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824735閱讀:357來源:國知局
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脈沖變壓器,包括第一型芯本體,所述第一型芯本體具有若干個電極,若干繞線圍繞所述第一型芯本體而繞制,并與對應(yīng)的電極連接而形成多個繞組,所述多個繞組分別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相應(yīng)的布線連接,通過與PCB焊盤的結(jié)合,從而具有變壓器產(chǎn)品的特性;其中,多個繞組中的一部分繞組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連接而形成初級繞組,多個繞組中的另一部分繞組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連接而形成次級繞組。該脈沖變壓器制造簡單,在避免引線交叉,防止耐壓不良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
【專利說明】
脈沖變壓器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脈沖變壓器,特別涉及了一種采用PCB(Printed CircuitBoard)布線實現(xiàn)功能的表面安裝型脈沖變壓器。
【背景技術(shù)】
[0002]隨著網(wǎng)絡(luò)覆蓋率的與日倶增,逐漸掀起了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引領(lǐng)的終端設(shè)備革新潮。脈沖變壓器(Pulse transformer),亦稱為網(wǎng)絡(luò)隔離變壓器,或數(shù)據(jù)汞,作為網(wǎng)絡(luò)接口的關(guān)鍵部件,因而被廣泛應(yīng)用于網(wǎng)絡(luò)交換機、路由器、網(wǎng)卡、集線器等設(shè)備中。在收發(fā)器芯片和網(wǎng)絡(luò)接口之間,脈沖變壓器主要起到信號耦合、高壓隔離、阻抗匹配、電磁干擾抑制等作用。
[0003]目前,傳統(tǒng)的脈沖變壓器具有低漏磁、高耦合、高信號帶寬的特點,但由于傳統(tǒng)的脈沖變壓器往往采用磁環(huán)作為型芯本體,其本身閉合的結(jié)構(gòu)大大限制了其自動化工藝,產(chǎn)品尺寸也難以實現(xiàn)小型化、輕薄化。新型的表面安裝式脈沖變壓器則采用自動卷線工藝制造,在實現(xiàn)自動化的同時,還具有結(jié)構(gòu)尺寸緊致,耦合性較高的特點,但由于卷線方式復(fù)雜,且掛線時存在引線交叉現(xiàn)象,產(chǎn)品存在較高耐壓特性不良的風(fēng)險。
[0004]因此,如何改進新型脈沖變壓器的結(jié)構(gòu),使其制造起來更加簡單,具有更好的電性能,進一步降低引線交叉而導(dǎo)致短路、耐壓不良的風(fēng)險是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
[0005]專利文獻:公開號US2010109827A1
[0006]專利文獻:公開號CN201410498079.5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制造起來簡單、可靠性強的脈沖變壓器。
[0008]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
[0009]—種脈沖變壓器,包括第一型芯本體,所述第一型芯本體具有若干個電極,若干繞線圍繞所述第一型芯本體而繞制,并與對應(yīng)的電極連接而形成多個繞組,所述多個繞組分別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相應(yīng)的布線連接,通過與PCB焊盤的結(jié)合,從而具有變壓器產(chǎn)品的特性;其中,多個繞組中的一部分繞組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連接而形成初級繞組,多個繞組中的另一部分繞組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連接而形成次級繞組。
[0010]進一步地:
[0011 ]所述第一型芯本體具有第一凸臺、第二凸臺和中柱,所述繞線纏繞在所述中柱上,所述若干個電極中的一部分電極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凸臺上,所述若干個電極中的另一部分電極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凸臺上,所述第一凸臺上的每個電極通過一根繞線與所述第二凸臺上的電極一一對應(yīng)地連接,所述繞線從所述第一凸臺上的電極引出后,從所述中柱的第一側(cè)面開始卷繞,再從所述中柱的與所述第一側(cè)面相對的第二側(cè)面結(jié)束卷繞,然后連接至所述第二凸臺上的電極。
[0012]所述第一凸臺上具有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三電極以及第四電極,第二凸臺上具有第五電極、第六電極、第七電極以及第八電極,其中,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八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七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三電極與所述第六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四電極與所述第五電極相對設(shè)置;其中所述繞線包括第一繞線、第二繞線、第三繞線和第四繞線,其中所述第一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七電極連接,所述第二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極、第八電極連接,所述第三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三電極、第五電極連接,所述第四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極、第六電極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八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所述第四電極、所述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或者,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八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所述第四電極、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
