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345528閱讀:25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機拖動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存在要求拖動裝置需要高起動性能的各種場合,工作在 這些場合的拖動裝置中電機的選取主要以滿足負載起動為準,由于常規(guī)感應電 動機起動電流較大,起動轉(zhuǎn)矩不高,造成選配電機功率大于正常工作時所需, 特別是油田抽油機等重負載起動場合,正常運行時所需的功率僅為負載起動時
所需功率的50%,甚至更低,這種選取方式造成設備成本的巨大浪費;同時, 電動機"大馬拉小車",工作效率偏低,造成電能的浪費。
目前,投入運行的變頻拖動裝置主要是為了調(diào)速和節(jié)能,大多采用變頻器 直接給拖動電機供電的方式,為了滿足起動時大電流,變頻器容量要大于所供 電電機的功率,造成設備成本的增大,特別是當電機功率大于正常工作所需時, 這種浪費更加嚴重。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傳統(tǒng)變頻拖動裝置中電機和變頻器的容量明顯 高于實際負載的問題,從而提供了一種與負載容量匹配的高起動性能電機與變 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動裝置。
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動裝置,它包括第一交流 接觸器KM1、第四交流接觸器KM4、變頻系統(tǒng)、三相電機、第一電流傳感器、 第二電流傳感器、第三電流傳感器和主控制器,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A相 靜端、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B相靜端和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C相靜端 分別與變頻系統(tǒng)的A相電源輸入端Al、 B相電源輸入端Bl和C相電源輸入 端Cl連接,所述變頻系統(tǒng)的A相功率輸出端A3、 B相功率輸出端B3和C 相功率輸出端C3分別與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A相靜端、第四交流接觸器 KM4的B相靜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C相靜端連接,所述第四交流接 觸器KM4的A相動端、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B相動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 KM4的C相動端分別與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A相動端、第一交流接觸器
KM1的B相動端和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C相動端連接,所述第一交流接 觸器KMl的A相動端、第一交流接觸器KMl的B相動端和第一交流接觸器 KMl的C相動端與三相電機的A相繞組、B相繞組和C相繞組連接,第一電 流傳感器、第二電流傳感器和第三電流傳感器分別檢測第一交流接觸器KMl 的A相靜端的電流值、變頻系統(tǒng)B相電流輸出端輸出的電流值和變頻系統(tǒng)C 相電流輸出端輸出的電流值,所述第一電流傳感器的檢測信號輸出端、第二電 流傳感器的檢測信號輸出端和第三電流傳感器的檢測信號輸出端分別與主控 制器的檢測信號輸入端ADCINll、變頻系統(tǒng)的檢測信號輸入端AD4和檢測信 號輸入端AD5連接,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信號輸出端CONTROL與變頻系統(tǒng) 的控制信號輸入端IOPA3端連接,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個控制信號輸出端I 和第四個控制信號輸出端IV分別與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控制線圈QKM1的 一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控制線圈QKM4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交流接 觸器KMl的控制線圈QKM1的另一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控制線圈 QKM4的另一端均與三相電源的中性線N連接,主控制器檢測三相電源的電 壓值,所述主控制器的GND端與三相電源的地線O連接,所述主控制的電流 信號輸入端IA與三相電源的A相電源線連接。
工作原理本發(fā)明的裝置工作時由電網(wǎng)電源直接供電給電機起動,主控制 系統(tǒng)監(jiān)測電機輸入功率的變化,當輸入功率達到設定值范圍內(nèi)時,主控制系統(tǒng) 自動將電機供電方式由電網(wǎng)直接供電切換為變頻系統(tǒng)供電。如果在運行過程中 因負載原因?qū)е码姍C的輸入功率增加,主控制系統(tǒng)監(jiān)測電機輸入功率超出設定 值,那么主控制系統(tǒng)自動將電機的供電系統(tǒng)由變頻系統(tǒng)供電切換為電網(wǎng)直接供 電拖動電機運行,避免因電流過大使得變頻系統(tǒng)自動保護而停機。在主控制系 統(tǒng)監(jiān)測電機輸入功率恢復到設定值范圍內(nèi)時,主控制系統(tǒng)自動將供電系統(tǒng)由電 網(wǎng)直接供電切換為變頻系統(tǒng)供電運行,保障拖動裝置的安全可靠運行。
