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體積高耐壓直流電源濾波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流電源濾波器,尤其涉及一種兼具小體積、高耐壓、大功率功能的直流電源濾波器,屬于直流電源濾波器的生產(chǎn)領域。
背景技術:
直流電源濾波器是一種安裝于直流電源和直流負載之間的設備,用于濾除直流電源的雜波,使負載側的直流電源更加穩(wěn)定?,F(xiàn)有的直流電源濾波器,耐壓強度普遍偏低,但在實際應用中,在規(guī)定的體積和插入損耗下,電流越大,所需要的共模、差模電感、電容的體積就越大,如果要保證小體積,后果就是溫升高、插入損耗不夠或耐壓不夠,無法達到技術要求。其中的原因有濾波元件的連接方式和數(shù)量較多、較復雜,導致內(nèi)部空間擁擠、散熱效果差、溫升較快;另外,電感的磁芯材料為鐵氧體或其它非微晶材料,電容采用低頻低壓電容,所以其發(fā)熱量較大,導致溫升較快、插入損耗較低、耐壓不足。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兼具小體積、高耐壓、大功率功能的直流電源濾波器。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外殼、接線端子和濾波元件,所述接線端子包括電源側正極端、負載側正極端、電源側負極端和負載側負極端,所述濾波元件包括正極電感、負極電感、電源側電容、負載側電容、第一接地電容、第二接地電容和放電電阻,所述正極電感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電源側正極端和所述負載側正極端連接,所述負極電感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電源側負極端和所述負載側負極端連接,所述電源側電容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電源側正極端和所述電源側負極端連接,所述負載側電容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負載側正極端和所述負載側負極端連接,所述第一接地電容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負載側正極端和地線連接,所述第二接地電容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負載側負極端和地線連接,所述放電電阻與所述電源側電容并聯(lián)連接。通過改變?yōu)V波元件的連接方式,可減少濾波元件的數(shù)量和布線,使外殼內(nèi)的散熱空間增大,達到更好散熱的效果。進一步,正極電感和所述負極電感共用同一個電感磁芯,所述電感磁芯為微晶磁芯。在同體積同功率的前提下,微晶磁芯的發(fā)熱量明顯低于非微晶磁芯,所以在同體積同發(fā)熱量的前提下,微晶磁芯所能實現(xiàn)的功率明顯高于非微晶磁芯。進一步,所述電源側電容和負載側電容均為高頻高壓電容。高頻高壓電容的耐高壓能力遠強于低頻低壓電容,所以能夠?qū)崿F(xiàn)更大的濾波功率。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yōu)V波元件的連接方式,可減少濾波元件的數(shù)量和布線,使外殼內(nèi)的散熱空間增大,達到更好散熱的效果;通過采用微晶電感磁芯和高頻高壓電容,可實現(xiàn)更小的發(fā)熱量和承受更高的電壓。綜上,本實用新型在保證小體積的前提下,具有散熱效率高、發(fā)熱量較低、溫升較慢、耐高壓能力更強的功能,能夠?qū)崿F(xiàn)更大功率的濾波功能。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直流電源濾波器去掉蓋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外殼3、接線端子和濾波元件,所述接線端子包括電源側正極端1、負載側正極端11、電源側負極端2和負載側負極端12,所述濾波元件包括正極電感6、負極電感7、電源側電容5、負載側電容10、第一接地電容9、第二接地電容13和放電電阻4,正極電感6的兩端分別與電源側正極端1和負載側正極端11連接,負極電感7 的兩端分別與電源側負極端2和負載側負極端12連接,電源側電容5的兩端分別與電源側正極端1和電源側負極端2連接,負載側電容10的兩端分別與負載側正極端11和負載側負極端12連接,第一接地電容9的兩端分別與負載側正極端11和地線(圖中未示出)連接,第二接地電容13的兩端分別與負載側負極端12和地線連接,放電電阻4與電源側電容 5并聯(lián)連接。如附圖所示,正極電感6和負極電感7均采用同一個電感磁芯8,電感磁芯8為微晶磁芯。在同體積同功率的前提下,微晶磁芯的發(fā)熱量明顯低于非微晶磁芯,所以在同體積同發(fā)熱量的前提下,微晶磁芯所能實現(xiàn)的功率明顯高于非微晶磁芯。如附圖所示,電源側電容5和負載側電容10均為高頻高壓電容。高頻高壓電容的耐高壓能力遠強于低頻低壓電容,所以能夠?qū)崿F(xiàn)更大的濾波功率。結合附圖,通過改變?yōu)V波元件的連接方式,可減少濾波元件的數(shù)量和布線,使外殼 3內(nèi)的散熱空間增大,達到更好散熱的效果;通過采用微晶電感磁芯8和高頻高壓電容包括電源側電容5和負載側電容10,可實現(xiàn)更小的發(fā)熱量和承受更高的電壓。
權利要求1.一種小體積高耐壓直流電源濾波器,包括外殼、接線端子和濾波元件,所述接線端子包括電源側正極端、負載側正極端、電源側負極端和負載側負極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波元件包括正極電感、負極電感、電源側電容、負載側電容、第一接地電容、第二接地電容和放電電阻,所述正極電感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電源側正極端和所述負載側正極端連接,所述負極電感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電源側負極端和所述負載側負極端連接,所述電源側電容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電源側正極端和所述電源側負極端連接,所述負載側電容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負載側正極端和所述負載側負極端連接,所述第一接地電容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負載側正極端和地線連接,所述第二接地電容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負載側負極端和地線連接,所述放電電阻與所述電源側電容并聯(lián)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體積高耐壓直流電源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電感和所述負極電感共用同一個電感磁芯,所述電感磁芯為微晶磁芯。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體積高耐壓直流電源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側電容和負載側電容均為高頻高壓電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體積高耐壓直流電源濾波器,包括外殼、接線端子和濾波元件,接線端子包括電源側正極端、負載側正極端、電源側負極端和負載側負極端,濾波元件包括正極電感、負極電感、電源側電容、負載側電容、第一接地電容、第二接地電容和放電電阻,正極電感連接于電源側正極端和負載側正極端之間,負極電感連接于電源側負極端和負載側負極端之間,電源側電容連接于電源側正極端和電源側負極端之間,負載側電容連接于負載側正極端和負載側負極端之間,第一接地電容連接于負載側正極端和地線之間,第二接地電容連接于負載側負極端和地線之間,放電電阻與電源側電容并聯(lián)連接。本實用新型兼具小體積、高耐壓、大功率的功能。
文檔編號H02J1/02GK202231432SQ20112037715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任紅軍, 劉家沛, 盛杰 申請人:成都必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