[0013]所述第一凸臺上具有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三電極以及第四電極,第二凸臺上具有第五電極、第六電極、第七電極以及第八電極,其中,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八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七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三電極與所述第六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四電極與所述第五電極相對設(shè)置;其中所述繞線包括第一繞線、第二繞線、第三繞線和第四繞線,其中所述第一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極、第八電極連接,所述第二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極、第七電極連接,所述第三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三電極、第六電極連接,所述第四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極、第五電極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七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所述第三電極、所述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或者,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七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所述第三電極、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
[0014]所述第一凸臺上具有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三電極以及第四電極,第二凸臺上具有第五電極、第六電極、第七電極以及第八電極,其中,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八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七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三電極與所述第六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四電極與所述第五電極相對設(shè)置;其中所述繞線包括第一繞線、第二繞線、第三繞線和第四繞線,其中所述第一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極、第六電極連接,所述第二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極、第五電極連接,所述第三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三電極、第八電極連接,所述第四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極、第七電極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所述第四電極、所述第八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或者,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所述第四電極、第八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
[0015]所述第一繞線、所述第二繞線、所述第三繞線和所述第四繞線在所述中柱上繞制成四層;或者,所述第一繞線和所述第三繞線為一組而所述第二繞線和所述第四繞線為另一組,兩組繞線在所述中柱上繞制成雙層;或者,所述第一繞線和所述第二繞線為一組而所述第三繞線和所述第四繞線為另一組,兩組繞線在所述中柱上繞制成雙層。
[0016]所述脈沖變壓器還包括第二型芯本體,所述第二型芯本體的材料為導(dǎo)磁材料,所述第二型芯本體設(shè)置在第一型芯本體的安裝在PCB上的那一面的反面,與第一型芯本體配合而構(gòu)成閉合磁路。
[0017]所述脈沖變壓器的所述第一型芯本體包括主體部分和墊板部分,所述若干繞線繞制在所述主體部分上,所述主體部分通過所述墊板部分安裝到PCB上,所述墊板部分上具有與所述主體部分的電極對應(yīng)電連接的電極,所述墊板部分上的電極與PCB焊盤對應(yīng)連接。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脈沖變壓器,其繞線方式簡單,且利用PCB布線與繞制品結(jié)合使其具有變壓器特性,降低了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因引線交叉帶來的短路、耐壓不良等風(fēng)險。相對現(xiàn)有技術(shù),本實用新型的脈沖變壓器制造起來更加簡單,且在避免引線交叉,防止耐壓不良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
【附圖說明】