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拖動裝置起動時容量與正常運行時容量的實時切換,并且在 電機的輸入功率超出設定值范圍時,供電方式切換為電網(wǎng)直接供電,避免因電 流過大使得變頻系統(tǒng)容量不足而停止工作,保障了拖動裝置的最優(yōu)效率、最高 安全系數(shù)運行。
本發(fā)明的拖動裝置的容量切換具有實時性,并且本發(fā)明的拖動裝置與現(xiàn)有
拖動裝置相比降低了2 3個功率等級,節(jié)約材料,節(jié)能效果明顯。


圖1是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動裝置的電路結(jié)構(gòu) 示意圖,圖2是具體實施方式
二的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 拖動裝置與三相電機繞組的電路連接示意圖,圖3是具體實施方式
四的變頻系 統(tǒng)結(jié)構(gòu)及其與第二電流傳感器、第三電流傳感器和三相電機的連接關(guān)系示意 圖,圖4是具體實施方式
五的電壓的同步檢測電路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參照圖1說明本具體實施方式
,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 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動裝置,它包括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第四交流接 觸器KM4、變頻系統(tǒng)3、三相電機4、第一電流傳感器5、第二電流傳感器6、 第三電流傳感器7和主控制器1,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A相靜端、第一交 流接觸器KM1的B相靜端和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C相靜端分別與變頻系 統(tǒng)3的A相電源輸入端Al、 B相電源輸入端Bl和C相電源輸入端Cl連接, 所述變頻系統(tǒng)3的A相功率輸出端A3、 B相功率輸出端B3和C相功率輸出 端C3分別與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A相靜端、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B 相靜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C相靜端連接,所述第四交流接觸器KM4 的A相動端、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B相動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C 相動端分別與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A相動端、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B 相動端和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C相動端連接,所述第一交流接觸器KM1 的A相動端、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B相動端和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C 相動端與三相電機的A相繞組、B相繞組和C相繞組連接,第一電流傳感器5、 第二電流傳感器6和第三電流傳感器7分別檢測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A相 靜端的電流值、變頻系統(tǒng)3的B相電流輸出端輸出的電流值和變頻系統(tǒng)3的C 相電流輸出端輸出的電流值,所述第一電流傳感器5的檢測信號輸出端、第二 電流傳感器6的檢測信號輸出端和第三電流傳感器7的檢測信號輸出端分別與 主控制器1的檢測信號輸入端ADCINll、變頻系統(tǒng)3的檢測信號輸入端AD4. 和檢測信號輸入端AD5連接,所述主控制器1的控制信號輸出端CONTROL 與變頻系統(tǒng)3的控制信號輸入端IOPA3端連接,所述主控制器1的第一個控
制信號輸出端I和第四個控制信號輸出端IV分別與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控 制線圈QKM1的一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控制線圈QKM4的一端連接, 所述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控制線圈QKM1的另一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 KM4的控制線圈QKM4的另一端均與三相電源的中性線N連接,主控制器1 檢測三相電源的電壓值,所述主控制器1的GND端與三相電源的地線O連接, 所述主控制器1的電流信號輸入端IA與三相電源的A相電源線連接。
本實施方式中的變頻系統(tǒng)3的容量是根據(jù)三相電機4的額定功率而定的, 一般與三相電機4的額定功率相同即可。
以37kW的油田抽油機負載場合為例,油田負載為重負載,若需要拖動裝 置帶負載直接起動,則普通變頻拖動裝置中需配置45kW的電機并匹配容量為 55kW的變頻器才能保障拖動系統(tǒng)的正常起動和運行。本裝置中的電機具有高 起動性能,帶負載起動時由電網(wǎng)直接供電起動,只需37kW電機即可正常起動, 運行時匹配變頻器容量為37kW可保障正常運行,本裝置與原拖動裝置相比, 電機降低了l個功率等級,變頻器降低了2個容量等級,節(jié)能節(jié)材效果明顯。
具體實施方式
