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手表形智能終端機。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由顯示器及收納所述顯示器的腕帶構成,使用時,呈現(xiàn)像以往的智能終端機一樣的能夠顯示大量信息、觀看電影或DMB的寬顯示器,保管時,能夠?qū)@示器納入腕帶而能夠戴在手腕上,便于使用及攜帶。并且,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可根據(jù)使用者的便利、用途、目的,以固定腕帶為軸而滑動或旋轉(zhuǎn)顯示器,從而能夠簡單地調(diào)整使用位置及角度,即使在手腕這種限制性空間上使用,也不會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
【專利說明】
手表形智能終端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手表形智能終端機,能夠像手表一樣戴在手腕上,尤其,不從屬于以往的智能手機,能夠獨立簡便地使用智能手機的所有功能?!颈尘凹夹g】
[0002]智能手機作為代表性的智能終端機而受到廣泛使用。
[0003]智能手機是能夠進行信息的傳送接收、語音及視頻通話、音樂及電影的觀賞及各種數(shù)據(jù)通信的具代表性的智能終端機,近來,比較偏愛較大的液晶顯示器。
[0004]這種大的智能手機不太方便放在口袋,因此大多數(shù)都拿在手上或放在包里,因此存在不利于攜帶、遺失風險大、使用時易掉落受損等問題。
[0005]并且,若將智能手機放在口袋或包中,來電話或短信時,也較難確認。
[0006]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已開發(fā)出一種智能手表并正在出售,這種智能手表能夠?qū)⑵浯髟谑滞螅瑥亩饶芨嬷獣r間、還因通過藍牙與包或口袋里的智能手機連接,當來電話或短信時能夠通知使用者。
[0007]但是,所述智能手表是戴在手腕上的設備,因此液晶顯示器的大小是受限的,只能顯示時間、告知智能手機是否接收到電話或短信,而不具有檢索信息、觀看DMB或電影等功能。
[0008]并且,智能手表的問題在于,因其在功能上從屬于智能手機,即使戴了智能手表, 也需要另行攜帶智能手機。
【發(fā)明內(nèi)容】
[0009]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10]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所述問題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即, 能夠簡便地戴在手腕上而無需放在口袋或包里,除了寬顯示器之外,即使智能終端機的送話器和受話器被收納到腕帶內(nèi)的受限空間,通過一種能夠物理性地、最適當?shù)剡B接通話時利用的人體器官即手腕、耳朵及嘴巴的接口設備,能夠自然地維持人體結構上的通話姿勢, 能夠呈現(xiàn)作為一種獨立的、不同的智能終端機的所有功能。
[0011]解決問題的手段
[0012]為了達成所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一實施例,包括:顯示器 110,輸入或顯示數(shù)據(jù)的觸摸屏;腕帶120,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將所述顯示器110固定到使用者的手腕;引導部123,以縱向形成于所述腕帶120的外面,引導顯示器110的滑動;顯示器支持具130,上部與所述顯示器110的下面結合,下部與已插入到所述腕帶120的引導部123 內(nèi)部的基底131結合,使得顯示器110沿著腕帶120的引導部123,從上腕背到下腕腹進行滑動而往返旋回。
[0013]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另一實施例,包括:顯示器110,輸入或顯示數(shù)據(jù)的觸摸屏;腕帶120,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將所述顯示器110固定到使用者的手腕;顯示器支持具130,上部與所述顯示器110的下面結合,下部與已插入到所述腕帶120內(nèi)部的基底131結合,從而支撐顯示器110,并且,所述腕帶120上形成槽型顯示器安放部121,所述顯示器110為軟性顯示器,顯示器110彎曲成與曲率與腕帶120的曲率相同的狀態(tài),通過固定工具插入固定到所述顯示器安放部121時,顯示器110不會向腕帶120的表面突出。