[0020]圖1-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脈沖變壓器未繞線前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1]圖1-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脈沖變壓器未繞線前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2]圖1-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脈沖變壓器第一型芯主體的墊板部分正面A示意圖;
[0023]圖1-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脈沖變壓器第一型芯部分的墊板部分背面B示意圖;
[0024]圖2-1是實施例1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25]圖2-2實施例1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26]圖2-3是實施例1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27]圖2-4是實施例1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28]圖2-5是實施例1的脈沖變壓器的示意圖;
[0029]圖2-6是實施例1中脈沖變壓器的焊盤布局示意圖;
[0030]圖2-7是實施例1中脈沖變壓器的等效電路圖;
[0031]圖2-8是實施例1中脈沖變壓器的另一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32]圖2-9是實施例1中脈沖變壓器的另一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33]圖3-1是實施例2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34]圖3-2是實施例2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35]圖3-3是實施例2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36]圖3-4是實施例2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37]圖3-5是實施例2中脈沖變壓器的示意圖;
[0038]圖3-6是實施例2中脈沖變壓器的焊盤布局示意圖;
[0039]圖3-7是實施例2中脈沖變壓器的等效電路圖;
[0040]圖4-1是實施例3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41]圖4-2是實施例3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42]圖4-3是實施例3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43]圖4-4是實施例3中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步驟示意圖;
[0044]圖4-5是實施例3的脈沖變壓器的示意圖;
[0045]圖4-6是實施例3的脈沖變壓器的焊盤布局示意圖;
[0046]圖4-7是實施例3的脈沖變壓器的等效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7]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應(yīng)該強調(diào)的是,下述說明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及其應(yīng)用。
[0048]參閱圖1-1至圖4-7,在一種實施例中,一種脈沖變壓器,包括第一型芯本體BI,第一型芯本體BI具有若干個電極El?E8,若干繞線SI?S4圍繞第一型芯本體BI繞制,并與對應(yīng)的電極連接而形成多個繞組,多個繞組分別與PCB焊盤I?8進行相應(yīng)的布線連接,其中各電極El?E8對應(yīng)連接在各PCB焊盤I?8上,通過與PCB焊盤的結(jié)合,從而具有變壓器產(chǎn)品的特性;其中,多個繞組中的一部分繞組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連接而形成初級繞組,多個繞組中的另一部分繞組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連接而形成次級繞組。
[0049]參閱圖1-1至圖4-7,在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第一型芯本體BI具有第一凸臺a、第二凸臺b和中柱C,繞線SI?S4纏繞在中柱c上,若干個電極El?E8中的一部分電極El?E4設(shè)置在第一凸臺a上,若干個電極中的另一部分電極E5?E8設(shè)置在第二凸臺b上,第一凸臺a上的每個電極El?E4通過一根繞線SI?S4與第二凸臺b上的電極E5?E8——對應(yīng)地連接,繞線SI?S4從第一凸臺a上的電極EI?E4引出后,從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 I開始卷繞,再從中柱c的與第一側(cè)面Cl相對的第二側(cè)面c2結(jié)束卷繞,然后連接至第二凸臺b上的電極E5?ES。
[0050]參閱圖2-1至圖2-9,在一種更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第一凸臺a上具有第一電極E1、第二電極E2、第三電極E3以及第四電極E4,第二凸臺b上具有第五電極E5、第六電極E6、第七電極E7以及第八電極E8,其中,第一電極El與第八電極E8相對設(shè)置,第二電極E2與第七電極E7相對設(shè)置,第三電極E3與第六電極E6相對設(shè)置,第四電極E4與第五電極E5相對設(shè)置;其中繞線包括第一繞線S1、第二繞線S2、第三繞線S3和第四繞線S4,其中第一繞線SI的始端Sla和末端Slb分別與第一電極E1、第七電極E7連接,第二繞線S2的始端S2a和末端S2b分別與第二電極E2、第八電極E8連接,第三繞線S3的始端S3a和末端S3b分別與第三電極E3、第五電極E5連接,第四繞線S4的始端S4a和末端S4b分別與第四電極E4、第六電極E6連接;其中第一電極E1、第八電極ES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第四電極E4、第五電極E5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或者,其中第一電極E1、第八電極ES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第四電極E4、第五電極E5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
