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光盤及其制造方法,尤其關于一種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光盤可以儲存多種格式的資料,是新一代光儲存市場中最便利的儲存媒介,可應用的范圍相當?shù)膹V泛,諸如當作圖書館藏、資料備份、電子出版、影像資料儲存、個人醫(yī)療紀錄管理等應用。
請參考圖1A,其為習知光盤1的俯視圖。習知的光盤1如圖1A所示,呈環(huán)狀,區(qū)分為內側的支持部11及外側的記錄部12。習知光盤1的詳細結構,如圖1B所示,包含一環(huán)形基板13、一涂布層14以及一補償片15。而涂布層14包含記錄層141、反射層142及保護層143,各層依次層疊至環(huán)形基板13上以形成記錄部12。補償片15則與環(huán)形基板13貼合以包覆涂布層14即為成品光盤1。
為了減少工序、降低生產(chǎn)成本,另一種形式的習知光盤2,如圖2所示。光盤2與光盤1的主要差別在于光盤2缺少補償片,且由于光盤2缺少補償片,因此增加環(huán)形基板21的支持部11的厚度,使光盤的驅動裝置可以有效夾持光盤2。舉例而言,光盤2的支持部11的厚度約為1.2mm,記錄部的厚度約為0.6mm。
又一種形式的習知光盤3是改良自光盤2,其差別在于環(huán)形基板33中突出的支持部11外緣具有數(shù)個缺口31,如圖3A所示。另一差別在于環(huán)形基板33中突出的支持部11外緣向外延伸一斜面32,如圖3B所示。上述兩項特征使得環(huán)形基板33容易制造且具有較佳的機械特性。
無可避免地,光盤在驅動裝置內旋轉時,會因驅動裝置的主軸轉動、讀(寫)頭機構振動及驅動裝置內的空氣出現(xiàn)紊流等因素而產(chǎn)生振動。當光盤與上述各項振動因子發(fā)生共振時,或是在高倍速讀寫時,驅動裝置主軸的轉速大幅提升,所產(chǎn)生的振動將更為劇烈。光盤1因具有補償片15,有效增加光盤1的剛性,可防止光盤在讀寫時因振動而變形。相對地,由于補償片15具有剛性,若補償片15的平面性質不佳時,反而會造成光盤的翹曲而影響光盤的讀寫性質,甚至成為不合格品。光盤2、3由于記錄部12的厚度僅有約0.6mm,因此容易因振動而無法相容于高倍速讀寫的場合。
綜上所述,如何改善光盤在各種倍速下讀寫時的振動問題,以提升剛性不足的光盤的相容性并易于生產(chǎn)便是目前亟需努力的目標。
發(fā)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及其制造方法,其可改變及降低光盤的振動狀態(tài),以解決所有讀寫倍速下所產(chǎn)生的振動問題,有效提升記錄部剛性不足的光盤的相容性。同時,相較于包含補償片的光盤,本發(fā)明的光盤易于生產(chǎn)而能有效降低生產(chǎn)成本。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包含一環(huán)形基板、一涂布層以及一阻尼層。該環(huán)形基板具有一內側支持部以及一外側記錄部,且該環(huán)形基板對應于該記錄部具有一記錄表面。該涂布層形成于該記錄表面上,用以記錄資料。該阻尼層貼合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涂布層側,以延長該光盤對振動的反應時間。
本發(fā)明亦揭露一種制造上述光盤的制造方法,其步驟包含制造該環(huán)形基板;形成該涂布層于該記錄表面上;以及貼合該阻尼層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涂布層側。
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及其制造方法,其可有效改變及降低光盤的振動狀態(tài),解決了所有讀寫倍速下所產(chǎn)生的振動問題,有效提升記錄部剛性不足的光盤的相容性。此外,阻尼層貼合于環(huán)形基板時不會因為阻尼層的平面性質不佳而造成環(huán)形基板的翹曲,因此光盤易于生產(chǎn),能有效提高合格率而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圖1A為一示意圖,顯示一習知的光盤的俯視圖。
圖1B為一示意圖,顯示一習知的光盤的構造。
圖2為一示意圖,顯示另一習知的光盤的構造。
圖3A為一示意圖,顯示又一習知的光盤的俯視圖。
圖3B為一示意圖,顯示又一習知的光盤的構造。
圖4為一示意圖,顯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構造。
圖5為本發(fā)明的光盤的制造流程。
圖6A顯示驅動裝置的激光讀取頭在讀取習知光盤時的軸向聚焦動作量。
圖6B顯示驅動裝置的激光讀取頭在讀取本發(fā)明光盤時的軸向聚焦動作量。
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及其制造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請參照圖4,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4包含一環(huán)形基板43、一涂布層44以及一阻尼層45。環(huán)形基板43具有一內側的支持部41以及一外側的記錄部42,且環(huán)形基板43對應于記錄部42具有一記錄表面431。涂布層44形成于記錄表面431上,用以記錄資料。阻尼層45貼合于環(huán)形基板43的涂布層44側,以延長光盤4對振動的反應時間。亦即以軟質的阻尼層45來增加光盤4的阻尼系數(shù),以增加光盤抵抗改變(即振動)的能力。
圖4所示的光盤4僅局部貼附阻尼層45,較佳的貼附范圍為阻尼層45的直徑大于等于三分之一的光盤4的直徑,且小于等于光盤4的直徑。以直徑為120mm的光盤為例,阻尼層的直徑則介于40mm至120mm之間。因此本發(fā)明的技術特征可適用于各種尺寸的光盤,例如直徑尺寸介于110mm至130mm,或介于70mm至90mm的光盤。