[〇〇14] 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又一實施例,包括:顯示器110,輸入或顯示數(shù)據(jù)的觸摸屏;腕帶120,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將所述顯示器110固定到使用者的手腕; 顯示器支持具130,上部與所述顯示器110的下面結合,下部與已插入到所述腕帶120內(nèi)部的基底131結合,從而支撐顯示器110,并且,所述腕帶120上,形成槽型顯示器安放部121,所述顯示器110為軟性顯示器,在底面具備一個以上的彈性鉸鏈112,能夠以所述彈性鉸鏈112為中心彎曲,從而以既定角度彎曲的狀態(tài),插入固定到所述顯示器安放部121。隨著彈性鉸鏈 112的旋動,上面的軟性顯示器110形成緩慢曲面地彎曲。[〇〇15] 這時,所述固定工具,構成為: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在顯示器安放部121兩個側端,向內(nèi)部突出;掛槽111,形成于顯示器110的兩個側端,用于插入所述顯示器固定掛鉤部 122,當顯示器110被插入顯示器安放部121時,所述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與顯示器110的掛槽111相結合而固定顯示器;顯示器解鎖按鈕125,為了展開顯示器,使與所述顯示器110的掛槽111相結合的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脫漏。[〇〇16]并且,所述顯示器支持具130,構成為:第1夾具132,圓筒形態(tài),下部結合到所述基底131,上面具備使第2夾具135升降的孔;第2夾具135,上端與顯示器110結合,被插入所述第1夾具132內(nèi)部,通過形成于所述第1夾具132上面的孔而升降;彈簧139,位于所述第2夾具 135下部,被第1夾具132支撐而彈性支撐第2夾具135;及固定掛鉤138,在所述第2夾具135的外面,按照固定間隔,以放射狀突出形成,當?shù)?夾具135上升時,所述第2夾具135的固定掛鉤138被插入到以固定間隔連續(xù)形成于腕帶120引導部123內(nèi)面的插入槽127,約束與第2夾具135上端相結合的顯示器110的運動,根據(jù)第2夾具135的固定掛鉤138因第2夾具135的下降而從按固定間隔連續(xù)形成于腕帶120引導部123左右兩側內(nèi)面的插入槽127脫漏的機制, 解除與第2夾具結合的顯示器110的運轉(zhuǎn)停止狀態(tài),使得顯示器110通過所述引導部123的引導而滑動或旋轉(zhuǎn)。
[0017]并且,在安裝于所述第2夾具135的下端外部周圍的圓盤上面形成第2圓盤136,其具備以放射狀,按照固定間隔向上突出的第2齒輪137;在安裝于結合對象即所述第1夾具 132的上端蓋(上端蓋子)內(nèi)側邊緣周圍的圓盤下面,形成第1圓盤133,其具備以放射狀,按照固定間隔向下突出的第1齒輪134,從而第2夾具135上升時,所述第1圓盤133與第2圓盤 136相結合,通過相互干涉動作,控制并約束與第2夾具135連接的顯示器110的旋轉(zhuǎn)運動,相反,第2夾具135下降時,所述第1圓盤133與第2圓盤136相互分離,與第2夾具135相結合的顯示器110能夠進行旋轉(zhuǎn)運動。
[0018]并且,所述腕帶120上形成桿收納部126,端部具備揚聲器129,形成內(nèi)徑不同的多級桿128,將一邊的一側桿插入相鄰的對面另一側桿的內(nèi)部,從而能夠調(diào)整長度,能夠?qū)⑺鰲U128收納到桿收納部126,通話時,取出桿128,使耳機聽筒129在與人體耳朵相反的位置進行運轉(zhuǎn),從而能夠聽電話。[〇〇19]作為另一實施例,所述腕帶120的內(nèi)部形成如自動繞線器的構成,在端部接上連接到耳機聽筒的耳機線而收納到腕帶120內(nèi)部,通話時,取出耳機聽筒戴在耳朵上時,卷在腕帶120內(nèi)部的耳機線能夠解開,之后,因通話結束,將耳機聽筒從耳朵拿下時,耳機線自動纏繞到腕帶120內(nèi)部。
[0020]并且,位于所述第2夾具135下部的彈簧139的下端結合到第1夾具132或基底131, 彈簧139的上端結合到第2夾具135,從而第2夾具135上升時,根據(jù)彈簧139的轉(zhuǎn)矩作用,第2 夾具135以既定的角度旋轉(zhuǎn)而上升,與第2夾具135結合的顯示器110也以所述的角度進行旋轉(zhuǎn)。
[0021]并且,其機制為:在安裝于所述第2夾具135下端外部周圍的圓盤上面,形成具備向上突出的第2阻擋器141的第2圓盤136,安裝于結合對象即所述第1夾具132的上端蓋(上端蓋子)內(nèi)側邊緣周圍的圓盤下面,形成具備向下突出的第1阻擋器140的第1圓盤133,隨著第 2夾具135根據(jù)彈簧139的轉(zhuǎn)矩而旋轉(zhuǎn)上升,第1圓盤133的第1阻擋器140與第2圓盤136的第2 阻擋器141相互滑動旋轉(zhuǎn)而結合,因由此導致的相互干涉動作,在既定的各位移范圍內(nèi),停止顯示器110的旋轉(zhuǎn)動作。[〇〇22]此時,向所述基底131或顯示器支持具130結合拉力作用工具的一側,將所述拉力作用工具的另一側固定到滑動槽123兩個側端中的其中一側,從而第2夾具135上升時,顯示器支持具130能夠沿著引導部123自動地滑動。[〇〇23]發(fā)明的效果