[0051]參閱圖3-1至圖3-7,在另一種更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與前一種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其中第一繞線SI的始端Sla和末端Slb分別與第一電極El、第八電極E8連接,第二繞線S2的始端S2a和末端S2b分別與第二電極E2、第七電極E7連接,第三繞線S3的始端S3a和末端S3b分別與第三電極E3、第六電極E6連接,第四繞線S4的始端S4a和末端S4b分別與第四電極E4、第五電極E5連接;其中第一電極El、第七電極E7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第三電極E3、第五電極E5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或者,其中第一電極El、第七電極E7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第三電極E3、第五電極E5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
[0052]參閱圖4-1至圖4-7,在另一種更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與前一種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其中第一繞線SI的始端Sla和末端Slb分別與第一電極El、第六電極E6連接,第二繞線S2的始端S2a和末端S2b分別與第二電極E2、第五電極E5連接,第三繞線S3的始端S3a和末端S3b分別與第三電極E3、第八電極E8連接,第四繞線S4的始端S4a和末端S4b分別與第四電極E4、第七電極E7連接;其中第一電極El、第五電極E5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第四電極E4、第八電極E8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或者,其中第一電極El、第五電極E5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第四電極E4、第八電極ES作為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
[0053]在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第一繞線S1、第二繞線S2、第三繞線S3和第四繞線S4在中柱c上繞制成四層;或者,如圖2-1至圖3-5所示,第一繞線SI和第三繞線S3為一組而第二繞線S2和第四繞線S4為另一組,兩組繞線在中柱c上繞制成雙層;或者,如圖4-1至圖4-5所示,第一繞線SI和第二繞線S2為一組而第三繞線S3和第四繞線S4為另一組,兩組繞線在中柱c上繞制成雙層。
[0054]如圖1-2所示,脈沖變壓器還包括第二型芯本體B2,第二型芯本體B2的材料由導(dǎo)磁材料構(gòu)成,其采用蓋板形式,設(shè)置在第一型芯本體BI的安裝在PCB上的那一面的反面,與第一型芯本體BI配合而構(gòu)成閉合磁路。
[0055]如圖1-2至圖1-4所示,在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脈沖變壓器的第一型芯本體BI包括主體部分BI (a)和墊板部分BI(b),主體部分BI (a)具有第一凸臺a、第二凸臺b和中柱C,主體部分BI (a)通過墊板部分BI (b)安裝到PCB上,墊板部分BI (b)上具有與主體部分BI (a)的電極El?E8——對應(yīng)電連接的電極E1’?E8’,墊板部分Bl(b)上的電極E1’?E8’與PCB焊盤I?8
對應(yīng)連接。
[0056]第一型芯本體BI和第二型芯本體B2含有導(dǎo)磁材料,導(dǎo)磁材料例如為鐵氧體材料,更優(yōu)選為鎳鋅鐵氧體材料。另外,第一型芯本體BI也可以是導(dǎo)磁材料與陶瓷材料、塑料或復(fù)合材料的組合材料。
[0057]一種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按照上述任一種實施例的脈沖變壓器的結(jié)構(gòu)結(jié)合PCB布線而形成的脈沖變壓器,其中,將若干繞線圍繞第一型芯本體BI進行繞制,并與第一型芯本體BI上對應(yīng)的電極進行連接,形成多個繞組,多個繞組分別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相應(yīng)的布線連接,通過與PCB焊盤的結(jié)合,從而具有變壓器產(chǎn)品的特性;其中,多個繞組中的一部分繞組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連接而形成初級繞組,多個繞組中的另一部分繞組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連接而形成次級繞組。
[0058]參閱圖1-1至圖4-7,在該制造方法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制作上述實施例的脈沖變壓器時,第一繞線S1、第二繞線S2、第三繞線S3和第四繞線S4分四次在中柱C上繞制成四層;或者,如圖2-1至圖3-5所示,第一繞線SI和第三繞線S3為一組而第二繞線S2和第四繞線S4為另一組,兩組繞線分兩次或同時在中柱c上繞制成雙層;或者,如圖4-1至圖4-5所示,第一繞線SI和第二繞線S2為一組而第三繞線S3和第四繞線S4為另一組,兩組繞線分兩次在中柱c上繞制成雙層。
