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機械式反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機械式反接裝置,可用于汽車應急電源,屬于汽車應急電源
背景技術:
一般在汽車的應急電源連接端子中,紅色表示應當連接正極,黑色表示應當連接負極。當兩極接反時,輸出電流極大,導致短路,會使電源和相關的設備受到損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發(fā)明一種汽車的應急電源正負兩極隨意連接的機械式反接裝置。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機械式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由兩個推進銷、殼體、四個靜止觸片、兩個運動觸片、一根連接軸,兩個磁力電感、電路板組成。兩個磁力電感分別設于殼體的兩端,中間通過軸連接,兩端分別設有推進銷,可帶動兩個運動觸片移動的推進銷分別穿過各自的磁力電感與軸的兩端連接,兩個運動觸片相互平行并垂直設于軸上,一組靜止觸片分別設于兩個運動觸片的一端,并分別與電路板的輸入端連接,電路板的輸出端分別與兩個磁力電感連接,另外一組靜止觸片設于兩個運動觸片的另一端的殼體內,其中一個靜止觸片設于兩個運動觸片的中間。
當電線夾子正確接上外部電源的正負極或者接反時,該裝置總能保證運動觸片的滑動,并通過PCB板上的電路作用于磁力電感,分別在兩個磁力電感上產生磁力,使運動觸片總能按所需的正負極接通,正常充電工作,本實用新型可避免正、負極接反后所導致的短路及相應的可能產生的危害;能自動糾正連接極性,從而達到保護電源和電器的目的。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能自動糾正連接端的正、負極,避免了正、負極接反后所導致的短路及相應的可能產生的危害,從而達到保護電源和電器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機構,使用便捷,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并且在應急電源工作時,能隨時自動調整連接端的極性,對應急電源及其相連的電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護。
圖1為一種機械式反接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電路原理圖;圖3為正向連接運動原理圖;圖4為反向連接運動原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如圖1所示,為一種機械式反接裝置結構示意圖,所述的一種機械式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由兩個推進銷1-1、1-2、殼體2、四個靜止觸片3-1、3-2、3-3、3-4、連接軸4、兩個運動觸片5-1、5-2、兩個磁力電感6-1、6-2、電路板7組成,兩個磁力電感6-1、6-2分別安裝在殼體2的兩端,中間通過軸4連接,外側兩端分別安裝推進銷1-1、1-2,可帶動兩個運動觸片5-1、5-2移動的推進銷1-1、1-2分別穿過各自的磁力電感6-1、6-2與軸4的兩端連接,兩個運動觸片5-1、5-2相互平行并垂直設于軸4上,兩個靜止觸片3-3、3-4分別安裝在兩個運動觸片5-1、5-2的一端,并分別與電路板7的輸入端連接,電路板7的輸出端分別與兩個磁力電感6-1、6-2連接,兩個靜止觸片3-1、3-2安裝在兩個運動觸片5-1、5-2的另一端的殼體2內,其中一個靜止觸片3-2安裝在兩個運動觸片5-1、5-2的中間。
如圖2所示,為電路原理圖,上述的電路板7由6個比較器U1A-U2A、U1B-U2B、U1D、U1C(其中U1A,U1B,U1C,U1D組成集成塊U1;U2A,U2B組成集成塊U2),9個二極管D1-D7、D12、D13,2個MOS管T3、T6、3個三極管T1-T3、一個繼電器K1、1個發(fā)光二極管LED、33個電阻R1-R33、1個電容C,兩組電感線圈K2,K3組成;電阻R1~R6連接組成橋式電路;它和比較器U1A、電阻R7、R8、R9、R10、二極管D1、D2連接組成極性識別電路;電阻R11~R14連接組成分壓電路,給比較器U1C、U1D提供基準電壓;比較器U1B、電阻R15~R23,三極管T2,二極管D3、D4以及電容C連接組成脈沖信號發(fā)生電路,用于控制信號的脈沖輸出,使K2,K3間斷吸合或釋放(即反接裝置的正向或反向運動),二極管D12、D13、D5、D6作為隔離用;電阻R24~R29、比較器U2A、U2B、繼電器K1、發(fā)光二極管LED連接組成電源開關電路,為整個裝置提供電源。
電路的工作原理為在原理圖中,A、B兩點為外接電池兩端,同時也是極性信號輸入端;VINT為內部電池的正極。
當A、B正接時,(即A為正,B為負時)經過電阻R24~R27進行分壓,分壓的結果使得比較器U2A的3腳電壓比2腳電壓高,U2A的1腳輸出高電平,該電平通過二極管D5加到三極管T7的b極,使T7導通,繼電器K1吸合,LED指示燈點亮,從而給整個裝置提供電源,同時,另一路通過二極管D12→A’為下面電路提供信號,而比較器U2B因B點為“負”,經分壓電路使U2B的5腳電壓低于6腳電壓,此時U2B的7腳輸出低電平,從而B′點相應的也為低電平;相反,如果A接負,B接正,此時,1腳輸出低電平,7腳輸出高電平,繼電器仍然吸合,但A′和B′的電壓方向就相反,即B′為正,A′為負。