二參照圖2說明本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 方式一的區(qū)別是它還包括第二交流接觸器KM2和第五交流接觸器KM5,它的 三相電機4的繞組包括電機繞組L1、電機繞組L2、電機繞組L3、電機繞組 L4、電機繞組L5和電機繞組L6,所述電機繞組Ll 、電機繞組L2和電機繞組 L3的末端分別與電機繞組L4、電機繞組L5和電機繞組L6的首端連接,所述 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A相靜端、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B相靜端和第二 交流接觸器KM2的C相靜端分別與電機繞組Ll的首端、電機繞組L2的首端 和電機繞組L3的首端連接,所述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A相動端、第二交 流接觸器KM2的B相動端和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C相動端分別與電機繞 組L5的末端、電機繞組L6的末端和電機繞組L4的末端連接,所述電機繞組 L4的末端、電機繞組L5的末端和電機繞組L6的末端分別與第五交流接觸器 KM5的C相動端、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A相動端和第五交流接觸器KM5 的B相動端連接,所述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A相靜端與電機繞組Ll和電 機繞組L4的公共端連接,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B相靜端與電機繞組L2. 和電機繞組L5的公共端連接,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C相靜端與電機繞組L3和電機繞組L6的公共端連接,主控制器1的第二個控制信號輸出端II和第 五個控制信號輸出端V分別與第二交流接觸器KM2控制線圈QKM2的一端和. 第五交流接觸器KM5控制線圈QKM5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交流接觸器KM2 的控制線圈QKM2的另一端和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控制線圈QKM5的另 一端均與三相電源的中性線N連接。
本實施方式的三相電機4的繞組有兩種接線方式A連接和A-Y混合連 接。當?shù)谝唤涣鹘佑|器KM1的主觸點和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主觸點閉合, 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主觸點和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主觸點斷開時,電 機繞組的接線方式為A連接,由電源直接供電;當?shù)谝唤涣鹘佑|器KM1的主 觸點和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主觸點斷開,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主觸點 和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主觸點閉合時,電機繞組的接線方式為厶-Y混合連 接,由變頻系統(tǒng)3供電。
具體實施方式
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二的區(qū)別是它還包括電機 綜合保護器2和空氣斷路開關(guān)S1,所述三相電源分別與空氣斷路開關(guān)S1的A 相靜端、空氣斷路開關(guān)Sl的B相靜端和空氣斷路開關(guān)Sl的C相靜端連接, 所述空氣斷路開關(guān)Sl的A相動端、空氣斷路開關(guān)Sl的B相動端和空氣斷路 開關(guān)Sl的C相動端分別與電機綜合保護器2的A相電流輸入端、電機綜合保 護器2的B相電流輸入端和電機綜合保護器2的C相電流輸入端連接,所述 電機綜合保護器2的A相電流輸出端、B相電流輸出端和C相電流輸出端分 別與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A相靜端、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B相靜端和. 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C相靜端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
四本具體實施方式
與具體方式三的區(qū)別在于它的變頻系統(tǒng) 3包括電壓同步模塊3-l、變頻器3-2、隔離模塊3-3、功放模塊3-4、功率模 塊3-5和電流檢測及處理模塊3-6,所述電壓同步模塊3-1的電壓同步信號輸 出端與變頻器3-2的電壓同步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變頻器3-2的控制信號輸 出端與隔離模塊3-3的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隔離模塊3-3的輸出端與功 放模塊3-4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功放模塊3-4的輸出端與功率模塊3-5的輸入 端連接,電流檢測及處理模塊3-6的檢測信號輸入端與第二電流傳感器6的檢 測信號輸出端、第三電流傳感器7的檢測信號輸出的連接,所述電流檢測及處
理模塊3-6的電流信號輸出端與變頻器3-2的電流信號輸入端連接,變頻系統(tǒng) 3還包括狀態(tài)顯示、運行否? (control)和鍵盤設定的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五參照圖4說明本具體實施方式
,本具體實施方式