[0024]如所述構成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因能夠戴在人體的手腕,因此便于攜帶,且能夠單獨地使用智能手機的所有功能,相比用手拿著通話的以往智能終端機的姿勢,更符合人體工程學,以更便利的狀態(tài)實現(xiàn)通話。[〇〇25]進而,像以往智能終端機一樣,能夠以寬的顯示器顯示大量信息,還能觀賞電影或 DMB,而且戴在手腕的狀態(tài)下,能將顯示器畫面收納到腕帶里,攜帶及使用非常簡便?!靖綀D說明】
[0026]圖1是示出將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戴在手腕上的狀態(tài)的圖。
[0027]圖2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展開狀態(tài)的圖。
[0028]圖3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圖。[〇〇29]圖4是示出顯示器與腕帶的結合結構的剖面圖。[〇〇3〇]圖5是示出顯示器收納進腕帶的狀態(tài)的剖面圖。[〇〇31]圖6是示出顯示器收納進腕帶的狀態(tài)下的顯示器支持具的部分剖面立體圖。[〇〇32]圖7是示出顯示器的展開狀態(tài)的剖面圖。[〇〇33]圖8是示出顯示器展開狀態(tài)下的顯示器支持具的部分剖面立體圖。[〇〇34]圖9是示出顯示器沿著腕帶滑動的狀態(tài)的圖。[〇〇35]圖10是示出顯示器在腕帶上旋轉(zhuǎn)的狀態(tài)的圖。
[0036]圖11是示出從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中取出耳機聽筒的狀態(tài)的圖。
[0037]圖12是示出戴上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狀態(tài)下,利用耳機聽筒進行通話的使用狀態(tài)圖。[〇〇38]圖13是示出顯示器收納進腕帶的狀態(tài)下的根據(jù)另一實施例的顯示器支持具的部分剖面立體圖。[〇〇39]圖14是示出顯示器的展開狀態(tài)下的根據(jù)另一實施例的顯示器支持具的部分剖面立體圖。
[0040]圖15及圖16是示出根據(jù)另一實施例的顯示器支持具而展開顯示器時顯示器移動狀態(tài)的圖。
[0041]圖17是示出利用以整體具備于本發(fā)明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顯示器部的麥克風及耳機聽筒進行通話的模樣的圖。
[0042]圖18是示出利用內(nèi)置于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顯示器部的攝像頭進行拍攝的模樣的圖?!揪唧w實施方式】[〇〇43]以下參照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及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首先要說明的是附圖中相同的參照符號表示相同的構成要素。
[0044]發(fā)明的詳細內(nèi)容或?qū)@麢嗬蠓秶校擞刑厥庖?guī)定外,其中一個構成要素 “包括”其他構成要素并不是指僅包括該構成要素,而是指還可包括其他構成要素。
[0045]以下,通過特定實施例說明呈現(xiàn)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一例。[〇〇46]如圖1及圖2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構成為:顯示器110,用于顯示信息并輸入數(shù)據(jù);腕帶120,用于將所述顯示器110戴在手腕。[〇〇47]所述腕帶120具備結合工具,能夠像表鏈一樣便于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且容易解開,按腕帶解開按鈕124而解除腕帶120的結合。[〇〇48]以下說明的“顯示器110”具備觸摸屏功能,S卩:當人手觸碰到屏幕上出現(xiàn)的文字或特定位置時,能夠掌握其位置并根據(jù)內(nèi)置的軟件進行特定處理。
[0049]圖1是示出將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戴在使用者手腕的狀態(tài),如圖1,不使用智能終端機100時,顯示器110彎曲而收納進腕帶120,使用智能終端機100 時,如圖2,收納到腕帶120的顯示器110上升固定高度而展開,從而能夠使用智能終端機 100〇[0〇5〇] 近來,開發(fā)了軟性顯示器(Flexible displayer)并開始使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使用的顯示器110就是這種軟性顯示器。[〇〇511當使用者按住圖2示出的腕帶120的顯示器解鎖按鈕125,顯示器110從腕帶120的槽型顯示器安放部121中穩(wěn)定地自動上升到固定高度,同時,如圖2,根據(jù)顯示器110展開的運作原理,即能夠彎曲地佩戴在手腕上,使用時能夠展開。