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路器滅弧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低壓電器領域,特別是一種斷路器滅弧機構。
【背景技術】
[0002]斷路器分斷電路時動觸頭和靜觸頭之間會產(chǎn)生電弧,該電弧會在斷路器內設置的引弧角、導磁片、隔弧壁等結構的作用下被引進滅弧室,從而完成滅弧過程。其中導磁片和隔弧壁可在斷路器底座內形成引導電弧的電弧氣流通道,使電弧可快速吸引至滅弧室內。但此種結構的不足之處在于,由于斷路器底座內空間較為狹小,若在底座內安裝的滅弧室相鄰區(qū)域加裝導磁片和隔弧壁不僅會使斷路器的結構變得復雜還增大了斷路器的裝配難度,從而降低了斷路器的裝配效率及穩(wěn)定性。同時,隔弧壁上的電弧氣流通道僅為一條,使隔弧壁的引弧能力不能夠充分的利用,從而影響了斷路器的滅弧能力。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滅弧能力強、滅弧機構簡單、裝配效率高的斷路器滅弧機構。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斷路器滅弧機構,包括滅弧室10和動觸頭8,所述的滅弧室10和動觸頭8均安裝在斷路器的底座2內,其中動觸頭8的一端與斷路器的操作機構驅動連接,動觸頭8的另一端可在斷路器合閘過程中隨動觸頭8擺動并與安裝在底座2內的靜觸頭9接觸形成電連接。滅弧室10的進弧側1100與動觸頭8對應設置,并且所述底座2內設有與滅弧室10的進弧側1100對應設置的至少兩條用于引導電弧進入滅弧室10的電弧氣流通槽230。
[0006]進一步,所述的滅弧室10包括安裝罩1200及安裝罩1200內并排安裝的至少兩片滅弧柵片1010,所述安裝罩1200的一側為開口結構且與斷路器的動觸頭8對應設置的進弧側1100,所述的靜觸頭9安裝在進弧側1100外部所對應的底座2的側壁上,并且動觸頭8端部的觸頭部801可從靜觸頭9擺動至進弧側1100的開口結構內部。
[0007]進一步,所述斷路器的底座2上設有至少三條并行排列且與滅弧室10的進弧側1100對應設置的弧形分隔壁231,相鄰的兩條弧形分隔壁231之間可形成用于引導電弧的電弧氣流通槽230,并且動觸頭8的端部安裝有懸于電弧氣流通槽230上方可與靜觸頭9形成電連接的觸頭部801。
[0008]進一步,所述的電弧氣流通槽230的一端延伸至進弧側1100前方,另一端延伸至底座2側壁上安裝的靜觸頭9前方,并且電弧氣流通槽230與進弧側1100對應的一端斜向上傾斜。
[0009]進一步,所述滅弧柵片1010對應進弧側1100的一端延伸出滅弧室10且端部設有缺口,每片滅弧柵片1010的缺口組成了對應動觸頭8設置的進弧空腔1011,并且在斷路器分閘時觸頭部801可置于進弧空腔1011內。
[0010]進一步,所述的底座2上設有四條曲率半徑相同且并行排列的弧形分隔壁231,四條弧形分隔壁231構成了三條電弧氣流通槽230,每條電弧氣流通槽230均與滅弧室10的進弧側1100對應設置。
[0011]進一步,所述的滅弧室10安裝在斷路器的底座2底部,滅弧室10的進弧側1100與動觸頭8的觸頭部801對應設置,所述的觸頭部801可在進弧側1100的端部內至底座2側壁安裝的靜觸頭9之間作弧形軌跡的擺動,并且底座2上設有與進弧側1100對應且形狀與觸頭部801擺動軌跡一致的至少兩條電弧氣流通槽230。
[0012]進一步,所述滅弧室10的安裝罩1200 —側為開口結構的進弧側1100另一側為閉合結構的排氣側1210,所述排氣側1210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用于排出電弧氣體的上端排氣孔1211和下端排氣孔1212,并且上端排氣孔1211的開口面積大于下端排氣孔1212的開口面積,所述底座2的側壁上開設有側壁排氣口 250,并且所述側壁排氣口 250與滅弧室10的排氣側1210上開設的上端排氣孔1211對應設置。
[0013]進一步,所述的底座2的一側安裝有雙金屬片4,底座2內設有與雙金屬片4的端部對應設置并可用于指示斷路器雙金屬片4參照位置的刻度指示部3。
[0014]進一步,所述雙金屬片4的端部與底座2側壁上用于固定底座2的底座鉚釘孔201對應設置,并且所述的刻度指示部3為開設在底座鉚釘孔201外側壁的柵格狀結構。
[0015]本實用新型的斷路器滅弧機構通過設置在底座內的多條電弧氣流通槽,不僅可節(jié)省裝配隔弧壁和導磁片等零部件,使滅弧機構結構簡單提高了斷路器裝配效率,同時改善了電弧的氣流通道,使電弧在多條電弧氣流通槽的引導下可快速引入進滅弧室,從而提高了斷路器滅弧能力。此外,動觸頭可伸入滅弧室內使電弧更容易被滅弧室吸走,進一步提尚了斷路器滅弧機構的滅弧能力。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側面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滅弧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1至3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斷路器滅弧機構【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斷路器滅弧機構不限于以下實施例的描述。