圖4所示的光盤4,其環(huán)形基板43的支持部41的厚度大于記錄部42的厚度。例如,環(huán)形基板43的記錄部42厚度介于0.55mm至0.65mm,環(huán)形基板43的支持部41厚度則介于0.66mm至1.6mm。同樣地,環(huán)形基板43亦可如圖3所示的環(huán)形基板33,在其突出于記錄表面431的支持部41外緣具有數(shù)個缺口,及/或向外延伸出一斜面。
涂布層44則包含至少一記錄層441、一反射層442以及一保護層443。記錄層441位于記錄表面431之上;反射層442位于記錄層441之上;保護層443則位于反射層442之上。其中,反射層442是由金屬所組成,記錄層441為有機染料或無機染料。
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更改涂布層的組成以改變光盤的用途。例如,涂布層44可包含一第一介電層、一記錄層、一第二介電層、一隔絕層、一反射層以及一保護層,并依次層疊于記錄表面431之上。其中,該第一介電層以及該第二介電層是由低介電材料所組成;該記錄層是由合金所組成;該隔絕層是由金屬或非金屬所組成;以及該反射層是由金屬所組成。
請參照圖5,說明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制造上述光盤4的制造方法。首先,制造一環(huán)形基板43(S51);接著,形成一涂布層44于記錄表面431上(S52);最后,貼合一阻尼層45于環(huán)形基板43的涂布層44側。
圖6A顯示驅動裝置的激光讀取頭在讀取習知光盤時的軸向聚焦動作量。
圖6B顯示驅動裝置的激光讀取頭在讀取本發(fā)明光盤時的軸向聚焦動作量。激光讀取頭為了將激光聚焦于光盤的涂布層,因而隨著光盤的振動而上下運動,因此激光讀取頭的軸向聚焦動作量可顯示出光盤的振動情形。在圖6A及圖6B中,橫坐標為光盤半徑,單位是mm,縱坐標為激光讀取頭的軸向聚焦動作量,單位是μm,可以看出,本發(fā)明的光盤半徑無論多大,在讀取本發(fā)明光盤時的激光讀取頭軸向聚焦動作量皆小于位于習知光盤相對應半徑位置的軸向聚焦動作量,顯示本發(fā)明光盤中的阻尼層可有效改變及降低光盤在讀寫時的振動。
需注意的是,以上是以貼附一阻尼層于不含補償片的習知光盤作說明。然而,已貼附補償片的光盤,若其剛性仍嫌不足時,亦可于補償片上貼附一阻尼層以改變及降低光盤的振動狀態(tài)。而在制造此類光盤時,則必須在貼合阻尼層之前先貼合補償片。
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及其制造方法,在貼附一阻尼層的后,可有效改變及降低光盤的振動狀態(tài),解決了所有讀寫倍速下所產(chǎn)生的振動問題,使記錄部剛性不足的光盤的相容性能夠有效提升,而可于各種倍速下進行讀寫。此外,由于阻尼層為一軟性材質,因此其貼合于環(huán)形基板時不會因為阻尼層的平面性質不佳而造成環(huán)形基板的翹曲,使光盤易于生產(chǎn),有效提高合格率而降低生產(chǎn)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實施例,而非為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任何熟悉該項技術者均可依據(jù)上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等效的修改,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例如,單面雙層或多層記錄層的光盤需有各自的反射層及保護層于每一記錄層上,因此本發(fā)明光盤的涂布層可能包含多層反射層及保護層。故任何對本發(fā)明進行的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中。
元件符號說明1、2、3 光盤11 支持部12 記錄部13、21、33 環(huán)形基板14 涂布層141 記錄層142 反射層143 保護層15 補償片31 缺口32 斜面4光盤41 支持部42 記錄部
43 環(huán)形基板431 記錄表面44 涂布層441 記錄層442 反射層443 保護層45 阻尼層S51~S53本發(fā)明光盤的制造步驟。
權利要求
1.一種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環(huán)形基板,具有一內側支持部以及一外側記錄部,且該環(huán)形基板對應于該記錄部具有一記錄表面;一涂布層,形成于該記錄表面上,用以記錄資料;以及一阻尼層,貼合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涂布層側,以延長該光盤對振動的反應時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該阻尼層的直徑大于等于三分之一的該光盤的直徑,且小于等于該光盤的直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支持部的厚度大于該記錄部的厚度。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支持部的厚度介于0.66mm至1.6mm。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記錄部的厚度介于0.55mm至0.65mm。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形基板中突出于該記錄表面的該支持部外緣具有數(shù)個缺口。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形基板中突出于該記錄表面的該支持部外緣向外延伸出一斜面。