[〇〇52]如圖2,所述顯示器110的兩個側端形成槽型掛槽111,收納所述顯示器110的腕帶 120的顯示器安放部121的兩個側端形成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當顯示器110被插入腕帶 120的顯示器安放部121的狀態(tài)下,所述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與顯示器110的掛槽111相結合,從而將顯示器110以彎曲狀態(tài)插入、固定到顯示器安放部121。[〇〇53] 這種狀態(tài)下,當使用者按顯示器解鎖按鈕125,所述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從顯示器110的掛槽111脫漏,顯示器110根據(jù)自身彈性,從腕帶120自動上升固定高度并展開。 [〇〇54] 完成智能終端機100的使用后,若使用者加壓顯示器110的兩個側端,顯示器110彎曲地插入腕帶120的顯示器安放部121,顯示器110的兩個側端掛槽111與顯示器固定掛鉤部 122相結合,從而將顯示器110固定到腕帶。[〇〇55]按顯示器解鎖按鈕125時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從掛槽111脫漏的構成由鏈接或螺線管方式實現(xiàn),這種技術已公開為多種形態(tài),因此此處省略詳細說明。
[0056]圖3是與圖1及圖2所示的固定到軟性顯示器的安放部121的一實施例形成對比的另一形態(tài)的示出,所述示出的顯示器為軟性顯示器,所述顯示器110底面具備一個以上的彈性鉸鏈112而能夠以既定角度彎曲,能夠以既定角度彎曲的狀態(tài)下,插入、固定到所述顯示器安放部121。[〇〇57] 位于分開的顯示器11的兩個側端的顯示器110上,與圖2相同地形成掛槽111,顯示器安放部121上形成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將顯示器110插入顯示器安放部121時,結合到與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分開的顯示器110掛槽111,從而顯示器被固定。[〇〇58]當使用者按住顯示器解鎖按鈕125,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從顯示器110的掛槽111 脫漏,折疊的顯示器110通過連接分開的顯示器110的鉸鏈112的彈性而展開。所述彈性鉸鏈 112為公知技術,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005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顯示器110如圖9所示,沿著形成于腕帶120的引導部123滑動,如圖10所示,能夠在腕帶120上旋轉(zhuǎn)(rotat1n)。
[0060] 如圖1至圖3所示,腕帶120上形成引導部123,顯示器110在展開的狀態(tài)下,沿著所述引導部123,以腕帶為軸,從上腕背向下腕腹,進行滑動而往返旋回。[〇〇61] 如圖4所示,顯示器110通過顯示器支持具130與腕帶120結合,沿著引導部123運轉(zhuǎn)的顯示器110的移動及旋轉(zhuǎn)通過所述顯示器支持具130而實現(xiàn)。[〇〇62]所述顯示器支持具130如圖5所示,構成為:第1夾具132,沿著腕帶120的引導部123 移動;第2夾具135,與所述第1夾具132結合而結合到顯示器110的下面。[〇〇63]如上述,所述第1夾具132沿著腕帶120的引導部123而移動,為了穩(wěn)定的滑動,如圖 5,優(yōu)選地,在寬度較寬的基底131上部形成第1夾具132而使得第1夾具132能夠穩(wěn)定地滑動。 [〇〇64]所述顯示器支持具130如圖6,圓筒形態(tài)的第2夾具135被插入圓筒形態(tài)的第1夾具 132內(nèi)部。
[0065]第1夾具132的下面結合到基底131,第1夾具132的上面形成孔(未示出)而能夠插入第2夾具135,所述孔被插入第2夾具135,從而在第1夾具132內(nèi)部通過所述孔而進行升降運動。[〇〇66]并且,如圖5,所述第2夾具135的下部被插入彈簧139,在第1夾具132內(nèi)部彈性支撐第2夾具135。[〇〇67]如圖6,在第2夾具135的上部外面,以放射狀突出形成固定掛鉤138,在顯示器110 沿著腕帶120滑動或旋轉(zhuǎn)的過程中,通過所述固定掛鉤138固定顯示器110。[〇〇68]顯示器110被插入固定到腕帶120的顯示器安放部121的狀態(tài)下,如圖5及圖6,與顯示器110下部結合的第2夾具135處于被彈簧139彈性支撐而插入第1夾具132內(nèi)部的狀態(tài)。 [〇〇69]使用者為了使用智能終端機100按住腕帶120的顯示器解鎖按鈕125時,固定住顯示器110的圖2示出的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從顯示器110的掛槽111脫漏,第2夾具135根據(jù)彈簧139的彈性而從第1夾具132上升,如圖7,顯示器110向上突出。