[002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斷路器滅弧機構的底座2內安裝有斷路器的操作機構,所述操作機構包括手柄6、鎖扣機構5、跳扣機構7及滅弧室10,所述的手柄6安裝在底座2頂部的側壁上并與安裝在底座2內部一端的跳扣機構7驅動連接,所述鎖扣機構5安裝在底座2內部另一端,鎖扣機構5 —側安裝有可與其驅動連接的雙金屬片4另一側可與跳扣機構7互鎖連接。斷路器合閘時,手柄6驅動跳扣機構7與鎖扣機構5之間互鎖形成互鎖搭扣面,同時跳扣機構7端部安裝的動觸頭8與底座2內安裝的靜觸頭9接觸形成電連接使斷路器合閘導通。斷路器過載保護時,雙金屬片4受熱彎曲推動鎖扣機構5使其與跳扣機構7之間的互鎖搭扣面錯位,從而驅動動觸頭8與靜觸頭9脫扣分離。所述的滅弧室10安裝在底座2的底部且滅弧室10的一側與動觸頭8對應設置。
[0021]具體地,本實用新型的斷路器滅弧機構,包括滅弧室10和動觸頭8,所述的滅弧室10和動觸頭8均安裝在斷路器的底座2內,其中動觸頭8的一端與斷路器的操作機構驅動連接,動觸頭8的另一端可在斷路器合閘過程中隨動觸頭8擺動并與安裝在底座2內的靜觸頭9接觸形成電連接。滅弧室10的進弧側1100與動觸頭8對應設置,并且動觸頭8的端部可置于滅弧室10內,所述底座2內設有與滅弧室10的進弧側1100對應設置的至少兩條用于引導電弧進入滅弧室10的電弧氣流通槽230。本實用新型的斷路器滅弧機構對斷路器滅弧室的結構進行了優(yōu)化改進設計,將斷路器滅弧室前移使動觸頭伸進滅弧室內,該結構的滅弧機構與常規(guī)產(chǎn)品相比,不僅可節(jié)省裝配隔弧壁和導磁片兩個零部件,而且提高了小型斷路器的短路電流分斷性能。此外,通過底座上設有的多條電弧氣流通槽可將電弧氣流在短時間內引向滅弧室內,有利于提高電弧的運動速度,減少了電弧在觸頭上的停滯時間,從而提高了斷路器滅弧機構的滅弧能力。
[0022]如圖1所示,所述的滅弧室10安裝在底座2的底部,滅弧室10的上方設有安裝在底座2內的操作機構,操作機構的動觸頭8與底座2側壁安裝的靜觸頭9對應設置可通過操作機構驅動動觸頭8擺動使其與靜觸頭9形成電連接從而將斷路器閉合,并且所述動觸頭8可置于滅弧室10 —側的進弧側1100的內部,所述的進弧側1100與底座2上設置的電弧氣流通槽230相對應。特別地,所述的電弧氣流通槽230可由多條并行排列的弧形分隔壁231構成,如圖2所示圖1局部結構的放大示意圖,斷路器的底座2上設有至少三條并行排列且與滅弧室10的進弧側1100對應設置的弧形分隔壁231,相鄰的兩條弧形分隔壁231之間可形成用于引導電弧的電弧氣流通槽230,并且動觸頭8的端部安裝有懸于電弧氣流通槽230上方可與靜觸頭9形成電連接的觸頭部801。電弧氣流通槽由設置在底座上并行設置的多條弧形分隔壁組成,使得電弧氣流通槽結構簡單且無需另設導磁片和隔弧壁等零部件,提高了斷路器滅弧機構的裝配效率。同時,動觸頭的觸頭部設置在電弧氣流通槽上方使動觸頭與靜觸頭分離時產(chǎn)生的電弧可快速地被引導至滅弧室內,提高斷路器滅弧機構的滅弧能力。此外,所述的電弧氣流通槽230的一端延伸至進弧側1100前方,另一端延伸至底座2側壁上安裝的靜觸頭9前方,并且電弧氣流通槽230與進弧側1100對應的一端斜向上傾斜。電弧氣流通槽端部向上傾斜有利于使電弧向滅弧室的上方移動,防止滅弧室下方燒毀嚴重從而降低了滅弧室的使用壽命。
[0023]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側面局部結構示意圖,所述的動觸頭8包括觸頭支持802,所述的觸頭支持802 —端固定安裝有與靜觸頭9對應設置的觸頭部801另一端可與斷路器的操作機構驅動連接,底座2的一側還設有可用于安裝接線座的接線座安裝槽240,所述滅弧室10內安裝有至少兩片滅弧柵片1010,所述的滅弧柵片1010可沿滅弧室10的進弧側1100向外側延伸并將觸頭部801的兩側進行包圍,從而使觸頭部801在擺動時可置于滅弧室10的進弧側1100內進一步提高了斷路器滅弧機構的滅弧能力。所述的進弧側1100與底座2上的電弧氣流通槽230對應設置,具體地,電弧氣流通槽230的其中一個具體實施例方案可如下所述,所述的底座2上設有四條曲率半徑相同且并行排列的弧形分隔壁231,四條弧形分隔壁231構成了三條電弧氣流通槽230,每條電弧氣流通槽230均與滅弧室10的進弧側1100對應設置。本實用新型電弧氣流通槽的具體實施例,曲率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