與具體 實施方式四的區(qū)別是它的電壓同步模塊包括變壓器TA、變壓器TB、變壓 器TC、電位器W1、電位器W2、電位器W3、電阻R104、電阻R105、電阻 R106、電阻R107、電阻R114、電阻R115、電阻R116、電阻R117、電阻R124、 電阻R125、電阻R126、電阻R127、運算放大器IC20A、運算放大器IC20B 和運算放大器IC20C,變壓器TA原邊的一端、變壓器TB原邊的一端、變壓 器TC的原邊的一端分別與A相電源、B相電源和C相電源連接,變壓器TA 原邊的另一端與變壓器TB原邊的另一端和變壓器TC原邊的另一端連接,變 壓器TA副邊的一端、變壓器TB副邊的一端和變壓器TC副邊的一端分別與 電位器Wl的一個固定端、電位器W2的一個固定端和電位器W3的一個固定 端連接,變壓器TA副邊的另一端、變壓器TB副邊的另一端和變壓器TC副 邊的另一端分別與電位器W1的另一個固定端、電位器W2的另一個固定端和 電位器W3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變壓器TA副邊的另一端與變壓器TB副邊 的另一端和變壓器TC副邊的另一端連接后與電源地連接,電阻R104的一端、 電阻R114的一端和電阻R124的一端分別與電位器Wl的動端、電位器W2 的動端和電位器W3的動端連接,所述電阻R104的另一端、電阻R114的另 一端和電阻R124的另一端分別與運算放大器IC20A的負輸入端、運算放大器 IC20B的負輸入端和運算放大器IC20C的負輸入端連接,電阻R106的一端、 電阻R116的一端和電阻R126的一端分別與運算放大器IC20A的負輸入端、 運算放大器IC20B的負輸入端和運算放大器IC20C的負輸入端連接,電阻 R106的另一端、電阻R116的另一端和電阻R126的另一端分別與運算放大器 ICMA的輸出端、運算放大器IC20B的輸出端和運算放大器IC20C的輸出端 連接,電阻R105的一端、電阻R115的一端和電阻R125的一端分別連接-1.65V 的參考電壓,電阻R105的另一端、電阻R115的另一端和電阻R125的另一端 分別與運算放大器IC20A、運算放大器IC20B和運算放大器IC20C的正輸入 端連接,電阻R107的一端、電阻R117的一端和電阻R127的一端分別與運算 放大器IC20A、運算放大器IC20B和運算放大器IC20C的正輸入端連接,所
述電阻R107的另一端、電阻R117的另一端和電阻R127的另一端分別與電源 地連接。
本裝置在由工頻運行切換至變頻運行時,首先采用電網(wǎng)跟蹤技術(shù)實現(xiàn)變頻 系統(tǒng)3輸出的電流與電網(wǎng)電壓同步,即以電網(wǎng)的相電壓作為電流給定信號,檢. 測電機繞組電流,通過電流閉環(huán)控制,實現(xiàn)了電機繞組電流波形的正弦化,從 而減小了由工頻至變頻運行時的電機繞組電流突變,延時ls后切換至變頻系 統(tǒng)的變頻調(diào)速工作方式。即工頻一電流正弦(以相電壓為電流參考)一電壓正 弦變頻調(diào)速(即V/F=const方式)。相反,在由變頻運行切換至工頻運行過程 中,首先將電壓正弦控制轉(zhuǎn)換為電流正弦,正弦電流給定為相電壓,從而實現(xiàn) 了電機繞組電流跟蹤電網(wǎng)電壓,延時ls后自動切換至工頻運行,該工作方式 可以實現(xiàn)"正弦、柔性切換"。
具體實施方式
六參照圖5說明本具體實施方式
,本具體實施方式
與具體 實施方式五的區(qū)別在于:所述主控制器1為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TMS320LF2407A。
本裝置采用雙CPU的工作方式,即包括主控制器1和變頻系統(tǒng)3兩部分, 兩部分的CPU均采用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TMS320LF2407A實現(xiàn)。由主控制器1 檢測三相電機4定子側(cè)的相電壓和相電流,并檢測功率因數(shù)角,進而得到三相 電機4的輸入功率,以此作為自動工作方式的切換依據(jù),主控制器1決定第一 交流接觸器KM1、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第三交流接觸器KM3和第四交流 接觸器KM4的工作狀態(tài)。第一電流傳感器5檢測的A相電流IA,經(jīng)過整流電 路得到反映三相電機4繞組電流的相電流IA,同時檢測電壓Ua與U的相差, 以此計算出有功功率,以有功功率為依據(jù),進行工頻和變頻之間工作方式的切 換。主控制器1的控制信號CONTROL給變頻系統(tǒng)發(fā)送啟動指令,在由工頻 切換至變頻時,為了防止切換時的三相電機4繞組的電流過大,采用以電網(wǎng)電 壓為電流給定的電流跟蹤型控制方式,控制三相電機4繞組的電流波形為三相 正弦波;經(jīng)過ls的延時后,切換至變頻系統(tǒng)的調(diào)速方式。
權(quán)利要求
1、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動裝置,它包括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第四交流接觸器KM4、變頻系統(tǒng)(3)、三相電機(4)、第一電流傳感器(5)、第二電流傳感器(6)、第三電流傳感器(7)和主控制器(1),其特征是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A相靜端、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B相靜端和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C相靜端分別與變頻系統(tǒng)(3)的A相電源輸入端A1、B相電源輸入端B1和C相電源輸入端C1連接,所述變頻系統(tǒng)(3)的A相功率輸出端A3、B相功率輸出端B3和C相功率輸出端C3分別與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A相靜端、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B相靜