[0070]這時,以放射狀形成于所述第2夾具135外面的固定掛鉤138的功能如圖7及圖8所示,當?shù)?夾具135上升時,以放射狀形成于第2夾具135外部上面的固定掛鉤138中,與以既定間隔連續(xù)形成于腕帶120外面的引導部123內(nèi)左右兩側的插入槽127相對的位置上的固定掛鉤138結合到插入槽127,可根據(jù)使用者的意圖而控制及約束隨著與第2夾具135結合的顯示器的引導部123實現(xiàn)的滑動及旋轉(zhuǎn)動作。
[0071]這種狀態(tài)下,使用者按顯示器110的中間部分時,如圖5及圖6所示,第2夾具135被插入第1夾具132內(nèi)部,以放射狀形成于第2夾具135外面的固定掛鉤138從形成于腕帶120內(nèi)引導部123兩側面的插入槽127向下脫離,使用者移動顯示器110而使其如圖9,沿著腕帶120 的引導部123進行滑動,或如圖10,能夠使顯示器110自由旋轉(zhuǎn)。[〇〇72] S卩,如圖9及圖10,使用者能夠移動智能終端機的顯示器110而將其調(diào)整為適合觀賞DMB及電影的位置,還可將顯示器110位置調(diào)整到便于拍照的位置。[〇〇73] 如所述,使用者按顯示器110而使顯示器支持具130的固定掛鉤138從引導部123的插入槽127脫漏,調(diào)整顯示器110的位置后放下顯示器110,則根據(jù)在第1夾具132內(nèi)部彈性支撐第2夾具135的彈簧139的彈性,第2夾具135開始上升,以放射狀形成于第2夾具135外面的固定掛鉤138中,與形成于腕帶120引導部123內(nèi)兩側的插入槽127相對的固定掛鉤138被插入到插入槽127,與第2夾具結合的顯示器110被固定。[〇〇74]如上述,通過以放射狀形成于第2夾具135外面的固定掛鉤138,約束顯示器110的滑動及旋轉(zhuǎn)運動,制作成小型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在結構上約束顯示器110的旋轉(zhuǎn)運動,因此所述固定掛鉤138容易斷裂,優(yōu)選地,為了更確切地約束顯示器110的旋轉(zhuǎn)運動,需要構成另外的顯示器110旋轉(zhuǎn)運動控制工具。
[0075]如圖6及圖8所示,安裝于第2夾具135進行升降運動的空間即形成上部孔的第1夾具132的上端蓋內(nèi)側邊緣周圍的圓盤下面,形成具備按照放射狀以固定間隔向下突出的第1 齒輪134的第1圓盤133,安裝于相對的第2夾具135的下端外部周圍的圓盤上面形成具備按照放射狀以固定間隔向上突出的第2齒輪137的第2圓盤136。[〇〇76] 使用者為了調(diào)整顯示器110的位置而按顯示器110時,如圖5及圖6,隨著第2夾具 135的下降,固定掛鉤138從形成于腕帶120的引導部123內(nèi)部左右兩側的插入槽127脫漏,形成于第2夾具135下部的第2圓盤136向下移動,與第1夾具132的第1圓盤133分離。[〇〇77] 若使用者調(diào)整顯示器110的位置后放開顯示器110,如圖7及圖8所示,第2夾具135 根據(jù)彈簧139的彈性而上升,第2夾具135的固定掛鉤138被插入到與形成于腕帶120的引導部123內(nèi)部左右兩側的固定掛鉤138相對的插入槽127,與此聯(lián)動地,安裝于第2夾具135的下端外部周圍的第2圓盤136上升而與安裝在第1夾具132的上端蓋內(nèi)側邊緣周圍的第1圓盤 133結合。
[0078]如所述,第1圓盤133與第2圓盤136結合后,在第1圓盤133的下面向下突出的第1齒輪134與在第2圓盤136的上面向上突出的第2齒輪137相互交錯嚙合,約束與第2夾具135結合的顯示器110無法任意地旋轉(zhuǎn)。
[0079]如所述,通過第1夾具132的第1圓盤133與第2夾具135的第2圓盤136的嚙合,更確切地控制顯示器110的旋轉(zhuǎn)動作。
[0080]而且,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代表性例子為智能手機,戴在手腕的狀態(tài)下,不便于通話。
[0081]為此,如圖11所示,形成能夠在手表形智能終端機的腕帶120中收納桿128的桿收納部126。
[0082]所述桿收納部126用于收納桿128,所述桿128如天線一樣形成為多級,以天線形態(tài)構成而能夠?qū)⒅睆叫〉臈U插入鄰接的直徑大的桿內(nèi)部,從而能夠自由地調(diào)整長度,端部具備耳機聽筒129。
[0083]桿如天線一樣形成為多級,能夠插入鄰接的桿或從鄰接的桿取出,從而能夠自由地調(diào)整長度的技術為公知技術,因此省略詳細說明。[〇〇84]不通話時,將圖11的桿128插入腕帶120的桿收納部126,進行通話時,圖如11,取出已插入到腕帶120的桿收納部126的桿128,如圖12,使形成于桿128端部的耳機聽筒129位于使用者的耳朵。[〇〇85] 進行通話時,如一般智能手機,通過形成于顯示器110的麥克風傳遞聲音,或者,雖然附圖未示出,通過圖12的形成于對應使用者嘴部位置的腕帶120下端腕腹部分的麥克風 (未示出)傳遞聲音,形成于所述取出的桿128端部的耳機聽筒129在人體耳朵附近運轉(zhuǎn),從而能夠?qū)Ψ降穆曇魝鬟f給使用者。[〇〇86] 形成于上述腕帶120的麥克風及桿128端部的耳機聽筒127通過有線連接到顯示器 110的內(nèi)部回路,也可通過像藍牙等無線通信而連接到顯示器的內(nèi)部回路。
