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硬盤減震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保護硬盤避免受到外界沖擊時損壞的一種減震裝置,特別是指應用于車載存儲與備份產品中的硬盤減震裝置。
背景技術:
存儲與備份產品致力于存儲數(shù)據(jù)、保護數(shù)據(jù)安全,隨著其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在車載環(huán)境下應用的情況越來越多。硬盤作為存儲與備份產品數(shù)據(jù)存儲的媒介,其配合產品數(shù)據(jù)分散排列設計,提升數(shù)據(jù)安全。在車載應用環(huán)境中,行車狀態(tài)下(特別是在惡劣的路況條件下)硬盤振動很大,很容易損壞,導致數(shù)據(jù)丟失和損壞,給用戶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如何進行車載存儲與備份產品的硬盤減震成為存儲與備份產品在車載環(huán)境中應用的迫切需求。現(xiàn)有的車載硬盤的減震結構設計復雜,體積較大,安裝于拆卸硬盤步驟復雜,沒有充分考慮硬盤的散熱。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通過一種減震墊和彈簧雙重減震且方便拆卸與安裝硬盤的裝置實現(xiàn)車載存儲與備份產品中硬盤的減震,滿足車載環(huán)境下硬盤的減震需求。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硬盤減震裝置,包括下支架、上支架、減震墊、彈簧。上述組成部分的連接關系為彈簧安裝在減震墊上下兩個面的盲孔中;減震墊放置到下支架內;硬盤安裝在減震墊的前后通孔中;上支架放置到減震墊上面,且保證將上支架兩側壁的蹬踏彎均在下支架的兩個側壁內;通過螺釘將上下支架固定在一起;通過螺釘將硬盤固定在下支架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裝置組成部件較少,結構簡單,大大簡化了硬盤的更換步驟;減震墊的通風孔及上下支架的通孔保證了硬盤的散熱;可調節(jié)的減震墊厚度及彈簧強度系數(shù)、使用數(shù)量大大擴展了該減震裝置的使用減震范圍;上下支架對減震墊的作用力,使硬盤本身在一種加壓狀態(tài)下,相對減小了硬盤的震動幅度,大大提高了硬盤在惡劣環(huán)境下的抗沖擊能力,解決了車載存儲與備份產品中的硬盤減震問題。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減震裝置的外部結構正面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減震裝置的結構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結構正面立體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減震墊與彈簧裝配的示意圖;其中,I-減震墊、2-下支架、3-上支架、4-硬盤、5-彈簧、6-盲孔、7_第一圓形通孔、8-第二圓形通孔、9-第一長方形通孔、10-第一長圓形通孔、11-第二長圓形通孔、12-第三長圓形通孔、13-第二長方形通孔、14-第一折彎壁、15-圓形螺紋孔、16-第三長方形通孔、17-蹬踏彎、18-第二折彎壁、19-第一螺釘、20-第二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一種磁盤減震結構,其組成如圖I至圖8所示,包括I-減震墊、2-下支架、3-上支架、5-彈簧。其中,減震墊I包括多個盲孔6、多個第一圓形通孔7 (散熱通風孔) 、多個第二圓形通孔8、一個第一長方形通孔9、多個第一長圓形通孔10 ;下支架2包括多個第二長圓形通孔11、四個第三圓形通孔12、三個第二長方形通孔13、第一折彎壁14 ;上支架3包括四個圓形螺紋孔15、三個第三長方形通孔16、兩個蹬踏彎17、第二折