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C相靜端連接,所述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A相動端、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B相動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C相動端分別與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A相動端、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B相動端和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C相動端連接,所述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A相動端、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B相動端和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C相動端與三相電機的A相繞組、B相繞組和C相繞組連接,第一電流傳感器(5)、第二電流傳感器(6)和第三電流傳感器(7)分別檢測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A相靜端的電流值、變頻系統(tǒng)(3)B相電流輸出端輸出的電流值和變頻系統(tǒng)(3)C相電流輸出端輸出的電流值,所述第一電流傳感器(5)的檢測信號輸出端、第二電流傳感器(6)的檢測信號輸出端和第三電流傳感器(7)的檢測信號輸出端分別與主控制器(1)的檢測信號輸入端ADCIN11、變頻系統(tǒng)(3)的檢測信號輸入端AD4和檢測信號輸入端AD5連接,所述主控制器(1)的控制信號輸出端CONTROL與變頻系統(tǒng)(3)的控制信號輸入端IOPA3端連接,所述主控制器(1)的第一個控制信號輸出端I和第四個控制信號輸出端IV分別與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控制線圈QKM1的一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控制線圈QKM4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控制線圈QKM1的另一端和第四交流接觸器KM4的控制線圈QKM4的另一端均與三相電源的中性線N連接,主控制器(1)檢測三相電源的電壓值,所述主控制器(1)的GND端與三相電源的地線O連接,所述主控制器(1)的電流信號輸入端IA與三相電源的A相電源線連接。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 動裝置,其特征是它還包括第二交流接觸器KM2和第五交流接觸器KM5,它 的三相電機(4)的繞組包括電機繞組L1、電機繞組L2、電機繞組L3、電 機繞組L4、電機繞組L5和電機繞組L6,所述電機繞組L1、電機繞組L2和 電機繞組L3的末端分別與電機繞組L4、電機繞組L5和電機繞組L6的首端 連接,所述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A相靜端、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B相 靜端和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C相靜端分別與電機繞組Ll的首端、電機繞 組L2的首端和電機繞組L3的首端連接,所述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A相動 端、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B相動端和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C相動端分 別與電機繞組L5的末端、電機繞組L6的末端和電機繞組L4的末端連接,所 述電機繞組L4的末端、電機繞組L5的末端和電機繞組L6的末端分別與第五 交流接觸器KM5的C相動端、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A相動端和第五交流 接觸器KM5的B相動端連接,所述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A相靜端與電機 繞組Ll和電機繞組L4的公共端連接,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B相靜端與電 機繞組L2和電機繞組L5的公共端連接,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C相靜端與 電機繞組L3和電機繞組L6的公共端連接,主控制器(1)的第二個控制信號 輸出端II和第五個控制信號輸出端V分別與第二交流接觸器KM2控制線圈 QKM2的一端和第五交流接觸器KM5控制線圈QKM5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 交流接觸器KM2的控制線圈QKM2的另一端和第五交流接觸器KM5的控制 線圈QKM5的另一端均與三相電源的中性線N連接。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 動裝置,其特征是它還包括電機綜合保護器(2)和空氣斷路開關(guān)S1,所述 三相電源分別與空氣斷路開關(guān)Sl的A相靜端、空氣斷路開關(guān)Sl的B相靜端 和空氣斷路開關(guān)Sl的C相靜端連接,所述空氣斷路開關(guān)Sl的A相動端、空 氣斷路開關(guān)Sl的B相動端和空氣斷路開關(guān)Sl的C相動端分別與電機綜合保 護器(2)的A相電流輸入端、電機綜合保護器(2)的B相電流輸入端和電 機綜合保護器(2)的C相電流輸入端連接,所述電機綜合保護器(2)的A 相電流輸出端、B相電流輸出端和C相電流輸出端分別與第一交流接觸器KM1 的A相靜端、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B相靜端和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C 相靜端連接。