[0087]作為另一實施例,所述腕帶120的內(nèi)部通過如自動繞線器的構成,在端部接上連接到耳機聽筒的耳機線而收納到腕帶120內(nèi)部,通話時,取出耳機聽筒戴在耳朵上時,卷在腕帶120內(nèi)部的耳機線能夠解開,之后,因通話結束,將耳機聽筒從耳朵拿下時,耳機線自動纏繞到腕帶120內(nèi)部。
[0088]這種自動繞線器為公知技術,因此省略詳細說明。[〇〇89]以上,為了使用手表形智能終端機100,使用者按顯示器解鎖按鈕125而展開顯示器110后,使用者抓住顯示器110進行滑動及旋轉(zhuǎn)而調(diào)整位置,從而能夠以舒適的姿勢使用, 但也可構成為使用者按顯示器解鎖按鈕125時,顯示器110自動向便于使用的位置滑動及旋轉(zhuǎn)。
[0090]為此,雖然附圖未示出,圖4中,向基底131或顯示器支持具130固定拉力作用工具 (未示出,拉力彈簧或橡皮筋)的一側,將所述拉力作用工具(未示出)的另一側固定到引導部123的兩個側端中的其中一側。
[0091]而且,比較及參照圖6及圖13,變更顯示器支持具130的構成,第1夾具132、第2夾具 135、固定掛鉤138、第1圓盤133及第2圓盤136的構成與圖5至圖8示出的顯示器支持具130的構成相同。
[0092]如圖13所示,在第1夾具132的第1圓盤133下面,向下突出地形成第1阻擋器140,在第2夾具135的第2圓盤136的上面,向上突出地形成第2阻擋器141,如圖14,在所述第2夾具 135的下部,安裝彈簧139。
[0093]所述第1圓盤133的第1阻擋器140與第2圓盤136的第2阻擋器141以第2夾具135的軸為中心,以約45°角的位移隔離。[〇〇94] 顯示器110已插入腕帶120的顯示器安放部121的狀態(tài)下,顯示器支持具130為圖13 的狀態(tài)。[〇〇95]該狀態(tài)為根據(jù)上述拉力作用工具(未示出),拉力作用于顯示器支持具130的狀態(tài)。 [〇〇96]并且,彈性支撐所述第2夾具135的彈簧139能夠同時執(zhí)行壓縮彈簧及轉(zhuǎn)矩彈簧的作用,如圖13,第1夾具132的第1圓盤133及第2夾具135的第2圓盤136相分離時,彈簧139為壓縮的狀態(tài),進而,第1圓盤133的第1阻擋器140及第2圓盤136的第2阻擋器141脫漏時,彈簧 139為被施加轉(zhuǎn)矩(Tors 1n)的狀態(tài)。
[0097] 使用者按顯示器解鎖按鈕125時,因用于固定顯示器110的顯示器安放部121的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的脫漏,導致顯示器自動展開的同時,根據(jù)上述的拉力作用工具,顯示器支持具130沿著引導部123滑動。[〇〇98]另外,如圖14,第2夾具135根據(jù)彈簧139的彈性而向上突出,隨著施加到彈簧139的轉(zhuǎn)矩的解除,彈簧139使第2夾具135旋轉(zhuǎn),如圖14,第1圓盤133的第1阻擋器140與第2圓盤 136的第2阻擋器141通過滑動旋轉(zhuǎn)動作而結合,根據(jù)相互逆向動作而實現(xiàn)力量的均衡,第2 夾具135的旋轉(zhuǎn)被停止。[〇〇99]根據(jù)如所述的拉力作用工具而實現(xiàn)顯示器支持具130的連環(huán)或連續(xù)的動作,根據(jù)滑動及彈簧139的轉(zhuǎn)矩的第2夾具135的旋轉(zhuǎn)運動,如圖15,顯示器110向手腕的下方(看著手表的手腕形態(tài)下向下)以約45°角位移進行滑動,與此同時,在該位置,以顯示器支持具130 為中心,向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約45°。
[0100]如圖15的顯示器110位置為將手放到桌子上的狀態(tài)下,非常舒適地進行網(wǎng)絡檢索或觀賞電影及DMB的位置。
[0101]并且,如圖15的顯示器110位置如圖18所示,將智能終端機100戴在手腕的狀態(tài)下, 將手傾斜抬起,利用形成于顯示器110背面的攝像頭簡便地拍攝照片或視頻。
[0102]這時,優(yōu)選地,將顯示器110的攝像頭構成為傾斜約45°度,這樣使用者無需用力以直角抬臂,即使傾斜抬起45°角,顯示器110的攝像頭也能面向前方。
[0103]而且,也可構成為顯示器110向圖15的相反方向滑動。顯示器110通過拉力作用工具而如圖16,向手腕的上方(看著手表的手腕形態(tài)下向上)以約45°角位移進行滑動,與此同時,在該位置,以顯示器支持具130為中心,向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約45°。[〇1〇4]在所述的位置,無需另外的麥克風或耳機聽筒,就像智能手機一樣,可通過戴在手腕的顯示器110自帶的麥克風及耳機聽筒進行通話。