[°°59] 根據(jù)上述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結(jié)合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布線形成的脈沖變壓器,該脈沖變壓器可包括至少兩個型芯本體以及纏繞在第一型芯本體上的若干繞線,各型芯本體之間可通過膠水粘接從而形成閉合磁路。若干繞線圍繞第一型芯本體進行繞制,并與其對應(yīng)的電極進行連接。若干繞線分為多個繞組,在多個繞組中分別選取特定繞組將其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相應(yīng)的布線連接,繞制品通過與PCB焊盤的結(jié)合,使其具有變壓器產(chǎn)品的特性。
[0060]若干繞線可分為多個繞組,并配置成多個繞組的繞線方式能與已布線的PCB結(jié)合形成變壓器的電氣特性。PCB布線可根據(jù)若干繞線的始端和末端連接的電極位置決定。在多個繞組中選取一部分繞組,將其對應(yīng)的PCB焊盤與其進行連接,通過與PCB的結(jié)合形成初級繞組;選取另一部分繞組,并將其對應(yīng)的PCB焊盤與其進行連接,通過與PCB的結(jié)合形成次級繞組,最終通過繞制品與PCB焊盤的結(jié)合,使其具有變壓器特性。
[0061 ]其中,第一型芯本體可以為導(dǎo)磁材料組成,其包括但不限于:鐵氧體材料;也可以為導(dǎo)磁材料和具有尚強度或尚初性的材料組合而成,該具有尚強度或尚初性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陶瓷材料、塑料或復(fù)合材料。
[0062]在一種實施例中,第一型芯本體BI及第二型芯本體B2均由鐵氧體等磁性材料材料組成,優(yōu)選的為鎳鋅鐵氧體材料。
[0063]如圖1-2所示,另一種實施例所涉及的結(jié)合PCB布線形成的脈沖變壓器,包括:第一型芯本體BI和蓋板形式的第二型芯本體B2,第二型芯本體B2設(shè)置在第一型芯本體BI的安裝在PCB上的那一面的反面,與第一型芯本體BI配合而構(gòu)成閉合磁路。第一型芯本體含有導(dǎo)磁材料,優(yōu)選為鐵氧體材料,更優(yōu)選為鎳鋅鐵氧體材料;另一優(yōu)選地,第一型芯本體為導(dǎo)磁材料與陶瓷材料、塑料或復(fù)合材料的組合材料。
[0064]如圖1-2至圖1-4所示,優(yōu)選地,第一型芯本體BI包括主體部分Bl(a)和墊板部分BI(b),墊板部分Bl(b)上具有與第一型芯本體主體部分BI (a)上的電極El?E8——對應(yīng)的電極El ’?E8 ’,主體部分BI (a)通過墊板部分BI (b)安裝到PCB上。
[0065]另一種實施例中,第一型芯本體BI中的主體部分BI(a)由導(dǎo)磁材料組成,優(yōu)選的為鎳鋅鐵氧體材料;第一型芯本體BI中的墊板部分BI (b)可以由高強度或高韌性等材料組成,優(yōu)選的為陶瓷材料。
[0066]實施例1
[0067]一種結(jié)合PCB布線形成的脈沖變壓器
[0068]在第一磁芯本體BI上,繞線SI始端Sla與末端Slb分別與第一電極E1、第七電極E7連接,繞線S2始端S2a與末端S2b分別與第二電極E2、第八電極E8連接,繞線S3始端S3a與末端S3b分別與第三電極E3、第五電極E5連接,繞線S4始端S4a與末端S4b分別與第四電極E4、第六電極E6連接。
[0069]其中,繞線SI和S3從第一磁芯本體BI的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開始卷繞,并從中柱c的第二側(cè)面c2結(jié)束卷繞。繞線S2和S4,從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開始卷繞,并從中柱c的第二側(cè)面c2結(jié)束卷繞。
[0070]繞線SI?S4沿第二方向卷繞在中柱c上,第二方向為逆時針方向(從電極E8看向El的情況下)。
[0071]如圖2-6所示,本實施例對應(yīng)的PCB布局為:焊盤2與焊盤7電連接,焊盤3與焊盤6電連接。
[0072]其中,可將脈沖變壓器的第一電極E1、第八電極ES作為輸入(輸出)端,第四電極E4、第五電極E5作為輸出(輸入)端。
[0073]圖2-7為本實施例1的脈沖變壓器的等效電路圖。
[0074]—種結(jié)合PCB布線形成的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
[0075]繞線S1、S3和繞線S2、S4可分為四次四層進行繞制,兩次雙層進行繞制,也可以分為同時雙層進行繞制。
[0076]優(yōu)選地,兩組同時雙層進行繞制,其步驟如下:
[0077]步驟I,如圖2-1所示,首先準備繞線S1、S2、S3、S4,并將其分別穿過第一線嘴N1、第二線嘴N2、第三線嘴N3、第四線嘴N4,第一線嘴NI通過連桿與第三線嘴N3連接成一個整體,第二線嘴吧通過連桿與第四線嘴財連接成一個整體。接著,將繞線51、52、53、54同時通過夾具M1、M2、M3、M4分別固定到第一電極E1、第二電極E2,第三電極E3以及第四電極E4上。
[0078]步驟2,如圖2-2所示,利用熱壓焊接夾具,將繞線31、32、33、34的始端31&、32&、S3a、S4a分別與第一電極E1、第二電極E2、第三電極E3、第四電極E4連接。然后,第一線嘴NI和第三線嘴N3朝著靠近第一側(cè)面Cl方向旋轉(zhuǎn)一定角度后,向第七電極E7和第五電極E5方向移動,與此幾乎同步的,第二線嘴N2和第四線嘴N4緊跟著朝著靠近第一側(cè)面Cl方向旋轉(zhuǎn)一定角度,向第八電極E8和第六電極E6方向移動。
[0079]步驟3,通過中柱c沿第一方向(從電極E8看向EI的情況下,第一方向為順時針)的轉(zhuǎn)動,使繞線SI和繞線S3沿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逆時針進行繞制,與此幾乎同步的,繞線S2和繞線S4在繞線SI和繞線S3上層沿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逆時針進行繞制,形成如圖2-4所示的雙層繞制結(jié)構(gòu)。
[0080]步驟4,當繞線S1、S3繞至規(guī)定圈數(shù)后,第一線嘴NI與第三線嘴N3隨之移動到第七電極E7和第五電極E5附近。