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 動裝置,其特征是它的變頻系統(tǒng)(3)包括電壓同步模塊(3-l)、變頻器(3-2)、 隔離模塊(3-3)、功放模塊(3-4)、功率模塊(3-5)和電流檢測及處理模塊(3-6),所述電壓同步模塊(3-1)的電壓同步信號輸出端與變頻器(3-2)的 電壓同步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變頻器(3-2)的控制信號輸出端與隔離模塊(3-3)的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隔離模塊(3-3)的輸出端與功放模塊(3-4) 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功放模塊(3-4)的輸出端與功率模塊(3-5)的輸入端連 接,電流檢測及處理模塊(3-6)的檢測信號輸入端與第二電流傳感器(6)的 檢測信號輸出端、第三電流傳感器(7)的檢測信號輸出的連接,所述電流檢 測及處理模塊(3-6)的電流信號輸出端與變頻器(3-2)的電流信號輸入端連 接。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 動裝置,其特征是它的電壓同步模塊包括變壓器TA、變壓器TB、變壓器 TC、電位器W1、電位器W2、電位器W3、電阻R104、電阻R105、電阻R106、 電阻R107、電阻R114、電阻R115、電阻R116、電阻R117、電阻R124、電 阻R125、電阻R126、電阻R127、運算放大器IC20A、運算放大器IC20B和 運算放大器IC20C,變壓器TA原邊的一端、變壓器TB原邊的一端、變壓器 TC的原邊的一端分別與A相電源、B相電源和C相電源連接,變壓器TA原 邊的另一端與變壓器TB原邊的另一端和變壓器TC原邊的另一端連接,變壓 器TA副邊的一端、變壓器TB副邊的一端和變壓器TC副邊的一端分別與電 位器Wl的一個固定端、電位器W2的一個固定端和電位器W3的一個固定端 連接,變壓器TA副邊的另一端、變壓器TB副邊的另一端和變壓器TC副邊 的另一端分別與電位器W1的另一個固定端、電位器W2的另一個固定端和電 位器W3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變壓器TA副邊的另一端與變壓器TB副邊的 另一端和變壓器TC副邊的另一端連接后與電源地連接,電阻R104的一端、 電阻R114的一端和電阻R124的一端分別與電位器Wl的動端、電位器W2 的動端和電位器W3的動端連接,所述電阻R104的另一端、電阻R114的另 一端和電阻R124的另一端分別與運算放大器IC20A的負輸入端、運算放大器 IC20B的負輸入端和運算放大器IC20C的負輸入端連接,電阻R106的一端、 電阻R116的一端和電阻R126的一端分別與運算放大器IC20A的負輸入端、 運算放大器IC20B的負輸入端和運算放大器IC20C的負輸入端連接,電阻 R106的另一端、電阻R116的另一端和電阻R126的另一端分別與運算放大器 IC20A的輸出端、運算放大器IC20B的輸出端和運算放大器IC20C的輸出端 連接,電阻R105的一端、電阻R115的一端和電阻R125的一端分別連接-1.65V 的參考電壓,電阻R105的另一端、電阻R115的另一端和電阻R125的另一端 分別與運算放大器IC20A、運算放大器IC20B和運算放大器IC20C的正輸入 端連接,電阻R107的一端、電阻R117的一端和電阻R127的一端分別與運算 放大器IC20A、運算放大器IC20B和運算放大器IC20C的正輸入端連接,所 述電阻R107的另一端、電阻Rl 17的另一端和電阻R127的另一端分別與電源 地連接。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 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1)為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TMS320LF2407A。
全文摘要
高起動性能感應電動機與變頻器聯(lián)合運行的拖動裝置,它涉及電機拖動領域。本發(fā)明解決了傳統(tǒng)變頻拖動裝置容量明顯高于實際負載的問題。本裝置的三相電源分別與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三個靜端和變頻系統(tǒng)的三相電源輸入端連接,變頻系統(tǒng)的三個功率輸出端通過第四交流接觸器KM4與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三個動端連接,第一交流接觸器KM1的三個動端分別與三相電機的三相繞組連接,主控制器檢測三相電流,主控制器的控制信號輸出端與變頻系統(tǒng)的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主控制器的兩個控制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兩個交流接觸器的線圈連接。本發(fā)明以其良好的節(jié)能效果廣泛應用于各種拖動場合,特別是重載起動的工況。
文檔編號H02P23/02GK101383590SQ200810137380
公開日2009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10月24日
發(fā)明者張曉晨, 曹君慈, 李偉力, 沈稼豐, 霍菲陽, 高晗瓔 申請人:哈爾濱理工大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