[0105] g卩,顯示器110移動到如圖16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使用者將手腕緊貼臉部時,顯示器 110的耳機聽筒位于使用者的耳部,顯示器110的麥克風位于使用者的嘴部附近,因此能夠簡便地通話。
[0106]如所述構成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因能夠戴在人體的手腕,無需放在口袋或包中,因此便于攜帶,且不從屬于智能手機而能夠單獨地使用智能手機的所有功能。
[0107]并且,能夠以寬的顯示器顯示大量信息,還能觀賞電影或DMB,而且戴在手腕的狀態(tài)下,能將顯示器畫面收納到腕帶里,攜帶及使用非常簡便。
[0108]通過以上幾種實施例,說明了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〇1〇9]顯而易見,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一般知識的人可通過本發(fā)明的記載事項,對所述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形或變更。并且,雖然未明確示出或說明,但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一般知識的人可通過本發(fā)明的記載事項,進行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的多種形態(tài)的變更,并且這也屬于本發(fā)明的權利范圍。參照附圖而說明的所述實施例是為了說明本發(fā)明, 因此本發(fā)明的權利范圍并不限定于這些實施例。
【主權項】
1.一種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其特征在于,具備:顯示器(110);腕帶(120),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將所述顯示器(110)固定到使用者的手腕;引導部(123),以縱向形成于所述腕帶(120)的外面,引導顯示器(110)的滑動;及 顯示器支持具(130),上部與所述顯示器(110)的下面結合,下部與設置在所述腕帶 (120)的引導部(123)內(nèi)部的基底(131)結合,使顯示器(110)隨著腕帶(120)的引導部(123)移動。2.—種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其特征在于,具備:顯示器(110);腕帶(120),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將所述顯示器(110)固定到使用者的手腕;顯示器支持具(130),上部與所述顯示器(110)的下面結合,下部結合到所述腕帶(120) 內(nèi)部的基底(131)而支撐顯示器(110),所述腕帶(120)上形成槽型的顯示器安放部(121),所述顯示器(110)為軟性顯示器,通過固定工具,以顯示器(110)彎曲的曲率與腕帶 (120)的曲率相同的狀態(tài),插入固定到顯示器安放部(121),所述固定工具,包括: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在所述顯示器安放部(121)兩個側端,向內(nèi)部突出;掛槽(111),形成于顯示器(110)的兩個側端,用于插入所述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 及顯示器解鎖按鈕(125),使已插入到所述顯示器(110)的掛槽(111)的顯示器固定掛鉤 部(122)脫漏。3.—種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顯示器(110);腕帶(120),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將所述顯示器(110)固定到使用者的手腕;顯示器支持具(130),上部與所述顯示器(110)的下面結合,下部結合到所述腕帶(120) 內(nèi)部的基底(131)而支撐顯示器(110),且所述腕帶(120)上,形成槽型顯示器安放部(121),所述顯示器(110)為軟性顯示器,在底面具備一個以上彈性鉸鏈(112),以既定角度彎 曲的狀態(tài),通過固定工具插入固定到所述顯示器安放部(121)。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具,構成為: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在所述顯示器安放部(121)兩個側端,向內(nèi)部突出;掛槽(111),形成于顯示器(110)的兩個側端,用于插入所述顯示器固定掛鉤部(122); 及顯示器解鎖按鈕(125),使已插入到所述顯示器(110)的掛槽(111)的顯示器固定掛鉤 部(122)脫漏。