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限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緊急保護電路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限電器主要用于限制負載功率,以防止線路上因負載過大,或者因負載在使用時不斷 變大,導致線路負荷增加而造成的損壞。由于線路上所接的負載花樣繁多,特別是燈的使 用無處不在,因此很容易導致為了增加光照度而自然更換大功率的燈泡,這樣往往很容易 忽略在線路上負載的超載現(xiàn)象產(chǎn)生。為此,需要在使用廣泛的燈座上安裝限電器,以防止 線路過載。由于燈座具有一定的規(guī)格,從而導致燈座的體積小,現(xiàn)有的限電器往往使用的 電子元器件數(shù)量多,導致體積大,不易安裝在燈座中。而且在限電器的電路中因線路設計 的不合理,電子元器件會發(fā)熱,導致燈座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因發(fā)熱而無法達到安全的標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線路簡單,在工作時不易產(chǎn)生熱量或者產(chǎn)生的熱 量少,可以的安裝在燈座中的限電器。
為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限電器,包括第一電源端CN1,第二電源端CN2, 交直流轉換電路1,整流濾波電路2,第一電源端CN1和第二電源端CN2接交直流轉換 電路1的輸入端,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輸入端與繼電器的常閉觸點3串接在第二電源 端CN2和負載連接端CN3之間,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正輸出端和負輸出端分別接在 可控硅SCR的控制極和陰極之間,所述的繼電器線圈4與二極管D5并聯(lián)后串接在交直流 轉換電路1的正輸出端與可控硅SCR的陽極之間,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負輸出端與 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負輸出端接于第二電源端CN2上。
當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輸入端上加有交流電壓后,在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輸出端輸出 一個直流電壓,該直流電壓為繼電器線圈4提供了一個工作電壓。當整流濾波電路2的輸 入端上加有一個交流電壓后,在其輸出端則會產(chǎn)生一個感應直流電壓,當該感應直流電壓 值大于可控硅SCR的控制極和陰極之間的閥值電壓后,可控硅SCR的陽極和陰極之間導 通,繼電器線圈4通電工作,使常閉觸點3斷開,實現(xiàn)限電保護的目的。長期工作時,繼 電器線圈4處于無電壓狀態(tài),線圈不會產(chǎn)生熱量。繼電器線圈4對直流電壓的要求不高, 而且交直流轉換電路1很容易滿足繼電器線圈4的工作電壓,這樣交直流轉換電路1可以 設計的很簡單,自然使用的電子元器件相對較少,便于安裝在燈座中。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限電器的電路框圖。
圖2為實現(xiàn)圖1電路框圖的第1個實施例電子線路圖。
圖3為實現(xiàn)圖1電路框圖的第2個實施例電子線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4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限電器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中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限電器,包括第一電源端CN1,第二電源端CN2, 交直流轉換電路l,整流濾波電路2,第一電源端CN1和第二電源端CN2接交直流轉換 電路1的輸入端,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輸入端與繼電器的常閉觸點3串接在第二電源 端CN2和負載連接端CN3之間,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正輸出端和負輸出端分別接在 可控硅SCR的控制極和陰極之間,所述的繼電器線圈4與二極管D5并聯(lián)后串接在交直流 轉換電路1的正輸出端與可控硅SCR的陽極之間,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負輸出端與 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負輸出端接于第二電源端CN2上。
使用時,第一電源端CN1和第二電源端CN2接在交流電源端上,燈泡接在第二電源 端CN2和第三電源端CN3上。交流電壓一方面加在第一電源端CN1和第二電源端CN2 上,在交直流轉換電路l的正輸出端與負輸出端輸出一個直流電壓,該直流電壓加在可控 硅SCR的陽極和陰極上。交流電壓另一方面加在常閉觸點3、整流濾波電路2的兩個輸入 端和燈泡上,此時,整流濾波電路2的正輸出端和負輸出端分別輸出一個感應直流電壓, 該感應直流電壓加在可控硅SCR的控制極和陰極上。當該感應直流電壓的電壓值大于可 控硅SCR的陽極和陰極的閥值電壓后,可控硅SCR導通,繼電器線圈4通電使常閉觸點 3動作斷開,切斷燈泡回路,達到限電的目的。