[0081]步驟5,如圖2-3所示,第一線嘴NI與第三線嘴N3通過旋轉(zhuǎn)還原成原有角度;當繞線S2、S4繞至規(guī)定圈數(shù)后,中柱c停止轉(zhuǎn)動,第二線嘴N2與第四線嘴N4隨之移動到第八電極E8和第六電極E6附近,第二線嘴N2與第四線嘴N4也通過旋轉(zhuǎn)還原成原有角度。利用熱壓焊接夾具,將繞線SI的末端Slb連接到第七電極E7上,繞線S3的末端S3b連接到第五電極E5上,繞線S2的末端S2b連接到第八電極E8上,繞線S4的末端S4b連接到第六電極E6上。
[0082]圖2-5為脈沖變壓器的示意圖。
[0083]另一優(yōu)選地,當兩組兩次雙層繞制時,首先將繞線SI和S3的始端分別連接到Sla和S3a上,然后通過中柱c沿第一方向的轉(zhuǎn)動,使繞線SI和繞線S3沿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逆時針進行繞制,接著將繞線SI和S3的末端Slb和S3b分別連接到第七電極E7和第五電極E5上,完成第一層繞制,如圖2-8所示。接下來將繞線S2、S4的始端分別連接到S2a和S4a上,然后按照同樣的方式使其沿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逆時針進行繞制,最后將繞線S2和S4的末端S2b和S4b分別連接到第八電極ES和第六電極E6上,如圖2-9所示,最終形成的繞線品與圖2-5 —致。
[0084]實施例1中,相較于兩組兩次雙層繞制或者四次四層繞制方式,兩組同時雙層繞制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通過一次性進行繞制,大大減少了繞線周期,提高了產(chǎn)品生產(chǎn)效率。
[0085]實施例2
[0086]一種結(jié)合PCB布線形成的脈沖變壓器
[0087]在第一磁芯本體上,繞線SI始端Sla與末端Slb分別與第一電極El、第八電極E8連接,繞線S2始端S2a與末端S2b分別與第二電極E2、第七電極E7連接,繞線S3始端S3a與末端S3b分別與第三電極E3、第六電極E6連接,繞線S4始端S4a與末端S4b分別與第四電極E4、第五電極E5連接。
[0088]繞線SI和S3從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開始卷繞,并從中柱c的第二側(cè)面c2結(jié)束卷繞。繞線S2和S4從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開始卷繞,并從中柱c的第二側(cè)面c2結(jié)束卷繞。
[0089]繞線S1、S2、S3和S4沿第二方向卷繞在中柱c上,第二方向是逆時針方向(從電極E8看向El的情況下)。
[0090]如圖3-6所示,本實施例對應(yīng)的PCB布局為:焊盤2與焊盤8電連接,焊盤4與焊盤6電連接。
[0091]可將脈沖變壓器的第一電極E1、第七電極E7作為輸入(輸出)端,第三電極E3、第五電極E5作為輸出(輸入)端。
[0092]圖3-7為本實施例2的脈沖變壓器的等效電路圖。
[0093]—種結(jié)合PCB布線形成的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
[0094]繞線S1、S3和繞線S2、S4可分為兩組分兩次雙層進行繞制,也可以分四次四層進行繞制。
[0095]優(yōu)選地,兩組分兩次雙層繞制時其步驟如下:
[0096]步驟I,首先準備繞線S1、S3,并將其分別穿過第一線嘴N1、第二線嘴N2。接著,將繞線S1、S3通過夾具M1、M2分別固定到第一電極E1、第三電極E3上。然后,第一線嘴NI朝著第八電極E8方向移動,第二線嘴N2朝著第六電極E6方向移動。
[0097]步驟2,如圖3-1所示,利用熱壓焊接夾具,將繞線SI的始端Sla與第一電極El連接,繞線S3的始端S3a與第三極電極E3連接。
[0098]步驟3,通過中柱c沿第一方向(從電極E8看向El的情況下,第一方向為順時針)的轉(zhuǎn)動,使繞線SI和繞線S3沿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逆時針進行繞制。
[0099]步驟4,當繞線S1、S3繞至規(guī)定圈數(shù)后,中柱c停止轉(zhuǎn)動,第一線嘴NI與第二線嘴N2隨之移動到第八電極E8和第六電極E6附近。
[0100]步驟5,如圖3-2所示,利用熱壓焊接夾具,將繞線SI的末端Slb連接到第八電極E8上,繞線S3的末端S3b連接到第六電極E6上。
[0101 ]步驟6,將繞線S2和S4,按照與步驟I相同的方式,完成繞線S2和S4的固定和定位。
[0102]步驟7,如圖3-3所示,利用熱壓焊接夾具,按照與步驟2相同的方式,完成繞線S2的始端S2a和S4的始端S4a與第二電極E2和第四電極E4的連接。
[0103]步驟8,按照與步驟3相同的方式,完成繞線S2和繞線S4沿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逆時針的繞制。
[0104]步驟9,按照與步驟4相同的方式,將對應(yīng)線嘴隨之移動到第七電極E7和第五電極E5的附近。
[0105]步驟10,如圖3-4所示,利用熱壓焊接夾具,按照與步驟5相同的方式,使繞線S2的末端S2b連接到第七電極E7上,繞線S4的末端S4b連接到第五電極E5上。
[0106]圖3-5為脈沖變壓器的示意圖。
[0107]實施例3
[0108]—種結(jié)合PCB布線形成的脈沖變壓器
[0109]在第一磁芯本體上,繞線SI始端Sla與末端Slb分別與第一電極El、第六電極E6連接,繞線S2始端S2a與末端S2b分別與第二電極E2、第五電極E5連接,繞線S3始端S3a與末端S3b分別與第三電極E3、第八電極E8連接,繞線S4始端S4a與末端S4b分別與第四電極E4、第七電極E7連接。
[0110]繞線SI和S2從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開始卷繞,并從中柱c的第二側(cè)面c2結(jié)束卷繞。繞線S3和S4,從中柱c的第二側(cè)面c2開始卷繞,并從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結(jié)束卷繞。
[0111]繞線SI和S2沿第二方向卷繞在中柱c上,繞線S3和S4沿第一方向卷繞在中柱c上,第一方向是順時針方向,第二方向為逆時針(從電極E8看向El的情況下)。
[0112]如圖4-6所示,本實施例對應(yīng)的PCB為雙層板,第一層為A層,第二層為B層,A層中,焊盤2與焊盤6電連接;B層中,焊盤3與焊盤7電連接。
[0113]可將脈沖變壓器的第一電極E1、第五電極E5作為輸入(輸出)端,第四電極E4、第八電極E8作為輸出(輸入)端。
