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驅(qū)的光學頭基座傳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驅(qū)的光學頭基座傳動裝置,尤其是指一種利用上、下兩齒條的設計,以改變預壓力量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所施力位置的光驅(qū)的光學頭基座傳動裝置。
在實際的應用上,光驅(qū)的讀寫速度受到相關零組件特性的影響,如主軸馬達轉(zhuǎn)速、譯碼芯片組頻寬、光學頭特性及光學頭基座傳動速度等;因此,要有效的提高光驅(qū)的讀寫速度,須先提高相關零件的性能。
在光驅(qū)動作中,光學頭基座傳動機的功能是先將光學頭傳動至所欲讀取數(shù)據(jù)所在的大略軌道位置(seek)后,再由光學頭物鏡(objective lens)執(zhí)行微調(diào)動作(fine search)來讀取光盤片上的數(shù)據(jù);因此,光學頭基座傳動機構如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完成光學頭的傳動,則可有效降低光驅(qū)讀取數(shù)據(jù)所需的時間;另一方面,除了播放影片之外,在大多數(shù)的應用上,光驅(qū)均是處于隨機讀取的操作模式,因此傳動機構設計的良窳直接影響到光驅(qū)讀取數(shù)據(jù)的速度及其依賴性。
在光驅(qū)的設計上,欲執(zhí)行跨長軌距的數(shù)據(jù)讀取時,光學頭是由光學頭基座傳動機構(sled mechanism)來帶動,其設計一般多采用以下兩種方式
一、使用直流馬達(DC Motor)經(jīng)由齒輪與齒條的(rack and pinion)動力傳送來帶動;二、使用直流馬達或頻進馬達(stepping motor)經(jīng)由導螺桿與齒條的(lend screw and rack)動力傳送來帶動。
本發(fā)明人針對導螺桿與齒條的傳動型式提出一種新型設計,借由改變齒條與導螺桿的預壓方式,增加傳動機構的平順度及可靠性。
如
圖1所示,它是一種公知的光學頭基座傳動機構1a,包括一導螺桿10a、一齒條11a及一彈片12a;其中,該導螺桿10a由一馬達13a帶動而可以旋轉(zhuǎn),并設有一支撐架14a以頂持該導螺桿10a的兩端,另,該齒條11a是由一本體15a及一彈性部16a所組成,該彈性部16a上設有齒狀物17a,而該本體15a則借由一螺絲18a與上述彈片12a的一端相鎖設,以使彈片12a的另一端可對該彈性部16a施以彈力,迫壓該彈性部16a的齒狀物17a與導螺桿10a的螺旋溝槽19a相嚙合。
因此,可令該齒條11a的本體15a與光學頭基座(圖略)相連結,以借由馬達13a的帶動(正轉(zhuǎn)向逆轉(zhuǎn)),而使光學頭(圖略)可沿導螺桿10a的軸向作水平的往返移動。
如圖2所示,上述的光學頭基座傳動機構1a,它是借由彈片12a提供齒條11a的彈性部16a具有足夠的預壓力量(pre-load force),使該齒條11a的齒狀物17a能與導螺桿10a的傳動溝槽19a相嚙合。
但是,由于此預壓力量的作用力F,是使導螺桿12a頂持于支撐架14a的兩端處需分別承受反作用力A、B,故該導螺桿12a被馬達13a帶動旋轉(zhuǎn)時,必須先克服其兩端承受反作用力A、B所衍生的摩擦力,此乃損及該光學頭基座傳動機構1a在運轉(zhuǎn)時的平順度及可靠性,并影響光驅(qū)讀取數(shù)據(jù)的速度。
于是,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光學頭基座傳動機構,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具有不便與缺點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在于它包括有一導螺桿,它的上、下兩側設置有齒條;一彈性組件;它與齒條的一端相連接;兩相對的齒條,其一端固設于光學頭基座上,另一端經(jīng)彈性組件連結該兩齒條,該兩齒條夾持導螺桿而嚙合。
該兩齒條分別位于導螺桿的上、下兩側處,且該兩齒條的一端是固設于光學頭基座上,而另一端則借由上述的彈性組件的連結,以使該兩齒條可夾持于導螺桿上,并與導螺桿的螺旋溝槽而嚙合,如此,即可改變預壓力量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均施力于兩齒條上,以達到上述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于它可使導螺桿兩端負載的力量減輕,以降低該導螺桿在旋轉(zhuǎn)時所必須克服的摩擦力,并增加傳動裝置平順度和可靠性。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該彈性組件2可為一拉伸彈簧,其兩端分別設有一鉤狀部20。
該兩相對的齒條3分別位于導螺桿1的上、下兩側處,且兩齒條3的一端分別設有一本體30,另一端則借由本體30連接一彈性部31,而本體30固設于光學頭基座4(如圖6所示)上。
