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51610閱讀:970來源:國知局
一種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電壓配電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35KV以下的交流配電裝置中,越來越多采用絕緣絕緣管型母線來傳輸電力。絕緣絕緣管型母線代替?zhèn)鹘y(tǒng)的矩形母線是未來發(fā)展的趨勢。然而管型絕緣母線與其他設備(例如,主變低壓套管端部、開關柜銅排、刀閘端板、電抗端板、穿墻套管端板等端板)如何連接,卻成為所有絕緣管型母線廠家頭疼的問題,這是因為絕緣管型母線是空心的圓導體,而連接的設備端板都是平板型,要從圓形過渡到平板型,制作的連接件如何保來證連接處的強度滿足要求,如何保證連接件通過正常額定電流時的溫升不高于導體本身,如何避免或減少尖端放電,如何保證連接件能滿足動熱穩(wěn)定電流等等一系列問題。

現(xiàn)有的絕緣絕緣管型母線的連接件中,有以下兩種連接方式:

一種方式是采用焊接方式。這種連接方式在短期內(nèi)使用可以滿足正常通過額定電流及溫升要求,但它沒有柔韌性,在制作上很難做到美觀,也不能滿足建筑物沉降、以及短路時產(chǎn)生的電動力的要求,這樣便給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帶來隱患。

另一種連接方式是采用圓筒形套管套在絕緣管型母線上。圓筒形套管與母線的連接是采用抱箍式間接固定,圓筒形套管與絕緣管型母線固定的強度依賴于抱箍的強度,而抱箍與母線是兩種材質(zhì),它們的熱脹冷縮系數(shù)不同,長期運行容易出現(xiàn)連接件與母線之間松動,造成接觸不良設備端部發(fā)熱。

所以,如何解決連接絕緣管型母線和設備端板時的電力安全隱患和連接不穩(wěn)固的問題成為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

所述的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包括帶外絲螺紋口的絕緣管型母線的圓管形端口,外絲螺紋口的長度為50mm-200mm。

所述的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所述與絕緣管型母線端口配合的終端連接裝置通過磨具澆筑或機械加工而成,具有內(nèi)螺紋、半邊或兩邊開口、內(nèi)螺紋的長度為50mm~200mm之間。

所述的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終端連接裝置一端為內(nèi)螺紋與絕緣管型母線連接,另一端為矩形連接平板,通過軟來接與設備相連,矩形連接平板為單片或雙片,兩端都通過螺栓按規(guī)定力矩固定。

所述的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所述絕緣管型母線端頭封堵工藝由帶螺紋的塑料件或非導磁的金屬制品,通過螺紋連接并固定。

有益效果: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絕緣管型母線與設備端板連接不能滿足安全要求和連接不穩(wěn)固的問題,可以實現(xiàn)很難與設備連接的管狀轉(zhuǎn)換成連接方便的常規(guī)矩形連接平板。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的主視圖。

圖2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的俯視圖。

圖3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的左視圖。

圖4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與配套的絕緣管型母線的主視圖圖。

圖5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與配套的絕緣管型母線的俯視圖。

圖6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與配套的絕緣管型母線的左視圖。

元件標號說明

1絕緣管型母線 2終端連接裝置 3封端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nèi)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yōu)點及功效。

絕緣管型母線1的終端連接裝置2,包括帶外絲螺紋口的絕緣管型母線1的圓管形端口,外絲螺紋口的長度為50mm-200mm。

與絕緣管型母線1端口配合的圓管形端口具有內(nèi)螺紋、半邊或兩邊開口,內(nèi)螺紋的長度為50mm-200mm之間。

終端連接裝置2一端為內(nèi)螺紋與絕緣管型母線連接,另一端為矩形連接平板,矩形連接平板為單片或雙片,兩端都通過螺栓按規(guī)定力矩固定。

絕緣管型母線1的終端連接裝置的端頭封堵由帶螺紋的塑料件或非導磁的金屬制品通過螺紋連接并固定。

須知,本一種絕緣管型母線的終端連接裝置的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nèi)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zhì)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diào)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chǎn)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nèi)。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