[0114]圖4-7為本實施例3的脈沖變壓器的等效電路圖。
[0115]—種結(jié)合PCB布線形成的脈沖變壓器的制造方法
[0116]繞線S1、S2和繞線S3、S4可分為兩組分兩次雙層進行繞制,也可以分四次四層進行繞制。
[0117]兩組分兩次雙層繞制時其步驟如下:
[0118]步驟I,按照與實施例2步驟I相同的方式,完成繞線SI和S2的固定和定位。
[0119]步驟2,如圖4-1所示,利用熱壓焊接夾具,按照與實施例2步驟2相同的方式,將繞線SI的始端Sla與第一電極El連接,繞線S2的始端S2a與第二電極E2連接。
[0120]步驟3,按照與實施例2步驟3相同的方式,使繞線SI和繞線S2沿中柱c的第一側(cè)面Cl逆時針進行繞制。
[0121]步驟4,按照與實施例2步驟4相同的方式,使第一線嘴NI與第二線嘴N2隨之移動到第六電極E6和第五電極E5附近。
[0122]步驟5,如圖4-2所示,利用熱壓焊接夾具,按照與實施例2步驟5相同的方式,將繞線SI的末端Slb連接到第六電極E6上,繞線S2的末端S2b連接到第五電極E5上。
[0123]步驟6,將繞線S3和S4,按照與步驟I相同的方式,完成繞線S3和S4的固定和定位。
[0124]步驟7,如圖4-3所示,利用熱壓焊接夾具,按照與步驟2相同的方式,完成繞線S3的始端S3a和S4的始端S4a與第三電極E3和第四電極E4的連接。
[0125]步驟8,按照與步驟3相同的方式,完成繞線S3和繞線S4沿中柱c的第二側(cè)面c2順時針的繞制。
[0126]步驟9,按照與步驟4相同的方式,將對應(yīng)線嘴隨之移動到第八電極ES和第七電極E7的附近。
[0127]步驟10,如圖4-4所示,利用熱壓焊接夾具,按照與步驟5相同的方式,使繞線S3的末端S3b連接到第八極電極E8上,繞線S4的末端S4b連接到第七電極E7上。
[0128]圖4-5為脈沖變壓器的示意圖。
[0129]以上內(nèi)容是結(jié)合具體/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gòu)思的前提下,其還可以對這些已描述的實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變型,而這些替代或變型方式都應(yīng)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quán)項】
1.一種脈沖變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型芯本體,所述第一型芯本體具有若干個電極,若干繞線圍繞所述第一型芯本體而繞制,并與對應(yīng)的電極連接而形成多個繞組,所述多個繞組分別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相應(yīng)的布線連接,通過與PCB焊盤的結(jié)合,從而具有變壓器產(chǎn)品的特性;其中,多個繞組中的一部分繞組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連接而形成初級繞組,多個繞組中的另一部分繞組與對應(yīng)的PCB焊盤進行連接而形成次級繞組。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脈沖變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芯本體具有第一凸臺、第二凸臺和中柱,所述繞線纏繞在所述中柱上,所述若干個電極中的一部分電極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凸臺上,所述若干個電極中的另一部分電極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凸臺上,所述第一凸臺上的每個電極通過一根繞線與所述第二凸臺上的電極一一對應(yīng)地連接,所述繞線從所述第一凸臺上的電極引出后,從所述中柱的第一側(cè)面開始卷繞,再從所述中柱的與所述第一側(cè)面相對的第二側(cè)面結(jié)束卷繞,然后連接至所述第二凸臺上的電極。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脈沖變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臺上具有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三電極以及第四電極,第二凸臺上具有第五電極、第六電極、第七電極以及第八電極,其中,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八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七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三電極與所述第六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四電極與所述第五電極相對設(shè)置;其中所述繞線包括第一繞線、第二繞線、第三繞線和第四繞線,其中所述第一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七電極連接,所述第二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極、第八電極連接,所述第三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三電極、第五電極連接,所述第四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極、第六電極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八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所述第四電極、所述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或者,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八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所述第四電極、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4.