彎壁18。上述組成部分之間的連接關系為彈簧5固定在減震墊I的盲孔6中,如圖4所示。減震墊I固定在下支架2和上支架3中。安裝時,先將減震墊I沿下支架2內壁推至第一折彎壁13,將上支架3貼合減震墊I的上壁和側壁(且保證上支架3的兩側蹬踏彎17外側壁貼合下支架2的內側壁)從減震墊I的正面向后推,直至上支架3的第二折彎壁18的內壁與減震墊I貼合。硬盤4固定在減震墊I的第一長方形通孔9內;安裝時,將硬盤4放置在減震墊I的第一長方形通孔9內,將其從減震墊I的后面向前推,直至其與上支架3的第二折彎壁18貼合。如圖I-圖3所示,給上支架3 —個向下的作用力,使下支架2的第三圓形通孔12與上支架3的圓形螺紋孔15中心對稱,通過第一螺釘19將第三圓形通孔12與圓形螺紋孔15固定在一起;然后用第二螺釘20穿過下支架的第二長圓形通孔11、減震墊I的第二圓形通孔8,將硬盤4固定在下支架2上。其中,所述的減震墊I優(yōu)選的材料為硅膠。本實用新型通過上下支架對減震墊的作用力,使硬盤本身在一種加壓狀態(tài)下,相對減小硬盤在劇烈震動環(huán)境中的震動幅度。同時,依據(jù)不同的抗震需求,減震墊I的厚度可增加或減小,減震墊I中的彈簧5可依據(jù)需求進行強度系數(shù)的調整,以滿足不同震動環(huán)境中隊硬盤的保護需求。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該技術的人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理解想到的變換和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包含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 一種硬盤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架(2)、上支架(3)、減震墊(I)、彈簧(5); 其中,減震墊(I)包括多個盲孔(6)、多個第一圓形通孔(7)、多個第二圓形通孔(8)、一個第一長方形通孔(9)、多個第一長圓形通孔(10); 下支架(2)包括多個第二長圓形通孔(11)、四個第三圓形通孔(12)、三個第二長方形通孔(13)、第一折彎壁(14); 上支架(3)包括四個圓形螺紋孔(15)、三個第三長方形通孔(16)、兩個蹬踏彎(17)、第二折彎壁(18); 上述組成部分之間的連接關系為 彈簧(5)固定在減震墊(I)的盲孔(6)中; 減震墊(I)固定在下支架(2)和上支架(3)中;安裝時,先將減震墊(I)沿下支架(2)內壁推至第一折彎壁(13),將上支架(3)貼合減震墊(I)的上壁和側壁,且保證上支架(3)的兩側蹬踏彎(17)外側壁貼合下支架(2)的內側壁從減震墊(I)的正面向后推,直至上支架(3)的第二折彎壁(18)的內壁與減震墊(I)貼合; 硬盤(4)固定在減震墊(I)的第一長方形通孔(9)內;安裝時,將硬盤(4)放置在減震墊(I)的第一長方形通孔(9)內,將其從減震墊(I)的后面向前推,直至其與上支架(3)的第二折彎壁(18)貼合; 給上支架(3) —個向下的作用力,使下支架2的第三圓形通孔(12)與上支架(3)的圓形螺紋孔(15)中心對稱,通過第一螺釘(19)將第三圓形通孔(12)與圓形螺紋孔(15)固定在一起;然后用第二螺釘20穿過下支架的第二長圓形通孔(11)、減震墊(I)的第二圓形通孔(8),將硬盤(4)固定在下支架(2)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保護硬盤避免受到外界沖擊時損壞的一種減震裝置,特別是指應用于車載存儲與備份產品中的硬盤減震裝置。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裝置組成部件較少,結構簡單,大大簡化了硬盤的更換步驟;減震墊的通風孔及上下支架的通孔保證了硬盤的散熱;可調節(jié)的減震墊厚度及彈簧強度系數(shù)、使用數(shù)量大大擴展了該減震裝置的使用減震范圍;上下支架對減震墊的作用力,使硬盤本身在一種加壓狀態(tài)下,相對減小了硬盤的震動幅度,大大提高了硬盤在惡劣環(huán)境下的抗沖擊能力,解決了車載存儲與備份產品中的硬盤減震問題。所述一種硬盤減震裝置,包括下支架、上支架、減震墊、彈簧。
文檔編號G11B33/08GK202473252SQ20122010697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21日
發(fā)明者盧素然, 耿成山 申請人:北京同有飛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