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正輸出端和可控硅SCR的控制極之間串接有穩(wěn)壓二極管D4, 所述的穩(wěn)壓二極管D4的正極接可控硅SCR的控制極。該限電器用于安裝在燈座中,由于 安裝在燈座中的燈泡在使用過程中會發(fā)熱,其產(chǎn)生的熱量傳到限電器的電路板上會使可控 硅SCR發(fā)熱,導致加在控制極上的閥值電壓變小,因此產(chǎn)生誤觸發(fā)使可控硅導通。而穩(wěn) 壓二極管D4的穩(wěn)壓值則隨著外界的溫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在可控硅SCR的控制極上串接 一個穩(wěn)壓二極管D4可以起到溫度補償作用。
如圖2、 3中所示,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變壓器B的初級線圈L1與繼電器的常 閉觸點3串接在第二電源端CN2和負載連接端CN3之間,所述的變壓器B的次級線圈 L2 —端接于第二電源端CN2上,所述的次級線圈L2另一端接整流二極管D3的正極,所 述的整流二極管D3負極接于可控硅SCR的控制極,所述的整流二極管D3負極與第二電 源端CN2之間并接有濾波電容C3、 C4。變壓器B的次級線圈L2感應的輸出電壓經(jīng)過整 流二極管D3和濾波電容C3、 C4形成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直流電壓加在可控硅SCR的控制極 上,避免交流電壓信號對控制極的誤觸發(fā)。此時,次級線圈L2上無電壓,可控硅SCR仍 然維持導通狀態(tài)。只有將整個電路的電源切斷,可控硅SCR才可復位,即恢復斷開狀態(tài)。 因此,即使卸下燈泡,再安裝一個設定功率以下的燈泡也無法點亮,只有關閉整個電源重 新在開啟,燈泡才可以點亮,從而保證使用安全。
所述的整流二極管D3負極與第二電源端CN2之間并接有可調電阻RT1。調整可調電 阻RT1的阻值,可以改變加在控制極上的電壓,使該電壓值接近可控硅SCR的閥值電壓。
所述的整流二極管D3正極與第二電源端CN2之間并接有電阻R3。電阻R3可使變壓 器2的次級線圈L2的輸出電壓趨于平穩(wěn)。所述的繼電器設有一個動觸點、第一定觸點和第二定觸點,其中動觸點和第一定觸點 構成常閉觸點,動觸點和第二定觸點構成常開觸點,所述的第二定觸點與第一電源端CN1 之間串接有發(fā)光二極管LED和電阻R4。當繼電器線圈4通電后,常閉觸點斷開,而常開 觸點閉合,發(fā)光二極管LED電亮,以指示過載。
如圖2中所示,所述的交直流轉換電路1設有串接在第一電源端CN1和第二電源端 CN2之間的限流電阻R2、整流二極管D2和電解電容C2,所述的電解電容C2的負極為 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負輸出端,所述的電解電容C2的正極為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正輸出 端。繼電器發(fā)生動作時需要較大的工作電流方能使觸點產(chǎn)生動作,而維持觸點的狀態(tài)則只 需要較小的電流。因此,交流電壓經(jīng)過限流電阻R2降壓后,再經(jīng)過整流二極管D2整流, 輸出一個低的直流電壓,經(jīng)過電解電容C2濾波和儲能,在電解電容C2兩端積蓄了一個 相對平穩(wěn)的直流電壓。當可控硅SCR導通后, 一方面直流電壓經(jīng)限流電阻R2、整流二極 管D2加在繼電器線圈4上,另一方面電解電容C2兩端的直流電壓也加在繼電器線圈4 上,兩者相加足以使繼電器的觸點動作。之后由于電解電容C2兩端的直流電壓釋放完后, 經(jīng)限流電阻R2、整流二極管D2輸出的直流電壓可以維持繼電器線圈4通電工作,使觸點 保持該動作后的狀態(tài)。這樣可以減小長期工作電流,避免產(chǎn)生熱量,電路結構簡單。
如圖3中所示,所述的交直流轉換電路1設有串接在第一電源端CN1和第二電源端 CN2之間的限流電阻R2、整流二極管D2和電解電容C2,所述的限流電阻R2兩端并接 有電容Cl,所述的整流二極管D2的正極與第二電源端CN2之間串接有整流二極管Dl, 所述的整流二極管Dl的正極接于第二電源端CN2,所述的電解電容C2的負極為交直流 轉換電路l的負輸出端,所述的電解電容C2的正極為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正輸出端。利 用電容C1降壓,可以減少發(fā)熱。
所述的電解電容C2兩端并接有穩(wěn)壓二極管D6,可使電解電容C2兩端直流電壓平穩(wěn)。
權利要求1.一種限電器,包括第一電源端CN1,第二電源端CN2,交直流轉換電路(1),整流濾波電路(2),其特征是第一電源端CN1和第二電源端CN2接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輸入端,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輸入端與繼電器的常閉觸點(3)串接在第二電源端CN2和負載連接端CN3之間,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正輸出端和負輸出端分別接在可控硅SCR的控制極和陰極之間,所述的繼電器線圈(4)與二極管D5并聯(lián)后串接在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正輸出端與可控硅SCR的陽極之間,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負輸出端與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負輸出端接于第二電源端CN2上。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限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正輸出端 和可控硅SCR的控制極之間串接有穩(wěn)壓二極管D4,所述的穩(wěn)壓二極管D4的正極接可控 硅SCR的控制極。
