用C型材。
【文檔編號】H02B1/01GK104253379SQ201410516278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何俊, 田志新, 楊亮, 何柏群, 陳太祥, 姚建明, 韋紅根, 王勇 申請人:江蘇銀佳企業(yè)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