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該光盤直徑介于110mm至130mm,或介于70mm至90mm。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補償片,貼合于該涂布層與該阻尼層之間,使該支持部與該記錄部的厚度相同。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該涂布層包含至少一記錄層,位于該記錄表面之上;至少一反射層,位于每一該記錄層之上;以及至少一保護層,位于每一該反射層之上。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該反射層是由金屬所組成,該記錄層為有機染料或無機染料。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該涂布層包含一第一介電層,位于該記錄表面之上;一記錄層,位于該第一介電層之上;一第二介電層,位于該記錄層之上;一隔絕層,位于該第二介電層之上;一反射層,位于該散熱層之上;以及一保護層,位于該反射層之上。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其特征在于該第一介電層以及該第二介電層是由低介電材料所組成;該記錄層是由合金所組成。該隔絕層是由金屬或非金屬所組成;以及該反射層是由金屬所組成;
14.一種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制造一環(huán)形基板,具有一內側支持部以及一外側記錄部,且該環(huán)形基板對應于該記錄部具有一記錄表面;形成一涂布層于該記錄表面上,用以記錄資料;以及貼合一阻尼層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涂布層側,以延長該光盤對振動的反應時間。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阻尼層的直徑大于等于三分之一的該光盤的直徑,且小于等于該光盤的直徑。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支持部的厚度大于該記錄部的厚度。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支持部的厚度介于0.66mm至1.6mm。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記錄部的厚度介于0.55mm至0.65mm。
19.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形基板中突出于該記錄表面的該支持部外緣具有數(shù)個缺口。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形基板中突出于該記錄表面的該支持部外緣向外延伸出一斜面。
21.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光盤的直徑介于110mm至130mm,或介于70mm至90mm。
22.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更包含在貼合該阻尼層之前,先貼合一補償片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涂布層側,使該支持部與該記錄部的厚度相同。
23.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涂布層包含至少一記錄層,位于該記錄表面之上;至少一反射層,位于每一該記錄層之上;以及至少一保護層,位于每一該反射層之上。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反射層是由金屬所組成,該記錄層為有機染料或無機染料。
2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涂布層包含一第一介電層,位于該記錄表面之上;一記錄層,位于該第一介電層之上;一第二介電層,位于該記錄層之上;一隔絕層,位于該第二介電層之上;一反射層,位于該散熱層之上;以及一保護層,位于該反射層之上。
26.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介電層以及該第二介電層是由低介電材料所組成;該記錄層是由合金所組成;該隔絕層是由金屬或非金屬所組成;以及該反射層是由金屬所組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及其制造方法,該抑制讀寫時振動的光盤,包含一環(huán)形基板、一涂布層以及一阻尼層。該環(huán)形基板具有一內側支持部以及一外側記錄部,且該環(huán)形基板對應于該記錄部具有一記錄表面。該涂布層形成于該記錄表面上,用以記錄資料。該阻尼層貼合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涂布層側,以延長該光盤對振動的反應時間。本發(fā)明亦揭露一種制造上述光盤的制造方法,其步驟包含制造該環(huán)形基板;形成該涂布層于該記錄表面上;以及貼合該阻尼層于該環(huán)形基板的該涂布層側。本發(fā)明可降低光盤的振動狀態(tài),提升記錄部剛性不足的光盤的相容性。同時,本發(fā)明的光盤易于生產(chǎn)而能有效降低生產(chǎn)成本。
文檔編號G11B7/252GK1967683SQ20051012508
公開日2007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1月17日
發(fā)明者楊庭瑋, 巫勝智 申請人:巨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巨擘美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