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限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變壓器B 的初級線圈Ll與繼電器的常閉觸點(3)串接在第二電源端CN2和負載連接端CN3之間, 所述的變壓器B的次級線圈L2接于第二電源端CN2上和整流二極管D3的正極,所述的 整流二極管D3負極接于可控硅SCR的控制極,所述的整流二極管D3負極與第二電源端 CN2之間并接有濾波電容C3。
4.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限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2)的變壓器B 的初級線圈Ll與繼電器的常閉觸點(3)串接在第二電源端CN2和負載連接端CN3之間, 所述的變壓器B的次級線圈L2接于第二電源端CN2上和整流二極管D3的正極,所述的 整流二極管D3負極接于可控硅SCR的控制極,所述的整流二極管D3負極與第二電源端 CN2之間并接有濾波電容C3。
5.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限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整流二極管D3負極與第二電源 端CN2之間并接有可調電阻RT1 。
6.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限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整流二極管D3負極與第二電源 端CN2之間并接有可調電阻RT1 。
7. 根據(jù)權利要求l、 2、 3、 4、 5和6所述的限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繼電器設 有一個動觸點、第一定觸點和第二定觸點,其中動觸點和第一定觸點構成常閉觸點,動觸 點和第二定觸點構成常開觸點,所述的第二定觸點與第一電源端CN1之間串接有發(fā)光二 極管LED和電阻R4。
8. 根據(jù)權利要求l、 2、 3、 4、 5和6所述的限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交直流轉 換電路(1)設有串接在第一電源端CN1和第二電源端CN2之間的限流電阻R2、整流二 極管D2和電解電容C2,所述的電解電容C2的負極為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負輸出端, 所述的電解電容C2的正極為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正輸出端。
9.根據(jù)權利要求1 、 2 、 3 、 4 、 5和6所述的限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交直流轉 換電路(1)設有串接在第一電源端CN1和第二電源端CN2之間的限流電阻R2、整流二 極管D2和電解電容C2,所述的限流電阻R2兩端并接有電容C1,所述的整流二極管D2 的正極與第二電源端CN2之間串接有整流二極管D1,所述的整流二極管D1的正極接于第二電源端CN2,所述的電解電容C2的負極為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負輸出端,所述 的電解電容C2的正極為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正輸出端。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限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電解電容C2兩端并接有穩(wěn)壓 二極管D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緊急保護電路裝置技術領域。解決現(xiàn)有的限電器電子元器件數(shù)量多,導致體積大,不易安裝在燈座中,會發(fā)熱的問題。所述的限電器第一電源端CN1和第二電源端CN2接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輸入端,整流濾波電路(2)的輸入端與繼電器的常閉觸點(3)串接在第二電源端CN2和負載連接端CN3之間,整流濾波電路(2)的正輸出端和負輸出端分別接在可控硅SCR的控制極和陰極之間,繼電器線圈(4)與二極管D5并聯(lián)后串接在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正輸出端與可控硅SCR的陽極之間,整流濾波電路(2)的負輸出端與交直流轉換電路(1)的負輸出端接于第二電源端CN2上。電路簡單,電子元器件較少,便于安裝在燈座中。
文檔編號H02H3/08GK201345529SQ20082020558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2月19日
發(fā)明者楊文和 申請人:東莞大朗金準電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