其詳細的工作過程為如圖3所示,為正向連接運動原理圖。當夾子A為正,B為負時,即按圖三所示的方式與外部電源的“+”極相連時(即正接時),經過橋式電路使得比較器U1A的2腳電位高于3腳電位,從而使得比較器U1A的1腳輸出低電平,該電平信號使得比較器U1C的8腳和U1D的14腳同時輸出高電平,由于T3為P管,T6為N管,從而使得T6導通,T3截止,此時,C點、D點均為低電平,PCB板通過極性識別電路,判斷出夾子所連接的外部電池極性為正,得出判斷結果后,向正向線圈發(fā)出驅動信號,正向線圈工作,即線圈K2吸合,K3釋放,推進銷1-1被驅動,向下運動,推動軸4,從而將動觸片推向圖中的位置,與電線夾子A正B負的極性相對應,自動形成回路,開始對外部電池供電。
如圖4所示,為反向連接運動原理圖。當圖4中的“+夾子”與外部電源的“-”極相連時(即反接時),此時,A為負,B為正,經過橋式電路使得比較器U1A的2腳電位低于3腳電位,比較器U1A的1腳輸出電壓為高電平,該電平信號使得比較器U1C的8腳和U1D的14腳同時輸出低電平,由于T3為P管,T6為N管,從而使得T6導通,T3截止,此時,C點、D點均為高電平,PCB板通過極性識別電路,判斷出夾子所連接的外部電池極性為負,得出判斷結果后,向反向線圈發(fā)出驅動信號,反向線圈工作,即線圈K3吸合,K2釋放,推進銷1-2被驅動,向上運動,推動軸4,從而將動觸片推向圖中的位置,與電線夾子A負B正的極性相對應,自動形成回路,開始對外部電池供電。
權利要求
1.一種機械式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由兩個推進銷(1-1、1-2)、殼體(2)、四個靜止觸片(3-1、3-2、3-3、3-4)、連接軸4、兩個運動觸片(5-1、5-2)、兩個磁力電感(6-1、6-2)、電路板(7)組成,兩個磁力電感(6-1、6-2)分別設于殼體(2)的兩端,中間通過軸(4)連接,兩端分別設有推進銷(1-1、1-2),可帶動兩個運動觸片(5-1、5-2)移動的推進銷(1-1、1-2)分別穿過各自的磁力電感(6-1、6-2)與軸(4)的兩端連接,兩個運動觸片(5-1、5-2)相互平行并垂直設于軸(4)上,兩個靜止觸片(3-3、3-4)分別設于兩個運動觸片(5-1、5-2)的一端,并分別與電路板(7)的輸入端連接,電路板(7)的輸出端分別與兩個磁力電感(6-1、6-2)連接,兩個靜止觸片(3-1、3-2)設于兩個運動觸片(5-1、5-2)的另一端的殼體(2)內,其中一個靜止觸片(3-2)設于兩個運動觸片(5-1、5-2)的中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械式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磁力電感(6-1、6-2)一個是正向線圈,另一個是反向線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械式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路板(7)由6個比較器U1A、U2A、U1B、U2B、U1D、U1C、9個二極管D1-D7、D12、D13、2個MOS管T3、T6、3個三極管T1-T3、一個繼電器K1、1個發(fā)光二極管LED、33個電阻R1-R33、1個電容C,兩組電感線圈K2,K3組成;電阻R1~R6連接組成橋式電路;它和比較器U1A、電阻R7、R8、R9、R10、二極管D1、D2連接組成極性識別電路;電阻R11~R14連接組成給比較器U1C、U1D提供基準電壓的分壓電路,比較器U1B、電阻R15~R23,三極管T2,二極管D3、D4以及電容C連接組成用于控制信號的脈沖輸出,使K2,K3間斷吸合或釋放的脈沖信號發(fā)生電路,二極管D12、D13、D5、D6作為隔離用;電阻R24~R29、比較器U2A、U2B、繼電器K1、發(fā)光二極管LED連接組成為整個裝置提供電源的電源開關電路。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機械式反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磁力電感分別設于殼體的兩端,中間通過軸連接,兩端分別設有推進銷,可帶動兩個運動觸片移動的推進銷分別穿過各自的磁力電感與軸的兩端連接,兩個運動觸片相互平行并垂直設于軸上,兩個靜止觸片分別設于兩個運動觸片的一端,并分別與電路板的輸入端連接,電路板的輸出端分別與兩個磁力電感連接,兩個靜止觸片設于兩個運動觸片的另一端的殼體內,其中一個靜止觸片設于兩個運動觸片的中間。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能自動糾正連接端的正、負極,避免了正、負極接反后所導致的短路及相應的可能產生的危害,從而達到保護電源和電器的目的。
文檔編號H02H11/00GK1929232SQ20051002941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9月5日
發(fā)明者范曄平, 李健 申請人:上海廣為電器工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