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脈沖變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臺上具有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三電極以及第四電極,第二凸臺上具有第五電極、第六電極、第七電極以及第八電極,其中,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八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七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三電極與所述第六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四電極與所述第五電極相對設(shè)置;其中所述繞線包括第一繞線、第二繞線、第三繞線和第四繞線,其中所述第一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極、第八電極連接,所述第二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極、第七電極連接,所述第三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三電極、第六電極連接,所述第四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極、第五電極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七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所述第三電極、所述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或者,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七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所述第三電極、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5.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脈沖變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臺上具有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三電極以及第四電極,第二凸臺上具有第五電極、第六電極、第七電極以及第八電極,其中,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八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七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三電極與所述第六電極相對設(shè)置,所述第四電極與所述第五電極相對設(shè)置;其中所述繞線包括第一繞線、第二繞線、第三繞線和第四繞線,其中所述第一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極、第六電極連接,所述第二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極、第五電極連接,所述第三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三電極、第八電極連接,所述第四繞線的始端和末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極、第七電極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所述第四電極、所述第八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或者,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五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出端,所述第四電極、第八電極作為所述脈沖變壓器的輸入端。6.如權(quán)利要求3至5任一項所述的脈沖變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繞線、所述第二繞線、所述第三繞線和所述第四繞線在所述中柱上繞制成四層;或者,所述第一繞線和所述第三繞線為一組而所述第二繞線和所述第四繞線為另一組,兩組繞線在所述中柱上繞制成雙層;或者,所述第一繞線和所述第二繞線為一組而所述第三繞線和所述第四繞線為另一組,兩組繞線在所述中柱上繞制成雙層。7.如權(quán)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脈沖變壓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型芯本體,所述第二型芯本體的材料為導(dǎo)磁材料,所述第二型芯本體設(shè)置在第一型芯本體的安裝在PCB上的那一面的反面,與第一型芯本體配合而構(gòu)成閉合磁路。8.如權(quán)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脈沖變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芯本體包括主體部分和墊板部分,所述若干繞線繞制在所述主體部分上,所述主體部分通過所述墊板部分安裝到PCB上,所述墊板部分上具有與所述主體部分的電極一一對應(yīng)電連接的電極,所述墊板部分上的電極與PCB焊盤——對應(yīng)連接。
【文檔編號】H01F27/30GK205508551SQ201620077461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6日
【發(fā)明人】劉金南, 黃敬新, 陳苗
【申請人】深圳順絡(lu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