該兩齒條3的彈性部31上分別設有一鉤設部32,兩鉤設部32可分別供彈性組件2兩端的鉤狀部20鉤合而連結,且該兩齒條3的鉤設部32呈對應的狀態(tài),另,該兩齒條3的彈性部31上又設有一個或多個齒狀物33,那些齒狀物33可與導螺桿1的螺旋溝槽10相嚙合,而令兩齒條3可將導螺桿1予以夾持;借此,即可組成本實用新型的光驅(qū)的光學頭基座傳動裝置。
如圖5所示,由于彈性組件2提供足夠的預壓力量使導螺桿1被上、下兩齒條3所夾持,故此預壓力量的作用力F1及反作用力F2均施力于兩齒條3上,如此,該導螺桿1可減輕其兩端負載的力量,以降低該導螺桿1被馬達11帶動旋轉(zhuǎn)時所必須克服的摩擦力,增加該傳動裝置的平順度及可靠性,并避免影響光驅(qū)讀取數(shù)據(jù)的速度,進而達到快速傳動光學頭基座4(如圖6所示)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光驅(qū)的光學基座傳動裝置是利用上、下兩齒條3的設計,使預壓力量的作用力F1與反作用力F2的位置可改變至上、下兩齒條3上,故導螺桿1的兩端不需負擔齒條3預壓力量的反作用力,并可確保馬達11動力確實的傳遞,同時降低導螺桿1兩端支撐的負荷,以改善公知技術的缺點。
但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舉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構的變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保護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光驅(qū)的光學基座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導螺桿,其上、下兩側放置有齒條;一彈性組件,其一端與齒條的一端相連接;兩相對的齒條,其一端固設于光學頭基座上,另一端經(jīng)彈性組件連結該齒條,該兩齒條夾持導螺桿而嚙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qū)的光學基座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螺桿,它為設有螺旋溝槽的桿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qū)的光學基座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螺桿,它由馬達帶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驅(qū)的光學基座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馬達,它為直流馬達或步進馬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qū)的光學基座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組件,它為拉伸彈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qū)的光學基座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齒條,它分別位于導螺桿的上、下兩側處。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qū)的光學基座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齒條,其另一端是分別設有齒狀物,由該等齒狀物與導螺桿相嚙合。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qū)的光學基座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一支撐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驅(qū)的光學頭基座傳動裝置,它包括一導螺桿、一彈性組件及兩相對的齒條;該兩齒條分別位于導螺桿的上、下兩側處,且該兩齒條的一端固設于光學頭基座上,而另一端則借由上述的彈性組件的連結,以使該兩齒條可夾持于導螺桿上,并與導螺桿的螺旋溝槽而嚙合,如此,即可使導螺桿兩端負載的力量減輕,以降低該導螺桿于旋轉(zhuǎn)時所必須克服的摩擦力,并增加傳動裝置的平順度及可靠性,以達到快速傳動光學頭基座的目的。
文檔編號G11B19/26GK2496106SQ0123330
公開日2002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8月13日
發(fā)明者廖正堯 申請人:建興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