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器支持具(130 ),構成為:第1夾具(132),圓筒形態(tài),下部結合到所述基底(131),上面具備使第2夾具(135)升降的孔;第2夾具(135),上端與顯示器(110)結合,被插入所述第1夾具(132)內(nèi)部,通過形成于 所述第1夾具(132)上面的孔而升降;彈簧(139),位于所述第2夾具(135)下部,被第1夾具(132)支撐而彈性支撐第2夾具 (135);及固定掛鉤(138),在所述第2夾具(135)的外面,按照固定間隔,以放射狀突出形成,第2夾具(135)上升時,所述第2夾具(135)的固定掛鉤(138)被插入到以固定間隔連續(xù) 形成于腕帶(120)的引導部(123)內(nèi)面的插入槽(127),約束與第2夾具(135)上端結合的顯 示器(110)的運動,相反,第2夾具(135)下降時,第2夾具(135)的固定掛鉤(138)從按固定間隔連續(xù)形成于 腕帶(120)的引導部(123)內(nèi)面左右兩側的插入槽(127)脫漏,從而解除顯示器(110)的運動 約束,使顯示器(110)隨著腕帶(120)的引導部(123)滑動或旋轉(zhuǎn)。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其特征在于,在安裝于所述第2夾具(135)的下端外部周圍的圓盤上面,形成第2圓盤(136),其具備 以放射狀、按固定間隔向上突出的第2齒輪(137);在安裝于所述第1夾具(132)的上端蓋內(nèi)側邊緣周圍的圓盤下面,形成第1圓盤(133), 其具備以放射狀、按固定間隔向上突出的第1齒輪(134),當?shù)?夾具(135)上升時,因根據(jù)所述第1圓盤(133)與第2圓盤(136)的結合的相互干涉 動作,控制并約束與第2夾具(135)結合的顯示器(110)的旋轉(zhuǎn)運動,相反,當?shù)?夾具(135)下降時,所述第1圓盤(133)與第2圓盤(136)相互分離而使得與 第2夾具(135)結合的顯示器(110)進行旋轉(zhuǎn)。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帶(120)上形成桿收納部(126),端部具備耳機聽筒(129),形成內(nèi)徑不同的多級 桿(128),將一側桿插入相鄰的對面另一側桿的內(nèi)部,從而能夠調(diào)整長度,能夠?qū)⑺鰲U(128)收納到桿收納部(126),通話時,取出桿(128),使耳機聽筒(129)在與人體耳朵相反的 位置進行運轉(zhuǎn)。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帶(120)的內(nèi)部形成自動繞線器,所述自動繞線器的端部上纏繞與耳機聽筒(129)連接的耳機線,當通話時取出耳機聽筒戴在耳朵上時,卷在腕帶(120)內(nèi)部的耳機線被解開,因通話結 束,將耳機聽筒從耳朵拿下時,耳機線自動纏繞到腕帶(120)內(nèi)部。9.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表形智能終端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2夾具(135)下部的彈簧(139)的下端結合到第1夾具(132)或基底(131),彈 簧(139)的上端結合到第2夾具(135),從而第2夾具(135)上升時,第2夾具(135)根據(jù)彈簧 (139)的轉(zhuǎn)矩而以既定的角度旋轉(zhuǎn)上升,與第2夾具(135)的上端結合的顯示器(110)也同時 以所述的角度旋轉(zhuǎn)。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終端機,其特征在于,在安裝于所述第2夾具(135)的下端外部周圍的圓盤上面,形成第2圓盤(136),其具備 向上突出的第2阻擋器(141);在安裝于所述第1夾具(132)的上端蓋內(nèi)側邊緣周圍的圓盤下面,形成第1圓盤(133), 其具備向下突出的第1阻擋器(140),當?shù)?夾具(135)上升時,第2夾具(135)根據(jù)彈簧(139)的轉(zhuǎn)矩而旋轉(zhuǎn)上升,通過第1圓盤(133)的第1阻擋器(140)與第2圓盤(136)的第2阻擋器(141)的滑動旋轉(zhuǎn) 動作的結合,在既定的各位移范圍內(nèi)約束顯示器(110)的旋轉(zhuǎn)運動。11.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終端機,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基底(131)或顯示器支持具(130)結合拉力作用工具的一側,將所述拉力作用工 具的另一側固定到引導部(123)內(nèi)部的兩個側端中的其中一側,當?shù)?夾具(135)上升時,使 顯示器支持具(130)隨著引導部(123)進行滑動。
【文檔編號】G06F1/16GK105980952SQ201580007745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5年2月26日
【發(fā)明人】金重永
【申請人】金重永